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l初中物理核心知识点和方法精简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4526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hkl初中物理核心知识点和方法精简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hkl初中物理核心知识点和方法精简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hkl初中物理核心知识点和方法精简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hkl初中物理核心知识点和方法精简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hkl初中物理核心知识点和方法精简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hkl初中物理核心知识点和方法精简版文档格式.docx

《hkl初中物理核心知识点和方法精简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kl初中物理核心知识点和方法精简版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hkl初中物理核心知识点和方法精简版文档格式.docx

凝固、液化、凝华。

12.液化: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液化现象如:

“白气”、雾)。

日常所见的白气、白雾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水蒸气是一种真正的气体,眼睛是看不到的。

13.人看到物体的原因:

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或折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14.光速:

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

108米/秒,而声音在空气中(150C)的速度为340m/s

15.两种反射: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它们的区别是反射面的不同(光滑和粗糙),从而反射出去的光有的射向各个方向(漫反射),有的只是射向一个方向(镜面反射)

16.平面镜成像特点:

(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等大);

(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等距);

(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相反(但上下不变)。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

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17.平面镜反射作图的两种方法:

a.反射法:

利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相等。

一定要先作法线。

b.对称法:

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中像与物对称的特点。

一定先找出物体的对称点,再完成光路。

作图中几个要素:

物(发光点),像(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镜(对称轴),法线(两条光组成的角的平分线)。

法线与镜总是互相垂直;

像与物总是互为对称点。

18.判断折射光的偏折方向的方法:

无论光从哪里到哪里,在折射过程中,一定是空气中的角大,而介质中的角小

19.区分反射成像和折射成像的方法:

反射成像时,眼睛和物体都在同一介质中(如:

看到水中树的倒影)。

折射成像时,眼睛和物体分别在两种介质中(如:

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

20.三条特殊光线:

(以凸透镜为主)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另一侧的焦点

(2)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与第一条互逆)

(3)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

21.凸透镜成像规律: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

f<

v<

2f),如照相机;

(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

u<

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

v>

2f。

如幻灯机、投影机。

(3)物体在焦距以内(u<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如放大镜

(4)成像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22.光学注意事项:

(1)反射作图有反射法(利用角相等)、对称法(利用对称,物、镜、像知道两个就可完成光路)

(2)作图时实际光线、实像用实线,延长线、法线、虚像用虚线;

(3)光线要带箭头,箭头画在光线的中间

(4)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都是光线与法线组成的角。

(5)影子是没有光的区域,是直线传播形成的。

实像是实际的光会聚而成的区域。

(6)反射时,反射光、入射光都在同一种介质中(从哪里来又回哪里去,物和观察者都在同种介质中);

折射时,折射光、入射光分别在两种介质中(物和观察者分别在两种介质中)

(7)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实像可以用光屏(纸、墙、布等)接收,能感光,虚像只能用眼睛感觉到;

实像是光的会聚形成的,虚像是光的延长线相交得到的。

23.天平的正确使用:

一放、二拨、三调、四测、五读、六收。

游码有宽度,要以游码左边所对刻度为准,一定要先观察标尺的分度值。

结果一定要记上单位

24.关于常用单位换算:

长度:

1cm=0.01m,面积:

1cm2=10-4m2

体积:

1ml=1cm3=10-6m3;

1l=1000ml;

密度:

1g/cm3=103kg/m3;

7.9X103kg/cm3=7.9g/cm3

速度:

1m/s=3.6km/h电能:

1kwh=3.6Χ106J

25.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最小等分值);

(2)读数时一定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比分度值多一位);

(3)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26.参照物:

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

比较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距离是否改变

27.求平均速度的方法:

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总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

28.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反作用力)。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施力和受力同时发生、同时消失。

力总是成对产生的,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29.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方向或快慢的改变),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30.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31.分析物体受力的方法:

a.重力,b.看物体与谁有接触:

支持力、摩擦力、拉力、浮力。

不能随便加力,要思考这个力是谁施加的;

要结合物体的状态来分析:

平衡状态就一定受平衡力。

32.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

G=mg,(g是重力常数:

g=9.8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

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

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也越大。

34.静摩擦力的大小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

要根据物体状态和外力大小来分析。

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的静摩擦力有一个最大值,称为最大静摩擦力。

35.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同物体的速度无关。

惯性的表达:

只能讲物体由于惯性或具有惯性。

对于同一物体下面的都是错误讲法:

惯性增大了或减小了,惯性改变了,受到惯性,惯性力。

36.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37.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38.运动与力的关系(这是力学最核心的知识点):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受什么样的力,就会出现什么样的运动状态。

受平衡力就处于平衡状态(匀速直线或静止),受非平衡力就处于非平衡状态(变速运动)。

由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反推出物体所受力的情况。

(重点重点重点!

重要的事说三遍)

39.解决力学问题的核心方法:

A.明确物体的运动状态。

B.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画受力示意图)。

C.运用公式或结论作出判断。

(会不会物理就看这三招!

40.压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只有在水平面时,F压=G物=mg。

压强: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41.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42.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同时液体具有流动性。

43.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相同深度,不同的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44.液体压强计算公式:

P=ρ液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

g=9.8牛/千克;

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开口处)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

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45.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有关。

海拔越高,气压越小。

沸点与气压关系: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沸点降低,气压增大时沸点升高。

46.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

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

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47.判断液体流动方向的方法:

流体如果出现流动,则一定是所受压强不平衡,流体总是向压强小的一边流动

48.处理浮力问题的根本方法1.确定状态,2.分析受力,3.看公式或影响因素

49.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

50.阿基米德原理:

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用公式表示为:

F浮=G排,(同理:

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气体的重力)

51.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测力计法):

F浮=G—F拉,(G是物体的重力,F拉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阿基米德原理: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3)二力平衡法:

F浮=G物(只适合漂浮、悬浮)

52.物体沉浮条件:

(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方法一:

(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方法二:

(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ρ液<

ρ物,下沉;

(2)ρ液>

ρ物,上浮(3)ρ液=ρ物,悬浮。

53.浮力应用

(1)轮船:

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

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轮船总是漂浮,所以F浮=G船(m排水=m船);

排水量是指满载的船所排开的水的质量。

(2)潜水艇:

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因为船的排水体积无法改变

(3)气球和飞艇:

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相当于把:

密度小于水的物体放在水面)

54.力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A.有力但物体没有运动;

(物体静止、不动)

B.物体运动但沿运动方向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C.有力和距离,但力与距离互相垂直。

(所以要先分析后计算)

55.机械效率与功率的区别:

机械效率η: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无单位,是一个百分数,它反映在一个做功过程中有用功占总功的比率。

计算公式:

η=W有/W总

功率(P):

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它是反映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同速度、频率)

56.机械能:

机械能是反映与机械运动相关的能量。

物体动能与势能的总和为这个物体的机械能。

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

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有关。

57.机能能守恒:

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时,机械能是守恒的。

(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A.没有一切阻力B.没有外力做功(除重力外)。

机械能增大时,一定有外力做功;

机械能减小时,一定有阻力,或物体对外做功。

58.画力臂的方法:

过支点作力的垂线(找点、找线,作垂线。

让三角板的刻度线与力重合)

59.杠杆中判断力的方向的方法:

两个力不能让杠杆向同一个方向转动。

一个顺时针转动,则另一个力逆时针

59.关于滑轮组:

a.定滑轮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只改变力的方向。

b.动滑轮是省力杠杆,最多可省一半的力,它可以随物体一起移动。

c.滑轮组省力但费距离:

S绳=nh物。

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拉=(G物+G动滑轮)/n

d.滑轮组的额外功主要来源于:

绳子重量、摩擦、动滑轮的重量,

e.竖直滑轮是为了提升重物,克服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W有=FS=G物h物

水平滑轮是为了拉动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才是有用功,W有=FS=f摩S物

60.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61.内能: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说明:

(1)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即不能准确知道内能的大小)。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物体的质量、温度、物态、体积等。

温度变,内能一定变,但内能变,温度不一定变(特例:

晶体熔化、液体沸腾、凝固)

62.改变内能的方法:

做功和热传递说明:

(1)做功可以实现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会减少。

判断内能变化要注意做功的方向性,谁对谁做功。

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发热。

这是外界对铁丝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铁丝内能增加。

(2)热传递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

热传递的方向是高温物体把内能传递给低温物体。

所传递的内能叫热量。

不能说具有、含有多少热量。

温度相同则不能发生热传递。

63.比热容:

反映不同种类的物质吸、放热本领的物理量。

C=Q/m△t

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性质之一。

它的大小只与物质种类和物态有关。

同种物质比热容是一定的。

比热容越大的物质,相同质量和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大。

64.热值:

它是反映各种燃料的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的放出的热量等于这种燃料的热值。

q=Q/m,同种燃料它的热值是一定的,它与燃料的质量、体积、燃烧情况无关。

65.关于热机

(1)内能的利用方式有:

通过热传递加热和利用内能来做功。

(2)热机的原理:

把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3)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

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是内燃机获得动力的过程。

(4)热机的效率:

有用的功(或能量、热量)与燃料放出的总能量(或输入的总能)的比值。

(5)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途径:

a.让燃料充分燃烧。

b.减少热量的损失。

c.保持良好润滑,减小摩擦。

d.减轻机械自重。

66.原子结构:

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中子组成。

原子所带的正电荷与负电荷数量相同,对外不显电性。

物体带电的本质是正、负电荷数量不相等,得到电子时带负电,失去电子时带正电。

67.形成电流的条件:

a.电路是闭合的。

b.要有电压。

68.电路三种状态:

通路(电路接通);

断路(电路没有接通);

短路(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用导线接通)

69.两种电路:

串联电路:

元件依次连接,电路只有一条路径。

元件与位置无关。

用电器只能同时工作。

并联电路:

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接(两个元件接在相同的两点之间)。

电路有多条路径,有干路和支路之分。

用电器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70.电路实物图的连接方法:

a.从正极出发依次连接。

b.先串后并,并联之前可以先给导线标序号,再按序号的顺序去找到所并联的点。

c.一定要把电压表放到最后才处理。

71.画电路图的方法:

a.电路图为方框图,元件不能放在拐角处。

b.并联电路先画各条支路,最后再合并。

c.注意电流分流点和汇合点要打点。

72.关于电路规律

1.电流规律: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I=I1=I2)

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路电流之和。

(I总=I1+I2)

2.电压规律:

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等于电路两端的总电压。

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都相等。

3.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电压、功率、消耗的电能都与电阻成正比。

在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电流、功率、消耗的电能都与电阻成反比。

4.电阻规律:

用电器串联时,串联的越多,总电阻越大(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用电器并联时,并联的越多,总电阻越小(相当于增大了导体横截面积)

5.电流的热效应:

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就会发热。

(超导体不发热)

6.材料分类:

我们把材料分为导体、半导体、超导体、绝缘体。

超导体是指电阻为0的材料。

半导体的导电性会受到其它各种外界条件而发生明显的变化。

73.电路简化的方法:

a.电流表本身电阻极小,可当导线处理(所以电流表不能并联,只能串联)

b.电压表本身电阻极大,可当断路处理(所以要并联在电路中)。

在简化电路时可直接拿掉。

无论连或画或看电路图时,电压表都可以最后才连或画或看,接之前一定要先标出元件的正负极。

一定要注意这个技巧。

74.关于磁现象

a.具有吸引铁、钴、镍的性质叫磁性。

每个磁体上都有两个磁性最强的两端,我们叫它为磁极。

磁体自由转动静止时指南的一端为它的南极(S极),指北的这它的北极(N极)。

b.磁场:

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的一种看不见的特殊物质。

磁场能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为了描述磁场的分布,我们引入磁感线。

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从S极回。

磁场强的地方磁感线的条数多。

在磁场中,磁场的方向、磁感线的方向、磁感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都是一致的。

c.地磁场: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条形磁铁,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75.电生磁(电流的磁效应)

1.电流的磁效应:

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

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2.电生磁的应用

(1)电磁铁:

内部插入铁芯的通电线圈。

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有无控制:

电磁铁磁极的方向可由电流的方向控制;

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可由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等控制。

(2)电磁继电器:

主要结构由电磁铁、弹簧、衔铁、触点四部分构成。

它由一种由电磁铁电路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

(3)电动机:

(先通电,后运动)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力的作用而转动的(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它由定子(磁铁)、转子(线圈)和换向器(改变电流方向)组成。

在磁场中,通电导体所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4)扬声器(喇叭、扩音器)(先通电,后振动):

由永久磁铁、线圈、锥形纸盆组成。

当线圈中通入带有声音信号的电流时,线圈就会受到力的作用而来回振动,从而带动纸盆的振动产生声音。

76.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

1.磁生电的条件: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2.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的运动的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3.(电磁感应现象)磁生电应用:

(先运动,后得到电)

(1)发电机:

由定子、转子和换向器组成。

它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2)动圈式话筒(麦克风):

由永久磁铁、线圈、膜片组成。

声音使膜片振动,膜片带动线圈振动,线圈中就会产生随声音变化的电流。

77.区分电生磁与磁生电的方法:

先通电后运动的是电生磁,而先运动后得到电的是磁生电(电磁感应)

78.关于能源的分类

按来源分为:

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获取):

化石能源、核能、太阳能、风能、

二次能源(无法直接获取):

电能、酒精、煤油、沼气

按是否再生分为:

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食物、果实等)

不可再生能源:

核能、化石能源

核反应分为:

核裂变(大的原子核分裂为小核),例如:

核电站(可控裂变)、原子弹(不可控)

核聚变(小的原子核聚变了大核),例如:

太阳发光、氢弹(都是不可控的聚变反应)

79.关于电磁波

1.电路中变化的电流在周围空间激发出电磁波。

2.电磁小的频率与波长成反比。

波长越长的电磁波,它的频率越小

3.在真空中,所有的电磁波的速度都相同,真空中电磁的速度为3X108m/s

4.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都是电磁波

5.电磁波的频率越大,相同时间内传递的信息越多。

80.关于初中物理公式:

1、速度:

V=S/t2、重力:

G=mg

3、密度:

ρ=m/V4、压强:

p=F/S

5、液体压强:

p=ρgh

6、浮力:

(1)F浮=F’-F(压力差)

(2)F浮=G-F拉(称重法,三力平衡法)

(3)F浮=G物(漂浮、悬浮,二力平衡法)

(4)阿基米德原理:

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8、理想滑轮:

F拉=G/n,S绳=nh物

9、实际滑轮:

F拉=(G+G动)/n(竖直方向),S绳=nh物

10、功:

W=FS11、功率:

P=W/t=FV

12、机械效率:

η=W有/W总(或Q吸/Q放),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w有/Q燃料

13、滑轮组效率:

(1)η=G/nF(竖直方向)

(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nF(水平方向)

14、吸热:

Q吸=Cm(t-t0)=CmΔt放热:

Q放=Cm(t0-t)=CmΔt

15、热值:

q=Q/m,燃料燃烧放热:

Q=qm或qV

16、欧姆定律:

I=U/R17、电能计算式:

W=UIt电能表求电能:

W=n/转速r

18、电功率:

P=W/t,P=UI,19、焦耳定律:

(1)Q=I2Rt

(2)Q=W=UIt=Pt==U2t/R(纯电阻)

20、串联电路:

(1)(电流)I=I1=I2(电压)U=U1+U2,(电阻)R=R1+R2

(2)U1/U2=R1/R2(串联分压关系)(3)P1/P2=R1/R2

21、并联电路:

(1)(电流)I=I1+I2

(2)(电压)U=U1=U2

(3)I1/I2=R2/R1(分流公式)22.电磁波:

(了解)c=λf

81.复习公式的最有效方法:

除了定时默写外,坚持写每一题的过程,写多了就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