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学习笔记全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11474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47 大小:24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基础学习笔记全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会计基础学习笔记全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会计基础学习笔记全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7页
会计基础学习笔记全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7页
会计基础学习笔记全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基础学习笔记全Word下载.docx

《会计基础学习笔记全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基础学习笔记全Word下载.docx(1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基础学习笔记全Word下载.docx

会计的核算职能也称反映职能,它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全部会计工作的基础环节。

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会计确认(包括初次确认和后续确认)的核心问题是根据什么标准(如什么时间、多少金额)对输入会计处理系统的经济信息加以初次确认以及对会计处理系统输出的信息进行再次确认。

会计记录是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采用一定的记账方法,在会计账簿中进行登记的会计程序。

计算是对已确认的交易或事项的金额进行确定。

会计报告是在确认、记录和计算的基础上,对特定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向有关方面报告。

它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会计主要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辅以实物计量和劳动计量单位,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信息。

第二,会计主要核算正在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即主要体现在事中核算和事后核算,但并不局限于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它还要面向未来,为单位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

第三,会计核算是一个连续、系统和完整的过程。

也就是说会计核算必须按照经济业务事项发生的先后顺序,不间断地计量和计算;

同时,必须按照经济管理的要求,运用一整套专门方法,对会计核算资料进行科学的归纳、整理和记录,使之系统化;

凡是应由会计核算的各项经济业务,都必须毫无遗漏地反映,不能随意取舍。

例题1:

在会计实际工作中,会计核算职能主要体现在()。

A.事前核算     B.事中核算

C.事后核算     D.预测、分析和考核

答案:

BC

b、进行会计监督

也称会计控制职能,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它有以下特点:

第一,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价值指标进行监督。

会计监督是依据会计核算资料进行的,会计核算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因此,会计监督也就可以利用价值指标从总体上监督经济活动。

例如,通过制定费用预算,会计人员可以在总额上控制和监督费用的开支范围,从而达到控制其经济活动的目的。

第二,会计监督是对经济活动全过程进行监督。

会计监督的核心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因此,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必须对经济活动全过程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核算和监督两者存在密切关系,核算是监督的前提,为监督提供依据,监督是核算的保证,这两个职能是会计的基本职能。

2.其他职能:

预测、决策、分析、评价

注意:

不要将会计职能和基本职能混淆。

例题2:

会计的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

错误

三、会计的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的客体。

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多种多样的经济活动,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资金。

所谓资金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垫支的价值,周转的价值,它会不停地运动,并在运动中保存和增加自己的价值。

我们把经济活动中资金从货币资金形态开始,依次经过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形态,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的过程,即资金──垫支──回收的过程称为资金循环;

资金的不断循环称为资金周转;

资金投入(进入企业)、资金周转(资金运用)、资金退出企业的过程称为资金运动。

会计的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的运动,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在企业、行政、事业等单位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换一句话来说,只有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才是会计的对象。

当然,也不是所有能用货币来反映的均是会计的对象,例如总产值、净产值等也用货币来计量,但它们属于统计学的对象。

国民经济各单位的工作性质及其经济活动的内容不同,会计主要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对象也不完全相同。

1.工业企业会计对象:

图1.1 工业企业资金运动图

2.商业企业资会计对象:

图1.2 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运动图

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表现为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四、会计方法

(一)会计方法的组成

1.会计核算方法:

是对经济业务事项连续、系统、全面地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方法。

其中:

会计确认是会计核算的第一步,会计计量是第二步,会计记录是第三步,会计报告是最后一步。

2.会计监督方法:

包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方法、社会监督方法和国家政府部门对会计监督方法。

其中单位内部监督方法包括内部控制方法和内部审计方法等。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的各级管理部门,为了保护其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和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利用单位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系统的、较为完整的体系。

(二)会计核算方法

1.设置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审核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会计报表

上述核算方法中,填制审核凭证为基本环节,登记账簿为中心环节,编制会计报表为最终环节。

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准则是会计工作的规范,是进行会计处理和编制会计报表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标准。

企业会计准则的构成包括三个部分:

a、基本准则:

包括总则: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核算基础;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可靠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八个方面的要求(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教材中将介绍);

会计要素原则:

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计量属性:

五种计量属性;

财务报告原则。

b、具体准则:

基本业务准则:

存货、债务重组、投资、固定资产、收入、借款费用等;

会计报表准则:

会计报表列报、中期财务会计报告、现金流量表准则等;

特殊行业会计核算准则:

是对银行、农业、公用事业等特殊行业的会计核算做出的规定

目前我国共发布了38个具体准则

c、会计准则指南

一、会计主体

解决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它可能是“法人”也有可能不是“法人”,还有可能是“法人”的联合体,但一个“法人”肯定形成一个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在可预见的将来,企业将根据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不会提前中止经营。

三、会计分期(会计期间)

在企业持续经营的过程中,人为的将其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相等的时间段落,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会计年度和会计中期。

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叫会计中期,包括会计月度、会计季度、会计半年度。

以一年作为一个会计期间称为会计年度,我国的会计年度从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短于一年的会计期间统称为会计中期。

持续经营和会计期间是解决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四、货币计量

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例题1.下列有关会计主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企业的经济活动应与投资者的经济活动相区分

B.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的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C.会计主体可以是盈利组织,也可以是非盈利组织

D.会计主体必须要有独立的资金,并独立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对外报送

D

例题2.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首先是以()假设为前提的。

A.会计主体     B.会计分期

C.持续经营     D.货币计量

C

例题3.下列组织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核算的有()。

A.合伙企业     B.分公司

C.股份有限公司   D.母公司及其组成的企业集团

ABCD

例题4.关于货币计量假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货币计量假设并不表示货币是会计核算中惟一的计量单位

B.假定货币的币值是基本稳定的

C.存在多种货币的情况下,我国境内的企业均要求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D.货币计量假设为历史成本计量奠定了基础

C

第三节 会计基础

会计核算基础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企业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即凡是本期的收入不论是否收到,均应计入本期;

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即使已经收到,也不应计入本期。

凡是本期的费用,不论是否支付,均应计入本期,凡是不属于本期的费用,即使已经支付,也不应计入本期。

收付实现制则是以是否收到或支付为标准。

目前,我国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以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例题1.在会计核算中产生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记账基础的会计基本假设是()。

A.会计主体假设     B.持续经营假设

C.会计分期假设     D.货币计量假设

例题2.按照相关规定,我国所有单位都应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

错误,企业是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但行政单位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

例题3:

某公司2008年6月份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销售产品一批,售价40,000元,货款尚未收回。

(2)预付下半年的财产保险费3600元。

(3)摊销本月份负担的报刊费1000元。

(4)支付上月份的水电费2400元。

(5)预收销货款30,000元。

(6)收到上月销售产品的货款26,000元。

(7)预提本月借款利息400元。

要求:

分别按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计算本月份的收入、费用和利润。

收付实现制:

收入=30000+26000=56000

费用=3600+2400=6000

利润=56000-6000=50000

权责发生制:

收入=40000

费用=1000+400=1400

利润=40000-1400=38600

第四节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的确认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共有六大会计要素。

(一)资产

1.概念:

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特征

a.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是本质特征。

b.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

c.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即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是预期的资产。

例题1.下列各项中,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义的是()。

A.计划购买的原材料   B.委托加工物资

C.待处理财产损失    D.预收款项

B

例题2.下列属于企业资产的有()。

A.受托代销商品     B.委托代销商品

C.经营租入的房屋    D.霉变的商品

例题3.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就应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资产。

错误,还必须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

例题4.对于一项财产物资,企业必须拥有其所有权,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予以确认。

错误。

3.分类

a.流动资产:

货币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债权资产、存货资产等。

b.非流动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等。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持有的对其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以及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

第一,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第二,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等。

需注意的是:

判断一项资产属于流动资产还是非流动资产,一定要看它是否符合各种资产的定义。

比如汽车是固定资产还是流动资产?

一般情况下都将其判断为固定资产,但如果该汽车是为了销售的,它就是流动资产了。

(二)负债

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a.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b.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现时义务的履行通常关系到企业放弃含有经济利益的资产,以满足对方要求。

可以有多种方式:

未来某一时间通过交付资产或提供劳务来清偿、或兼而有之。

c.是过去交易或事项产生的

a.流动负债

b.非流动负债,也称长期负债:

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同样,判断一项负债是流动负债还是长期负债,关键看该负债的偿还期。

比如长期借款一般是长期负债,但如果该项长期负债需要在一年内偿还,就应该作为流动负债在会计报表中列示。

(三)所有者权益

又称净资产,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包括:

所有者投入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其中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企业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a.它是一种剩余权益。

b.除非发生减资、清算,否则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因此,所有者投资形成的资产可供企业长期使用,一般不得抽回;

形成的资产是企业清偿债务的物质保证。

c.所有者以其出资额享有获取企业利润的权益。

a.实收资本:

投资者投入企业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的金额。

b.资本公积:

包括资本溢价、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和其他资本公积。

c.盈余公积:

是指企业从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

d.未分配利润:

是企业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本年度待分配利润。

(四)收入

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其中日常活动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

a.收入是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而不是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b.可能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c.收入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或两者兼而有之。

d.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如企业代收的增值税等。

e.收入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

3.收入的分类

a.主营业务收入:

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

b.其他业务收入:

销售材料、包装物,固定资产出租等。

例题5.根据收入的定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收入特征的是()。

A.收入能够可靠计量

B.收入应当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C.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

D.收入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A

例题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收入要素范畴的是()。

A.销售商品收入    B.提供劳务收入

C.出租无形资产收入  D.出售无形资产收入

例题7.企业收入的取得可能影响的会计要素有()。

A.资产  B.负债  C.费用  D.利润

ABD

(五)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2.费用特征

a.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非偶然活动发生的。

b.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两者兼而有之。

c.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d.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a.营业成本:

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b.期间费用:

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六)利润

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

2.分类

a.营业利润是指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费、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投资净收益后的金额。

b.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加上营业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

c.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金额。

例题8.在企业负债金额既定的情况下,企业本期净资产的增减额就是企业当期的利润额或发生的亏损额。

例题9.企业在一定期间发生亏损,则企业在这一会计期间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一定减少。

例题10.利润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取得的经营成果,因此它不包括企业在偶发事件中产生的利得和损失。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的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1.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在实际工作中,重置成本多应用于盘盈固定资产的计量等。

3.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可变现净值通常应用于存货资产减值情况下的后续计量。

4.现值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现值通常用于非流动资产可收回金额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价值的确定等。

例如,在确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可收回金额时,通常需要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等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通常需要使用实际利率法将这些资产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再通过相应的调整确定其摊余成本。

5.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公允价值主要应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量等。

会计计量属性尽管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但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应当严格按照规定选择相应的计量属性。

一般情况下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例如,企业购入各种固定资产、存货资产、生产产品等,应当以发生的实际成本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财务报告目标,企业会计准则允许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只是在应用这些属性计量时,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如果这些金额无法取得或者可靠地计量的,则不允许采用其他计量属性。

例题11.某企业库存甲材料1000千克,单位成本100元/千克,目前市场价格90元/千克。

用甲材料可以生产A产品500件,需发生加工费用45000元,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3000元。

假设

(1)A产品的销售价格为300元/件;

(2)A产品的销售价格为260元/件。

甲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是多少?

是否减值?

(1)A产品的销售价格为300元/件时:

可变现净值=500×

300-45000-3000=102000元﹥100000元

所以,没有减值

(2)A产品的销售价格为260元/件时:

260-45000-3000=82000元﹤100000元

所以,减值了。

例题12.企业在取得资产时,一般应按()计量。

A.历史成本  B.重置成本  C.可变现净值  D.现值

三、企业会计等式

(一)会计等式的含义

1.会计基本等式

资产=权益

=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或会计平衡公式

2.其他等式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是否属于会计等式?

(这个不是会计等式)

b.收入-费用=利润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动态等式)

(二)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1.资产增加、权益增加

a.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不变

b.负债不变,所有者权益增加

2.资产减少、权益减少

a.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不变

b.负债不变,所有者权益减少

3.资产有增有减、权益不变

4.资产不变、权益有增有减

a.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

b.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

c.负债有增有减,所有者权益不变

d.负债不变,所有者权益有增有减

例题13:

判断下列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1.企业接受投资存款50000元。

该笔业务:

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

2.企业用存款购入设备一台,价值80000元。

资产有增有减,权益不变

3.企业从银行借入2年期借款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