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作文之作文课属于课程范畴它是语文学科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12082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立作文之作文课属于课程范畴它是语文学科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独立作文之作文课属于课程范畴它是语文学科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独立作文之作文课属于课程范畴它是语文学科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独立作文之作文课属于课程范畴它是语文学科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独立作文之作文课属于课程范畴它是语文学科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独立作文之作文课属于课程范畴它是语文学科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独立作文之作文课属于课程范畴它是语文学科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立作文之作文课属于课程范畴它是语文学科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独立作文之作文课属于课程范畴它是语文学科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学科萌芽期(1897~1921)

(孕育于教育学与“教授法”时期)

1896年,梁启超撰《论师范》一文,主张自办师范学堂。

“欲革旧习,兴智学,必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义。

”并举日本师范学校设置有教育(学)课程。

1896年12月大理寺少卿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上海交大”的前身)分为四院,即外院(小学)、中院(中学)、上院(大学)和师范院。

师范院于1897年4月建立,任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当时招生仅40人。

这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的诞生。

师范院当时开设的一门课,

叫做“教授法”。

1896年起,一些开明官员皆主张设立“京师大学堂”。

由于顽固派的阻挠,1898年7月4日,光绪才正式批准设立。

后顽固派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禁,1901年慈僖被八国联军轰出北京后,才不得不变法,张之洞、袁世凯积极主张才得以改革。

于是在1902年1月下令恢复“京师大学堂”。

也是中国在近代史上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北大以中国最高学府的身份被创立,最初也是当时的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教育部的职能,统管全国“教育事宜”。

北大传承着中华数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太学”的学统,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在现代的延续,自建校以来一直享有崇高的名声和地位,可以用“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这句话来评价。

辛亥革命后(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

1902年,钦定京师大学堂设立师范馆,开设的中有“各科教授法”一章,其中也有“国文教授法”。

1902年,武昌师范学堂、保定师范学堂、成都府师范学堂、贵州公立师范学堂、全闽师范学堂等相继设立。

它们都设有教育学课程。

这些师范学堂都是“官立”的。

1902年的

的起始建制,又称“壬寅学制”。

由于学制本身不够完备,再加上清政府对张百熙不信任,未实行。

其《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京师大学堂附设速成科,“师范馆”为速成科的一门,修业4年。

所谓“学堂开设之初,欲求教员,最重师范。

”其《钦定高等学堂章程》规定各省高等学堂应附设师范学堂,并按《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章程》办理。

其《钦定中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内应附设师范学堂。

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是以1902年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为起点的。

北京师范大学以师范馆为其前身,为其最早的名称。

1904年,在新的学制下,类似于今天的语文课的“中国文字”(初小)和“中国文学”(高小和中学)课开始从史学、经学和伦理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

1904年前后,颁布《奏定师范学堂》中规定为培养师范教师而设定教育学课程,要讲各科教授法,其中各科教授法最早发端。

不过,当时的教授法还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而是包含在教育学课程之中,是教育学课程中的一部分内容,这说明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最初是孕育于教育学之中的。

这便是中学语文教学论学科最初诞生时的情形。

1918年秋到1919年,时任南京高师教务主任的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改“教授法”为“教学法”,且逐渐独立出来,成为单独的学科。

1919年,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要教学合一,“学术发达,大半靠着这教学相长的精神”。

因此,有必要把“教授法”改为“教学法”。

教育界普遍接受了这一观点,所以我们把“教授法”的终结时间定在1919年。

并率先把南京高师全部课程中的教授法一律改为教学法。

教学法的名称便逐渐在全国推开。

1922年,教育部根据现状,在《新学制师范科课程标准(纲要)》上,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

1934年,国民政府颁布的《中学及师范学校教育检定暂行规定》中,规定师范学校设“国文教学法”。

1938年《师范学院规程》中也规定开设“国文教学法”,“国文教学法”、“国语教学法”成为高等师范院校的一门重要学科。

三、学科徘徊期(1949~1978)

四、学科发展期(1978~1997)

1978年教育部在武汉召开全国高校文科教学工作座谈会,国家教委委托武汉师院、西南师院等十二所院校编写本门课程教材,编写组建议将这门课程定名为“中学语文教学法”。

合编了我国新时期的第一本为全国高校使用的教学法教材《中学语文教学法》.

80年代后期,向国外学习,改为语文教育学、语文教学论。

1981年4月《高等师范院校四年制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公布,本门课程定名为“中学语文教材教法”。

于是,出现了“中学语文教学法”和“中学语文教材教法”同时使用、一门课程两个名称并存的局面。

1986年8月,北京师范学院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出了《关于变更授

予硕士学位学科、专业目录中“教材教法研究”专业名称的请示报告》,建议将“教材教法研究”更名为“学科教育学”。

1986年10月,全国高师理科教学法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济南召开,会上提出了开展学科教育学研究的问题,同年12月,北京师院率先成立了“学科教育学研究中心”。

随后,各师范院校也相继成立了“学科教育研究所”,并将各学科教学法教研室改为教育学研究室。

语文教学法大多改为语文教育学。

198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文将教育学科的二级学科“教材教法研究”更名为“学科教学论”。

于是,本学科相应改称

其基本特点是在完善操作性研究的基础上增强了理论性研究。

这种发展趋势大大提高了这门学科的科学性,使语文学科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出现了空前活跃和迅猛发展的大好局面。

语文教学论属于教育学的范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

【篇二: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阶段性总结

额穆中心校王兴英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难教、学生怕写。

目前,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空”、“呆”、“硬”的毛病:

一是内容空洞无物。

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说,空话、旧话、套话,甚至废话写了一大堆,却没有把自己想写的东西写出来,雷同现象十分突出。

比如对人物的描写,往往是:

脸圆圆的,大眼睛,圆圆的鼻子,浓浓的眉毛,乌黑的头发等等之类的语言,不会用更逼真更形象的词语来描写人物。

二是文字苍白呆滞。

词汇贫乏而干瘪,辞不达意,不会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句子的形象性和可读性。

三是缺乏想象力。

学生只会干巴巴的把主要句子写出来,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而对事物进行准确、深动的描写,使文章读起来更有感染力。

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效克服上述几方面的不足,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会学生观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

学生作文之所以空洞无物,关键是缺乏对事物的观察,所以导致了空话、套话、废话的出现。

作文能力的培养首先应该是从认识事物和积累素材开始的,如果没有这一基础,其结果只能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因此,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积累感性材料是第一步。

1、要培养观察动机。

动机是最好的兴趣,是行为主动性的源泉。

因此,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使学生想了解和认识事物,激发他们的认知欲,这样学生观察事物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要教会学生对事物进行仔细观察。

小学生的观察、认识事物具有随意性,教师则要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观察,才能透彻地认识事物,为准确地表达事物打下良好基础。

首先,教会学生观察事物的部分,写出作文片段。

可以结合实际,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日出日落的场景、四季景色的不同等,让学生抓住不同的特点进行写作。

其次,教会学生观察事物场景,写出短文。

观察事物场景写短文是在观察事物的部分写片断的基础上进行的。

观察前,要把观察目的和要求给学生讲清楚,并要求学生观察中做好记录。

观察回来后,教师要启发指导学生按观察顺序和记录的材料,完成短文写作。

最后,教会学生观察日常生活,学会写日记。

要求学生写每周写2至3篇日记,以写观察日记为主,写自己日常生活观察到的最感兴趣的事,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要准确做好观察记录。

在观察时,要认真做好记录,形象而准确地记录结果,为写作积累素材。

因此,教师无论是带领学生参观工厂、新型建筑、观察校园,还是听报告会,都要让学生做好记录。

经过日积月累,生活中的事例便可信手拈来,成为作文中的题材,这样写起作文来就不会空洞无物了。

二、教会学生阅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生只有在掌握了一定词语的基础上,才能写出自己要说的话来。

所以,教师就要加强词语教学,帮助学生不断积累,学会将书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写

出自己的文章。

一是要通过阅读提高词汇量。

掌握丰富的词汇,并能正确运用,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

掌握丰富的词汇,需要平时多读、多看、多思、多练,也要善于积累,并正确运用于写作上。

因此,首先,要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凭借课文深入理解词语,做到精问导读,自学自悟,为运用打好基础。

并结合实际,根据课文引导运用,仿效课文的语言环境和句式,学好表达。

其次,要精选需要深入学习的词语句子,作为本课教学目标,在讲读课文中,采取拿出来,钻进去,读出来,用得上的方法,让学生学习、品味。

再次,要选高质量的文章,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教材,要教会学生在阅读中认识、体会词汇的准确、鲜明、生动,及其对描写事物与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方法和作用。

二是要在阅读中领悟作文的写法。

文无定法,写作方法是在不断的阅读中学习提高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中的典型情节为重点,引导学生“剖析”课文,使学生较深刻地体会不同的写法。

在阅读中,要教会学生抓住课文最突出的一个写作优点进行学习、体会,让学生多想想作者为什要这样写?

使学生理解文章的特点,领悟作文的写法。

三、出好命题作文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具体措施

要提高作文写作能力,关键是要练、要写,要从实践中提高。

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一般采用的命题作文的方式。

在命题作文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命题深浅要适度。

小学生的作文命题深浅一点要适度,若内容过深,学生就写不出;

若内容过浅,学生写起来不仅无兴趣,写作能力也不会得到提高。

因此,命题必须做到深浅适度,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去命题,还要适合学生的心理,命题时应想一想什么样的材料是学生知识经验范围内的,是学生能写的,要写的,愿写的。

命这样的题目才会适合学生的心意,他们写起来就会落笔生花。

二是命题取材要结合学生实际。

命题取材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选取学生熟悉的材料、经历过的事情,这样学生才能写出内容来。

比如,让学生写观察日记,就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就此进行写作。

或者是让学生写写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写写自己的感触等等。

总之,小学生作文命题,既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真正命出同学们想写、爱写、能写的题目,同时又要达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

三是命题方法要灵活多样。

要根据小学生好说、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等实际,避免常规的书面作文的方式,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采取口头作文、片段作文、日记、周记等方式。

通过这些方式,不仅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篇三:

2011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新版课标规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即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

合性、实践性课程。

2、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3、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重点,也是整个义务教育阶

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4

105、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6、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7、九年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

应在400万字以上。

8、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并认真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启发式、

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9、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

10、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二、选择题(20分,每空2分)

1.语文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具有多重功能和

(a)。

a.奠基作用b.交流作用c.工具作用d.核心作用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这是对第(b)学段的要求。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

3.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c)

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

4.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d)、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练,让学生

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a.潜移默化b.训练c.熏陶d.积累

5.口语交际教学中选择的话题应当(a)。

a.贴近生活b.贴近教材c.有语文特色d.有文化内涵

6.语文评价应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但更应重视(c)。

a.定量评价b.终结性评价c.定性评价d.表现性评价

7.教材是师生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凭借,教材是最重要的(c)

a.教学材料b.学习工具c.课程资源d.教学内容

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d)

a.诵读b.分角色读c.表演读d.默读

9.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a)。

a.评价的能力b.创作的能力c.仿写的能力d.体验的能力

10.第二学段要求会写(c)汉字。

a.3500b.2500c.1600d.800

三、判断(20分,每题2分)

1、小学一、二年级应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

字母表》。

(d)

2、学习略读是小学五、六年级阅读方面的学段目标。

(c)

3、小学五、六年级要求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

字。

(c)

4、小学三、四年级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d)

5、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

6、为了达到多认少写目标,第一学段规定让学生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

查字典。

(c)

7、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合作精神。

(c)

8、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第二学段提出的。

(d)

9、各个学段相互联系,逐步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d)

10、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独立进行,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四、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2011版课程标准与旧版课标有很大变化,请就其中的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五、论述题(20分)

语文教学“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

兴趣与价值取向,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请结合教学实际,谈

谈你的理解。

一、填空(23分)

1、新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

个方面提出要求。

2、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

(语文素养)。

3、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人)。

4、培养创新意识就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5、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6、新课程标准要求培植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

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7、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第二学段要求学

生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默

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8、五至六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6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

万字。

9、创新教育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

10、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

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

径,应积极提倡。

11、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

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

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

是毫无意义的。

1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

13、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

(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

培植自信,乐于写话;

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

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14、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

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

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

力。

15、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

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

积极提倡。

16、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明确指出: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

(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

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7、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

(分解式目标)和(交融式目标).

18、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

度进行教学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这种叙写方式,思路

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19、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

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20、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刻画动词,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何种效果,最后要注意用词用语准确而有分寸这样既可体目标达成的层次性和区分度,也可加强教学的(可操作性)与教学效果的(可测度性)。

21、7~9年级,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22、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23、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

写作档案除了课内外作文外,还应记录(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等内容,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二、选择(10分)

1、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d)。

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B、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2、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a)

a自主、合作、创新b自主、合作、探究

c主动、合作、改革d提高、发展、创新

3、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d)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c)。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c、自评与他评

5、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d)

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

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

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

三、判断对错(10分)

1、课堂教学是师生的生命所在(d)

2、课堂是师生沟通的桥梁。

3、新课程强调,教学更应注重过程而不得结论。

4、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d)

5、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作用在于传授知识、解答问题。

(c)

6、改变师生关系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

7、教学应注重思维结果、淡化思维过程。

8、课改的本身不是目的,不能为了课改而课改,课改是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的。

9、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少了。

(c)

10、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四、名词解释(16分)

1、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2、校本课程

是学校根据当地课程资源、学校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而研制开发的课程

3、赏识激励策略

指通过挖掘,激发调动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