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理综化学选择题突破第4题实验基本操作及操作现象结论的判断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11425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34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理综化学选择题突破第4题实验基本操作及操作现象结论的判断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理综化学选择题突破第4题实验基本操作及操作现象结论的判断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理综化学选择题突破第4题实验基本操作及操作现象结论的判断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理综化学选择题突破第4题实验基本操作及操作现象结论的判断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理综化学选择题突破第4题实验基本操作及操作现象结论的判断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理综化学选择题突破第4题实验基本操作及操作现象结论的判断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理综化学选择题突破第4题实验基本操作及操作现象结论的判断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理综化学选择题突破第4题实验基本操作及操作现象结论的判断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理综化学选择题突破第4题实验基本操作及操作现象结论的判断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4.(2017·

课标全国Ⅰ,10)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

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解析 A项,气体从溶液中逸出易带出水蒸气,所以浓硫酸应放在③中,错误;

B项,先通H2以排除空气,加热前应先检验H2的纯度,正确;

C项,若先停止通H2,在较高温度下空气有可能重新将W氧化,应先停止加热,再关闭活塞K,错误;

D项,MnO2和浓盐酸反应需要加热,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制备氯气,错误。

5.(2017·

课标全国Ⅱ,13)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2mL0.1mol·

L-1的FeCl3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加1滴KSCN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溶液颜色不变

还原性:

Fe>

Fe2+

B.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

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

CO2具有氧化性

C.

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石蕊试纸变蓝

NH4HCO3显碱性

D.

向2支盛有2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液

一只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

Ksp(AgI)<

Ksp(AgCl)

解析 C项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产生的氨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而不是碳酸氢铵显碱性。

答案 C

6.(2017·

课标全国Ⅲ,9)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目的

操作

取20.00mL盐酸

在50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30.00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

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

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

测定醋酸钠溶液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

配制浓度为0.010mol·

L-1的KMnO4溶液

称取KMnO4固体0.158g,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解析 A项,滴定管最大刻度至尖嘴部分液体不在刻度内,若把30mL刻度处的液体全部放出,其放出液体体积大于20mL,错误;

B项,碘易溶于酒精,故可用酒精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的试管,正确;

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不能用水润湿,否则溶液被稀释,可能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错误;

D项,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应在烧杯中溶解固体,不能直接把固体放在容量瓶中溶解,错误。

7.(2016·

课标全国Ⅰ,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

解析 A项,乙酸和乙醇反应的产物为乙酸乙酯,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分离应使用分液漏斗,错误;

B项,NO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且其密度也与空气相近,故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O,NO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错误;

C项,氯化铁易水解,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可防止其水解,正确;

D项,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除去其中的HCl,得到的Cl2中含有水蒸气,错误。

8.(2016·

课标全国Ⅱ,1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操作

制备Fe(OH)3胶体

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

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

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

解析 A项,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生成Fe(OH)3沉淀,而Fe(OH)3胶体的制备是向沸水中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至溶液出现红褐色,错误;

B项,氯化镁是强酸弱碱盐,MgCl2水解产生的HCl易挥发,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生成Mg(OH)2,故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要在HCl气流中加热蒸干,错误;

C项,铜与稀硝酸反应,应该用稀盐酸或稀硫酸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错误;

D项,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利用反应的现象:

反应剧烈的是水,反应平缓的是乙醇,可比较水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正确。

9.(2015·

全国卷Ⅰ,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将铜粉加入1.0mol·

L-1Fe2(SO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将0.1mol·

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

L-1CuSO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

解析 A项,因铁粉过量,发生的反应为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溶液中无Fe3+,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错误;

B项,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无黑色固体出现,且只能说明Fe3+氧化性强于Cu2+,错误;

C项,加热时铝箔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由于Al2O3的熔点高不会熔化,包裹着液态铝,所以液态铝不会滴落,错误;

D项,先生成Mg(OH)2白色沉淀,加入CuSO4溶液又转化为Cu(OH)2浅蓝色沉淀,说明Cu(OH)2的溶度积更小,正确。

10.(2015·

全国卷Ⅱ,13)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

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

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预测②中的现象

稀盐酸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立即产生气泡

浓硝酸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产生红棕色气体

氯化铝溶液

浓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草酸溶液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溶液逐渐褪色

解析 A项,发生的反应依次为NaOH+HCl===NaCl+H2O、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H2O+CO2↑,由此可知开始时无气泡,过一段时间才有气泡产生,错误;

B项,常温下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将铝钝化,不生成气体,错误;

C项,开始时NaOH过量,发生反应Al3++4OH-===AlO

+2H2O,无沉淀生成,错误;

D项,草酸(乙二酸)具有还原性,能还原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使其褪色,正确。

命题调研(2014~2018五年大数据)

命题角度

设项方向

频数

难度

1.化学实验常识及基本操作判断

安全标识、事故预防及处理

2

0.52

药品的取用与保存

常见基本操作正误判断

2.仪器的识别、使用及装置图的判断

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

3

0.49

常见气体的制备装置分析

分离、提纯装置分析

设定目标型装置判断

3.操作—现象—结论一致性判断

装置、操作、目的一致性判断

9

0.47

操作、现象和结论一致性判断

目的、操作、结论一致性判断

实验是高考化学重中之重的内容,是全国新课标理综化学卷考查重点,选择题对实验的考查也相对稳定。

往往以评价型实验的形式考查实验基本操作和基本原理,涉及实验操作评价、实验现象评价及有关操作、现象和结论的因果关系评价等,该类试题一般以图表的形式呈现,考查的落脚点通常都是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如物质的分离、提纯等内容,而且涉及的方法及装置也就比较固定(如萃取与分液、蒸馏与分馏);

有时也出现以气体制备装置分析为主的实验选择题,常考查气密性检验、操作顺序以及试剂、原理、装置、收集、尾气处理等内容,对于叙述型实验操作及实验常识判断,往往也把考查的重点放在实验双基内容上。

预计2019年高考还会以实验操作、目的、现象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判断为主,要求考生在掌握常见仪器使用及基本操作的基础上,结合基本理论及元素化合物的内容对有关结论做出正确判断。

解题示例:

举例

判断正误

解释或说明

基本仪

器使用

与安全

(1)试管、蒸发皿既能用于给固体加热也能用于给溶液加热

×

蒸发皿不能用来加热固体

(2)分液漏斗既能用于某些混合物的分离也能用于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分液漏斗可用于分液以及气体的制备,如实验室制备氯气,可用分液漏斗加入浓盐酸

(3)称取2.0gNaOH固体的实验操作是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NaOH具有吸水性和腐蚀性不能直接放在滤纸上

(4)取液体时,先将胶头滴管伸入试剂瓶中,用手指捏紧滴管的胶头再放开手指

使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先挤压胶头排出空气,再将胶头滴管伸入液体中吸入液体

(5)容量瓶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漏、洗涤并烘干

容量瓶在使用之前不需烘干

(6)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

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否则测定结果偏大

(7)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用该溶液润洗

确保滴定管中溶液的浓度与标准液的浓度相同,装液前要用所盛标准液润洗

(8)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钠能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氢气,生成的Na2O2也能与水或CO2反应

药品的

保存

(9)可用磨口玻璃瓶保存NaOH溶液

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易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钠

(10)氢氟酸或浓硝酸要保存在棕色细口玻璃试剂瓶中

氢氟酸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所以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应该保存在塑料瓶中

(11)保存液溴时向其中加入少量酒精,减少挥发

溴易溶于酒精,但酒精是易挥发性的物质,导致加速溴的挥发,保存液溴时常加少量水液封

pH试

纸使用

(12)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碱液的pH,测定值偏小

湿润的pH试纸可以稀释碱液

(13)可用pH试纸测氯水的pH

氯气可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漂白试纸

(14)测定未知液的pH时,应该用干燥的pH试纸,否则一定会产生误差

若测中性溶液的pH,则不产生误差

(15)直接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

直接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会污染待测液

(16)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5

广泛pH试纸只能精确到整数

溶液的

稀释和

配制

分离与

提纯

(17)把水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动

水的密度比浓硫酸的密度小,若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水会浮在浓硫酸的上面沸腾而造成液滴飞溅

(18)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

(19)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20)将称得的碳酸钠小心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刻度线

要先在烧杯中溶解,待溶液冷却到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

(21)将量好的浓硫酸直接转移到容量瓶中

浓硫酸要先在烧杯中稀释,待冷却到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

(22)将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应立即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要冷却到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否则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大

(23)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所配的溶液无影响

定容时还要加蒸馏水,所以容量瓶中含有少量的蒸馏水对所配的溶液无影响

(1)振荡分液漏斗时应关闭其玻璃塞和活塞

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时,振荡前应关闭其玻璃塞和活塞,避免液体流出,然后再进行振荡

(2)测量酒精沸点的实验中,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位于被加热的酒精中

测量酒精沸点实际测量的是蒸气的温度

(3)萃取过程中,不需要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以防止其漏气

萃取过程中放出液体时,需要打开玻璃塞,保证与外界连通,确保液体顺利流出

(4)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

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热的液体立即加入沸石会引起暴沸,应冷却后再加入

(5)用分液漏斗、烧杯分离Br2和CCl4的混合物

Br2和CCl4互溶,不能用分液法

(6)用分液法分离乙酸和乙酸乙酯

乙酸与乙酸乙酯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装置

装置的易错点或注意事项

(1)容量瓶中是否有固体,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溶质

(2)玻璃棒要靠在刻度线以下,而不是刻度线以上

(1)是否用玻璃棒引流

(2)漏斗末端是否紧靠烧杯内壁

(3)玻璃棒是否紧靠三层滤纸

(1)分液漏斗末端是否紧靠烧杯内壁

(2)分离的混合物是否符合萃取原理

(3)分液漏斗的上层液体是否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是否从下口流出

(1)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是否位于支管口

(2)水流方向是否为自下而上

(3)是否使用碎瓷片

(4)是否使用石棉网

(1)右端导管是伸入液面以下还是接近液面

(2)用的是饱和Na2CO3溶液还是NaOH溶液

(3)配制浓H2SO4、乙醇、乙酸的混合液时,滴加顺序是否正确

(1)气体流向是否为长进短出

(2)注意洗气后,气体中可能仍然含有水蒸气

(3)洗气时所选液体是否正确,如洗去CO2中的SO2应用饱和NaHCO3溶液而不是Na2CO3溶液

(1)制备H2、O2、SO2、CO2、NO、NO2、浓氨水与碱石灰反应制备NH3、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可选择A装置

(2)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可以选择B装置

(1)反应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2)制备NH3时棉花的作用是防止氨气对流

(3)用KClO3固体与MnO2加热制备O2也可以选择此装置

(1)通常用于比较酸性强弱,如酸性:

亚硫酸>

乙酸>

碳酸>

苯酚

(2)若①中为挥发性酸,通入③之前要把挥发出的①中的气体除去,如验证酸性:

苯酚,要在②和③之间加一个盛水的洗气瓶除去挥发出的乙酸蒸气

【题型建模】实验装置图评价题的速解方法

(1)查实验装置中的仪器的使用和连接是否正确。

(2)查所用反应试剂是否符合实验原理。

(3)查气体收集方法是否正确。

(4)查尾气吸收装置、安全装置是否正确。

(5)查实验目的与相应操作是否相符,现象、结论是否正确。

加热熔融的氢氧化钠固体

吸收CO2中的HCl杂质

蒸馏时的接收装置

吸收尾气中的NH3

评判

仪器选择错误,瓷坩埚中含SiO2,加热能与NaOH反应,应用铁坩埚

洗气瓶中气体流向应该从长导管进入,经溶液吸收杂质后气体从短导管导出

尾部接收产品时应使用尾接管导流,以避免液体溅落到锥形瓶外部

漏斗下端插入液面太深,无法防倒吸

[思维模型]

第一步:

明确题干信息,掌握题目要求。

属于“因果关系型”、“结论与操作相关型”、“方法原理应用型”等的哪一类型。

第二步:

认真阅读表格要素,明确表格各栏目信息。

(1)判断原理与现象或结论解释的关系。

(2)判断“目的—仪器—试剂”的合理性。

(3)判断“仪器(或用品)”与“实验”的对应性。

(4)判断“分离、提纯方法”与“原理”的合理性等。

第三步:

逐项判断,不遗漏任何信息。

多用排除法、特例法等。

[解题示例]

实验操作及现象

判断

正误

解释

(1)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一定是钠盐,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K+

(2)

向乙醇中加入浓硫酸,加热,溶液变黑,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

该气体是乙烯

(3)

向溶液X中滴加NaOH稀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

溶液X中无NH

(4)

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气体Y,试纸变蓝

该气体是Cl2

(5)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该气体一定是SO2

(6)

向溶液Y中滴加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Y中一定含有SO

(7)

往CH2===CHCHO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

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

(8)

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溶液X,有白烟产生

X一定是浓盐酸

(9)

在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微热,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无砖红色沉淀

说明淀粉未水解

(10)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Fe2+

(11)

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后,滴加AgNO3溶液,未出现淡黄色沉淀

溴乙烷未发生水解

(12)

在硫酸钡沉淀中加入浓碳酸钠溶液充分搅拌后,取沉淀(洗净)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

说明

Ksp(BaCO3)

<

Ksp(BaSO4)

(13)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单质

(14)

将SO2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红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15)

将SO2气体通入到Ba(NO3)2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

此沉淀是BaSO3

(16)

向Na2CO3溶液中加入冰醋酸,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苯酚钠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

酸性:

醋酸>

(17)

将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Fe(NO3)2晶体已氧化变质

(18)

SO2通入溴水(或碘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溴水褪色

SO2有漂白性

(19)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

(20)

分离乙酸和乙酸乙酯

用分液法

(21)

制备Fe(OH)3胶体:

0.1mol·

L-1FeCl3溶液与0.3mol·

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有胶体生成

(22)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答案 

(1)×

 NaOH焰色反应火焰也是黄色,检验钾元素要透过蓝色钴玻璃,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呈紫色说明含有钾元素,否则不含有

(2)×

 未反应的乙醇、生成的乙烯、SO2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3)×

 NH3极易溶于水,在溶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生成的氨水浓度小,不加热时NH3不会挥发出来

(4)×

 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的是具有强氧化性的气体,Y可能是Cl2,也可能是O3、NO2等气体

(5)×

 O3、Cl2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6)×

 若溶液Y中含有SO

,滴加硝酸时能被氧化成SO

,加入BaCl2也会有白色沉淀产生

(7)×

 碳碳双键和醛基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故用KMnO4溶液无法证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8)×

 只要是挥发性的浓酸遇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都能产生白烟,浓盐酸、浓硝酸都符合

(9)×

 稀硫酸在淀粉水解中作催化剂,在未中和硫酸的情况下加入的新制Cu(OH)2悬浊液会与硫酸反应生成CuSO4,在加热时得不到沉淀,应该先加氢氧化钠中和硫酸后再加新制Cu(OH)2悬浊液

(10)√ Fe2+的检验方法正确

(11)×

 NaOH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的AgOH极不稳定,分解生成棕褐色的氧化银,干扰溴离子的检验

(12)×

 溶解度大的物质容易向溶解度小的转化;

但Ksp相近时,溶解度小的物质也能向溶解度大的转化,如Ksp(BaSO4)<

Ksp(BaCO3),但BaSO4可转化为BaCO3

(13)√ 氧化铝的熔点高,像网兜一样包裹在Al的外面,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14)×

 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