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疾病X光片阅片要求.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13819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1.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柱疾病X光片阅片要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脊柱疾病X光片阅片要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脊柱疾病X光片阅片要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脊柱疾病X光片阅片要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脊柱疾病X光片阅片要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脊柱疾病X光片阅片要求.ppt

《脊柱疾病X光片阅片要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柱疾病X光片阅片要求.ppt(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脊柱疾病X光片阅片要求.ppt

脊柱疾病脊柱疾病X光片光片阅片要求阅片要求划线基本原则划线基本原则nn线尽量少而短,既要达到划线的目的,又要不影响阅片;nn尽量清晰,每节椎体标上数字;nn可标上性别、年龄及姓名(拼音简称)nn拍片时的体位及片的类型正常脊柱的生理曲度角度正常脊柱的生理曲度角度nn前后位为0度,10度为侧弯;nn侧位:

颈椎生理曲度:

颈椎生理曲度:

T2T2T5T5:

002020度,度,2020度为后凸;度为后凸;T5T5T12T12:

10104040度或度或20204040度,度,1010度或度或4040度为不正常;度为不正常;T10T10L2L2(或(或T11T11L1L1):

):

002020度,度,2020度为后凸;度为后凸;L1L1L5L5:

25255050度或度或30306060度。

度。

常见疾病的划线常见疾病的划线nn颈椎病划线目的:

划线目的:

了解有无颈椎失稳;了解有无颈椎失稳;有无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有无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有无生理曲度的改变。

有无生理曲度的改变。

nn标准颈椎侧位片上:

可清晰地显示椎管矢状径的标准颈椎侧位片上:

可清晰地显示椎管矢状径的前后界限。

椎体后缘出现双边或关节突出现双突前后界限。

椎体后缘出现双边或关节突出现双突说明投照位置偏左或偏右斜。

说明投照位置偏左或偏右斜。

颈椎病颈椎病nn颈椎不稳颈椎不稳颈椎不稳颈椎不稳(CervicalinstabilityCervicalinstability)的标准:

椎体后缘)的标准:

椎体后缘连线与滑移椎体下缘的连线的交点至滑移椎体后连线与滑移椎体下缘的连线的交点至滑移椎体后缘之间距离缘之间距离2mm2mm或椎体间成角或椎体间成角1111度或椎体滑移度或椎体滑移(向前向后)达到(向前向后)达到223mm3mm为不稳。

为不稳。

动力性拍片:

椎体间角度动力性拍片:

椎体间角度1111,相对移位,相对移位3.5mm3.5mm,以体重,以体重1/31/3重牵引下椎间隙重牵引下椎间隙1.7mm1.7mm。

nn椎体水平位移椎体水平位移(HorizontaldisplacementHorizontaldisplacement,HDHD):

):

上位椎体后缘相对于其下位椎体后缘的水平位移上位椎体后缘相对于其下位椎体后缘的水平位移即椎体水平位移。

即椎体水平位移。

nn椎体角度位移椎体角度位移(AngulardisplacementAngulardisplacement,ADAD),即),即相邻椎体上下缘延长线之交角。

相邻椎体上下缘延长线之交角。

椎体水平位移椎体水平位移椎体角度位移椎体角度位移0度度-12度度椎管矢状径椎管矢状径nn椎管矢状径:

为椎体后缘至棘突基底线的最短距离。

凡矢状径绝对值小于12mm属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绝对值小于10mm者属于绝对狭窄。

nn划线要求:

起自椎体后缘中点至两侧椎板接合部的最近一点的连线。

不受椎体后缘骨刺的影响。

nn发育性颈椎管狭窄:

椎管中矢径B/椎体中矢径A0.75。

nnPAVLOVPAVLOV比值:

椎管中比值:

椎管中矢径矢径B/B/椎体中矢径椎体中矢径A=0.64A=0.64。

AB颈椎生理曲度颈椎生理曲度nn记录椎体曲线是僵直、反张、局部反张、记录椎体曲线是僵直、反张、局部反张、SS型还是型还是反反SS型。

型。

nn测量颈椎生理曲度的方法为:

沿齿状突后上缘开测量颈椎生理曲度的方法为:

沿齿状突后上缘开始向下,连每一椎体后缘成一弧线,再由齿状突始向下,连每一椎体后缘成一弧线,再由齿状突后上缘至第后上缘至第77颈椎椎体后下缘作一直线,弧线的最颈椎椎体后下缘作一直线,弧线的最高点至直线的最大距离为颈椎生理曲度的数值。

高点至直线的最大距离为颈椎生理曲度的数值。

nn正常范围大约在正常范围大约在125125毫米范围内。

毫米范围内。

大于大于1717毫米毫米为为曲度增大,曲度增大,小于小于77毫米毫米为曲度变直,曲度后凸者为为曲度变直,曲度后凸者为“反张反张”,同时存在两个曲度呈,同时存在两个曲度呈“S”S”形者为形者为“双双弧弧”改变。

改变。

颈颈椎椎生生理理曲曲度度的的测测量量12mm-10mm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nn以以C2C2椎节为最多,其次为椎节为最多,其次为C4C4和和C6C6,一般,一般2255个椎个椎节为最常见发病数,平均为三个椎节。

节为最常见发病数,平均为三个椎节。

nn狭窄率:

侧位普通狭窄率:

侧位普通XX光片上,最大骨化块的前后径光片上,最大骨化块的前后径与同一平面椎管矢状径之比。

与同一平面椎管矢状径之比。

nn椎管狭窄率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椎管的矢状径和骨椎管狭窄率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椎管的矢状径和骨化灶厚度的关系,间接地显示了脊髓的受压情况。

化灶厚度的关系,间接地显示了脊髓的受压情况。

nn以以30%30%40%40%为界限。

为界限。

nnCTCT扫描更精确。

扫描更精确。

OPLL的椎管狭窄率的椎管狭窄率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nn划线目的:

主要为了解有无不稳,有无狭窄,用于指导治疗。

nn不稳的标准:

过伸过屈位椎间隙开角差10-15度,或过伸过屈位相邻椎体间位移3-4mm。

椎间角度差和椎体间位移差椎间角度差和椎体间位移差腰椎管狭窄腰椎管狭窄nn1.1.绝对型:

即椎管的中央矢状径绝对型:

即椎管的中央矢状径小于或等于小于或等于10mm10mm者,为绝对型者,为绝对型椎管狭窄。

椎管狭窄。

2.2.相对型:

即椎管的中央矢状经相对型:

即椎管的中央矢状经小于或等于小于或等于101012mm12mm者较多。

者较多。

3.3.混合型:

混合型:

总之中央矢状径小于总之中央矢状径小于11.5mm11.5mm肯定为病理现象。

如腰椎管的头肯定为病理现象。

如腰椎管的头侧或尾侧的中央矢状径比值大于侧或尾侧的中央矢状径比值大于11则为异常现象(头尾正常时中则为异常现象(头尾正常时中央矢状径之比值小于央矢状径之比值小于11)。

)。

横径:

即椎弓根最大距离,横径:

即椎弓根最大距离,平均值为平均值为23mm23mm。

其正常值下限。

其正常值下限为为13mm13mm(XX线照片为线照片为15mm15mm)。

)。

nnPosnerPosner等(等(19821982)作生物力学测试:

)作生物力学测试:

nn在腰椎任一节段的在腰椎任一节段的静态静态静态静态XX线侧位片线侧位片线侧位片线侧位片上,矢状面移位上,矢状面移位4.5mm4.5mm,或大于椎体前后径的,或大于椎体前后径的15%15%时可认为潜在时可认为潜在不稳。

矢状面相对成角不稳。

矢状面相对成角2222,也可能存在异常或,也可能存在异常或潜在不稳。

潜在不稳。

nn在在在在动态屈伸位动态屈伸位动态屈伸位动态屈伸位XX线片线片线片线片上上上上矢状面滑移矢状面滑移4.5mm4.5mm或或椎或或椎体前后径的体前后径的15%15%应考虑存在异常或潜在不稳,在应考虑存在异常或潜在不稳,在动态动态XX线片上,矢状面旋转范围线片上,矢状面旋转范围L1L1L415L415,L4L4L520L520,L5L5S125S125也应考虑存在异常或潜也应考虑存在异常或潜在不稳。

在不稳。

腰椎滑脱症腰椎滑脱症nn滑脱分5度:

以上一椎体前移距离占下一椎体前后径的百分比来确定。

nn1度025%;2度2550%;3度50%75%,4度75%100%;5度100%(又称脊椎脱离,spondyloptosis)。

nn描述滑脱的指标:

滑脱百分率;滑脱角;骶骨倾斜角、骶骨倾斜角和腰椎指数。

滑脱角:

矢状面上滑脱角:

矢状面上滑脱角:

矢状面上滑脱角:

矢状面上L5L5椎体下缘所在直线和椎体下缘所在直线和椎体下缘所在直线和椎体下缘所在直线和S1S1后缘垂后缘垂后缘垂后缘垂直线的夹角,直线的夹角,直线的夹角,直线的夹角,2525度易进展。

度易进展。

度易进展。

度易进展。

胸椎黄韧带胸椎黄韧带/后纵韧带骨化症后纵韧带骨化症nn病变部位后凸角度的的测量:

采用病变部位后凸角度的的测量:

采用CobbCobb法测量法测量MRIMRI正中矢状面(或胸椎侧位正中矢状面(或胸椎侧位XX光片)上拟减压节光片)上拟减压节段胸椎后凸角度,即拟减压范围头端椎上缘延长段胸椎后凸角度,即拟减压范围头端椎上缘延长线的垂线与尾端椎下缘延长线的垂线相交所形成线的垂线与尾端椎下缘延长线的垂线相交所形成的角。

的角。

nn骨化后凸角的测量:

对于胸椎后纵韧带骨化行后骨化后凸角的测量:

对于胸椎后纵韧带骨化行后路减压手术的患者,在路减压手术的患者,在MRIMRI的正中矢状面上找到的正中矢状面上找到骨化的最高点,从拟减压头端椎上缘向骨化最突骨化的最高点,从拟减压头端椎上缘向骨化最突点做一直线,再从拟减压尾端椎后下缘向骨化最点做一直线,再从拟减压尾端椎后下缘向骨化最突点做一直线,两直线的夹角为骨化后凸角。

突点做一直线,两直线的夹角为骨化后凸角。

脊柱骨折脊柱骨折nn椎体压缩程度:

椎体前缘(或中部)/椎体高度nn椎体后凸角:

伤椎上下终板交角nn伤椎所处曲段后凸角:

见前。

脊柱骨折脊柱骨折椎体后凸角椎体后凸角30度度椎体压缩比椎体压缩比=A/BAB脊柱侧凸划片脊柱侧凸划片nn端椎、顶椎、稳定椎、端椎、顶椎、稳定椎、中立椎、稳定区中立椎、稳定区nnCobbCobb角角nnAVRAVR、AVTAVT、TSTSnnC7VLC7VL、CSVLCSVLnnRisserRisser征征X光片检查光片检查nn全脊柱正侧位全脊柱正侧位nn全脊柱左右全脊柱左右BendingBending像,有后凸的还要有前后像,有后凸的还要有前后BendingBending像:

评价弯曲的椎间隙的活动度;确像:

评价弯曲的椎间隙的活动度;确定下固定椎;预测脊柱的柔韧度。

定下固定椎;预测脊柱的柔韧度。

nnFulcrumFulcrum像(支点像):

易于操作,重复性好,像(支点像):

易于操作,重复性好,能真实反映侧弯的僵硬程度;预测侧弯的矫正能真实反映侧弯的僵硬程度;预测侧弯的矫正度数;对僵硬的侧弯患者更为有效。

度数;对僵硬的侧弯患者更为有效。

nnTractionTraction像(牵引像):

可提供脊柱侧凸牵引像(牵引像):

可提供脊柱侧凸牵引复位的全貌;适用于神经肌肉功能有损害的患复位的全貌;适用于神经肌肉功能有损害的患者;适用于评价躯干偏移和上胸弯;可估计下者;适用于评价躯干偏移和上胸弯;可估计下固定椎水平。

固定椎水平。

全脊柱正侧位全脊柱正侧位全脊柱左右全脊柱左右Bending像像全脊柱左右全脊柱左右Bending像像Fulcrum像(支点像)像(支点像)Traction像(牵引像)像(牵引像)脊柱冠状面平衡脊柱冠状面平衡nn正常情况下正常情况下C7CLC7CL和和CSVLCSVL应该重叠。

应该重叠。

nn失平衡程度:

失平衡程度:

AABB。

脊椎矢状面平衡脊椎矢状面平衡nn正常的正常的C7C7铅锤线应当通铅锤线应当通过过S1S1的后上角。

的后上角。

nn失平衡的程度:

失平衡的程度:

BBAAX光片光片nnCobbCobb角角nn主弧主弧nn次弧次弧nn结构弯结构弯nn非结构弯非结构弯端椎、中立椎、稳定椎nn端椎(端椎(EVEV):

弧度头侧和尾):

弧度头侧和尾侧倾斜最大的椎体。

侧倾斜最大的椎体。

nn中立椎(中立椎(NVNV):

主弧顶部以):

主弧顶部以下最头端的椎体,其椎弓根下最头端的椎体,其椎弓根在椎体在椎体XX线影像中是对称的。

线影像中是对称的。

nn稳定椎(稳定椎(SVSV):

最先被):

最先被CSVLCSVL平分的椎体,与椎体距平分的椎体,与椎体距心相差不超过心相差不超过5mm5mm。

nn稳定区:

从双侧腰骶小关节稳定区:

从双侧腰骶小关节间隙向上作两条垂直线,其间隙向上作两条垂直线,其向上的延长线之间的区域。

向上的延长线之间的区域。

顶椎nn顶椎:

弯曲中畸形最顶椎:

弯曲中畸形最严重,偏离垂线最远严重,偏离垂线最远的椎体。

的椎体。

nn特点:

可以是椎体,特点:

可以是椎体,也可以是椎间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