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高中地理 期中综合检测 鲁教版必修1经典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高中地理 期中综合检测 鲁教版必修1经典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高中地理 期中综合检测 鲁教版必修1经典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有关专家指出:
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
据此回答第5题。
5.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
A.①②B.③④
解析 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也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①③正确;
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是太阳活动,②错误;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是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④错误。
故选C。
答案 C
读山东省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完成6~7题。
6.山东省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大致是( )
A.西多东少B.东多西少
C.南多北少D.北多南少
7.造成甲、乙两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拔
C.天气状况D.地表植被
解析 第6题,根据图中太阳辐射数值分布信息可知,山东省年太阳总辐射大致是北多南少。
第7题,甲地位于泰山以北,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晴天较多,太阳辐射量大;
乙地位于东南风迎风坡,阴雨天气多,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少。
答案 6.D 7.C
2017年10月4日中秋之夜,我国云南省大理、丽江等地出现“火流星”照亮夜空的奇观。
据卫星观测,该小行星因摩擦生热引发爆炸的高度只有37千米,很可能有未燃尽的陨石落到地面。
读下图“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8~11题。
8.大气圈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
A.太阳辐射B.太阳活动
C.地热能D.风能
9.小行星爆炸发生在( )
A.对流层B.平流层
C.高层大气D.大气层以外
10.上题所指大气层的气温( )
A.直接导致小行星的爆炸
B.随高度逐渐升高而递增
C.因臭氧吸收红外线而升高
D.达到大气温度的极大值
11.该事件说明,地球的大气圈能够( )
A.保护地面上生物免受过强紫外线的伤害
B.提供地球上生物生长所必需的空气
C.保持地球表面适宜的温度,防止水分散失
D.减轻宇宙中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解析 第8题,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大气层使地面增温,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释放能量,能量大部分被大气吸收,少部分散失到宇宙空间。
因此大气圈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
故A正确。
第9题,从近地面到高空,在垂直方向上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读图可知,对流层顶的高度为50km,而小行星爆炸发生在37km处,故B正确。
第10题,第9题所指的大气层为平流层,读图可知气温随高度逐渐升高而递增,故B正确。
小行星爆炸是因高速运行与大气摩擦生热而引发,而不是因为气温的高低,故A错误。
气温随高度逐渐升高而递增是因臭氧吸收紫外线,而非红外线,故C错误。
读图可知,大气温度的极大值应位于高层大气,故D错误。
第11题,材料显示,大部分小天体进入大气层后与大气摩擦而燃烧殆尽,很少能陨落到地表,故D正确。
保护地面上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是因为臭氧对紫外线的吸收作用,因此保护地面上生物免受过强紫外线的伤害;
提供地球上生物生长所必需的空气;
保持地球表面适宜的温度,防止水分散失三项与小行星的爆炸无关,故A、B、C错误。
答案 8.A 9.B 10.B 11.D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模式图。
读下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 )
A.甲地气温低于丁地B.丁地气温低于丙地
C.乙地气压高于丙地D.甲地气压低于乙地
13.图中P、P′两点( )
A.风向、风速相同
B.大气受力状况相同
C.地转偏向力方向相反
D.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反
解析 第12题,根据图中气流运动方向,甲是上升气流,气流高,气压低。
丁是下沉气流,气温低,气压高。
甲地气温高于丁地,A错。
近地面比高空气温、气压高,丁地气温高于丙地,甲地气压高于乙地,B、D错。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升高相同高度,降低的温度相同,乙地气压高于丙地,C对。
第13题,在水平方向上,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
图中P点风由丁吹向甲,P′点的风由乙吹向丙,两点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反,D对。
风向不相同,A错。
大气受力状况不同,高空不考虑摩擦力,B错。
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C错。
答案 12.C 13.D
2014年11月27日,日本熊本县,日本最大的活火山阿苏火山喷发出大量火山灰,高达1500米,附近三十多个航班被迫取消。
下图为火山喷出图片,据此完成14~15题。
14.受阿苏的火山喷发活动影响较小的地球圈层是( )
A.大气圈B.生物圈
C.水圈D.地核
15.火山熔岩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会逐渐凝固下来,其大量的热能会散发到( )
A.岩石圈中B.大气圈中
C.水圈中D.地壳中
解析 火山喷发时主要涉及的是外部圈层以及地球内部圈层中的地壳和地幔部分,其散发出的热能,最终都进入大气圈中。
答案 14.D 15.B
下图为“济南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为验证地理原理而设计的实验流程图”,据此回答16~17题。
16.下图中所示地理现象的成因与上述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17.关于上题各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图所示过程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较小
B.②图天气系统过境时会造成我国大面积的降温
C.③图反映了冬季风的成因
D.④图反映了台湾岛东部降水多的主要成因
解析 本题组通过实验考查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以及大气、水的运动知识。
实验显示的是不同下垫面热容量的差异。
第16题,图①表示在太阳辐射及重力作用下的海陆间水循环,地表径流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较大。
图②表示大气运动形成的暖锋锋面雨,图③表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夏季风或海风,图④表示地形因素造成的地形雨。
第17题,海陆间水循环会塑造地表形态,暖锋不会造成降温天气。
答案 16.C 17.D
北京瑞海姆田园度假村位于密云水库之畔,在水库及其周围,由于热容量的差异,导致了局部小气候的产生,回答18~19题。
18.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密云水库与瑞海姆田园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
C.①④D.②③
19.关于水库对库区周边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减小周边地区空气湿度
B.雷电、阵雨等天气现象增加
C.气温日较差增大
D.风力减弱
解析 第18题,在水库及其周围,由于热容量的差异,白天水库气温低,气压高,度假村气温高,气压低,风由水库吹向度假村,①错误,③正确。
夜晚气温、气压状况与白天相反,风由度假村吹向水库,②错误,④正确。
正确反映密云水库与瑞海姆田园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B,B正确。
A、C、D错误。
第19题,水库对库区周边地区的影响增大周边地区空气湿度,A错误。
雷电、阵雨等天气现象增加,B正确。
气温日较差减小,C错误。
湖陆间风力可能加强,D错误。
答案 18.B 19.B
京津冀地区的十月份本应秋高气爽,但2017年10月该地区却出现了多次重度雾霾天气。
读下面大气热量交换过程图,完成20~21题。
20.“秋高气爽”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大,其原因是( )
A.①增强④减弱B.①增强④增强
C.②减弱③增强D.②增强③减弱
21.2017年10月重度雾霾期间,京津冀地区( )
A.大气降水多B.空气对流强
C.静风天气多D.气温日较差大
解析 第20题,读图,图中①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
“秋高气爽”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大,其原因是天气晴朗,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①增强,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④减弱,A正确,B错误。
②不变,③不是影响昼夜温差的因素,C、D错误。
第21题,雾的形成条件是静风、逆温天气,2017年10月重度雾霾期间,京津冀地区静风天气多,C正确。
大气降水多、空气对流强、气温日较差大不利于雾的形成,雾霾天气少,A、B、D错误。
答案 20.A 21.C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分布(单位:
百帕)示意图,回答22~23题。
22.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
A.①B.②
23.④处的风向为( )
A.西北风B.东北风
C.西南风D.东南风
解析 第22题,图中③地等压线最为密集,说明该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因此③地的风速最大。
第23题,该图为北半球近地面示意图,④地风向需要考虑摩擦力的作用,风向为从高压指向低压,向右偏转后与等压线有一夹角,故风向可能是东南风。
答案 22.C 23.B
区域小气候的形成与下垫面状况密切相关,下图为某一山区河谷某一时段等压面分布示意图,甲处夏季多夜雨。
读图完成24~25题。
24.图示反映出( )
①时间是夜晚 ②时间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 ④此时吹谷风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25.甲地附近夜雨较多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夜晚的气温比白天的气温高,气流呈快速上升运动
B.夜晚的气温比白天的气温低,近地面水汽快速冷凝
C.夜晚的气温比周边山地的气温高,气流呈上升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边山地的气温低,气流呈下沉运动
解析 第24题,根据等压面形态,图示反映出山谷气压比两侧山坡气压高,应是山坡地面受热升温快,气温高,气流上升,谷地升温慢,气温低,气流下沉。
时间是白天,①错,②对。
此时吹谷风,③错,④对。
D对,A、B、C错。
第25题,甲地附近夜雨较多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夜晚的气温比周边山地的气温高,气流呈上升运动,上升过程中遇冷,凝结成雨,C对,D错。
夜晚的气温比白天的气温低,夏季不会快速凝结,A、B错。
答案 24.D 25.C
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
从形成过程看,寒潮是冷性高压势力增强—减弱—再增强的过程。
据此回答26~28题。
26.寒潮暴发最有利的条件是( )
A.强大的气压梯度
B.有利的大气环流形势
C.单一广阔的陆地表面
D.广阔的高纬度洋面
27.寒潮若在春秋季暴发,给华北地区造成的天气有( )
①大风降温天气 ②扬沙、沙尘暴天气 ③暴雨洪涝天气 ④干旱天气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28.我国很少受寒潮影响的地区有( )
①青藏高原 ②滇南谷地 ③海南岛 ④塔里木盆地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 第26题,A、B选项都有利于冷空气的活动,但一般寒潮的暴发更与大气环流形势的变化有联系,有利的大气环流形势更有利于寒潮的暴发。
而C、D选项只是有利于冷空气的聚集,不一定能暴发寒潮。
第27题,寒潮无论冬季还是春秋季暴发都会带来大风降温天气,而春秋季的华北地区,由于空气干燥,降水很少,又有沙源,往往产生沙尘天气,不可能产生暴雨现象,干旱是由于降水少、用水量大造成的,不是寒潮产生的。
第28题,寒潮暴发在南下的时候,受到山脉的层层阻挡及地表摩擦力的影响,势力逐渐减弱,加上滇南各地方和海南岛的纬度位置低,所以很少受到寒潮的影响,而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上界,所以也很少受到寒潮的影响,只有塔里木盆地距寒潮的源地较近,易受影响。
答案 26.B 27.A 28.A
2017年全球的自然灾害之多,损失之大,成为迄今史上“最昂贵”的灾害年。
据此回答29~30题。
29.被网友形象地称为“梅超风”的强台风“梅花”给辽、沪、苏、浙、鲁五省市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1.28亿元。
则下列与导致五省强降雨的成因一致的示意图是( )
A.甲B.乙
C.丙D.丁
30.如果乙类天气系统在南方停留时间过长,我国东部地区可能会( )
A.北涝南旱B.南北皆涝
C.南涝北旱D.南北皆旱
解析 第29题,台风是强热带气旋发展形成的,丁图示意的是气旋。
第30题,乙图为锋面天气系统,若锋面长时间停留在南方,会导致南涝北旱。
答案 29.D 30.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填写行星名称:
B________,D________,E______。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具有________性、________性、________性。
(3)图中E字母所表示的行星,从结构特征来看属于________行星。
(4)图中虚线是________的运行轨道,该天体上一次回归地球是在1986年,她的周期是76年,则它下一次回归将在________年。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
(1)题,根据八大行星的相对位置,可知图中行星名称:
B是木星,D是天王星,E是火星。
第
(2)题,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公转的轨道接近正圆,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则可知八大行星的共同特征是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第(3)题,根据E行星的位置,可知图中E字母所表示的行星火星,从结构特征来看属于类地行星。
第(4)题,图中虚线是彗星的运行轨道,该天体上一次回归地球是在1986年,她的周期是76年,则它下一次回归将在2062年。
第(5)题,此图所反映太阳系中的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为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提供了安全的宇宙环境。
答案
(1)木星 天王星 火星
(2)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3)类地(行星)
(4)彗星 2062年
(5)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轨道安全,互不干扰)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太阳城”德州,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处不在,低碳经济悄然融入百姓生活,下图示意德州的全国首条接受阳光照射8小时就可以使用7天的长达10千米的太阳能路灯街道。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1)若在下列城市中推广太阳能路灯,自然条件最不适宜的是( )
A.银川B.拉萨
C.成都D.呼和浩特
(2)根据材料二描述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总体特征。
(3)纬度大致相当的重庆、拉萨两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有什么差异?
分析其原因。
(4)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除了材料中提到的太阳能路灯之外,还有哪些?
解析 第
(1)题,结合材料二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确定四地的大致位置,直接比较四地年太阳总辐射量大小即可。
第
(2)题,根据材料二,认真读图抓住主要特征即可。
第(3)题,从地势(海拔)与大气的密度、天气等对光照的影响方向回答。
第(4)题,该题具有一定开放性,回答合理即可。
答案
(1)C
(2)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这一条线以西、以北广大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特别丰富。
(或者:
从总体上看,年太阳总辐射量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大。
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
(3)拉萨年太阳总辐射量大于重庆。
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中尘埃含量小,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重庆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形中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4)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子显示屏、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灶等。
3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一般情况下,在甲、乙、丙、丁哪一处可能找到石油?
________。
(2)甲处地貌成因是________。
(3)丙处地貌的名称是________,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
解析 第
(1)题,乙地岩层有明显错动,是断层构造,丁地的岩层向上拱起,地质构造是背斜;
一般情况下,在甲、乙、丙、丁的丁处可能找到石油,背斜是良好储油构造。
第
(2)题,甲处地貌成因是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第(3)题,丙处地貌的名称是山麓冲积扇或洪积扇,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流水沉积或堆积作用。
答案
(1)断层 背斜 丁
(2)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3)冲积扇(洪积扇) 流水沉积(堆积)作用
34.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
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是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
下图为旱灾频次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B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分析原因。
(2)简要说明防御C地区旱灾的主要措施。
解析 第
(1)题,读图可以判断,B地区是我国的云贵高原地区。
此地为喀斯特地貌区,冬季降水少,多溶洞和地下河,下渗量大,地表水资源少。
地势起伏大,地表径流速度快,留存少。
工农业生产需水量大,加重了干旱程度。
第
(2)题,读图,C地位于华北平原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
应兴修水库等水利设施,解决水资源的季节变化大问题。
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可实施南水北调,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
应增强节水意识,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
政府应加大抗旱资金投入。
答案
(1)此地冬季降水少;
为喀斯特地貌区,下渗量大,地表水资源少;
地势起伏大,地表径流速度快,留存少;
工农业生产需水量大。
(2)兴修水库等水利设施;
南水北调;
增强节水意识,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
政府加大抗旱资金投入。
世纪的一代新人,学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面向那些残疾学生,并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随班就读工作小结。
为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在我校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它既有利于普通儿童少年理解、帮助残疾儿童少年,有有利于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学校环境中受到应有的发展,使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共同提高。
使特殊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为今后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一、教师是搞好随班就读的主要力量。
我校的“随班就读”工作,就是让轻度残疾和学习困难儿童在普通班中与同龄儿童一起接受义务教育,并提供必要的个别帮助。
担任“随班就读”工作的老师,工作责任心强,热爱学生,对这些学生付出了更多的爱心。
制定个别化教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多启发多鼓励,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
二、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随班就读”领导小组,配备了专门的特教老师,积极、稳妥地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并将该工作列入议事日程,逐步健全和完善工作规范,总结《随班就读工作小结》。
三、学校尽可能地提供适合于他们发展的教育环境,让特殊学生愉快地接受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育,学到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劳动技能,为他们今后能真正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四、学校设立了专门的特教老师,指导本校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特教老师不定期到有随班就读学生的班级听课,直接与学生谈话,与班主任、任课老师探讨随班就读的课堂策略、随班就读的教育补偿等问题。
五、对教师进行培训,要求教师适应新的要求。
随着教育的发展,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也要求普通教师具备必要的特殊教育知识,为此,学校挑选出一些教师进行特殊教育的培训,使教师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并在学校中开展特殊儿童和残疾人的全纳性教育。
六、在学校教育中,要求教师热情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尤其对特殊学生更要关心、爱护,不能歧视特殊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七、加强了“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
由校长主管,德育主任专管,年级组长监管,具体落实到特教专管员、班主任、任课老师的管理形式,加强了心理咨询室、资源教室的管理和运用,每周安排两次对随班生进行
上。
在学习上,学生能严守学校规章制度,按老师要求完成各学科作业,成绩有很大提高。
为使学生的思想上受到良好的熏染,通过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爱国爱家、勤俭节约、法制安全等教育,使他们的意识逐步提高,增强社会实践及生活自理能力。
为使学校和家庭建立更密切的联系,因材施教,使学生的全方面素质得到锻炼及发展,在本学期中,继续以家访为主,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结合的综合作用,以促进学生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
班主任在教育和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
很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人生没有信心,对学习没有自信,自尊心受不得一点打击。
面对这些问题应该怎么办呢?
这就要求我们的班主任通过自己的教育和教学中,增加学生的信心,培养他们的自尊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激发了他们学习兴趣,是使他们刻苦顽强地用功学习的最大的力量,是对自己的信心和自尊感。
”学生对学习、对前途产生信心的火炬,是靠老师用爱心的火种去点燃。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苏步青教授,讲过这样一段事;
他读小学时,由于方言难懂,又好玩,结果成绩全班倒数第一。
这时,同学们都瞧不起他。
但新来的老师没嫌弃他,而是不断地鼓励他,耐心地开导他。
学年结束,他获得全班第一名。
以后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
从这件事对我们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都很有教育意义。
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班主任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