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便利化与中国海关管理改革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42938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贸易便利化与中国海关管理改革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贸易便利化与中国海关管理改革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贸易便利化与中国海关管理改革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贸易便利化与中国海关管理改革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贸易便利化与中国海关管理改革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贸易便利化与中国海关管理改革Word下载.docx

《贸易便利化与中国海关管理改革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贸易便利化与中国海关管理改革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贸易便利化与中国海关管理改革Word下载.docx

1.1贸易便利化的概念1

1.2贸易便利化的发展背景2

2其他国家现阶段贸易便利化的状况3

2.1秘鲁的海关改革4

2.2秘鲁海关改革的具体措施4

2.3秘鲁贸易便利化改革收益5

2.4秘鲁海关改革的启示意义6

3我国现阶段贸易便利化的状况6

3.1我国海关在推动贸易便利化方面所取得的成绩7

3.2推进贸易便利存在的主要障碍和问题11

4对我国海关管理改革的一些建议13

4.1对海关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改革13

4.2对海关的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改革14

4.3对海关的通关技术进行改革和创新14

4.4提高海关的政务和执法的透明度14

4.5对海关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14

结语15

参考文献16

致谢1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贸易量的空前扩大,繁琐的贸易程序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逐步意识到实施贸易便利化的重要性。

本文通过贸易便利化在其他国家的发展状况与我国进行比较,进而探索我国、特别是我国的海关应当如何深化贸易便利化,从而适应新的国际贸易需求。

贸易便利化的概念及其发展背景

1.1贸易便利化的概念

“贸易便利化”是WTO多哈回合谈判的新议题之一,旨在为国际贸易活动创造一种协调、透明及可预见的环境。

该问题在WTO法律框架中已有所涉及,GATT1947第五、七、八和十章和《海关估价协定》等一揽子协议中都体现了贸易便利化的要求,但未做出更加全面和深入的阐述,各成员方也尚未就贸易便利化而达成协议。

实践中,贸易便利化已经被APEC和CEPA接受为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基本原则。

贸易便利化,作为贸易自由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已经成为当今国际贸易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

根据WTO官方网站上的定义,贸易便利化通常被定义为国际贸易程序的简化和协调,贸易程序包括有关收集、提出、交换和处理国际贸易中货物转移的数据的行为和手续。

该定义涉及了进出口程序(例如海关或许可程序)、运输手续、支付、保险和其它金融手续。

贸易便利化旨在简化上述贸易程序。

1998年3月举行了WTO贸易便利化讨论会,WTO秘书长在该次讨论的基础上,将贸易便利化问题分为五大方面:

文件要求、官方程序、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的使用、透明度和一致性、通关的行政管理的现代化。

自从贸易便利化作为议题以来,很多学者都在研究和论证贸易便利化给各国带来的成本与收益。

根据多数学者的定义,贸易便利化是指简化和协调货物在国际贸易各项活动中所涉及的各种程序以提高贸易政策透明度和降低贸易成本。

综合WTO官方的定义和学者的定义,贸易便利化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即各种通关手续和进出口程序的简化,技术协调和法律的协调。

可以认为,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通关手续和进出口程序的简化是实现贸易便利化的基本手段,程序的简化依赖于技术协调和法律的协调,技术协调要求基础设施和设备的标准化,为贸易便利化提供了硬件基础;

而法律协调要求各国确立适当的管辖权标准、减少对外国商事判决和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的限制和通过法律法规形式简化通关手续和进出口程序,为贸易便利化提供了软件保障。

海关作为进出口的大门,其在贸易便利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其工作也直接影响到贸易便利化的成败。

1.2贸易便利化的发展背景

贸易便利化在国际贸易中绝不是一个新问题,早在1923年国际联盟的议程中就提出了贸易便利化。

20世纪50年代前期,经济全球化还没有出现,贸易便利化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各国之间的双边贸易体系,尽可能地协调各国独立的贸易体系。

当然,这个进程的许多方面现在仍然非常重要。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联合国、世界海关组织、世界银行和相当多的非政府组织,还有最近的WTO一直都在研究并推进贸易便利化工作,从而使人们对国际贸易便利化的认识得以不断地深化。

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以后,贸易额稳步增长,一旦表面的贸易壁垒不复存在,关税水平降到历史最低,并且现代科技的发展又极大地促进了跨国贸易和商品的销售,就使得贸易便利化的紧迫性凸现出来。

在边境的耽搁,提供复杂及不必要的文件资料的要求以及政府托管的贸易程序缺乏自由度,使得在很多情况下造成的损失超过了缴纳关税的费用。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全球化时代,贸易便利化不可避免地已成为影响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创新都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与此同时,管理国际贸易的各个政府部门烦琐的、互不协调的手续要求和复杂的、彼此重复的单证要求也给贸易商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增加交易成本、延误交易时间,丧失商业机会。

所以必须用迅速的,有效的方法来简化和协调这些烦琐的、重复的手续和单据要求来支持国际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

所以,从上世纪90年代起,贸易便利化已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一种新的潮流和趋势。

世界贸易组织(WTO)、亚太经合组织(APEC)、国际商会(ICC)、世界海关组织(WC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世界银行(WB)等多个国际组织都在研究推动贸易便利化。

贸易便利化也是WTO最新谈判的四大议题之一。

2其他国家现阶段贸易便利化的状况

如何实现贸易便利化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世界上一直极力推进贸易便利化的国家主要有美国,日本,和欧盟的国家。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有自己的发展水平和特殊问题。

我们能够适应贸易便利化的发展要求,并在贸易便利化中获得利益吗?

也许我们能过从别人的发展经验中学到些东西。

秘鲁就是贸易便利化成功的典范,他跟中国一样,是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应该可以从他的身上学到些经验。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秘鲁海关约拥有4000名工作人员,负责处理40亿美元进口货物。

海关每年关税收入约6.26亿美元,几乎占政府收入的1/4。

国外的贸易商这样描述秘鲁海关:

装备简陋,缺乏资金,没有充分的便利,海关官员缺乏培训,不能胜任工作。

在1991年也仅有2%的人员是接受过专业培训。

大量的手工操作和陈旧的海关程序,再加上70%--100%的检验率,导致清关时间达15-30天。

关税税制很复杂,分为39级,关税税率从10%到84%。

这种高关税的政策使得局面更加恶化。

分别工作在19个港口的官员,工作缺乏一致性,没有透明的指导方针,收入少,但存在广泛的自主决策,这一切都成了滋生贪污腐败的温床。

结果,在征收高额关税的情况下,实际的关税收入远远低于计划目标。

2.1秘鲁的海关改革

九十年代初,就有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人士提出一定要改革目前海关的程序。

1991年,秘鲁政府明确表示按一个新海关管理约定进行改革。

一个新的管理小组成立了,主要责任是执行这个改革计划、负责改革进程。

期间,得到了泛美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的资金援助,大量的技术顾问和专家被雇佣,来解决改革进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秘鲁海关进行了从上到下的改革方法,这个新的海关管理小组非常忠于职守,在改革的初期就在组织内部不断向高层和其他成员们渗透整体意识、服务意识和强调人的能力。

统一了管理规范,目的是通过制度来保证一致性和透明度,限制个人自由决策。

该管理小组还制定了改革的具体步骤和执行的时间表。

2.2秘鲁海关改革的具体措施

2.2.1改革人力资源政策

为了解决人力资源问题,管理小组采用了两层改革措施:

首先,解雇被发现有腐败行为的雇员;

其次,进行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考试,竞争上岗,通过考试的被继续留用。

海关确实存在很大的压力,政府要顶住这个压力,通过财政支持来解决被解雇的海关工作人员和海关管理人员在其他领域的再次就业。

通过政府和海关的不懈努力,腐败行为减少了,工作人员的能力提高了。

作为人力资源改革的一部分,海关人员的工资显著提高,达到了原来收入的10倍。

其他的人力资源改革措施之一是提高海关官员的职业能力。

专业和职业能力的较高要求,限制了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录用。

因此,管理小组专门组建了一个培训学院,对新来的和由于工作需要的员工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

另外,海关需要新技术和知识来处理业务,又从外部补充了大量的具备中、高等职业技术能力的专家,如经济师、核算师、统计学家和信息技术专家。

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秘鲁海关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工作人员由原来的2%上升到60%。

2.2.2引进先进技术

秘鲁海关管理层曾试图引入了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开发的一个贸易程序自动化信息系统来调整清关流程。

但是,通过比较ASYCUDA系统与其他几个供选方案,最后,管理层决定自己开发一套系统—SIGAD,这个系统就是为秘鲁海关量身定做的。

使用后证明,信息系统的使用减少了纸张作业,搜集了准确的贸易数据统计资料,便利了货物通关。

该信息系统不仅使海关能以较少的人员来处理扩张了的业务量,还能使官员们从许多常规工作任务中解脱出来,把拥有的新技能集中于难题的分析和研究。

信息系统的使用极大的缩短了清关周期,从原来的15--30天缩短到了2个小时--2天。

SIGAD系统在秘鲁的成功运用致使其他的南美各国海关也在考虑采用该统。

2.3秘鲁贸易便利化改革收益

通过改革,秘鲁海关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当然,改革的成功也得益于海关所列出的10个最好的秘鲁组织的帮助,其中有私人的,也有国营的。

秘鲁的海关改革很快转变为在贸易便利化领域的收益,从1990年—1996年贸易便利化改革的收益总结如下:

Ø

关税税率等级从39级简化到2级;

关税税率范围从10%-84%降到只有两种税率:

15%和25%;

削减人员约30%,即从原来的3800人减少到2600人;

清关时间由15-30天缩短到2小时一2天;

进口贸易价值增长了近100%,从1990年的40亿美元增长到1996年的75亿

美元;

海关收入增长了四倍,从6.26亿美元增长到27.23亿美元,尽管降低了税率和检验率;

海关对国内总收入的贡献从23%增长到35%。

当然,还有其他领域有待于改进。

秘鲁的贸易和商业团体己经表示,他们非常关心海关的申报再分类和再评估程序,因为一个很小的错误(如单证填写差异)经常受到严重的处罚,货物出关效率也有待于提高。

另外,走私和非法交易还没有在海关管理中彻底杜绝。

但是,毫无疑问,在贸易便利化领域秘鲁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2.4秘鲁海关改革的启示意义

秘鲁海关改革案例证明了一国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实现贸易便利化的目标。

其改革的成功取决于两个要素:

一是国家政府高层的政策支持,二是拥有一个具有很强的执行变革能力的管理队伍。

此外,秘鲁提供了关税与贸易便利化之间的关系问题的答案。

一些国家强调贸易便利化的巨大资金投入,另外一些国家认为贸易便利化是以牺牲关税为代价的。

这个案例证明了一国可以在提高海关收入和关税标准的同时实现贸易便利化。

自动化和电子商务常常被认为有利于贸易便利化,但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国际贸易的主要程序。

秘鲁海关也证明了适当地使用信息技术是实现贸易便利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并且也是改革贸易程序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对秘鲁贸易便利化改革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如果具备强有力的政治意愿(政府的大力支持)、完善的实施计划和与商业组织的紧密合作,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再加上长期的有充足资金支持的技术援助,贸易便利化是可以成功实施的,并能让所有的参与者都受益。

中国也一样,贸易便利化必将给我国带来更多的机遇,并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3我国现阶段贸易便利化的状况

就中国而言,改革开放的20多年也是外贸管理体制改革的20多年。

贸易管理程序的改善和便利条件的提供一直是中国不断努力的目标。

随着中国的外贸高速发展,中国外贸管理体制有了实质性的改变,各种规章制度均事先公布,透明度大大提高,海关所需各种单证大幅减少,货物通关速度明显提高;

以各部门之间实现电脑联网为目标的“金关”工程取得很大进展。

所有这些都得到许多中外企业的高度评价。

但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历是付出了极大努力和代价的。

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资金缺乏,技术落后,人才素质不高和管理观念的陈旧,发展中国家在实现贸易管理现代化和贸易便利化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要比发达国家多得多,也难得多.如果说目前在进出口环节上中国的海关、商检、银行、税务等部门所行使的职能有所改进的话,那是20多年努力的结果,而且只是初步的改善,与发达国家相比,技术条件和管理效率等都还有相当的差距。

3.1我国海关在推动贸易便利化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随着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等状况的变化,海关的工作方针基本上与国家的总体方针变化相一致。

自改革开放以后,这一工作方针先后经历了“依法监管征税,方便合法进出,制止走私违法,保卫促进四化”、“促进为主”到“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发展过程,放松严格管制,倡导促进服务是主导这一演变过程的核心。

与工作方针相应的,海关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长期以来,中国海关一直将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支持扩大外贸出口作为海关工作的一项重任务,并进行了多方面的不懈努力。

3.1.1推进现代海关制度

1994年,我国海关为了解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海关管理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出了建立现代海关制度的目标。

这个目标是:

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对外开放相配套,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方便与严格,制约与效能有机统一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海关管理体制。

建立现代海关制度是海关管理的一场革命,是海关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以及逐步与国际海关通行做法相衔接而采取的重大战略步骤。

从此时起,中国海关对现代海关制度进行了全国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1998年初,中国海关做出了《关于建立现代海关制度的决定》(简称《决定》),《决定》明确提出,要通过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建立现代海关法制体系、企业守法管理体系、信息化管理体系、现代通关管理体系、物流监控体系、现代海关调查体系、现代海关行政管理体系、海关公共关系体系,最终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需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海关管理新体系,全面地、高质量地实现海关执法和管理的各项职能。

在这一《决定》指引下,我国海关用5年时间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海关的管理水平有了长足进步。

2003年开始,国家海关总署又着手制订了《海关2004-2010现代化发展规划》,确定了下一步发展的总体目标,并提出了衡量海关现代化的主要指标,明确了努力方向。

3.1.2改革口岸通关管理模式

通关作业改革,就是按照集约化、信息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要求,通过对原有的通关作业流程、作业方式、职能管理实现方式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建立新的业务管理体制,创立新的通关管理模式,从根本上提高通关效率和执法水平,最大限度地化解海关管理风险和廉政风险,全面推进海关现代化建设进程,提高通关管理的整体效能,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这项改革将职能管理、审单作业和物流监控三大系统集中到一个信息化通关作业平台上,实行信息共享条件下的通道判别、集中审单和风险管理,提高通关管理的有效性和整体效能;

重新划分海关总署、直属海关和基层海关三级业务事权,增强海关总署作为全国海关首脑机关的决策和监督能力,强化直属海关业务处理和业务运行管理职能,强化隶属海关的实际监管职能,进一步加强垂直领导体制:

科学设置通关作业流程,将风险布控、审单作业、物流监控、职能管理、执法监督事权分离,形成直属海关职能部门、审单中心和现场海关共同把关、相互制约的新的作业机制,有效地防止通关过程中的违法行政和执法腐败现象;

将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管理制度和作业规范、风险布控等转化为计算机指令或参数,进一步规范关员的执法行为,使海关执法更加统一。

通关作业改革自2001年起全面推广,不仅强化了通关各环节的监督制约,而且提高了通关效率。

经初步测算,改革前,全国海关出口通关(从报关企业向海关发送电子数据至放行止)平均时间约为2.2天,改革后降为1.5天。

从2000年第4季度开始的“两水两路”(“两水”指珠江、长江流域:

“两路”指广深高速路和沪宁高速路)快速转关改革,以口岸快速通过、内地快速验放为突破口,减少办理转关申报单、联系单、预录入和重复检查等手续,实现转关运输“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新模式,目前进展良好。

改革前,深圳公路口岸转关车辆平均通关时间约为30分钟,改革后缩短至1分钟,从深圳转关到东莞的车辆,整个通关时间减少了近2个小时。

长江流域快速转关改革实施后,长江水道的出口通关环节由改革前的8个减少到5个,进口通关环节由11个减少到4个,收费项目由改革前的3个减少为1个。

3.1.3积极提供通关便利

中国海关积极创造条件,在业务繁忙现场实行24小时通关,保证正常出口通关畅通无阻。

大多数现场海关成立了出口通关事务应急处理小组,对出口通关的疑难问题及时研究处理,确保出口通关顺畅。

中国海关积极为企业提供出口归类咨询服务,认真执行出口商品预归类制度,努力避免因归类问题延误出口通关。

认真做好单证审核和管理工作。

做好退单的说明工作,避免企业多次往返。

对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实行便捷通关模式,包括:

提前报关、联网报关、快速转关、上门验放、加急通关、担保验放、优先咨询等7项便捷通关措施。

对于从事加工贸易的大型高新技术生产企业,还可实行加工贸易联网管理,实行免设台帐、免审合同、免办手册等3项便捷措施。

3.1.4积极推动“数字化海关”建设

当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既对海关监管提出了严峻挑战,也为海关实现管理创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近十年来,我国海关大范围采用了信息技术辅助业务监管,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广泛应用H883报关信息系统,将全部报关信息数据纳入计算机管理,并逐步将其升级到H2000系统,改终端作业方式为统一的计算机平台操作,进一步开发数据库的功能,建成首个风险管理信息平台,为各层级海关机构和人员进行监管信息采集分析、做出布控指令提供了“利器”,使我国海关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信息处理能力置身国际领先。

二是采用现代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将海关数据流和企业的物流连为一体,确保监管高效严密。

目前,在一些主要口岸海关相继配备了转关运输GPS(全球定位系统)实施监管系统,将所有正常转关货物的运输过程置于“非接触式”的严密监控之下。

三是大力配备先进的货物检查设备,特别是在前几年大力开发辐射式集装箱检查仪获得突破之后,在全国各主要海运和陆口岸全面配备,极大地提高了集装箱货物的查验效率,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此项关键技术的国家,并且是配备先进集装箱检查设备最多的国家。

四是大力建设“电子口岸”。

以口岸电子执法系统的开发为契机,我国海关迈上了打造“数字化海关”的崭新历程。

“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就是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围绕进出口贸易,将海关、公安、工商、税务、外汇管理等12个部门分别管理的有关信息存入一个公共数据中心,建立电子底帐数据,为政府管理提供跨部门、跨行业联网数据核查服务,并为企业提供在网上传输各种进出口业务的信息系统。

这一系统自2001年6月1日起在全国推广使用。

随着“电子口岸”自理远程报关、出口退税申报等项目的上马,实现了企业“网上报关”,方便企业合法进出,海关业务单证收费随大幅减少,企业负担得以减轻。

“口岸电子执法系统”使进出口执法管理更加规范、统一、透明,有利于推动政府部门廉政高效,使相关各部门、各个操作环节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

有利于提高进出口贸易效率,降低企业通关成本;

有利于打击和防范经济性犯罪,从根本上杜绝不法分子的造假。

“口岸电子执法系统”与海关“通关作业改革”相互支持、互为补充,也为其他相关管理部门的执法管理提供了依据。

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