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海岸线利用控制规划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15474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城市海岸线利用控制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盐城市海岸线利用控制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盐城市海岸线利用控制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盐城市海岸线利用控制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盐城市海岸线利用控制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盐城市海岸线利用控制规划文档格式.docx

《盐城市海岸线利用控制规划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城市海岸线利用控制规划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盐城市海岸线利用控制规划文档格式.docx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目的

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沿海综合开发战略,科学利用有限的岸线自然资源,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保障港口、能源、工业等重大建设项目和重点行业对海岸线的需求,保护岸线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岸线在沿海综合开发中的基础作用,实现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海洋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

二、规划原则

1、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

根据沿海岸线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岸线,宜港则港,宜围则围,宜养则养,注重岸线原始风貌的延续,让自然特色、地方特色不断增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充分体现岸线利用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2、集约利用的原则。

岸线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必须坚持科学利用、集约开发,明确岸线的功能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岸线集约利用,提高岸线利用效率。

3、统筹兼顾的原则。

岸线资源开发必须体现科学布局、立足长远、渐进有序的要求,合理确定港口、临港(海)工业、旅游休闲、生态保护等岸线的开发利用;

对具备良好开发前景而近期又暂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岸线,做好规划控制和规划预留,为后续开发留足空间。

4、规划协调的原则。

岸线规划应当符合全市海洋功能区划,并与沿海开发战略规划、节点规划、沿海产业布局及相关海洋产业发展规划相协调。

岸线利用涉及土地使用的,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三、规划范围

本规划的区域范围为:

南起“安台线”,北至“响灌线”,海岸线向陆一侧至海堤公路,向海一侧至低潮线。

港区、港城、工业园区可根据相关行业规划向陆域纵深布置。

规划时段为2008年至2020年。

四、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8、《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

9、《江苏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

10、《江苏省港口条例》

11、《江苏省盐业管理条例》

12、《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

13、《江苏省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

14、《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

15、《盐城市海洋功能区划》

16、《盐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7、《盐城港总体规划》

18、《盐城市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

19、《盐城市沿海旅游发展规划》

20、沿海县(市)节点规划

五、规划目标

根据全市海岸线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合理确定岸线基本功能、开发利用方向,建立科学的岸线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岸线开发秩序,以达到岸线功能明确、利用合理、效益提高、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分期目标是:

到2015年,以岸线资源整合、合理利用为主,有效提高各类岸段的利用率,缓解岸线资源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到2020年,以岸线功能调整、科学开发为重点,建立完善岸线管理机制,确保岸线有序、持续利用。

第二章海岸线资源评述

一、概况

盐城市标准海岸线长582公里,约占全省海岸线总长的60%,是江苏省乃至全国海岸线最长的地级市之一。

盐城市海岸由于受历史上黄河入海改道以及近海潮汐动力的影响,岸线自北向南呈有规律的变化,射阳河口为“北冲南淤”的分界点。

射阳河口以北,为侵蚀性粉砂淤泥质海岸,潮间带一般宽1~2公里,最大蚀退率达30米/年左右;

射阳河以南为堆积型粉砂淤泥质海岸,滩面宽度较大,最大可达30公里,最大淤进率为100米/年左右。

从海岸陆地地貌上南北两段也有明显差异。

灌河和射阳河之间的是由黄河夺淮入海后所带来的泥沙淤积而成,地面高程1~3米。

黄河改道后,由于泥沙来源断绝,岸线受侵蚀而后退,地面物质组成多为粘土和亚粘土,沿岸地势平坦,为大片盐田和沼泽。

而射阳河以南为海积平原区,是近千年来海岸不断淤积而形成的滨海平原,岸外有辐射沙洲屏护。

二、港航资源

本市海岸气候温和,港口常年不冻;

一般风浪较小,泊稳条件较好;

受台风和海雾的影响也较少;

海岸陆域平坦开阔,码头、库场、道路用地充足。

1、陈家港及灌河沿岸

灌河是苏北唯一河口未建闸的开放型入海河流,泥沙来源较少,河势基本稳定,水深良好,水流平缓,不受外海波浪的影响,陆域平坦宽阔,具有较好的建港条件。

陈家港为国家二类开放口岸,陈家港港区航道包括灌河口外航道和口内航道,口内响水作业区至灌河口44公里河段,河宽300~1000米,-6米等深线贯穿全河,为三级航道。

2、滨海港

滨海港位于废黄河口北侧。

滨海县废黄河口以北长约12公里海岸,-15米等深线离岸最近处约为3.95公里,是江苏海岸距深水区最近的岸段,形成了良好的深水条件。

后方陆域广阔,有一定的集疏运条件和充足的淡水资源供应,具有建设10万吨级以上泊位的大型海港的条件。

3、射阳港

射阳港位于废黄河三角洲南缘。

射阳河口内水深条件好,岸线稳定,但有拦门沙碍障,影响了通潮河段的航运价值。

目前,射阳港宜建1000~3000吨级泊位。

4、大丰港

大丰港位于辐射沙洲内缘海岸,为受辐射状沙脊群屏护的海岸,深水区离岸较远。

但在沙脊之间的几条主要潮汐通道由于潮流的长期冲刷,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水深条件。

其中西洋潮汐水道最好,-15米等深线水域宽3~4公里,长55公里,可乘潮进出10万吨货轮。

大丰港因有沙脊的屏护,波浪小,泊稳条件较好;

陆域广阔,港口库场用地充足;

深水水域宽阔,锚地等港用水域富裕。

5、群众渔港

除上述重要港口外,沿海多条通潮河口均已建闸,通航价值受到影响,但闸下河段为发展中小型渔港提供掩护条件好的停泊地。

现陈家港、翻身河口、扃担港口、黄沙港口、新洋港口、斗龙港口、王港口、梁垛河口、方塘河口等已成为重要的群众渔港,其中,黄沙港国家级中心渔港正在建设中。

三、滩涂资源

盐城市沿海滩涂资源丰富,射阳河以南沿岸潮间带浅滩较宽,一般在10~13公里。

该岸段是江苏海岸淤积最明显、潮间带最宽的地带。

近堤滩面高程由射阳河口向南逐渐增高,一般在2~3米,最高处在4米以上,每年以近15平方公里的成陆速度向大海淤长,是江苏省最大的土地后备资源。

《盐城市海洋功能区划》(2006~2010)确定的围海造地面积达192.2平方公里,可为盐城经济发展提供有力资源保障。

四、旅游资源

灌河口至扁担港口岸段:

这一岸段以废黄河口为中心,以侵蚀海岸微地貌景观、沿岸盐田风光等为特色。

在高潮位线附近分布着白色贝壳沙滩,国内少见,具有重要的地质地貌科学研究及旅游价值;

灌东盐场是国家级的大型产盐基地,盐场风光、海盐生产工艺、盐运史展示也是有价值的旅游资源。

废黄河口和淮河入海水道形成新的河口观海休闲度假区。

扁担港口至四卯酉河口岸段:

这一岸段以射阳河口为中心,拥有里下河四大排涝河流(射阳港、新洋港、斗龙港、黄沙港)入海口,以珍禽栖息、芦苇丛生的河口和盐沼风光为特色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国家级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第一处海涂型自然珍禽和湿地保护区,已被联合国接纳为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

现有射阳河出海口、海上观日出等景点和旅游项目。

四卯酉河口至“安台线”岸段:

这一岸段以丰富的特种动植物、独特的海岸景观为特色。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第一个麋鹿自然保护区,已被联合国湿地保护组织定为国际重要湿地。

保护区气候温和,春、夏、秋、冬自然景观更迭,充满“野趣”。

大丰港、梁垛河闸、东台林场等濒临滩涂,适于建立海滨旅游度假区。

五、风能资源

盐城沿海地区风向稳定,四季风速变化相对较小,风能资源优越。

自海岸向近海约10公里处风速剧增,有一个风压风速剧变带。

年平均风速普遍大于3米/秒,40米高平均风速大于6米/秒,70米高平均风速达7米/秒。

海涂平均有效功率密度为110~140瓦/平方米,有效风速时数为4000~5000小时/年(3~25米/秒);

每天有效功率密度一般为200瓦/平方米,高的达300瓦/平方米;

有效风时达5000~7500小时/年,可利用年时频数介于49~65%之间,是建设风电场的理想场所。

第三章海岸线利用现状

从行政区划上,盐城市海岸线分属5个行政县(市)。

从南向北依次为:

东台标准岸线长约181公里,大丰标准岸线长岸线最长,约204公里,射阳标准岸线长约109公里,滨海标准岸线长岸线约44公里,响水标准岸线长约43公里(表1)。

表1盐城市海岸线行政划分长度表(单位:

公里)

序号

岸段

理论岸线

标准岸线

合计

810.3

582

1

东台市

186.22

181

2

大丰市

225.92

204

3

射阳县

203.50

109

4

滨海县

93.63

44

5

响水县

101.45

43

(一)海岸线利用现状

目前,全市可利用岸线328公里,港口、临港(海)工业、风力发电、生态保护及旅游等主要行业占用岸线71.72公里,占可利用岸线总长的21.8%。

其中,港口占用岸线约1.24公里(大丰0.54公里、射阳0.3公里、滨海0.4公里,不含响水占用灌河岸线3.93公里);

工业占用岸线约21.5公里(东台1.2公里、大丰1公里、射阳16.3公里、滨海0.5公里、响水2.5公里);

风力发电占用岸线约14.47公里(东台8.02公里、大丰6.45公里);

生态保护及旅游占用岸线约34.51公里(东台2.6公里、大丰22.01公里、射阳9.4公里、滨海0.5公里);

盐田、养殖、种植占用岸线约217.75公里(东台38.1公里、大丰60.35公里、射阳56.9公里、滨海39.5公里、响水22.9公里);

河口、泄洪、排污、特殊利用等占用岸线约38.53公里。

表2盐城市海岸线利用现状统计表(单位:

标准

岸线

可利用

港口

工业

盐田、养殖、种植岸线

风能

生态保护及旅游岸线

其他

328

1.24

21.5

217.75

14.47

34.51

38.53

东台

52

1.2

38.1

8.02

2.6

2.08

大丰

94

0.54

60.35

6.45

22.01

3.65

射阳

93

0.3

16.3

56.9

9.4

10.1

滨海

51

0.4

0.5

39.5

响水

38

2.5

22.9

12.6

(注:

养殖、种植、风力发电重叠的以风电统计;

旅游、保护重叠的以保护统计。

(二)分段岸线使用情况

1、东台岸段

(1)20号界桩至方塘河出海口,主要用于养殖业、种植业及旅游业。

(2)方塘河出海口北侧至梁垛河口,主要用于风力发电、养殖业及临海工业。

(3)梁垛河口北侧至“台丰线”,主要用于养殖业。

(4)蹲门垦区北侧至麋鹿保护区岸段,主要用于湿地生态保护及麋鹿野生放养。

2、大丰岸段

(1)“台丰线”至川东港,主要用于湿地生态保护及麋鹿野生放养。

(2)川东港北侧至七中沟,主要用于风力发电及养殖业,由中电风电公司投资的2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已开工,现建风电塔基81个,装机容量达到6万千瓦。

(3)七中沟至王港南侧,主要用于养殖业及种植业。

(4)王港至三卯酉河口,主要用于港口、码头、临港工业及旅游业,港口一期工程建有码头一座,5000吨泊位两个,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

(5)三卯酉河口北侧至四卯酉河口,主要用于养殖业。

(6)四卯酉河口北侧至斗龙港口,主要用于养殖业。

(7)斗龙港口北侧至“射丰线”,主要用于丹顶鹤及湿地生态保护。

3、射阳岸段

(1)“射丰线”至新洋港口,主要用于丹顶鹤及湿地生态保护。

(2)新洋港北侧至射阳河口南侧,主要用于养殖业、种植业、污水处理。

(3)射阳河口两侧岸线,主要用于港口建设及临港工业,已建电厂及煤码头、多用途码头、杂货码头各一个。

(4)射阳河口北侧至双洋港,主要用于养殖业、煤灰倾倒。

(5)双洋港至夸套河,主要用于特殊用途。

(6)夸套河至“滨射线”,主要用于养殖业。

4、滨海岸段

(1)扁担港至海口枢纽段,主要用于挡潮、泄洪。

(2)海口枢纽北侧至振东闸,主要用于养殖业。

(3)振东闸至废黄河口,部分岸段用于紫菜养殖。

(4)废黄河口至翻身河口,主要用于观海旅游、海岸防护。

(5)翻身河北侧岸段,主要用于3个千吨级码头,现已被列为国家级二类开放口岸。

(6)翻身河口北侧至堆西闸,主要用于种植、盐业、养殖。

(7)堆西闸至中山河口,主要用于滨海化工园区临海工业项目。

5、响水岸段

(1)中山河口至浦港,主要用于盐业、养殖。

(2)浦港至灌河口,主要用于临海工业项目、风力发电项目、造船项目,由长江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的2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现已开工;

现有3家造船企业,其中2家企业已投入生产。

(3)灌河口沿岸,主要用于造船项目,现有15家造船厂,总投资165亿元。

2008年7月26日,第一艘1.2万吨级海轮下水,证明该岸段具备制造大船的能力和建设造船基地的条件。

二、岸线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情况来看,盐城市及沿海各县(市)对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十分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统一规划。

全市岸线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大多是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根据自身的需要自行组织,开发利用的随意性较大,布局不尽合理,区位整体优势未能有效发挥。

二是岸线使用效率低下。

已开发利用岸线整合度差,致使盐城市岸线资源利用粗放,岸线多占少用,占而不用,宝贵的岸线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

三是岸线开发利用管理机制尚未健全。

由于对岸线的开发利用缺乏有效的管理,岸线资源开发利用出现多头管理而又难以管理现象,岸线管理工作协调难度大,已经影响岸线资源的保护和进一步开发。

第四章重点产业与总体布局

实施沿海综合开发是岸线开发的核心。

依托有限的岸线资源、海洋资源和现有产业基础,以深水港开发为重点,完善集疏运网络,积极发展港口海运、物流、新能源、造船、化工、林纸、海洋渔业、旅游等产业,全面提高海洋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构建重要的海洋产业集聚区。

一、重点产业

1、港口海运业。

按照“一港多区”的组合港管理模式,规划通过“以工兴港”建设以大丰港和滨海港为中心,以射阳港、陈家港、弶港为辅助港的沿海港口群。

港口建设以规模化、管理信息化和港口功能多样化为目标,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配套先进的港航体系。

2、物流产业。

以港口发展为依托,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发挥大丰港、射阳港、陈家港、滨海港的港口运输能力,形成以港口为中心的物流基地,促进港口运输业快速发展,更好地促进临港产业发展。

3、新能源产业。

充分利用沿海风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布局建设大规模的风力发电场,积极争取建设沿海LNG接收站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增加能源供应,优化能源结构。

4、船舶制造业。

在响水、滨海、射阳等深水岸线,积极发展船舶制造业,发展壮大灌河沿岸已有的船舶制造业,以专业配套为重点,努力提高船舶配套能力和水平。

5、海洋化工产业。

盐城市盐田主要分布在响水、滨海、射阳沿岸,现有灌东、三圩、新滩、滨淮、射阳等盐场,发展盐化工条件较好。

以发展烧碱(氯碱)为主攻方向,加快发展盐化工。

在盐化工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海洋生物化工和海洋生物医药产业。

积极发展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合成材料等化工产业链,鼓励发展原油储运和加工业、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石化产业,注重发展高附加值的石化后道产品。

6、林纸产业。

发挥沿海地区丰富的林地资源,积极发展耐盐植物,开发耐盐树种,发展林木加工。

利用盐城市滩涂丰富的芦苇和林木资源,在射阳、大丰、东台逐步形成林浆纸一体化、苇浆纸一体化生产体系,发展一批纸管、纸箱等纸制品生产项目。

7、现代海洋渔业。

大力发展沿海高效规模养殖、设施养殖和健康生态养殖,建设沿海渔业产业基地;

重点突破水产品加工,推进海洋渔业产业化经营。

以国家级中心渔港射阳县黄沙港和大丰市斗龙港、东台市弶港、响水县陈家港、滨海县翻身河及射阳县新洋港等一、二级渔港为依托,建设水产品交易市场,形成以渔业为主体,商贸物流、滨海旅游等产业集聚、优势互补的特色经济区,并将其打造成具有生机和活力的中心城镇,构建盐城沿海发展的新平台。

8、海洋旅游业。

充分发挥沿海地区生态环境优良的优势,以响水贝壳堤、滨海废黄河口、射阳、大丰、东台生态湿地以及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充分利用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和沿海五大港城的人口集聚效应。

强化资源整合和产品开发,加强以“海堤景观、海滩风光、海水奇观、海港渔都”为特色的旅游设施建设,将沿海地区打造成融生态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观光、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二、总体布局

1、临港工业区。

充分发挥沿海港口资源优势,在紧邻港口的区域建设临港产业集中区,促进港口和临港产业的互动发展,构建新兴的基础产业基地。

其中:

大丰港工业区,以大型临海工业、形成新的港口工业区为目标,规划面积9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仓储物流、能源、医药、化工、机电、滨海旅游等。

射阳港工业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能源、船舶修造、装备制造、纺织、浆纸、港口物流、休闲旅游。

滨海港经济区,以发展临海工业为主要方向,积极改善发展条件,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钢铁、能源、造船、化工(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港口物流等。

陈家港工业区,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能源、化工(基础化工与精细化工)、造船及拆船、港口物流业。

东台沿海湿地旅游度假经济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清洁能源、旅游休闲及水产品加工。

2、海洋化工产业区。

以灌东、三圩、新滩、滨海和射阳等盐场为依托,重点发展盐化工,建设年产30万吨的离子膜烧碱厂。

在大规模开发沿黄海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基础上,发展石化工业。

在滨海港建设炼油能力1000万吨、乙烯100万吨的大型石化工业基地。

3、渔港经济区。

以国家级中心渔港射阳县黄沙港和大丰市斗龙港、东台市弶港、响水县陈家港、滨海县翻身河港及射阳县新洋港等一、二级渔港为依托,配套发展水产品加工与水产品交易市场,形成以渔业经济为主体,海上运输、船舶修造、商贸物流、滨海旅游等产业集聚、优势互补的特色经济区,并逐步将其打造成渔文化特色明显的海滨特色城镇。

4、海洋旅游区。

一是灌河入海口旅游区(含开山岛),开发观灌河、看贝壳堤、游海岛等景点。

二是滨海废黄河口、淮河入海水道海口枢纽旅游区,开发观海潮、看日出、滨海浴场等景点。

三是射阳港口两岸自然风光旅游区,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渔家风情等景点。

四是大丰港区旅游度假区,以十多里海堤为依托,建设滨海沙滩、港口风光、水上乐园、网球场、疗养、休闲等设施。

五是东台湿地度假旅游区,以黄海森林公园为依托,建设以滩涂采贝、滩涂狩猎、渔乡风情、水乡垂钓、观光农业、休闲娱乐等为特色的综合旅游区。

六是以沿海五县(市)规划建设的风力发电区为依托,形成海域空间旅游观光风景带。

第五章海岸线利用规划

一、岸线分类

1、港口岸线。

指适宜建立各类航运中心、港口、码头等,可供船舶停靠、进行装卸作业、避风和调动的岸线。

全市港口岸线(含东台新东渔港预留岸线,不含灌河岸线)42.1公里,具体分段为:

大丰王港至大丰港导堤、射阳河口至喇叭河口、滨海翻身河口至二洪口规划作为港口岸线;

东台方塘河闸南,规划作为新东渔港预留岸线;

灌河岸线,规划作为预留港口岸线。

2、临港(海)工业岸线。

指适宜开发建设临港(海)工业、仓储、港城、交通运输、风力发电等岸线。

全市临港(海)工业岸线68.67公里,具体分段为:

东台方塘河至仓东垦区南侧,大丰七中沟至王港、大丰港导堤北侧至四卯酉,射阳生态路至射阳河口、喇叭河口至运粮河,滨海堆西闸至中山河口,响水浦港至灌河口。

3、围垦、渔业岸线。

指适宜开展围垦、海洋渔业生产的岸线。

全市围垦、渔业岸线147.68公里,具体分段为:

东台水产场至方塘河口、仓东垦区至“台丰线”,大丰川东港至七中沟、四卯酉河至斗龙港,射阳新洋港至双灯集团生态路、运粮河口至双洋港、夸套河口至扁担港,滨海海口枢纽北侧至废黄河口、二洪口至堆西闸,响水中山河口至浦港。

4、旅游、保护岸线。

指适宜开发滨海旅游的岸线和需要进行自然、生态保护的岸线。

全市旅游、保护岸线37.4公里,具体分段为:

20号界桩至水产场岸段,主要用于生态旅游;

蹲门垦区北侧麋鹿保护区岸段,主要用于湿地生态保护及麋鹿野生放养,禁止一切开发利用活动;

“台丰线”至川东港,主要用于生态保护及麋鹿野生放养,禁止一切开发利用活动;

斗龙港至新洋港,重点用于湿地生态、丹顶鹤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禁止一切开发利用活动;

废黄河口至翻身河口,主要用于观海旅游、海岸防护。

5、其他岸线。

指河口岸线和具有挡潮、泄洪、特殊利用等功能的岸线。

全市其他岸线32.15公里,限制开发利用活动。

表3盐城市海岸线利用规划表

(1)(单位:

规划利用岸线

%

临港(海)工业

围垦渔业岸线

旅游保护岸线

其他岸线

盐城

42.1

12

68.67

20

147.68

45

37.4

11

32.15

13.2

25

29.8

57

4.7

9

1.8

10.7

18.1

19

35

37

23

8.19

10

15

16

24

35.6

13.9

27

5.12

27.5

53

1.29

3.19

8

9.25

19.78

8.97

二、岸线开发与利用布局

(一)重点利用岸线

重点利用岸线是指依据岸线的可利用条件、重点用海需求情况及沿海开发总体布局,确定的港口建设、临港工业、临海工业、风力发电等重点利用岸段。

(1)20号界桩至水产场,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临海工业、风力发电项目。

(2)方塘河口南侧至仓东垦区南侧,重点发展临海工业、生态旅游、滨海新城及风力发电项目。

七中沟至四卯酉,主要用于发展港口建设、临港工业、仓储物流项目及风力发电项目。

(1)双灯集团生态路至射阳河口北侧,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