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示范项目实施计划编制说明书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12660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示范项目实施计划编制说明书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示范项目实施计划编制说明书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示范项目实施计划编制说明书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示范项目实施计划编制说明书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示范项目实施计划编制说明书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示范项目实施计划编制说明书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示范项目实施计划编制说明书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示范项目实施计划编制说明书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示范项目实施计划编制说明书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项目总投资136万元。

1.9建设效益

(1)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通过大力营造防风固沙林,增加林草植被,使局部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防风固沙体系更加稳固完善,可有效调节区域气候、控制风蚀沙化、遏制绿洲荒漠化蔓延进程;

可有效保护区内水利、电力、交通、通讯设施的正常安全运行,促进保护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可有效保护项目区周边农田,年增间接产值可观;

可保护境内水利设施,减少渠道泥沙淤积,延长水利工程使用寿命,减少维护费。

(3)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从而获得巨大的间接经济效益。

有效保护生态,为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空间,使农业增收,所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也较为明显。

2项目区基本情况

2.1自然立地条件

2.1.1地理位置

大滩乡位于民勤绿洲中部,南北长约9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平均海拔在1200—1500米之间。

2.1.2气候

本区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极干旱气候区,具有明显的蒙新沙漠气候特征。

常年干燥,降水少、蒸发大,昼夜温差悬殊,日照长,风沙多。

年均气温7.8℃,极端最高气温39.5℃,极端最低气温-27.3℃,地面温度年平均为9.9℃,最大冻深1.15米;

年降水量110毫米,其中8─9月降雨量58.2毫米,年蒸发高达2644毫米,空气相对湿度小,平均相对湿度最大53%,最小为35%,干燥度11.4。

境内主风方向为西北向,年均风速3.7米/秒,8级以上大风日数年均29天,最大风力达11级。

年均沙暴日数37天,以春季最多。

主要灾害性气候有干旱、霜冻、冰雹、大风、沙尘暴、干热风等。

2.1.3植被

区内主要植被是荒漠植被,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以矮化的木本、半木本或肉质泌盐植物为主,形成稀疏的植物群落。

天然植被主要种类有白茨、红柳、红砂、毛条,平均盖度在15─45%之间,草本植物分布较少,主要种类有芦苇、蒿类、沙蓬等,平均盖度在5─30%之间。

人工植被主要以杨树、沙枣、梭梭、毛条、花棒、沙拐枣及经济林树木为主。

2.1.4社会经济条件

大滩乡距民勤县城23公里,现辖10个行政村,91个社,3156户,13642人,土地总面积11.775万亩,其中可耕面积3.62万亩。

区内农作物主要以粮食、棉花、辣椒、无壳葫芦等为主,初步形成了以辣椒、食葵、棉花为主的高效节水农业。

2009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5108元;

播种面积3.41万亩,其中夏粮面积1.2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39万亩;

全年新增药材0.2万亩,新建日光温室156亩,其中小拱棚20亩,新建养殖暖棚290亩。

2.2土地、水资源利用情况

2.2.1土地利用情况

全乡土地总面积为11.77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62万亩,属基本农田,占总土地面积的30.7%;

其他用地面积为8.15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69.3%。

土地资源利用的特点:

一是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

其他用地及难以利用的土地占总面积的69.3%;

二是干旱缺水。

年平均降水量仅为110毫米,由于降水稀少,耕地全部为水浇地。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受水资源的限制,土地利用率不高,大部分土地因无水源无法开垦,已开垦耕地也因水源条件不足而被迫弃耕。

同时,耕地灌溉用水与生态用水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使弃耕与新开耕地并存,形成了新的沙源地,致使治理难度加大。

2.2.2水资源利用情况

大滩乡地处民勤绿洲中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实施以来,到2010年全乡共关闭机井216眼,压减农田灌溉配水面积2.67万亩。

区内地下水埋深五十年代为1—9m,现状18.8—28m,最深达40m,地下水位年均下降0.65m。

2.3苗木供应情况

大滩乡周边地区现有国营、集体、个体苗圃面积2400多亩,繁育了沙枣、梭梭、毛条、杨树等十多个品种,年生产合格苗木达2400万株,能够满足实施项目区良种壮苗的需求。

2.4基础设施条件

民湖公路横穿大滩乡全境,南北长9公里,区内乡村道路四通八达,水利、电力、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大滩乡西沙窝是民勤绿洲西线最大的风沙口之一,其流沙直接威胁着上泉村、下泉村、北东村、北中村、北西村、北新村等6村人居环境和农业生产,给当地群众造成了很大损失。

实施大滩乡西沙窝植被恢复与治理模式推广项目,对于改善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带动全县同类地区综合治理风沙危害,势在必行。

3.1基础设施条件

区内交通便利,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

多年来,县、乡政府高度重视大滩西线风沙口生态治理工作,依托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和退耕还林荒沙滩配套工程等,每年组织机关干部、发动群众积极开展压沙造林,基本形成了带、网、片相结合,防护功能比较完备的防护体系,为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保障。

3.2苗木供应情况

2010年,全县共育苗3000多亩,预计可产出各类合格沙生苗木3000多万株,完全能够保证林业重点工程及本项目实施的苗木供求。

3.3自然立地条件

大滩乡西沙窝是民勤绿洲西线沙患较为严重的风沙口之一,风沙线南起上泉村,北至北新村,全长达9公里,区内沙源深广,沙层深厚,沙丘星罗棋布,纵横交错,治理难度较大,流沙总面积达12000多亩,风沙沿线耕地26000亩,沙患严重威胁着6个行政村、54个社,8900人正常生产生活和交通、水利等设施的安全运行,根治区内沙患是沿线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3.4工程实施有力条件

项目区现有农村劳动力1万人,近年来,实施关井压田后农民种地越来越少,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人力资源丰富,项目区劳动力完全能满足造林生产的需要。

项目区人民群众长期以来都有造林护林的习惯,造林积极性较高,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营造林技术经验。

项目区距居民区较近,能够保证项目实施生态用水,且灌水成本相对较低。

4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大滩乡辖10个行政村,91个社,3156户,13642人,可耕面积36162亩。

区内交通便利,用电设施完善,农作物主要以粮食、棉花、辣椒、无壳葫芦等为主,初步形成了以辣椒、食葵、棉花为主的高效节水农业。

近年来,县上把老虎口作为全县治沙重点,采取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集中治理,并在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扶持。

大滩乡党委政府在总结历年治沙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大滩乡老虎口沙患治理规划》,提出了“草封沙丘栽林带,渠路田缘建林网,沿线退耕还林草”的治理思路。

在西线老虎口植被较好地段加大封育管护力度,严格落实“三禁”政策,保护现有植被,流沙地段采取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营造环乡防风固沙绿色屏障,流沙沿线耕地实施退耕还林。

截止目前,累计完成工程压沙6200亩,营造防风固沙林6000亩,实施退耕还林8290亩,在风沙沿线营造了一条长达8公里宽50米的绿色屏障,使沿线沙患得到了初步治理,减轻了农区生产损失,为彻底治理沙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5项目建设内容

5.1人工造林

5.1.1造林地现状

项目区沙源深广,沙丘星罗棋布、纵横交错,沙层深厚,立地条件极差,均为流动沙丘,土壤类型全部为风沙土,治理难度较大。

主要植被类型为荒漠植被,主要以白茨、黄蒿、芦苇、沙米和沙蓬等灌草为主,植被覆盖度较低,平均盖度在5—10%之间。

5.1.2整地

造林前采用人工压设双眉式网格状麦草沙障整地,沙障间距1.5×

1.5m。

具体技术要求为,依据沙丘现状,采取一封到顶,坡底延伸固沙措施,横向沙障与主风方向垂直,竖向沙障与主风方向一致,按沙障间距要求,开挖宽30厘米、深20厘米的沟,将麦草均匀无间断地摊铺在沟上,然后用沙压住麦草中间,再将两边翘起的麦草用沙淤起与沙面垂直,亩用草量500公斤左右。

整地图式如下:

5.1.3苗木

造林苗木采用一年生实生合格梭梭苗,苗木规格为:

高度50cm以上,根系长15cm以上,无机械损伤。

5.1.4造林模式

──树种选择:

为了使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有机结合,做到适地适树,造林树种全部选择抗风沙、耐干旱的梭梭。

──造林时间:

均为春季;

──造林方式:

人工植苗造林,栽植穴规格为长、宽、深各40cm;

──造林密度:

行距为3×

3m,密度74穴/亩,每穴3株。

——灌溉方式:

采用水车拉水至造林地,后人工提水灌溉。

──栽植图式如下:

沙障立面、平面图,造林立面、平面图、透视图和整地纵断面、平面图附后。

5.1.5补植

对于当年成活率低于80%的地块,在当年的雨、秋季或第二年春季进行补植,补植后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

5.1.6幼林抚育

造林后要固定人员常年抚育管护,适时浇水、防治鼠兔危害,保证苗木正常生活生长。

造林后及时灌水,设计年灌水2次,灌水定额为15公斤/穴.次,6月份补水一次,确保苗木成活生长。

5.2管护

项目建成后,乡政府采取抚育管护措施,确保造林成活保存及林木正常生长。

建立严格的林木管护责任制,将责任分解到村、社、户、人,明确管护区域、地段。

禁止放牧、樵采和各类不利于恢复植被的活动,严禁畜牧对林草植被的破坏。

加强病虫鼠害防治,以预防为主,重点抓好梭梭大沙鼠防治工作。

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1投资估算

设计亩投资680元,项目概算总投资136元,其中:

——麦草费:

按500公斤/亩,0.8元/公斤,亩需投资400元,共计80万元;

——压沙人工费:

按1.5个工日/亩,60元/工日,亩需投资90元,共计18万元;

——苗木费:

共需苗木51万株,按0.06元/株,亩需投资15.3元,共计3.06万元;

——栽植费:

74穴/亩,按0.25元/穴计,亩需投资18.5元,共计3.7万元;

——拉水费:

每穴灌水15公斤,设计年灌水2次,亩需拉水2.22吨,按45元/吨计,需100元/亩,共计20万元;

——人工挑灌费:

74穴/亩,第一次浇灌需人工费0.25元/穴,第二需人工费0.4元/穴,2次浇灌共需0.65元/穴,亩需投资48.1元,共计9.62万元。

——其它(租井装水、苗木假植及分级、苗木拉运、鼠兔害防治、临时假植),亩需投资8.1元,共计1.62万元。

6.2资金筹措

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投资80万元,地方配套32万元(省级财政配套25.6万元,县级财政配套6.4万元),采取义务投工投劳及物资折资方式自筹资金24万元。

7效益与风险分析

7.1生态效益

项目区为重点风沙区和沙化危害严重地段,地表沙源丰富,植被覆盖度低,通过人工治沙造林,使区内防风固沙体系更加稳固完善,可有效调节区域气候、控制风蚀沙化、遏制绿洲荒漠化蔓延进程,缓减水资源短缺的压力,使局部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可有效保护沿线农田、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及水利、电力、交通、通讯设施的正常安全运行,促进保护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7.2经济效益

本项目属生态性工程,通过防风固沙,有效保护生态,为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空间,使农业增收,所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较为明显。

7.3社会效益

该项目建设通过优化和推广新的防沙治沙技术,进一步完善和活化生态建设的相关政策机制,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生态建设;

项目实施中,防沙治沙先进适用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和创新,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得到加强,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通过项目实施,可为其他同类地区工程建设提供依据和样板。

7.4风险分析

一是由于本区处于老虎口风沙线,春冬季大风沙尘暴天气频繁,会给人工造林工程带来一定危害。

二是本区处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极干旱气候,常年干旱少雨,对所植苗木成活和生长有较大影响。

8保障措施

8.1领导保障

为使项目顺利实施,各项建设任务及措施落到实处,大滩乡成立由政府乡长许兴文任组长、分管副乡长尹昌业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及相关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计划、检查验收和资金安排等工作。

8.2技术保障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邀请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造林,借鉴他们成熟的治沙造林经验和适用技术,把新技术、新成果多年探索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林业实用技术充分结合起来。

8.3组织保障

项目实施中,由成立的领导小组具体管理日常事务,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负责制定项目施工、工程质量监督及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办法。

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工程建设的实施;

邀请有关部门专家对工程建设分阶段进行审计和项目竣工验收。

8.4机制保障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项目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制等质量管理制度,使项目建设纳入法制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综合运用整地、施肥、灌溉、预防、科研等手段对林木进行科学的管理,严格按照批复的施工设计书及相关技术规程进行,施工质量管理实行监管制,确保各环节的工程质量。

8.5宣传保障

加强科技宣传,提高项目区群众的科技意识,引导群众学科学、用科学;

及时邀请林业专家及专业技术人员到本区进行林业实用技术讲课,普及林业知识,提高保护区农民使用农业实用技术的水平。

8.6管护保障

对那些不执行管护措施和不履行管护责任,擅自进入林区放牧的人员,及时给予严厉的惩处。

9结论

9.1项目区沙患严重影响着该地区的人居环境和工农业生产及民湖公路的运行畅通,给当地群众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因此,从项目背景看,实施本项目是十分必要的。

9.2本项目是在充分调查区内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其指导思想明确,采取的保护措施得力,技术措施切实可行,布局及结构合理,符合国家、省上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9.3本项目以生态、社会效益为主,项目实施后将会有效地改善绿洲内部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

基于上述各点,实施本项目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附表:

1项目区基本情况表

2项目建设任务安排表

3项目建设用苗量表

4苗木规格、价格表

5工程量表

6投资估算表

7资金筹措表

附图:

1项目区位置图

2项目区现状图

3项目任务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