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
《完整word版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无机化合物:
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但包括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盐。
3)无机化合物可分为:
氧化物、酸、碱和盐。
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元一氧”。
氧化物可分为:
氧化物按元素组成分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如CuO、Fe2O3、CaO、MgO等。
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H2O、SO2等。
酸:
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
电解质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
由金属(或铵根)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三、物质转化的规律:
1)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如:
S+O2
==点燃==SO2C+O2==点燃==CO2C+2S==∆==CS2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可以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如:
CO2+H2O==H2CO3SO2+H2O==H2SO3SO3+H2O==H2SO4
2)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或金属氧化物。
如:
Fe+S==∆==FeS2Fe+3Cl2==∆==2FeCl33Fe+2O==点燃==Fe3O4
某些金属氧化物和水反应可以生成相应的碱。
如:
CaO+H2O===Ca(OH)2
Na2O+H2O===2NaOHK2O+H2O===2KOH
3)金属的冶炼
金属冶炼主要是指将金属氧化物转化为金属的过程。
在金属氧化物中加入还原剂,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从而使其还原成全属单质。
可以作还原剂的物质主要有碳
、一氧化碳和氢气
。
木炭和氧化铜粉末在高温下的反应:
C+2CuO==∆==2Cu+CO2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和应用
1、分类:
有机化合物一般含C、H等元素,因此燃烧后的产物为CO2和H2O
2、区别金属与非金属:
金属的特性:
金属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硬度大、密度和熔点高等。
石墨虽然是非金属单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水银(汞)是唯一的液态金属。
溴是唯一的液态非金属。
金刚石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
第二节
物质转化的规律
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S+O2====SO2
(刺激性,有毒,污染空气)
4P+5O2=====2P2O5
(除去空气中少量氧气)
C+O2====CO2(氧气充足)
2C+O2====2CO(氧气不足)
二、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2Mg+O2====2MgO
(发出耀眼强光,生成白色固体)
2Cu+O2====2CuO
(红色的铜在空气中加热变黑色)
3Fe+2O2====
Fe3O4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某些非金属氧化物+水
对应的酸
CO2+H2O====H2CO3
(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加热又变紫色。
)
SO2+H2O====H2SO3
SO3+H2O====H2SO4
2、某些金属氧化物+水
对应的碱
CaO+H2O====Ca(OH)2
K2O+H2O====2KOH
CuO、Fe2O3则不能,因其对应的碱不溶。
三、金属的冶炼
1、常见的三种还原剂:
C、CO、H2等
C+2CuO==2Cu+CO2
3CO+Fe2O3==2Fe+3CO2
H2+CuO==Cu+H2O
2、H2还原氧化铜实验:
1)现象:
试管内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出现水珠;
2)操作步骤:
实验开始时先通入H2,一段时间后再加热;
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H2,直到试管冷却。
3、氧化还原反应:
四、化合物间相互转化规律
任何酸和碱都能发生中和反应;
任何碳酸盐和酸都能反应产生CO2气体;
盐和盐、盐和碱的反应,反应物必须可溶。
2、以图为例,选择制取MgCI2的几种方法:
1)金属+酸:
Mg+2HCI===MgCI2+H2
2)金属+盐:
Mg+CuCI2===MgCI2+Cu
3)酸+碱:
2HCI+Mg(OH)2====MgCI2+2H2O
4)酸+盐:
2HCI+MgCO3===MgCI2+H2O+CO2
5)盐+盐:
MgSO4+BaCI2===BaSO4+MgCI2
五、物质的鉴别:
1、盐酸及盐酸盐的检验:
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HCI+AgNO3====AgCI+HNO3NaCI+AgNO3====AgCI+NaNO3
2、硫酸及硫酸盐的检验:
用BaCI2溶液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H2SO4+BaCI2====BaSO4+2HCINa2SO4+BaCI2====BaSO4+2NaCI
3、碳酸盐的检验:
用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CaCO3+2HCI====CaCI2+H2O+CO2Na2CO3+2HCI====2NaCI+H2O+CO2
4、酸和碱的检验:
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
六、物质的推断:
寻找突破口。
1、常见沉淀
Cu(OH)2蓝色沉淀;
Fe(OH)3红褐色沉淀;
AgCI、BaSO4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硝酸。
2、溶液颜色
Cu2+溶液蓝色:
CuSO4溶液、CuCI2溶液为蓝色;
Fe3+溶液黄色:
FeCI3溶液为黄色;
Fe2+溶液为浅绿色:
FeCI2溶液、FeSO4溶液为浅绿色。
3、氧化铜和碳粉为黑色,铜为红色。
七、物质的俗称:
烧碱、苛性钠(NaOH);
纯碱、苏打(Na2CO3
);
熟石灰、消石灰:
Ca(OH)2;
生石灰:
CaO;
大理石、石灰石:
CaCO3;
胆矾:
CuSO4
5H2O
八、物质或离子能否共存问题:
相互间能发生反应产生沉淀、气体或水的,不能共存。
离子间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的,不能共存。
例如:
H+和OH-,Ag+和CI-,Ba2+和SO42-,H+和CO32-等离子不能在同一溶液中共存。
3、背景:
酸性溶液中有大量的H+,碱性溶液中有大量的OH-。
第三章基础知识分析
第一节
雪崩时的能量转化:
势能转化为动能。
人造卫星:
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青蛙跃起扑食的过程:
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和势能。
胶片感光成像: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特技跳伞:
势能转化为动能和热能。
森林火灾: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植物生长:
水电站(工作时):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第二节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功的计算公式:
W=Fs=Pt功的单位:
焦
3.功率
1)功率是反映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的定义:
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功率。
3)功率的计算公式:
P=W/t=Fv。
4)功率的单位:
瓦;
常用单位还有:
千瓦、兆瓦。
5)1千瓦=1000瓦;
1兆瓦=106瓦
第三节
一、杠杆
1.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的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1)支点:
使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2)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3、
杠杆平衡:
指杠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
4、杠杆平衡原理:
动力×
动力臂=阻力×
阻力臂,,即F1×
L1=F2×
L2
二、杠杆的分类
1)L1>L2时,叫省力杠杆,其特点是省了力但费了距离。
如开瓶盖的起子、铡刀、老虎钳、道钉撬等。
2)L1<L2时,叫费力杠杆,其特点是费了力但省了距离。
如钓鱼杆、筷子、镊子、缝纫机脚踏板等。
3)L1=L2时,叫等臂杠杆,其特点是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如天平、定滑轮等。
三、滑轮
1)定滑轮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
F=G/2。
3)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力的几分之一:
F=1/nG,拉力所通过的距离为物体上升距离的几倍。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
我们把必须要做的这部分功。
2)额外功或无用功:
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那部分功。
3)总功:
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4)机械效率: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η=W有用/W=Gh/FL×
100﹪。
5)W总=W有用+W额外;
W有用<W总;
η<1
3.研究杠杆的平衡
1)把杠杆的中央支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便于直接在杠杆上测出力臂大小)。
2)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在杠杆上左右移动钩码悬挂的位置,直到杠杆再次达到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
3)用直尺量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的大小。
4)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
4.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
1)光滑斜面:
FL=Gh
W额外=0
η=100﹪;
2)有摩擦的斜面:
W总=FL
W有用=Gh
W额外=FL η=Gh/FL;
3)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和倾角有关。
第四节
1.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1)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2)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3)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2、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
1)影响动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质量相同时,速度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大;
速度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大。
2)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高度。
质量相同时,高度大的物体重力势能大;
高度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重力势能大。
3)同一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其弹性势能越大。
3、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1)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时,物体的速度不断减小,高度不断增加;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时,高度降低,速度增大。
2)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时,速度减小,弹性形变增大;
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时,弹性形变减小,速度增大。
4、机械能守恒
1)物体通常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
2)当物体只受重力和弹性力时(不受阻力时),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即动能减小了多少,势能就增加多少;
势能减小了多少,动能就增加多少。
第五节
1.热运动:
物体内部大量微粒的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微粒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内能:
物体内部大量微粒作无规则运动时具有的能。
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1)内能的单位:
焦耳。
2)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
物体的温度降低时,内能就减小。
但是物体的内能增大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3.热传递:
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1)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传导、对流、辐射。
2)热传递总是由高温物体指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直到两物体温度相等为止。
4.热量:
在热传递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
5.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做功和热传递。
这两中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1)做工改变物体的内能;
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小。
2)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内能就增加;
物体向外界放出热量,内能就会减小。
6.热量的计算:
Q=cm△t
Q表示热量、c表示物体的比热、m表示物体的质量、△t表示变化的温度
c水=4.2×
103焦/(千克.摄氏度)表示每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为4.2×
103焦
第六节
1.电功
(1)概念:
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过程。
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3)电功的电位:
焦、千瓦时(度)
1度=1千瓦时=3.6×
106焦。
(4)电功的计算公式:
W=UIt=U2/Rt=I2Rt=Pt
2.电功率
(1)定义: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电功率。
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电功率的单位:
瓦,千瓦,1千瓦=1000瓦。
(3)电灯的亮度由实际功率的大小决定。
(4)额定电压:
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
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消耗的功率。
实际功率:
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工作时所消耗的功率。
输入功率:
用电器消耗的总电功率。
(5)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P=W/T=UI=U2/R=I2R2
当电功率的单位:
千瓦,t的单位:
小时,则W的单位是:
千瓦时(度)。
3.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1)实验原理:
伏安法测电功率的原理是P=UI,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就可求出小灯泡的电功率。
在额定电压下测出的电功率,就是额定功率。
(2)实验器材:
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导线。
(3)实验中注意事项:
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始终要断开,滑动变阻器的猾片应放在最大阻值处。
第七节
1.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各种导体时,会使导体的温度升高,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
2.电流通过导体发热的过程实质上是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3.电热器
(1)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制成的加热设备。
(2)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电阻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制成的。
4.焦耳定律:
(1)文字叙述: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2)数学表达式:
Q=I2Rt。
(3)电流产生热量的计算方法:
①Q=I2Rt是焦耳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
任何导体有电流通过时,产生的热量都可以由此公式来计算。
②对于纯电阻电路,即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用电器,像电炉、电烙铁、电饭锅等。
电流产生的热量还可以由Q=U2/Rt,Q=UIt推导公式来结算。
第八节
1.原子结构:
原子包括原子核:
质子(带正点)、中子(不带电)和核外电子(带负电)
2.核能:
原子核在发生改变的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称为核能,也叫原子核能或原子能。
3.获得核能的两条途径:
裂变和聚变。
(1)裂变:
是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在中子轰击下分裂成2个新原子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发生的是链氏反应。
(2)聚变:
是使2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新核,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聚变又叫热核反应。
4、原子弹及核潜艇是根据裂变的原理制造的,氢弹是根据裂变的原理制造的。
5、核电站:
(1)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
核反应堆是通过可以控制的裂变反应释放核能的设备。
(2)核电站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3)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都会产生一些发射性物质,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第九节
1.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无论是机械运动,还是生命运动,无论是宇宙天体,还是微观粒子,都遵循这个定律。
3.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有一定的方向性。
(1)“永动机”不可能成功是因为它违背了能的转化的守恒定律。
(2)自然界的事物的运动和变化都必须遵循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但符合能量和守恒定律的事件却不一定能够发生。
第四章代谢与平衡复习
一、热量价:
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所产生的热量。
(和热值的区别?
蛋白质——16.8千焦糖类——16.8千焦脂肪——37.7千焦
二、七大营养物质及在人体中的作用:
1.水——约占体重的60%~70%,不提供能量
(1)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2)体内的养分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
2.糖类——人体能量主要来源,约占人体所需能量的70%(联系:
呼吸作用)
主要包括:
淀粉、葡萄糖、(血糖)蔗糖、麦芽糖(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产物)
含量较多的食物:
大米、小麦、马铃薯等
3.蛋白质——占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上
(1)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
(2)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蛋、鱼、牛奶等
4.脂肪——是主要的贮存能量的物质,可以分解供能
肥肉、花生、奶酪等
5.无机盐——有能提供能量,是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包括:
钙、铁、碘、钠、磷等(元素)
作用:
保持体内水盐平衡(联系肾脏的作用)
缺锌——导致儿童味蕾功能下降,食欲减弱。
缺碘——甲状腺肿
缺钙——儿童易患佝偻病,老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6.维生素——不参与细胞构成,不提供能量,但参与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
动。
(只有维生素D可以由人体合成)
维生素
缺乏症
含量较多的食物
A
D
B1
B12
C
7.食物纤维——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
主要由纤维素组成,主要来自植物性食物,对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
例如:
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及时排便、减少大肠
癌的发病,有助于减少肠道吸收脂肪、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
三、动物的摄食(动物的适应性)
1.蛾蝶类:
虹吸式蜂类:
嚼吸式蚊类:
刺吸式
蝇类:
舐吸式蝗虫:
咀嚼式
2.鱼用鳃呼吸;
青蛙的舌根倒生;
海葵用口周围的触手捕食。
四、牙齿——人体最坚硬的器官
1.牙的三部分:
牙冠、牙颈、牙根
2.牙的构成:
牙釉质、牙本质、牙髓
3.龋齿:
俗称蛀牙,是微生物分解食物中的糖类,产生酸性物质引起的。
五、消化系统:
1.组成:
其中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中没有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2.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
(1)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
(2)将这些小分子化合物吸收到血液中;
(3)将消化后产生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3.消化类型:
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
4.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及代谢产物:
物质
消化的位置
消化产物
代谢终产物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5.小肠为什么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
六、酶:
是生物体活细胞制造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
(生物催化剂)
特点:
高效性、专一性、多样性。
(受温度、pH值影响)
七、血液:
1.血液组成:
占体重的7%~8%
红细胞的作用:
氧气+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
白细胞的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血小板的作用:
加速血液凝固、防止伤口大量出血,阻止细菌入侵
2.红骨髓的作用:
造血;
肝脏、脾的作用:
储存血液。
3.血涂片的制作过程:
4.血液的作用:
(1)输送氧、二氧化碳、各种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
(2)起防御保护作用;
(3)对调节体温也有重要作用。
八、心脏和血管:
1.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
(1)不断地将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等运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
(2)将器官组织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并排
出体外,以保证生理活动正常进行。
体循环:
血液循环肺循环:
2.循环系统
淋巴循环
3.怎么辨别左心室和右心室?
4.血液循环系统中有哪些结构防止血液倒流?
5.怎么区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6.脉搏、血压?
九、能量的获得:
1.细胞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人体70%的能量是通过糖类分解获得)
糖类+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2.
有机物在人体内供能主要通过有氧呼吸(主要形式)和无氧呼吸两种形式
无氧呼吸:
葡萄糖乳酸+能量(少量)
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
(无氧呼吸是对能量需求的一种暂时补充)
3.动物体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获得氧气;
人、哺乳动物——肺鱼类——鳃两栖类——肺和皮肤
昆虫类——气门(气管)单细胞原生动物——细胞膜
物质颜色鉴别
1.硫磺:
S淡黄色粉末2.KCIO3白色物质易溶于水
3.金刚石、石墨、活性炭:
C4.甲烷:
CH4(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5.高锰酸钾:
KMnO4紫黑色,6.酒精:
乙醇C2H6O
7.生石灰:
CaO白色固体、易吸水8.石灰石大理石(主要成分):
CaCO3
9.干冰(二氧化碳):
CO210.胆矾、蓝矾:
CuSO4•5H2O蓝色固体
11.食盐----NaCl纯碱苏打-----Na2CO3
(1)金属
金属氧化物
碱
盐。
如
Ca
CaO
Ca(OH)2
CaCO3、
(2)非金属
非金属氧化物
酸
燃烧
C
CO2
H2CO3
Na2CO3、
(3)金属+非金属
无氧酸盐。
如2Na+Cl2===2NaCl
(4)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含氧酸盐。
如Na2O+CO2===Na2CO3
(5)酸+碱
盐+水。
如HCl+NaOH===NaCl+H2O
(6)盐+盐
新盐+新盐。
如NaCl+AgNO3===AgCl+NaNO3
(7)金属氧化物+酸
如Fe2O3+6HCl===2FeCl3+3H2O
(8)非金属氧化物+碱
如SO2+2NaOH===Na2SO3+H2O
(9)金属+盐
新全属+新盐。
如Fe+CuSO4===Cu+FeSO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