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学前教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109920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世界学前教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当代世界学前教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当代世界学前教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当代世界学前教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当代世界学前教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世界学前教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当代世界学前教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世界学前教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世界学前教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⑧各国学前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⑨学前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⑩国际组织对世界学前教育事业的作用和贡献。

6、比较学前教育与比较教育、学前教育的内在关系:

首先,比较学前教育是比较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基本理论体系以及方法论基础都是承袭比较教育学而来的;

比较学前教育的产生也是与比较教育的产生相关联的,可以说,没有比较教育,也就没有比较学前教育。

其次,比较学前教育又是学前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独立学科,比较学前教育中涉及的问题都来源于学前教育学科门类,它是将比较教育学引入学前教育学科而产生的交叉性学科。

因此,比较学前教育建立在比较教育和学前教育这两门学科的基础之上,既借鉴、承袭了这两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等,又不同于这两门学科的特定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

7、根据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内容,提出一至两个比较学前教育的具体研究课题

★8、比较学前教育的对象:

①不同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及过程

②外国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状

③当代外国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④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变化以及趋势

★9、比较学前教育的特征:

跨学科性、开放性、可比性

10、比较学前教育的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

比较学前教育的纵向研究是指对不同国家学前教育发展历史的比较研究,旨在从纵向上探讨学前教育的发展模式、以及不同模式与它产生的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

比较学前教育的横向研究旨在从横向上考察当代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问题,指出外国学前教育中可以借鉴和吸收的部分,为本国当前的学前教育改革服务。

11、比较学前教育的跨学科性与开放性的含义:

跨学科性:

比较学前教育需要运用学前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历史学、地理学、人口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

开放性:

表现在比较学前教育是研究若干国家和不同文化国家的教育,是跨国界的、跨文化的,还表现在比较学前教育研究的时间跨度也是开放的。

★12、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

①增强对外国学前教育的认识,开阔视野,增进了解

②借鉴外国学前教育的经验教训,为本国学前教育的改革提供参照

③有助于了解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

④有助于促进各国在学前教育领域的相互理解、交流和合作

⑤促进学前教育的国际化

★13、比较学前教育的方法:

①参观访问法:

研究者通过参观访问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方法。

②现场研究法:

研究人员深入研究对象中,身临其境,参与各种活动,进行较长期的观察研究的方法。

③问卷调查法:

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人群向他们发放经过设计的问卷,回收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以获取有关信息的方法。

④文献整理法:

通过查阅重要的学前教育文献、文件资料,并对文献的线索加以整理,了解外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详细情况的一种方法。

★⑤比较法:

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寻找异同点,以揭示各国学前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

★⑥分析法:

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有关资料进行因素分析、质量分析、数量分析,去除无关的现象和因素,从而达到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一个实质性认识的方法。

14、贝雷迪的“比较四步法”:

美国比较教育学家贝雷迪提出比较研究有四个步骤或阶段:

描述、解释、并置和比较。

描述:

即通过身临其境的实地考察搜集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教育事实进行客观叙述。

解释:

“对教育对象的决定性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阶段,它要求从一开始就弄清这些现象的复杂性和两可特征。

并置:

即分类,整理描述和解释的教育事实,按具有可比性的形式分列。

比较:

即对并列的材料进行全面比较分析,验证假说,并作出定论。

第二章欧洲的学前教育

★1、福禄贝尔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福禄贝尔被誉为“幼儿园之父”,1837年,他在勃兰登堡开办了一所学龄前儿童教育机构,1840年将它正式命名为幼儿园,这是世界上第一所真正的幼儿教育机构,标志着幼儿教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理论:

重视儿童的积极活动,重视游戏对儿童的教育作用,强调儿童的天性,遵循其自然发展规律,这一切都为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方法:

①首创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幼儿园,并且做了训练幼儿园教师的组织工作。

②创立了幼儿教育学,使它成为教育理论中的一个独立分支。

③积极进行了幼儿教育的宣传活动,提倡发展幼儿社会教育,引起社会重视入学前儿童的教育。

④他确定的游戏和作业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活动形式,“恩物”、作业和幼儿玩具被广泛采用。

★2、19世纪上半叶德国各邦幼儿教育政策及与其他国家的明显不同点:

①将幼教机构视为私人或团体的慈善设施而予以鼓励设立,并加强监督管理。

②在幼儿学校及托儿所中加强对贫民子女的宗教、道德教育,把这作为抵制当时革命运动及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手段。

③认为贫民幼教设施不应象英、法的幼儿学校和托儿所那样进行读、写、算等正规学校课程的教学,主要是给予幼儿家庭式的照料和安排,开展室外游戏以保持身体健康。

这些总的政策倾向是“控制但不援助”,与英、法等国的“控制但援助”的政策形成了反差。

★3、德国学前教育的四种主要形式:

普通幼儿园、学校附设幼儿园、学前班、特殊幼儿园。

其他辅助幼教机构:

托儿所、“白天的母亲”、林间幼儿园。

★4、德国幼儿教育课程新思路:

①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加强孩子的自我意识,并进一步挖掘其个性特征,任务是通过一种家庭补充式的设施,为孩子营造一种舒适与快乐的气氛。

②混合编组而不是按年龄分组。

③加强幼儿的积极性和生活经验。

④强调保育员是孩子的伙伴。

⑤课程应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即促进幼儿社会性行为(通过创造性合作或合作游戏),锻炼其尝试的能力。

5、德国学前教育发展简史:

①文艺复兴之前,德国学前儿童的主要教育形式是家庭教育。

②16世纪,德国宗教派别再浸礼派中出现了最早的集体幼儿教育设施,对教徒的幼儿进行共同教育。

③18世纪,德国实施强迫教育,法令中明确要求5岁儿童必须到学校接受教育;

18世纪末,泛爱主义出现于德国,对德国后来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④18世纪到19世纪初,德国出现了一批伟大的教育家、哲学家

⑤19世纪上半期,幼儿教育设施已遍布德国各地。

1802年被称为“巴乌利美设施”的保育所和1819年瓦德蔡克设施

德国的幼儿教育受到了英国的重大影响,德国幼儿教育设施随之逐步发展起来,并开创了幼儿教育论的高潮时期。

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的幼儿教育机构呈多元化之势。

1966年后,德国日益重视幼儿教育。

目前,德国也大力扩建幼儿园,发展学前教育事业。

6、联邦德国四级教育行政体制:

联邦德国政府教育机构、各州教育部、地方行政公署及其所辖教育处、县市教育局或教育科

7、德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制度、内容及培训机构:

技术学院、大学、培训学院(P37-41)

8、德国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指导及家庭、社区的作用: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指导:

①让孩子从小就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财。

②注重孩子坚强性格和参与意识的培养。

③注意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④在择业问题上,尊重孩子意愿并加以适当引导。

家庭、社区的作用:

①推行婴儿读书计划

②开展对父母的教育活动

③实施家庭助手计划

④补贴家庭教育金额

⑤组织家庭互助活动

★9、英国主要的学前教育机构:

①幼儿学校和幼儿班、②托儿所、③日托中心、④学前教育中心、⑤学前游戏小组、⑥家庭保育、⑦联合托儿中心

★10、英国幼儿学校课程形态:

幼儿学校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

采取的教育方法无不配合儿童的需求,并提供完整的机会让儿童发展和学习。

幼儿学校没有正式的教学大纲,儿童可以利用教师那里的多种材料开始学习简单的读、写、算和参加各种活动。

在教学组织中,最有特点的是所谓“开放教学”,开放教学的课程包括智能、艺术和体能等活动。

教学形式不分年级,也不搞分科教学,没有固定的教材,提倡儿童的自由活动和探索,让儿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教室成为工作室,儿童可以独立地或成群地从事活动。

开放教学包括了源源不断的构思、语言发展和其他的学习经验。

课程的基本内容是“游戏”。

★11、英国家长了解、参与幼儿园活动的形式:

①父母联系卡、②父母屋、③布告栏、④参与家庭教育讲座、⑤成立家长委员会、⑥参与学校的工作、⑦参加各种辅导班

社区的作用:

①组织春游活动、②玩具图书馆

12、英国学前教育发展简史:

①在封建社会里,英国没有专门的幼教机构,受教育的只限于封建统治阶级,而且完全是家庭教育。

②1800年,英国出现了私立儿童保育机构,年长妇女任教师,称“保姆”,是英国早期教育的雏形。

③19世纪初期,英国有了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罗伯特·

欧文创办了英国第一所幼儿学校。

④产业革命前,英国的学前教育在起步阶段发展并不快。

⑤19世纪50年代,福禄贝尔幼儿园开始在英国发芽、生根。

19世纪80年代,英国又颁布并落实了义务教育的规定,确定了儿童从5岁开始进行初等义务教育的规定,英国的幼儿学校被纳入这一系统。

⑥1907年,蒙台梭利的“幼儿之家”在罗马成立后,英国也办起了一些蒙台梭利式的“幼儿之家”和幼儿师范学校。

⑦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幼儿教育的发展以保育学校的创立、发展和幼儿教育方法改革为主要内容。

⑧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出现了日托中心。

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60年代由本部设在伦敦的自由团体儿童救济基金会发起了“幼儿游戏小组运动”。

⑩目前,英国的学前教育是在儿童5岁以前进行的幼儿教育,包括附设在小学里的保育班、单独开设的保育学校、幼儿学校。

13、英国幼儿教育师资的任用资格、职前教育及在职培训:

(P59-61)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有三种途径:

①年满18岁的英国青年,至少有两门功课得了“A”级,经过任何学科的三年学位学习,再加上一年或两年的教育学研究生资格证书学习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教师。

②完成大学本科四年教育学学习。

③经过三年的教师证书学习班学习。

★14、法国幼儿教育的功能:

①教育性、②社会性、③补偿性。

★15、法国幼儿教育的原则:

①自愿性、②免费性、③教育性、④非宗教性。

★16、法国学前教育机构:

①母育学校、②托儿所、③幼儿班、④温和过渡班、⑤小小俱乐部、⑥保育室、⑦流动车、⑧儿童假期中心和休息中心。

★17、法国在《幼儿学校教学大纲》中反映的幼儿园课程基本精神:

①开放的大课程观

②丰富的经验性课程

③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

④以幼儿为中心的课程观

⑤结构化学习

★18、法国幼儿园课程目标:

①发展和谐的人格,促进幼儿情感的成熟和社会化。

②促进身体的发展。

③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启发思维、想象力和好奇心,并拓宽其视野,养成初步的分辨和鉴赏能力。

19、法国学前教育发展简史:

①1762年,卢梭出版《爱弥尔》,法国的学前教育因受卢梭的影响,成为世界上幼儿教育发达的国家。

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是奥柏林的“编织学校”。

②19世纪初,出现最早的“托儿所”,1840年,法国创设了托儿所基金。

19世纪下半叶,法国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来指导幼儿教育的发展,并确立了近代幼教制度。

同时,法国的幼教机构开始向双轨制方向发展。

③1881年,改托儿所为“母育学校”。

20、法国幼儿教育师资的任用资格、职前教育及在职培训:

(P78-81)

教师基本上由师范专科学校毕业,近年来提高到师范学院毕业。

幼儿教师必须获得大学第一阶段“普通高等教育文凭”以后才能进入师范学院。

21、法国家庭及社区参与幼儿教育的形式:

①参加、支持家长委员会

②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

③利用接送时间与园方交流

④组织幼儿参观展览、郊游等活动

22、法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

①为儿童设计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使儿童在了解自己国家文化的基础上,能认识、尊重、接受外国同伴的文化;

②为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使儿童有更多的机会与人、物相互作用,增长知识,增强认知技能,发展交际能力;

③深入研究儿童的计算机教育问题,更好地了解儿童学习的过程与方式,挖掘儿童的潜力,为今后的学习作好准备;

④广泛开展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实事求是地分析家长的教育目的、教育期望、教育态度与教育行为与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使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能步调一致,促进儿童的成长;

⑤重视研究残缺儿童的教育问题,注意调动社会各界力量,促进残缺儿童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23、1996年,俄联邦颁布《俄联邦教育法》(修订本)后,俄罗斯教育和改革的新动向:

①教育改革的方向是扩大教育的选择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②鼓励多种形式办学。

③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经费资助体系。

④采取措施,保障公民和学生的教育权利。

⑤实行优惠政策,稳定教师队伍。

⑥加强道德教育。

⑦进一步进行教育改革。

★24、俄联邦学前教育的主要途径:

游戏活动、自由活动、教学活动、特殊活动、交往活动。

★25、俄联邦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明显特点:

①重视发挥祖辈家长的作用

②考虑幼儿家长的兴趣和需要

③有机地结合儿童发展的情况

26、俄罗斯学前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

①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学前教育

②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学前教育

③苏联解体后的俄联邦学前教育

★27、蒙台梭利教育方案:

蒙台梭利教育方案是国际著名的早期教育模式之一。

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儿童形成健全人格和建设理想的和平社会。

她把前一目的称之为新人类的创造,把后者称为新社会的创建;

而两个目标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直接目的,后者是最终目的。

教育就是对这二者的持之以恒的追求,是创造新人类与新社会的结合。

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中包括日常生活练习、感觉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和文化科学教育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

蒙台梭利的教育法包括三要素:

有准备的环境、教师和教具。

蒙台梭利教育方案重视儿童的内在需要,强调借助于能满足此内在需要的环境与活动,来促进幼儿的自我发展。

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孤立的感官训练,忽视创造力的培养而过于强调读、写、算,忽视儿童实际的生活经验,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发展语言的机会等。

★28、瑞吉欧教育方案:

瑞吉欧的课程内容来自于周围的环境,来自于儿童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现象和问题,来自于儿童自己的各种活动。

瑞吉欧的课程主要是以项目活动的方式开展的。

项目活动是瑞吉欧教育方案的灵魂和核心。

所谓项目活动,是指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帮助和引导下,围绕大家感兴趣的某个问题或“课题”进行研究、探讨,在共同的研究、探讨中发现知识、理解意义、建构认识。

项目活动的要点包括团体讨论、实地考察、探究和展示等。

瑞吉欧的课程方案具有独树一帜的六个特点:

①弹性计划、②合作教学、③档案支持、④小组工作、⑤深入研究、⑥图像语言

瑞吉欧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它的教育理念符合现代社会对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的要求。

它汲取了多种教育理念的营养,如综合了杜威的生活教育理想,皮亚杰的认知相互作用论及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等。

在吸收外来经验的基础上,瑞吉欧还结合自己的社会文化特色,从而创造出植根于意大利文化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

29、意大利学前教育师资培养:

主要由师范学校和师范学院承担。

(P98)

30、意大利家长参与幼儿学校的九个重要时机:

①班会、②小组会议、③个别讨论、④主题会议、⑤专家座谈、⑥工作会议、⑦实验活动、⑧节庆活动、⑨其他活动的机会

★31、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意大利五国课程的比较:

(P106)

32、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意大利五国师资培养的比较:

(P108)

33、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意大利五国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比较:

(P109)

第三章美洲的学前教育

★1、美国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兴起与发展:

①学前教育机构的初创和学前教育理论的“引进”

②慈善幼儿园的发展

③公立幼儿园的兴起和发展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学前教育

★2、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美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①促使人们更加注重研究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

注重发挥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

注重改革教育方法、教学内容,从而推动了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但由于杜威过分强调儿童的当前的直接经验,提倡“做中学”,忽视间接经验在课程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不可避免地降低智力训练标准。

②“儿童中心论”、“教育即生长、即改造、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等理论,曾被各国幼儿教育工作者作为幼儿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加以借鉴、利用,从而对幼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杜威学校幼儿部的实验被美国学者视为“美国幼儿教育发展史的经典性的记录”。

20世纪初至30年代美国的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是与杜威的教育理论及其芝加哥实验密切相连的。

③脱胎于杜威的“自由教育”是现代西方主要幼儿教育指导思想之一。

★3、美国学前教育立法的程序和内容:

凡是私人开办托幼机构,必须向当地有关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报告,经批准后方可开办。

1972年,联邦政府制定的标准条例有:

办园宗旨、收托规模、工作人员与儿童的比例、各级各类工作人员的资历、场地面积及设备、营养卫生、保险项目(防火、防盗、事故安全等)、日托中心主任的职责、家长参加中心咨询委员会的比例不少于50﹪等。

政府立法着重于硬件设施、安全、责任这几个方面。

★4、美国学前课程的元素:

①图书角、②美工角、③角色游戏角、④结构角、⑤木工活动、⑥水和沙的游戏、⑦大肌肉活动、⑧音乐活动、⑨语言、数学和常识

★5、美国1992年制定的《适宜于0~8岁儿童的课程内容与评价指南》中的课程内容:

①课程内容应当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应能反映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即发展性的、相互作用的、结构主义的观点,而不是行为主义的观点。

②课程内容应当能使儿童在各方面,包括社会性、情感、认知和身体等方面得到发展,使儿童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③课程应当在帮助儿童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④课程的内容对于儿童来说,应当是有意义的,内容广泛的,应当是与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的,易于他们理解和接受的。

⑤课程内容应该是大多数儿童可以学会的,切合实际的。

⑥课程应当考虑到每个儿童的需要和兴趣。

应随时对教学经验、材料和设备、教学策略进行恰当的调整,以照顾到儿童在经验、发展速度、学习方式、需要和兴趣上的差异。

⑦课程应当考虑并尊重个体的、文化的和语言上的多样化,并与儿童家庭建立积极的关系。

⑧课程应当从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来帮助他们巩固知识,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

⑨课程应当为儿童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理解知识,建构认知结构,并使之日渐复杂化,提供一个概念化的框架,如主题、单元等,使儿童在有意义的情景中学习。

⑩课程既要突出一定的主题或内容,又应当围绕一定的主题把传统的学科知识综合起来。

⑾课程内容应当具有智力上的整体性,同时尊重学科的基本体系,让儿童掌握的知识虽然是浅显的,但必须是科学的、正确的。

⑿让儿童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目前能够有效学习的内容,而不是那些无意义的,或者说更适宜于以后学习的内容,否则就是在浪费儿童的时间和精力。

⒀课程应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而不是使儿童变得消极被动,应当给儿童提供一定的选择机会。

⒁课程应当重视儿童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儿童总是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生活现象,在这种知识的理解与建构中,会出现一些“错误”的概念,但是,这种“错误”的概念可以让教师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思维推理特点。

⒂课程应当重视发展儿童思维、推理、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既应重视内容也应重视过程,既重视儿童需要知道的、也重视儿童能够做的。

课程的内容应当使认知过程变得有意义、应当让儿童在活动的情景中掌握技能。

⒃课程应当重视社会性交往对学习的作用,并且应当提供同伴间互相学习的机会。

与成人和伙伴的交往,对儿童真正理解的形成是关键的,社会性交往也为合作及其他积极的社会性行为提供了机会。

混合编班的形式是一种促进儿童的社会性交往、提高语言能力、促进儿童发展的行之有效的策略。

⒄课程应当满足儿童对活动、感官刺激、新鲜空气、休息、健康和营养(或代谢)等的需要。

课程应当在尊重儿童生理需要的同时,促进儿童的独立性和对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不要把剥夺这些需要作为对儿童的惩罚。

⒅课程应当让儿童有心理安全感,即让儿童觉得轻松、愉快、舒适,而不是恐惧、担忧或有压力感。

⒆课程应当让儿童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能增强儿童的成就感及对学习的兴趣与好感。

⒇课程应具有灵活性,以便教师根据个别和集体的情况进行调查,给教师提供的课程应当有多种可选择的方案,以便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6、美国幼儿师资的培养:

美国的幼儿师资培训制度是多层次的,培养幼儿师资的机构有高中和职业技术学校、2年制社区学院、4年制学院和大学的早期教育系和研究生院等。

★7、美国的家长教育计划以及托幼机构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①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

家长教育计划、HAPPY计划

②托幼机构是与家长合作的中心站

③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④社区作用

8、美国现行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种类及对象:

①日托中心:

招收3-5岁的儿童,现延伸为0-6岁

②保育学校:

招收2.5-5岁的儿童,以3-4岁为主

③幼儿园:

一般招收5-6岁的儿童,也招收3-4岁以下的儿童

④家庭日托中心:

⑤实验托幼机构:

⑥特殊幼儿教育:

为有各种生理缺陷的幼儿服务的。

⑦企业界创办的托幼机构:

⑧医院、部队、机关等部门的自办托幼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