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15111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六大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十六大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十六大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十六大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十六大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六大报告Word格式.docx

《十六大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六大报告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六大报告Word格式.docx

31”讲话提出了“关键”、“核心”、“本质”三句话和四个“必须”。

十六大报告再次给予了强调,指出“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这里,将原先“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中的“保持”改成了“坚持”,便于统称为三个“坚持”。

四个“必须”则是:

“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4.党的指导思想要与时俱进,“三个代表”也要与时俱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前进的。

全党必须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使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这一表述体现了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

二、全面总结十三年的基本经验,构成十六大报告的一个重要特色5.总结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十三年的历程和成就。

指出“这十三年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波澜壮阔。

”尤其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体现了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巨大勇气”。

“这十三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

”6.全面总结十三年的基本经验,这是十六大报告的一个重要内容。

报告系统地概括了十条基本经验。

归结起来就是坚持“三个代表”。

这些经验是在十三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吸取党成立80多年来、执政50多年来、改革开放20多年来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这十条,每一条都是两句。

前一句是坚持什么,基本上是邓小平的思想。

后一句基本上都是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创新。

十条的中心是党如何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十条基本经验,“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阶段性成果。

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起来,确定了党在新世纪的庄严使命7.在“5·

31”讲话的基础上,十六大报告确定了党在新世纪的“庄严使命”。

指出:

“我们党要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任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

”8.在20年探索的基础上,正式使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概念。

邓小平在十二大的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此后每一次党代会,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

十三大报告的题目是《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十四大报告的题目是《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十五大报告的题目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20年来,党的文件一般都是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概念,加上“建设有”,表明我们还处在建设和探索的过程中。

经过20多年的长期探索,我们对于这种社会主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化。

因此,十六大正式使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

报告的题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报告、党章等均统一使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9.把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族复兴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指出:

中国共产党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之中;

党从成立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

新中国建立后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的前景;

面向未来,我们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强化了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10.对“与时俱进”的本质内涵作出界定,并与党的思想路线紧密联系起来。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在党章修改中,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后,加上了“与时俱进”一词。

同时,还提出:

“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与过去常说的“实践检验真理”相比,对检验对象的表述更加准确。

11.对创新作出更进一步的肯定,不仅重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而且把创新提到治党治国之道的高度,指出:

“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特别强调:

“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

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

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

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五、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清晰规划未来发展的蓝图12.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肯定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未来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因此,“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这个战略目标的确定,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

13.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

特别是将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要求包含在其中,有新意。

归结起来,就是六个“更加”:

“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从发展进程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14.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基点,进一步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战略。

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5.如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1”讲话提出了三个“新”。

报告正式确定了这个要求,指出:

“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同时,还加上了“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六、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对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提出新的要求16.“5·

31”讲话第一次提出“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十六大报告正式论述了这一重要的思想,指出:

“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就能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落实,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使强国富民的要求不断得到实现。

”17.在“5·

31”讲话的基础上,正式确定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的指导方针。

指出,“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至关紧要”。

“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18.把“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作为重大的方针,要求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深化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要求。

强调“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

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海内外各类投资者在我国建设中的创业活动都应该受到鼓励。

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

在党的重要文件中,明确肯定了要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19.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揭示了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内在联系。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同时,深刻地指出: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0.把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明确了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报告说:

“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

”“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中央政府和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同时还要“继续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

21.为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要求“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公平竞争”。

明确提出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

22.要求改革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提出两次分配的不同侧重点。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

再分配注重公平,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23.把就业问题提到“民生之本”的地位,指出“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

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

广开就业门路,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七、不回避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对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提出多项任务24.在“5·

31”讲话的基础上,正式使用“政治文明”的概念,并将之放到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的位置。

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25.与“5·

31”讲话相一致,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并且进一步规范:

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本质要求”;

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26.把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作为具有全局性作用的任务,提到突出的位置。

强调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

规范了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等六种执政方式,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要求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

27.在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方面,提出了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等制度建设的要求。

28.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提出“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总体目标。

要求推行电子政务;

依法规范中央和地方的职能和权限,正确处理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

按照政事分开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

29.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机制性的要求。

强调要“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

在具体制度上,提出要实行任期制、辞职制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

要完善干部职务和职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干部激励和保障机制。

30.比以往历次代表大会更加突出地提出了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问题。

要求“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要求实行多种形式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健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质询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

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制度。

八、在文化建设、祖国统一、对外工作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有新意的要求和主张31.在文化建设方面,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强调“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归纳了历史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内涵以及党领导人民所作出的丰富和发展。

提出“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2.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再次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尽早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可以谈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问题,可以谈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空间问题,也可以谈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等问题。

我们愿与台湾各党派和各界人士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交换意见”。

两岸统一后,“台湾同胞可以同大陆同胞一道,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共享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和荣誉”。

33.在国际形势和对外工作方面,提出了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内容:

“各国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

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

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明确“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主张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区域合作”。

“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及区域性组织中发挥作用”。

九、从执政的高度研究党建问题,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34.更加明确了党的建设的指导原则。

在以往一些论述的基础上,指出:

“总结党八十多年来的历史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35.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把这一要求作为十三年基本经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强调“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证”。

36.在党代会的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列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

“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就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五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

二是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三是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四是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

五是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

37.与“七一”讲话的精神相一致,论述了党与中华民族的关系,指出中国共产党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之中。

“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修改后的党章正式确认: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38.在发展党员方面,除了继续“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外,还要“注意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高知识群体、青年中发展党员”。

“要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在修改后的党章条文中,将原来规定的“其他革命分子”,改成为“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

39.对党内民主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和思路。

强调“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如何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

报告提出:

“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

”扩大在市、县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

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

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进一步发挥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要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

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

40.在“5·

31”讲话的基础上,突出论述了群众工作。

强调“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要“认真研究我国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把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贯彻到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

共产党员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努力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团结和带领群众不断前进”。

41.强调“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

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逐步加大治本的力度。

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42.强调忧患意识。

“面对很不安宁的世界,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

43.将“5·

31”讲话中的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改成了三个“倍加”:

“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

”(半月谈杂志社编辑/周清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