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 寒假 初三化学 第七章 配套练习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11042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1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 寒假 初三化学 第七章 配套练习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沪教版 寒假 初三化学 第七章 配套练习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沪教版 寒假 初三化学 第七章 配套练习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沪教版 寒假 初三化学 第七章 配套练习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沪教版 寒假 初三化学 第七章 配套练习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 寒假 初三化学 第七章 配套练习文档格式.docx

《沪教版 寒假 初三化学 第七章 配套练习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 寒假 初三化学 第七章 配套练习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教版 寒假 初三化学 第七章 配套练习文档格式.docx

8.有A、B、C三种溶液,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C遇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均无变化,则三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A>C>BB.C>B>AC.B>A>CD.B>C>A

9.今年5月,我市各县区进行初中理化实验技能考查,在化学实验中小芳向一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溶液显中性B.该溶液一定是石灰水

C.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D.该溶液是一种酸性溶液

10.不能鉴别稀盐酸、氯化钠和石灰水三种无色溶液的是()

A.无色酚酞溶液B.紫色石蕊试液C.稀盐酸D.碳酸钠溶液

二填空题

11.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正越来越受到科学界的重视。

亚硝酸钠具有咸味,外观与食盐非常相似,但亚硝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食盐的水溶液呈中性。

根据以上文字的叙述,鉴别亚硝酸钠溶液和食盐溶液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

12.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时,应先将pH试纸放在_______上。

用_______蘸取1滴待测液置于pH试纸上,然后将pH试纸的颜色与__________对照可以测得pH。

13.某些植物的花汁可作酸碱指示剂。

取三种花汁用稀酸溶液或稀碱溶液检验,颜色如下:

花种类

花汁在酒精(中性)中颜色

花汁在稀酸中颜色

花汁在稀碱中颜色

玫瑰花

粉红

.绿

万寿菊花

大红花

绿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为试验生活中的食盐水、肥皂水、汽水、石灰水四种物质的酸碱性,我选择花汁,不选用其他花汁的原因是。

(2)取所选花汁少许分别滴人上述四种物质,请将所显颜色填入下表中:

试验物质

食盐水

肥皂水

汽水

石灰水

所显颜色

14.下表列出生活中一些液体的pH:

(1)上述液体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_________。

(2)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厨房清洁剂中加入蒸馏水,厨房清洁剂的pH(填“变大”、“变小”或“不变”)__________。

14.某化学兴趣小组按以下步骤探究某一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的酸碱度。

[猜想或假设]溶液的pH可能为(请将你的假设填入空格中):

①pH<

7,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设计和实验]要测定该溶液的酸碱度,除有正确的操作步骤外,其中不能采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来进行实验。

①pH试纸②紫色石蕊试液③酚酞试液

组内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

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乙同学:

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湿润,然后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丙同学:

将pH试纸直接浸入氯化钠溶液中,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评价]三位同学中操作规范的是______同学。

指出其余同学操作上的错误___________

16.稀硫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我们已知道,在稀硫酸溶液中存在着水分子、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研究下面的问题:

可能是由于哪一种粒子,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

(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已经由此得到的结论)

第2节常见的酸和碱同步练习

第1课时常见的酸

1.把质量相同的浓盐酸和浓硫酸,分别敞口置于天平的左右盘上,一段时间后指针()

A.指向左边B.指向右边

C.仍然平衡D.无法判断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生成白雾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③浓硫酸具有脱水性④硝酸具有氧化性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3.废旧手机的某些部件中含有Mg、Al、Cu、Ag等金属,为了回收重金属,将旧手机的部件粉碎并浸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过滤,所得固体中含有的金属是()

A.Mg、AlB.Cu、AgC.Al、CuD.Mg、Ag

4.下列物质中不能由金属和稀酸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A.AlCl3B.ZnSO4C.FeCl3D.MgSO4

5.苯甲酸(C6H5COOH)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其酸性比醋酸强。

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不合理是()

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B.苯甲酸溶液的pH大于7

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

6.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Fe和稀盐酸反应:

2Fe+6HCl====2FeCl3+3H2↑

B.生石灰和盐酸反应:

CaO+2HCl====CaCl2+H2O

C.洗去试管壁上附着的铜:

Cu+H2SO4====CuSO4+H2↑

D.用稀盐酸除铁锈:

Fe2O3+6HCl====3FeCl2+3H2O

7.下列区别稀硫酸与稀盐酸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分别加入碳酸钠B.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

C.分别加入氯化钡溶液D.用pH试纸分别测其溶液的pH

8.木炭、氧化铜、铁粉都是黑色粉末,鉴别它们最理想的试剂是下列物质中的()

A.硫酸铜溶液B.水C.稀硫酸D.氢氧化钠溶液

9.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13g,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1g氢气,则该金属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A.ZnAlB.CuAgC.FeZnD.AlMg

10.将一根生锈的铁钉插入足量的稀硫酸中,首先看到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又看到铁钉表面_______出现,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11.⑴白色衣服上如果有铁锈痕迹,应该用下列物质中的进行处理后,再用清水冲洗。

A.汽油B.洗衣粉C.白醋D.红醋

⑵酒厂用发酵法生产白酒时,需要加入适量硫酸来控制酸度,发酵完成后进行蒸馏,即得到白酒,但不能用盐酸代替硫酸,其原因是

⑶在焊接和电镀金属时,常用稀盐酸,其作用是。

12.现有失去标签的相同体积的两瓶液体,一瓶是98%的浓硫酸,另一瓶是10%的稀硫酸,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例举几种方法来鉴别它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对于硫酸而言,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

常温下,10%的稀硫酸的PH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的稀硫酸的PH。

如果要使稀硫酸的PH升高。

你采取的方法有:

(1)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化学反应的方法(要求各种方法中所选的物质类别不同)

14.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事实:

⑴胃酸过多的病人,医生常给他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

⑵用铁制容器配制硫酸铜溶液,结果容器被腐蚀:

⑶用稀硫酸“洗去”钢铁表面的铁锈:

⑷盛装过浓硫酸的铁罐,用水清洗后,遇明火爆炸:

15.有些食品袋里装有一小袋铁粉作保鲜剂,它利用了钢铁生锈的化学原理,所以有人称它为“双吸剂”,这里的“双吸”是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这两种物质,有一袋铁粉使用了一段时间,表面已经生锈,但经过验证它还可以继续使用,其验证方法是加入过量稀盐酸,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稀盐酸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过量的铁粉与稀盐酸反应,实验时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后溶液中主要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粒子符号)。

(3)从资料中得知:

溶液的颜色通常是由溶液中的粒子决定的。

由此你认为该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是由_________(填粒子符号)表现出来的,验证的实验方案或事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相同质量的M、N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在室温下发生反应(M、N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均为+2价)生成H2的质量m

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1)金属活动性顺序是M比N_____(填“强”

或“弱”);

相对原子质量是M比N的____(填

“大”或“小”)。

(2)M与稀盐酸反应结束后,消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g。

18.某中学学生为了探究实验室的一种黑色粉末和一瓶标签

破损的无色溶液(如图)可能是什么物质,大胆猜想并

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发现问题]当把黑色粉末与无色溶液混合时,立即产

生气泡。

[查阅资料]初中化学实验室常见的黑色粉末有CuO、MnO2、

Fe3O4、铁粉、炭粉等。

[提出假设]黑色粉末是_______,无色溶液是_________。

(只写一种假设)

[设计实验]①向盛有少许黑色粉末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试剂瓶中的无色溶液;

②用__________法收集一试管气体;

③检验气体(写出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此气体是_______,原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常见的碱

1.下列物质中常用来改良土壤酸性的是()

A.石灰石B.熟石灰C.干冰D.烧碱

2.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

A.氧化钙、消石灰、CaOB.氯化氢、盐酸、HCl

C.碳酸钙、熟石灰、CaCO3D.氢氧化钠、烧碱、NaOH

3.物质的性质决定其保存方法。

固体氢氧化钠具有以下性质:

①白色固体;

②有腐蚀性;

③易吸收水分;

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由此可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4.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烧碱时,烧碱应放在()

①烧杯中②纸上③右盘上④左盘上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5.下列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是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B.都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C.都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D.都有腐蚀性

6.下列物质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a(OH)2→NaOHB.CO2→Na2CO3C.MgCl2→Mg(OH)2D.CaCO3→Ca(OH)2

7.下列物质中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但反应若不加指示剂则无明显现象的是()

A.氯化铁溶液B.碳酸钠溶液C.稀盐酸D.二氧化碳气体

8.欲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杂质,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稀盐酸B.CaCl2溶液C.CO2气体D.澄清石灰水

9.在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使溶液pH值有明显改变的是()

A、通入二氧化碳B、加入生石灰C、加入盐酸D、加入硫酸铜溶液

10.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②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1.右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

A.盐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

B.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C.两种溶液混合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

D.两种溶液混合时,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分子

1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石灰石、纯碱、水为原料来制取烧碱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有“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请勿食用”等字样,回答下列问题:

⑴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理由(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请勿食用”是因为干燥剂食用后对人体有_____________作用。

14.(2010•济宁中考)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俗称_______。

氢氧化钠易吸收水分可用作某些气体的______剂,它的水溶液倒入充满CO2气体的矿泉水瓶中,密闭、振荡,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15.2010年4月8日上午,我国自行研制的航天服在重庆高交会上一亮相,立即成为观众瞩目的焦点。

航天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易溶于水),作为吸收剂用来除去宇航员呼出的______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写出氢氧化锂的另一条化学性质:

___________。

16.

(1)小明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时候,获得了两种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

①如果他想验证某瓶气体样品中含有二氧化碳,他应该选用的是______溶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想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

他应该选用的是_________溶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挤压胶头滴管中的液体,使之

与瓶中固体接触,可使小气球鼓起来。

请写出

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①分解反应;

②化合反应。

17.小亮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装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

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是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提示:

Na2CO3+2HCl====2NaCl+H2O+CO2↑)。

(1)小亮根据信息立即确定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亮另取样品,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不可能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亮另取样品,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该溶液不可能是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判断,小亮确定该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小艾同学在妈妈买回的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包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

小艾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放在窗台上,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

小艾同学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1)猜想一:

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________(写两种);

(2)猜想二:

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_______现象(填“放热”或“吸热”)。

(3)取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内,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

就白色固体C,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论,一起猜想。

小艾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氢氧化钙,小聪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碳酸钙;

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课时酸碱中和反应

1.在蔬菜生长的过程中,常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

据介绍,用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的毒性降低。

浸泡买来的蔬菜时可以加入适量的()

A.纯碱B.白酒C.白糖D.食醋

2.制作松花蛋常用到熟石灰和纯碱等原料,因此食用它时常有涩味,为了减轻涩味,可在食用前添加调味品,这种调味品最好是()

A.酱油B.香油C.食盐D.食醋

3.下列反应,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的是()

A.Fe和稀H2SO4B.Cu(OH)2和稀HCl 

C.稀H2SO4和NaOH溶液D.Fe与CuSO4溶液 

4.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A.生石灰B.熟石灰C.碳酸钙D.硝酸银溶液

5.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后,会向人体注入一种叫蚁酸(甲酸)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疼痛,要消除肿痛,可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A.稀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氨水或肥皂水 D.食用醋

6.一般说来,大多数作物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

经测定某土壤的pH为5.5,要改良它,应在土壤中施加适量的()

A.氢氧化钠B.熟石灰C.食盐D.盐酸

7.胃酸能帮助消化,但过多的胃酸会危害健康。

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

A.NaClB.Al(OH)3C.CaOD.NaOH

8.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CaO+H2SO4====CaSO4+H2OB.Ca(OH)2+CO2====CaCO3↓+H2O

C.CO2+H2O====H2CO3D.2KOH+H2SO4====K2SO4+2H2O

9.(2011•广州中考)小烧杯中盛有含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是()

A.紫色—红色—蓝色B.蓝色—紫色—红色

C.蓝色—红色—紫色D.紫色—蓝色—红色

10.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pH一定小于7

B.氧化物都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水是纯净物,所以海水也是纯净物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1.下列实例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土壤酸化后加入熟石灰改良

B.胃酸分泌过多的病人遵医嘱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以中和过多的胃酸

C.蚊虫叮咬人的皮肤分泌出蚁酸,如果涂含碱的溶液就可以减轻痛痒

D.金属表面锈蚀后,可以用稀盐酸进行清洗

12.某种消化药片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镁,能减缓因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

在氢氧化镁与胃酸作用的过程中,胃液的pH变化的情况符合下图中的

()

13.一定有水生成的反应是()

A.化合反应B.中和反应C.复分解反应D.分解反应

14.20克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20克20%的硫酸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

A.蓝色  B.红色 C.无色  D.紫色

15.1.人的胃液里含有少量的盐酸,胃酸过多时常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其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类型为。

16.鱼是人们非常喜爱并经常食用的食品。

剖鱼时若不小心弄破了鱼胆,胆汁沾在鱼肉上,就会使鱼肉带有苦味而影响人的食欲.但汁中具有苦味的物质主要是胆汁酸(一种酸),沾在鱼肉上的胆汁酸很难用水洗掉.

(1)根据上面的描述,请你写出胆汁酸的一种物理性质。

(2)除去沾在鱼肉上的胆汁酸,消除鱼肉的苦味,可用厨房中常用的一种物质的溶液浸泡,这种物质是。

若用HR表示胆汁酸的化学式,则浸泡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将X溶液滴入Y溶液中,在滴加过程中,Y溶液的PH值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溶液

A

B

C

D

X

盐酸

氢氧化钠

Y

(1)表格中符合这种变化情况的是(填写编号),

理由是。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在Y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若不断滴入X溶液,石蕊颜色的变化是。

18.为从定量角度认识中和反应,小明同学自行设计并进行了下面实验:

①在小烧杯中倒入8%的氢氧化钠溶液10g,滴入2滴酚酞试剂后,溶液呈红色;

②另取10%的稀盐酸逐滴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边振荡,随盐酸滴入,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③在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