针灸治疗-月经不调_精品文档.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1649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治疗-月经不调_精品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针灸治疗-月经不调_精品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针灸治疗-月经不调_精品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针灸治疗-月经不调_精品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针灸治疗-月经不调_精品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针灸治疗-月经不调_精品文档.ppt

《针灸治疗-月经不调_精品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治疗-月经不调_精品文档.ppt(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针灸治疗-月经不调_精品文档.ppt

1月经不调是指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症的月经病,临床以月经先期或月经后期或月经先后无定期,常伴有经量、经质、经色的异常为特征,是妇科常见病证之一。

西医学的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生殖器炎症或肿瘤引起的阴道异常出血等疾病可参照本节。

2月经先期又称“经早”或“经期超前”,其主要发病机理是气虚不固或热扰冲任,气虚则统摄无权,冲任失固,血热则流行散溢,以致月经提前而至;月经后期又称“经迟”或“经期错后”发病机理有实有虚,实者或因寒凝血瘀,冲任不畅,或因气郁血滞,冲任受阻,致使经期延后。

虚者或因营血亏损,或因阳气虚衰,以致血源不足,血海不能按时满溢;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经乱”或“经水先后无定期”,主要病机是冲任气血不调,血海蓄溢失常,多由肝气郁滞或肾气虚衰所致。

本病与肾、肝、脾三脏及冲、任二脉有密切关系。

肾气充盈,肝脾调和,冲任脉盛,则经血按时而下。

3临临床床表表现现月经周期异常改变,常伴有经量、经色、经质的异常。

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

诊断时应作妇科检查、卵巢功能测定、超声检查等,以明确是功能性病变还是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

辨证分型1.1.气虚:

气虚:

经期提前,色淡质稀,神疲肢倦,小腹空坠,纳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2.2.血虚:

血虚:

经期错后,量少,色淡质稀,小腹隐痛,头晕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红、苔薄少,脉细弱。

3.3.肾虚:

肾虚:

经期或前或后,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骶痠痛,舌质淡,苔薄,脉沉细。

4.4.气郁:

气郁:

经期或前或后,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血块,经行不畅,或胸胁、乳房及少腹胀痛,喜太息,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5.5.血热:

血热:

经期提前,量多,色深红或紫红,经质粘稠,心胸烦热,面赤口干,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滑数者为实热证;经期提前,月经量少,色红质粘,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腰膝痠软,舌质淡红、苔薄少,脉细弱者为虚热证。

6.6.血寒:

血寒:

经期错后,量少,色黯红,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畏寒肢冷,苔白,脉沉紧。

基本治法治治则则处处方方气虚、血虚、肾虚者,益气养血,补肾调经,针灸并用,补法;气郁、血热者,疏肝理气、清热调经,只针不灸,泻法;血寒者,温经散寒、调理冲任,针灸并用,补泻兼施。

关元、血海、三阴交加加减减气虚足三里、脾俞健脾胃益气血;血虚膈俞益生血之源;肾虚肾俞、太溪调补肾气,以益封藏;气郁太冲、期门疏肝解郁;血热行间、地机清泻血分之热;血寒归来、命门温通胞脉,活血通经。

4皮肤针在腰椎至尾椎、下腹部任脉、脾经、肝经和腹股沟,以及下肢足三阴经循行线轻轻叩刺,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耳针取子宫、皮质下、内分泌、肝、脾、肾。

每次35穴,毫针中等刺激,留针15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也可用耳穴贴压法,23日更换1次。

耳穴贴敷耳穴贴敷主穴:

子宫、内分泌、卵巢、肾、肝、脾配穴:

脑点、血虚不寐配神门,心跳缓慢配心,交感,心率快的耳迷根。

方法:

一般用王不留,月经过多可改用兔丝子,每两天换1次药。

5按按语语1.针灸治疗月经不调有一定的疗效,取效程度除了与治疗恰当与否有关外,还与原发病性质有关。

针灸对功能性月经不调有较好的疗效,如是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月经不调,应及早作适当处理。

2.治疗注意时机则有助于提高疗效。

一般多在经前57天开始治疗,针至下次月经来潮前,行经期间停针。

3.注意生活调养和经期卫生,如精神舒畅、调节寒温、适当休息、忌食生冷和辛辣食物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