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153707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

《包身工》是中国报告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作者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地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诸于众,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

《飞向太空的航程》选取了“神舟”五号飞船发射这一极具新闻价值的事件,并依此回顾了中国人的飞天梦,透露出自豪与骄傲之情,突出了这一事件的重要意义。

“神舟”五号载人飞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经过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在历史和现实的对照中,凸显国人的喜悦和自豪。

三、单元目标设计

根据本单元特点,安排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闻报道和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语言特点,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培养筛选信息、概况语段内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会区分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作者的主观评价,并据此掌握分析一篇新闻的内容结构及写作特点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离开理性与客观,新闻将毫无力量。

因此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审美观。

四、单元课时安排:

单元总课时5课时:

《别了,不列颠尼亚》1课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1课时

《包身工》2课时

《飞向太空的航程》1课时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目标】:

1、梳理文本、让学生领会选材、取材的要领。

2、让学生品味、欣赏本文的精彩之处。

3、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新闻的选材、取材怎样才能别出心载。

【教学准备】:

剪辑有关香港回归录像片断。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导入新课

观看香港回归倒计时有关录像片断,引入课题。

1、所选录像片断,反映出人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迎接香港回归的精彩场面

2、学生谈一谈自己看到香港回归祖国一刻时的心情。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把帝国主义列强赶出了大陆,但香港仍然被割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们的祖国综合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中国人民可以挺直腰杆,从英国帝国主义的手中把自己的香港要回来。

1997年7月1日,这天值得所有炎黄子孙高兴的日子,香港回归,这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子孙开颜的瞬间。

二、梳理筛选文本内容

筛选出文中新闻事实、历史背景和作者评论三块内容;

新闻事实:

四个场景,梳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要素。

本文就是由四个主要场景构成:

第一个场景:

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第二个场景:

晚上6点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

第三个场景:

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第四个场景:

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历史背景:

总督府历史变迁,英军占领香港历史。

作者评论:

揭示仪式的意义。

三、赏析文本精彩之处:

过渡:

在众多的报道香港回归这一重大事件的新闻中,这一篇荣获第8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并成为入选高中课本的唯一一篇,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提示: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文章标题

(2)、选材、取材的角度(3)、文学手法(4)、语言特点。

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5分钟,后由各小组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

(1)题目:

突出自豪感;

“不列颠尼亚”号离开象征英国殖民统治香港终结,意蕴深远。

(2)选材、取材:

选材独到,别具一格。

英方撤离的角度,选择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突出历史意义。

对比突出意义。

三降一升,对比鲜明。

通过对四个特定的场景的描述,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几个特定场景中着重描述了几次升旗与降旗。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作者郑重地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与喜悦的心情

(3)文学手法:

①以时间闪回的方式组织材料

第一层在写港督府告别仪式中的第三段,加进对港督府历史的追述: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

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第二层写广场告别仪式时,第六段加入“156年前一个英国舰长占领港岛,升起英国米字旗”,“今天一个英国士兵在这里降下米字旗”。

如同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感很强,而且突出了英国在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

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永不再来的意味。

②细节描写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广场上灯光渐暗”等描述性的语言使描述对象形象、可感。

细节的交代,如“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代表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志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把事情的因果、始末交代得很清楚。

这样一个旷古未有的仪式,可描述的细节很多,但作者只从“告别”切入,将目光聚焦于“历史的终结与开始”这一主题,所有的细节均服务于这一主题,不枝不蔓,清清楚楚。

(4)语言特点:

含蓄庄重

例句: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提示:

“从海上来”,是说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了殖民统治;

“从海上去”,明着是写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暗写英国的殖民统治结束,点明题意。

这里既没有讽刺,也没有痛骂,我们却可以在看似平实的语言中,感受到作者心潮的起伏。

客观地写出英殖民统治结束了,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作者情感的抒发。

四、课文小结

五、布置作业

下面这则新闻报道向北京市民披露了两条重要信息。

请概括出这两条信息。

(每条不超过25字)

【本报讯】近来,北京市民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情况更加关注。

北京市水务局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起点为湖北丹江口水库,终点为北京顷和国团城湖,总干渠1277公里。

其中,北京段起点在房山拒马河,经房山区,穿永定河,过丰台,沿西四环北上至颐和园团城湖,全段输水管道线路长74.8公里。

中线工程竣工后长江水才可进京,竣工时间最后敲定为2010年。

为保障在长江水抵京前北京的用水,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将在今年年底完工,2008年4月具备远水条件;

届时,该段可作为应急调水通过,从河北省的岗南等4个水库引水,每年大约可向北京供水4亿立方米。

这对奥运会筹备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答案:

信息一:

长江水将在2010年引人北京。

信息二:

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年底完工,可作为应急调水通道。

板书设计:

1997.6.30

 

下午4:

30~40 

港督府 

降旗

晚6:

15~7:

45 

广 

场 

子夜12:

59 

会展中心 

降旗

1997.7.1 

0:

01 

升旗

0:

40 

离开维多利亚港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教学目标】

1.了解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整体感知课文。

2.通过品读鉴赏课文,使学生领会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之情。

3.通过引导探究,激发学生理性思考,使学生能铭记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自觉抵制暴力与罪恶,做一个有良知的人。

【教学设想】

本教学设计贯彻“课程目标”中“思考·

领悟”中“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的精神,大胆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力求挖掘新闻作品本身的价值以及它的社会价值。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荣获美国普利策新闻奖。

作品本身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借助细节描写、精辟议论、主观抒情等写作技巧阐发新闻魅力;

社会价值主要再现了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呼唤全世界人民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品读鉴赏文中有意蕴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通过引导探究,归纳总结本文的独特写法(艺术价值)以及新闻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提升学生思考的层次,铭记历史,珍惜和平,自觉抵制暴力与罪恶,作一个有良知的人。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介绍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观看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视频片断,学生谈感受。

教师:

《辛德勒的名单》这部影片相当经典。

整个作品均是黑白的色调。

每天,一列又一列火车从被纳粹占领的欧洲国家开进这个大门。

那巨大的烟囱终日不停地向外面排放烟雾,也就意味着又有许多人被杀害在毒气室和焚尸炉中。

一位党卫军的头目弗里希上尉对一批又一批新来的囚犯说过这样的话:

“我警告你们,你们不是到一个疗养院来,你们是到一个德国的集中营来,你们除了从烟囱里出去外,就没有别的路走出这儿。

(设计意图:

用多媒体放映图片介绍奥斯维辛集中营相关资料,剪辑的视频为纳粹挥鞭驱赶犹太人焚烧自己同胞尸体的片段,通过简短的影片展示,把学生们带进一个悲情的森林,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

且播放的剪辑氛围与课文相似,易于引导学生入情,使老师和学生在情感上寻找共鸣点。

二、整体感知

1、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2、 

按顺序标出在奥斯维辛参观的主要地点。

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训练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品读鉴赏

请选择文中你感触最深的一处,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并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品读鉴赏,交流,教师点评。

教师小结。

教师预设:

(点拨:

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文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参观者”……对参观者的神情和动作的描写,是不是可以传递出某种特别的感触?

为什么提这个问题呢?

就是要提醒同学们注意文中最主要的手法:

细节描写。

在阅读作品时,常常会有一些细节打动你。

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

高尔基称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

人们读作品,常常会有一些细节打动着你,特别是那些思想光芒彻照肺腑的细节,那些艺术芳醇醉迷魂灵的细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久而久之,故事情节淡忘了,甚至书名都忘却了,可那些精彩的细节描写仍然鲜明灿烂地镶嵌在记忆中。

文学作品中的细节犹如电影的特写镜头。

它是用准确的语言把某一现象、某一局部加以特别突出、强调,从而将那一表象分外强烈地感诉于读者的想象力,在心中唤起具体而丰满的艺术形象。

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

 

预设问题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

预设:

学生体味:

“最可怕”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

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让读者感到沉重的压抑。

预设问题2、“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预设问题3、“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当时,她在想什么呢?

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2和3预设:

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

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这里我听到了两种声音。

因为他们所关注的细节不同,感悟也不同。

我发现同学们关注到文中两种非常鲜明的细节特征:

黑暗的,让我们读到了生命的消亡;

与之相对的是光明,读到了雏菊,微笑。

也就是我们在读到生命的消亡的同时,也读到了生命的力量和希望。

预设问题4、“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

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历史在远离,一切恢复平静后,面对阳光明媚,作者不希望历史重现。

他怕人们对曾经过的历史遗忘!

“记者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提醒人们铭记,(多媒体出示一段话):

(文学)惟有保持与人类苦难记忆的联系,它才是道德的、人性的、人生的;

惟有这样,它才可能返回人类的心灵,获得为其他精神创造所没有的温暖和力量。

尽管遗忘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我们绝不能屈服,牢记是我们的道义和责任。

——施罗德

四、研讨探究

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它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请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思考,交流。

教师归纳小结。

(一)作品的艺术价值:

1、细节描写、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多种手法

2、一般的新闻很客观,相当冷静,而这篇文章带有情感,突破了新闻稿“零度写作”的原则,让我们感受到记者的情绪,读到了记者的使命感。

(二)社会价值

教师点拨:

我们阅读一篇新闻,除了要关注艺术形式上的创造,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关注到新闻的社会价值。

(多媒体显示):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

(多媒体显示)欣赏普利策的颁奖词——介绍:

《时代花絮报》和《太阳先驱报》在去年“卡特里娜”飓风期间,坚持对灾情展开深入详细的报道,获得第90届普利策份量最重的公共服务奖,颁奖词如下:

对卡特里娜飓风灾难进行史诗般、多层次的报道,使得报纸在服务一个水淹城市中发挥了非凡作用。

勇敢、全面地报道了卡特里娜飓风,给受灾读者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生命线。

(三)从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两个角度总结,试写一段颁奖词。

(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颁奖词的写作。

一人执笔,准备交流)

学生分小组交流颁奖词。

教师小结,展示颁奖词: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

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

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重引导学生从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并激发学生理性思考,使学生能铭记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自觉抵制暴力与罪恶,做一个有良知的人。

五、课堂小结

奥斯威辛是一个尺度:

关于时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无法弃置的尺度;

即使作家所写的题材毫不涉及战争和杀戮,时至今日,也都与奥斯威辛有关。

在这里,奥斯威辛已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虽然属于过去,却向未来敞开。

六、布置作业:

(任选一题)

1、这篇报道在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译成中文时,标题被改成了《布热津卡:

阳光明媚,鸟语花香》。

从新闻的角度看,这样的修改好不好?

为什么?

2、下面是两篇新闻稿《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你有何感想?

请谈谈对此的看法。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教案

(二)

马鞍山市外国语学校高一备课组

(郑锦云 

王海洋 

陈璐璐 

包 

身 

  1.了解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整体感知作品,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2.品味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形象、鲜明、丰富多变的特点。

  3.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特点。

   

紧扣单元教学目标,结合报告文学的基本特点,设置三个教学环节:

讲述故事——品 

味语言——分析背景,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写作意图,把握文章中心,逐步深入课文理解课文。

教法方面,三个教学环节,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梳理、鉴赏、评析等能力,结合三个层面的阅读,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真实性、文学性、新闻性。

【教学重点】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特点,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简介作者和体裁

夏衍,我国著名戏剧家、翻译家、电影艺术家、社会活动家。

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市人。

早年参加太阳社,是左联领导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建国后他把文学名作《林家铺子》、《祝福》改编为电影剧本。

  

《包身工》是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的代表作。

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中的一类,是文艺通迅、速写、特写的总称。

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

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

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

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

基本特征有三:

真实性、文学性、新闻性。

二、梳理 

讲述包身工的故事

(浏览课文,找出相关以记叙为主的段落,组织语言,讲述包身工的故事)

1.概述包身工一天的生活情况。

清晨起床→早饭→上工→收工

(以时间为序 

四点一刻→四点半→五点钟→黄昏)。

2.讲述“芦柴棒”和“小福子”的故事。

“芦柴棒”出场→ 

“芦柴棒”重病遭受毒打→“芦柴棒”骨瘦如柴→小福子挨罚

3.结合课后补充资料,了解《包身工》背后的故事。

4.小结:

我们看到包身工过着怎样的悲惨生活?

家庭生活困难,工作环境恶劣,没有人生权利,工资待遇极低,是处在被压迫的最底层的最悲惨的人。

5.思考,包身工是一个群体,他们承受的黑暗、残酷带给我们深深的震撼,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使我们对这一群体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

  (本文写作上突出的特点,就是点面结合。

)  

为了准确而深刻地再现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残酷,作者精心选材,描写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状况。

他所使用的手法是点面结合,所谓面,就是一般的、概括的材料;

所谓点,就是一些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和典型的细节。

这两方面材料是骨架和血肉关系。

面上的描写使所写的内容有整体感,点上的描写则使所写的内容既充实丰满,又生动形象,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如作者在记叙中集中写了包身工的起身、早餐、上工、收工等四个场面,这面上的记叙与描写概括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劳动状况,又有对“芦柴棒”“小福子”典型人物的生动描写,作者以“芦柴棒”为例,通过“发烧”“生病”被“抄身”等细节描写,写出了包身工奴隶般地“被榨完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一滴血汗为止”的悲惨命运。

“小福子”遭到“拿摩温”和“东洋婆”毒打惩罚的描写,也反映了包身工的不幸遭遇。

文章的这种写法启示我们:

(1)所选的材料必须具有典型性,能深刻反映事物的本质,如“芦柴棒”的事例。

(2)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进行剪裁,点面结合,互为补充。

本文写包身工的一天活动情况就是包身工全部生活的缩影。

体现了报告文学真实性的特点。

§

布置作业:

问题1:

《包身工》是中国报告文学的里程碑,文章的语言精彩而深刻,打动了每一个善良人的心,激起了每一个人的良知。

找出你认为精彩的语言,品味鉴赏。

问题2:

文章在叙述一些新闻事实之后,往往引入一些背景材料,揭示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等,试找出这些背景材料,并分析其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三、鉴赏 

品味《包身工》的语言

(再读课文,找出你认为精彩的语言,品味鉴赏。

1.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

2.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