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验交流发言稿Word文件下载.docx
《历史经验交流发言稿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经验交流发言稿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是缺乏课程意识。
具有课程意识,能使我们站在宏观角度去考虑自己的教学。
但是我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历史课应该教学生哪些知识,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历史意识,历史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自己对这些问题模糊不清,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就是自己缺乏课程意识。
什么是课程,其实老师自己就是课程,因为老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你要把哪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哪些知识是学生应该具备的,我们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只有具备了课程意识,才能真正解放思想,在高考复习中就明白该要把哪些知识给学生,而不是死抱教材,不敢越雷池一步。
没有课程意识,思想难以真正解放,也就谈不上什么教学改革了,我想这是一个根本问题。
第三是自己的专业知识陈旧、窄化。
现在的新高考实际是考老师,对老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随着研究的深入,历史中一些新的研究成果逐渐成为大家共识,写入教材,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也成为考试的重点。
如今年高考文综卷中的第41题欧洲的崛起,其背后隐含的是对中国崛起了一种思考,还有去年高考中的江苏卷的曹操墓考古问题、上海卷中的世博问题,都是与社会热点有关。
这说明我们要时刻去关注史学研究成果和社会热点问题,不断去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关注史学研究的理论前沿,这对我们文科类的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功底,自己才能从更高层去驾驭教材、挖掘资源,从而很好地去贯彻新课改的理念。
新课程改革是否成功,根本的问题是取决于教师的知识水平。
二、教材处理低层次化,致使复习体现不出新课改精神。
我想我们在高三复习的备课中,对历史教材的处理大概有高低不同的三个层
次:
第一层次是单纯依据教材内容来处理教材,完全抛开《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完全按教材的体系来设计讲课线索,完全依据教材的内容一字一句地讲授,并要求学生记住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满足于对教材的简单归纳。
这种教材处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太深;
第二个层次是依据课标来使用教材,老师能够正确把握课标精神,依据课标的要求来钻研教材,由此而能够理清教材的思想脉络,并正确区分教材的重难点;
第三层次是依据课改精神来整合教材,老师在正确把握课改精神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理解来诠释课标,整合教材,这需要老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我认为自己依然还是停留在第一个层次,因为教材是我唯一的教学资源,教材就是《圣经》,教“教材”观念根深蒂固,缺乏用“教材”教的意识与勇气,所以很多时候一堂课下来,总觉得自己讲的没到位,这与自己在备课时处理教材有很大关系。
所以,我认为高三历史复习要高效,老师就必须认真地去钻研《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努力使自己的备课贴近新课程要求,符合新课改理念。
三、教学重课堂预设,轻课堂生成,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现在高考试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学生是否具备学科能力,决定了学生成绩的高低。
今年高考文综的第41大题,要学生结合史论,评论材料中所给出的两种观点,没有固定答案,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查的是学生思维能力、论证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立足于我们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生成过程。
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我们高考复习课的重要内容,在坐的老师都是教过多轮高三,注重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大家的共识。
但是,在我的日常的教学中往往就会出现老师用自己的讲解替代学生思维,老师生硬给出结论等现象,不注重过程,不注重知识的生成,没有意识到知识生成过程就是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学生不善于去思考问题,不敢去对某些结论提出自己的质疑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没有掌握思考的主动权,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例如,对于学生的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在我们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史料教学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
通过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史料,让学生从史料去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从而得出结论,这就是一个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生成的过程。
但是,有时我们提供的信息不充分,而且给出史料后硬是要学生得出老师预设的结论,更有甚者是老师直接给出结论,没有体现知识的生成过程和能力培养的过程,史料教学只是一种摆设而已。
长此以往,学生能力怎能得到培养呢。
这样的复习课是有生命力的课吗?
这样的课是有效的课吗?
四、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虚化。
在今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选择题的第26、27、28、30、33题和材料题的40、41题,真正要检测是我们在教学过程是否落实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也就是我们是否能真正贯彻新课程。
但是,我们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在备课中,虽然设定了三维目标,但在课堂授课中往往忽视三维目标的落实,只重视知识传授过,轻学生情感体验,致使三维目标虚化,达不到复习的效果。
五、平时训练试题没有与高考试题“对路”
训练不能只追求月考、周考的数量,更要追求试题的质量,否则忙忙碌碌,劳而无功。
现在高三老师有一句话,教高三是体力活,跟智力无关,一般都是拿别人的试卷,押着学生一套一套的做,一套一套的改,很少自己命题。
所以有一种现象,平时考试成绩非常好,在班级、年级的名次很靠前,但一到高考就不行,
平时试题不对路可能是一个原因。
有一句古老的诗: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模仿这句诗,可以说,我们已经考得太多,但忘记了为什么考。
我认为好的做法是:
一是多训练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二是自己命题。
六、模拟考试中智慧含金量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任何历史试题,一般都由三部分组成:
立意、情景、设问,而其中立意是关键,立意决定了材料的选择和问题的呈现方式。
就现阶段来讲,主要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学科素养立意也在探讨当中,在今年高考当中也可见它初露端倪。
总之一点,单纯考历史知识的试题越来越少,学科思维能力和学科基本素养将是考试重点,引用专家的观点,也即试题的智慧含金量。
我们在平常的考试中,往往忽视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
成绩的智慧含金量。
你考80分,他考90分,可这个成绩是怎么获得的呢?
是靠时间、记忆、死记硬背、机械操练、复制获得,还是靠自己的思考、创造性的思维获得?
有些老师为了获得本学科分数,拼命挤占学生所有的学习时间,甚至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存。
学生怎能不痛苦呢?
这种代价太大了。
第二:
试题智慧含金量。
试卷中的所有试题,是智慧性的试题,还是知识性试题;
是学生只要凭知识技能就会解答的问题,还是必须经过创造性的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
现在高考试题很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今年高考文综的第41题,是一道需要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才能解答的试题,在平常模拟考试中,建议你们多训练一点开放性试题,评分方法不妨采纳分类评价方法(即SoLo理论)。
这对备考很有益处。
本人学识浅薄,教学历练有限,谈不出深奥观点,所讲的仅是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借鉴,如有不当,请勿采纳。
历史经验交流发言稿[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晚上好!
受岳书记和级部王校长委托,我就一级部历史近期的复习的思路与方法跟大家做一些汇报,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做好做足集体备课,准确把握好备考大方向。
按照年级、学校的安排,每一次年级的教研活动,我们都在一起就教法、学法、高考真题认真研究,热烈讨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年轻的虚心请教,认真学习,备考经验特别丰富的邬老师、高老师、孔老师他们高屋建瓴,眼界开阔,他们的建议指导使我们的教学在浩如烟海中历史知识中很好地把握了方向,找准了突破的方法。
同时,在级部小组内我们几个也坚持“课前一聚”、“课后会诊”、随时协商的制度,强化课堂教学的过程性研究,及时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二、制定复习计划,但不惟计划,要与时俱进。
一轮复习中,我们制定了明确的课时计划,但到了期末备考阶段,时间却甚是紧张,前算后算都不能按原有进度结束一轮复习,更没有时间为期末备考。
严峻的形势逼迫我们必须自己另谋出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讨论酝酿之后,我们做出了如下调整——一轮复习与期末复习同时进行,第一,课堂上尽快结束必修二、三的复习,必修二经济史稳打稳扎;
必修三文化史则大胆取舍,重点突破三个单元,另三个单元则做阅读教材处理。
第二、每天坚持背诵5——10分钟,建立历史学科主干知识通关记录表。
具体操作如下:
老师统一规定复习进度与时间安排,印发各班,过关即签名,一周内不过关的扣量化分;
为保证过关质量,老师每天坚持抽查,记不住的重新过关。
这个工作。
从第15周就紧锣密鼓地正式启动,所以在这段时间里,一到下课文综组格外热闹,那是我们的徐老师、桂阳老师正在挨个过筛,历史组成绩的获得是我们共同努力地结果。
“通关”活动也得到了班主任们的大力支持,非常感谢治业老师、康老师、于老师的紧密配合,历史成绩的取得,也有他们的一半。
三、立足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现在的高考没有统一的教材,各个版本的表述也不甚统一,先民们创造的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对今天的学生而言无异于沉重的负担,在此情况下,只能立足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一轮复习,我们把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复习上,尤其注意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从整体到部分,从阶段到单元再到每一课,力图让学生首先从宏观角度去把握历史,再从微观去认识历史。
为此我们要求学生建立笔记本,力争每节课前都安排学生将上一节或本节的知识体系画在黑板上,方便学生掌握,既锻炼了学生,又巩固了知识。
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水到渠成,以不变应万变。
四、精编精讲练习,注重能力培养。
基础很重要,方法指导也不容忽视,因为时间太紧,后期的训练中我们尽量保证少而精,对此我们更加关注的习题的精选与方法指导的有效,把冗长的理论方法变得具有可操作性,使学生更容易把握。
当然,成绩取得的同时也存在不足:
1、尖子生,尤其是个别的重点学生成绩不够突出,虽然过线,但距离老师的期望值还有一定差距,过得不够过瘾,这是我们今后努力地方向。
2、这次考试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一还是基础知识不过关,做不到烂熟于心,所以不能好高骛远,还是要不厌其烦。
二是审题方法不够科学,不能完整有效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不能多角度分析问题,这也是我们今后要突破的重点。
以上就是我对近期历史学习的总结,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历史经验交流发言稿[篇3]
历史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新课程,初学者,既觉新奇,又感到茫然。
并非每个学生都爱学,因为历史知识,古今中外,包罗万象,学起来确实有些枯燥,由此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怎样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原动力,它能直接转化成学习动机。
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说的:
“教育的艺术,就是要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只有学生感兴趣才会有高度的热情,积极主动去学习。
因此作为一名初一历史老师,如何使学生快速有效的学会学习,培养初学者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结合自己的初一历史教学经验,浅谈如下:
一、鼓励优先
初一学生生性活泼,感情丰富,在教学中,我经常使用鼓励性的语言,例”你回答的真好!
”“你懂的真多!
”“请你再想一想,这个问题还有哪些方面的要点?
”“你搜集到的历史资料真好!
”“老师给大家几分钟,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先把这个问题研究明白”……类似这样的语言,对学生的自尊心和进取心大有益处,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敢言敢议的学习兴趣。
二、夯实基础
现在历史为开卷考试,有些学生认为开卷考试就是抄书,放松了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积累。
只等着考试时翻课本、资料以应对开卷考试。
这实际是对开卷考试的一种误解。
历史考试只有五十分钟的时间,光靠翻书显然是做不完试题的。
只有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才有可能运用知识,快速答题。
所以开卷考试必须夯实基础。
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第一项为知识和能力。
知识又是能力的基础,因此,每讲完一课要求学生把本课的重点内容抄写两遍,加深记忆,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熟练程度。
另外,我在历史教学中还特别注重引导学生牢固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
如:
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逐条落实。
落实主要通过课堂提问。
讲完课在学生自学时以及早自习的巡视过程中,逐个提问学生。
检查他们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求人人过关。
三、能力培养
现在的历史考试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历史教学为社会为时代服务的理念,要求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整合。
学生如果只记知识点不能将知识相互联系、重新整合,就答不好这类题。
为此我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综合复习中引导学生把历史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打破教材原来的知识体系,按照多种标准进行重新归类、整合,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发展成为纵横交错的网络状
态。
例如,某两场政变或两种政策之间有什么异同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同,说明了什么。
分析异同点也有方法可寻,无非就是从背景、性质、影响等几个固定的板块去想。
有的书上说,要把历史学成“立体”的。
我想,所谓的“立体”,大概也就是这种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吧。
经常这样思考,对不同的历史现象,我们就可以较准确地分析出它们的实质,无论碰到什么题都能迎刃而解,这是读书时要注意的问题。
书本决不仅仅是读过即可的,光记住一些时间、地点、事件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历史思维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后的东西。
相信你不久就会发现,历史是越读越有味的。
四、分类训练
历史考试的题型基本上是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列举题、简答题四种题型。
针对这三类题型分类训练。
精选各种资料上的材料分析题、列举题、简答题,进行归类总结,集中训练。
在训练中掌握做题的基本方法、基本技巧、基本技能。
从而提高做题效率。
五、测试检验
本学期,出了学校、镇组织的考试外,我几乎平均每周测验一次,每次考试后我都认真批改。
在改卷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学习成绩前后的对比,对进步的学生,卷子上给他写上激励性的语言,让他继续努力;
对于退步的学生给他写上应注意的地方,为他加油。
这样发下卷子学生看过后知道老师经常注意着他、关注着他,也鞭策着他努力学习。
课堂上总结考试情况时,我主要是表扬进步生,特别指出好学生的具体错误,几乎不批评差生。
其实,退步的学生即使上课不批评,从他上课的眼神中我已经看到他已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上课听讲特别认真。
这样,经过多次考试学生已认识到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扭转了错误思想,在考试中也锻炼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应试能力,同时使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做到心中有数,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做到有的放矢。
以上是我在历史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