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th燃气锅炉运行规程修订版HX175137QWord文档格式.docx
《175th燃气锅炉运行规程修订版HX175137Q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5th燃气锅炉运行规程修订版HX175137QWord文档格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称
符号
单位
体
积
比
1
氧气
O2
%
2
氢气
H2
1.25
3
一氧化碳
CO
23.5
4
氮气
N2
56.5
5
硫化氢
H2S
0.15
6
二氧化碳
CO2
17
7
甲烷
CH4
0.55
8
水份
H2O
1.05
(2)转炉煤气压力:
转炉煤气低位热值:
1550~1650kcal/Nm3(按1600kcal/Nm3计算)。
转炉煤气体积组份(按行业标准)
0.2
5.7
60.2
19.3
14.6
30~50℃饱和水
名称
项目
高炉煤气
焦炉煤气
容
积
成
分
及
份
额
(%)
24
7.39
15.5
3.3
1.9
60.81
56.94
6.66
1.66
19.8
1.3
0.54
低位发热量KJ/Nm
3224
15701
温度
℃
50
混烧工况体积比
0.865
0.135
(3)燃料种类
锅炉设计工况:
转炉煤气和高炉煤气
锅炉点火方式:
自动点火
3锅炉基本尺寸
炉膛宽度(两侧水冷壁中心线间距离)
7100mm
炉膛深度(前后水冷壁中心线间距离)
锅筒中心线标高
30150mm
集汽集箱标高
33900mm
锅炉钢架左右两柱中心线间距离
15800mm
锅炉钢架前后两柱中心线间距离
22000mm
锅炉最大宽度(包括平台)
~15800mm
锅炉最大深度(包括平台)
~24900mm
第二节.锅炉结构简述
本锅炉为单锅筒、自然循环、集中下降管、π型布置的煤气锅炉。
本锅炉前部为炉膛,全膜式水冷壁。
炉顶、水平烟道及转向室设屏式过热器、高温热器、高温再热器和低温过热器,四周设顶棚管和包墙管等。
尾部竖井烟道上部由过热器膜式隔墙分隔为双烟道,前部烟道布置旁路省煤器,后部烟道中布置低温再热器。
尾部竖井烟道下部布置主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
锅炉构架采用双框架全钢焊接结构。
炉膛、过热器、再热器和旁路省煤器均为全悬吊结构,主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为支承结构。
1.
锅筒及汽水分离装置
锅筒内径为Φ1600mm,壁厚为90mm,锅筒全长约11500mm,设计材料为BH35.锅筒连同其内部装置总重约50吨。
锅筒为全焊接结构,厂内整体退火以消除应力,锅筒及其内部装置组装出厂。
锅筒采用单段蒸发系统。
锅筒内布置有旋风分离器,清洗孔板、顶部波形板分离器和顶部多孔板等设备。
可以充分分离汽水混合物中的水和蒸汽。
其中,清洗水来自主省煤器出口。
锅筒上配置了2只就地双色水位表,2只电接点水位表,3只单室水位平衡容器。
此外,为保证蒸汽品质良好,以及能及时处理锅筒满水现象,在锅筒内还装有磷酸盐加药管,连续排污管和紧急放水管。
整个锅筒由两组链片吊架悬吊于顶板梁上,吊架对称布置在锅筒两端。
2.
炉膛和水冷壁
考虑到高炉煤气是一种低热值气体燃料,为了保证燃烧的稳定性,炉膛燃烧器部分区域和炉底敷有卫燃带。
整个水冷壁采用光管加扁钢焊接成膜式水冷壁。
每面墙沿宽度分成多个管屏。
工质经每面墙上升管,最后由连接管从水冷壁上集箱引入锅筒。
集中下降管从锅筒最低点由大直径管引出。
在其下部通过分散下降管与水冷壁下集箱相连。
炉膛水冷壁的重量通过上集箱用吊杆悬吊于顶部梁格上,斜后水冷壁由穿过水平烟道的引出管悬吊于顶部钢架上。
整个炉膛受热后一起向下膨胀。
水冷壁外侧四周沿高度方向每隔3m左右设置一圈刚性梁,以增加水冷壁的刚度,满足炉膛设计压力的要求。
后墙水冷壁在炉膛出口处向内凸出形成折焰角,以改善炉膛上部空气动力场。
前后墙水冷壁下部内折形成炉底。
3.
过热器及汽温调节
本锅炉采用辐射和对流相结合,多次交叉混合,两级喷水调温的典型过热器系统。
屏式过热器布置在炉膛折焰角上部,高温对流过热器布置在水平烟道中。
顶棚管、包墙管采用光管加扁钢的膜式壁结构。
高温对流过热器分为冷段和热段,冷段布置在两侧,热段布置中间。
蒸汽温度调节采用给水喷水减温方式,在减温水管道上装设有调节阀、截止阀等。
减温器分二级布置。
第一级喷水点布置在前屏过热器与后屏过热器之间,为粗调;
第二级喷水点布置在一级过热器冷段和热段之间,为细调。
经二级喷水调温,保证了锅炉额定负荷下的过热蒸汽温度。
喷水减温器由笛形喷管、混合套筒和外壳组成。
过热器所有部件均通过吊杆悬吊在顶部钢架上。
4.
再热器及汽温调节
高温再热器布置在高温过热器后水平烟道中,在尾部双烟道的后部烟道中布置有低温再热器。
来自汽轮机高压缸的蒸汽经连接管进入低温再热器进口集箱,在低温再热器进口集箱入口前布置有事故减温器(兼做微调用)。
低温再热器为螺旋鳍片管,顺列逆流布置。
蒸汽从低温再热器出口集箱经连接管引入高温再热器进口集箱。
高温再热器为光管、顺列顺流布置。
再热器汽温调节采用烟气挡板和喷水减温相结合的调温方式。
烟气挡板门布置在尾部包墙过热器双烟道的底部,通过调节挡板门的开度来调节两个烟道内烟气量分配,从而达到调节再热蒸汽汽温的目的。
喷水调温作为微调和事故减温用。
5.
燃烧设备
本锅炉所配置的煤气燃烧器全部为双旋流式燃烧器,是专门用于燃烧低热值煤气的燃烧器。
本锅炉的煤气燃烧器分层布置在炉膛下部燃烧室前后墙上。
前墙布置三层,后墙布置一层,每层2只,共8只,其中前墙三层2只为转炉煤气燃烧器。
锅炉采用液化石油气点火,下层每只燃烧器均布置1只高能点火枪及点火气枪。
燃烧器重量通过固定装置和罩壳直接承重与水冷壁上,并随水冷壁一起膨胀。
为了保证燃烧安全,每只燃烧器上留有火焰检测装置用孔,用于配置火检设备,以保证锅炉的安全。
6.
省煤器
省煤器布置在尾部竖井中,双级布置,工质与烟气呈逆流。
分为主省煤器和旁路省煤器,其中旁路省煤器布置在尾部双烟道中的前部烟道内,主省煤器布置在尾部烟道包墙管过热器下部。
省煤器采用螺旋鳍片管,旁路省煤器为顺列、主省煤器为错列。
给水经主省煤器加热后,一部分根据运行需要可作为清洗水直接进入锅筒的清洗装置(给水品质合格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投入清洗水)。
旁路省煤器采用悬吊结构,全部重量通过吊挂装置固定在包墙管上,再通过包墙管集箱引出管悬吊在锅炉钢架上。
下级省煤器搁于通风梁上,通风梁穿出炉墙支承在炉墙护板上。
7.
空气预热器
空气预热器采用立式管箱结构,单级单行程布置。
空预器管为薄壁碳钢螺旋槽管,烟气管内纵向冲刷,空气管外横向冲刷。
为防止空气预热器的震动,在管箱中装有防震隔板。
8.
蒸发对流管屏
在高温再热器后水平烟道内布置有蒸发对流管屏,采用螺旋鳍片管,悬吊于顶部钢架上。
9.
锅炉范围内管道
给水由给水母管引入给水操纵台后分成三条管路:
分别为100%负荷的主给水管路、50%负荷的大旁路给水管路和小旁路给水管路。
由给水操纵台出来的给水进入省煤器进口分配集箱,再通过连接管,进入主省煤器进口集箱。
锅炉装有各种监督、控制装置。
如水位表、水位平衡容器、电接点水位计、压力表、清洗水管、紧急放水管、加药管、连续排污管及调节燃烧用的压力冲量装置等接口。
所有水冷壁下集箱、集中下降管底部均设有定期排污阀。
本锅炉机组设有4只安全阀,其中锅筒上装有1只,过热器集汽集箱上1只,低温再热器入口集箱上装有1只,高温再热器出口集箱上装有1只。
集汽集箱、再热器出口集箱上均装有生火排汽管路和疏水管路。
集汽集箱配备了反冲洗管路。
减温器、集汽集箱和再热器进出口集箱上均装有热电偶管座,供监督和自控用。
在锅炉管道各最高点均装有放气阀,各最低点装有疏水阀或排污阀。
为了监督给水、炉水和蒸汽品质,提供了给水、炉水、饱和蒸汽、过热蒸汽和再热蒸汽的取样管道。
锅炉启动时为保护省煤器,在锅筒至给水分配集箱间装有再循环管道。
10.
炉墙和密封
炉膛和包墙过热器均采用膜式壁管,故此区域炉墙采用敷管式轻型炉墙,外层敷设有足够强度的彩钢板。
主省煤器区域采用护板框架炉墙。
汽水管道外护板由总包方统一考虑。
炉底、折焰角等位置采用密封塞块以使前后墙与侧墙密封。
炉顶及其它包墙管均采用管子和扁钢组成的膜式管结构,管子节距合理,使得穿墙密封易于处理并具良好的密封性能。
过热器穿墙处的密封采用了塞块、梳形板、梳形罩等结构。
在尾部烟道中,鉴于主省煤器与包墙管过热器固定方式的不同,为吸收膨胀,减少泄漏,双烟道与单烟道连接处采用非金属膨胀节。
11.
钢架和平台扶梯
本锅炉构架为双框架全钢焊接结构。
同时考虑地震、风载、雪载及设计院提供的设备荷载。
锅炉采用钢构架悬吊支承,炉顶设雨棚和司水小室。
平台扶梯均以适应运行和检修的需要而设置。
为方便燃烧器处的操作、检修,前后墙每层燃烧器处均布置平台。
仪表及控制
二次仪表如流量计、热电偶、FSSS、炉前煤气管道、烟气侧测点、摄像系统、火焰监视系统等的仪表及控制,均由设计院设计。
汽水品质
给水:
总含盐量
≤1mg/L
总硬度
≤2μmol/L
二氧化硅含量
≤0.02mg/L
含氧量
≤0.007mg/L
含铁量
≤0.020mg/L
含铜量
≤0.005mg/L
含油量
≤0.3mg/L
二甲基酮肟
50~70μg/L
PH值
8.8~9.3
炉水:
磷酸根
2~8mg/L
氯离子
2.5~2.8mg/L
含盐量
≤50μg/L
≤1.0mg/L
9~10
第三节
送、引风机
引风机:
风机型号
Y4-73-22D
转速
990r/min
风量
297727m3/h
功率
560KW
电机型号
YBBP450L-6W
额定电压
10000V
震动不超
7.1mm/s
额定电流
41.3A
送风机:
S4-74-12.4D
1480r/min
86571m3/h
185KW
YBBP315L-4W
380V
332.8A
第二章、锅炉机组的试验
第一节、水压试验
锅炉大、小修后,或承压部件经过检修后,必须进行常规水压试验,试验压力等于汽包工作压力。
水压试验范围:
锅炉本体主蒸汽系统自给水操作平台至集气集箱出口水压用堵阀,再热器系统自低温再热器进口水压用堵阀到再热器出口管道水压用堵阀。
水压试验前应将主蒸汽、再热器汽管道和集中下降管、事故放水管等各管上的吊架及
顶弹簧吊架用插销或定位片予以临时固定,暂当刚性吊架用。
运行锅炉每隔六年,或受热面、汽包经过重大检修、更换,则应进行一次超压试验。
超压试验压力为汽包设计压力的1.25倍。
一、工作压力试验
准备工作
a.检查与水压试验有关的汽水系统检修工作已结束,热力工作票注销。
炉膛及尾部烟道内无人工作。
b.汇报值长,要求备好合格的除盐水,向除氧器进水并加热。
c.联系热工人员将汽包、过热器、再热器、给水压力表和电接点水位计投入,投入汽包就地双色水位计,对上、下压力表进行校对,以汽包就地压力表为准。
d.将汽包事故放水电动门、过热器向空排汽电动门、再热器向空排汽电动门电源送上,并试验开关灵活。
e.检查锅炉汽水系统确已与汽机隔离。
。
锅炉操作员应复查下列项目
a.汽包、过热器压力表投入。
b.再热器压力表投入,再热器向空排汽门及疏水门已开启。
c.汽包事故放水电动门,过热器向空排汽电动门开关灵活。
d.锅炉汽水系统与汽机系统确已隔离。
水压试验进水
a.试验前检查与准备工作完毕后,向试验负责人、值长汇报,经值长同意进水后,联系汽机启动给水泵。
b.进水温度一般控制应低于100℃,进入汽包的给水温度与汽包壁温的差值不大于50℃。
c.上水应平稳缓慢,可通过给水操纵台DN50管路上水。
并开启汽水系统炉顶各空气门及过热器向空排汽门。
d.进水时间:
冬季不少于4小时;
夏季不少于2小时,汽包上、下壁温差不大于40℃。
e.当进水结束时,汽包各点壁温应≥50℃(除氧器有加热)。
f.当空气门中有水冒出时,则逐只关闭空气门。
过热汽向空排汽门冒水后将其关闭,并停止进水。
水压试验升压
a.接到升压命令后,用给水DN50或过热器减温水管,利用给水泵转速控制缓慢升压,升压速度应不大于每分钟0.3MPa。
b.当汽包压力升至工作压力时,立即停止升压和进水,并记录关闭进水门后五分钟的压力下降值。
c.微开进水门,维持汽包工作压力值,通知检修人员进行全面检查。
水压试验后泄压
a.泄压应缓慢进行,泄压用过热器疏水门控制,降压速度应小于0.49MPa/min,时间不少于30分钟。
b.当压力降至0.2~0.3MPa时,将所有空气门及过热器向空排汽门开启,泄压至零。
c.当压力降至零后,开启过热器,省煤器各疏水门,炉底排污门(定排),进行锅炉放水。
如水质合格,且水压试验后锅炉即点火,则可将汽包水位放至点火水位,否则应将炉水放干。
二、超压水压试验
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
a.锅炉工作压力下的水压试验合格。
b.需要重点检查的薄弱环节,其保温已拆除。
c.各安全门已用卡环卡住。
d.汽包壁温大于50℃,上下壁温差不大于40℃。
e.水位计隔离。
超压水压试验升压
a.按工作压力水压试验步骤进行。
b.当压力升至工作压力后,应更小心缓慢地进行升压,按每分钟不大于0.2MPa的升压速度,将压力升至19.13MPa。
c.当压力升至19.13MPa后,保持20分钟,关闭进水门,待压力降至工作压力,然后通知检修人员进行全面检查。
超压水压试验泄压
a.按工作压力水压试验的泄压方法进行泄压。
b.泄压至汽包压力为15.3MPa时,可通知热工、化学人员进行测量管路,汽水取样管的带压冲洗工作。
c.泄压至零后,取出安全门卡环。
第二节、再热器系统水压试验
用户自定或通过低再出口减温水管路给系统冲水生压。
升压速度应缓慢。
在0.98MPa以下生压速度≦0.098MPa/min,达到0.98MPa后停下检查,稳定15分钟后继续升压,升压速度≦0.3MPa/min,升到工作压力2.54MPa后停止升压保持压力稳定,对再热器系统进行全面检查无异常再升压直至合格,水压合格后,疏水泄压。
泄压速度一般控制在≈0.3MPa/min,待锅炉本体水压结束后,再打开再热器进口和出口的水压试验堵阀。
水压试验合格标准
a.停止进水后五分钟内一次汽压力下降值不超过0.49MPa,二次汽压力下降值不超过0.25MPa否则应查明原因。
b.承压部件金属壁和焊缝没有任何水珠和水雾的泄漏痕迹。
c.承压部件无残余变形。
安全阀的整定
1.锅炉本体上共装设了4个安全阀,锅筒上1个,集汽集箱上1个,再热器进口集箱上1个,再热器出口集箱上1个。
整定压力如下:
安装位置
数量
安全阀型号及规格
整定压力(表)MPa
集汽集箱上的安全阀
14.38
锅筒上的安全阀
16.4
再热器进口集箱上的安全阀
2.9
再热器出口集箱上的安全阀
2.68
第四节、锅炉连锁与保护试验
一、炉膛负压保护:
报警:
±
1000Pa
停炉:
1500Pa
二、水位报警与保护(相对于正常水位):
高水位报警1
+80mm(校对水位计,减少给水)
高水位报警2
+100mm(开启事故放水阀至-50mm水位正常关闭)
高水位跳闸(紧急停炉)
+200mm(紧急停炉,自控装置延时2秒)
低水位报警1
-80mm(增大给水,校对水位计,停止排污)
低水位报警2
-100mm(检查给水系统,省煤器,水冷壁系统运行是否正常)
低水位跳闸(紧急停炉)
-200mm(紧急停炉,自控装置延时两秒)
三、
烟气系统联锁保护条件
a、引风机启动条件(满足下列所有条件)
(1)引风机入口导叶关闭(位置小于5%)。
(2)引风机出口电动风门开启。
(3)引风机变频备妥。
(4)冷却风机运行。
b、
引风机跳闸条件(符合下列任一条件)
(1)引风机前、后轴承温度≥85℃。
(2)引风机电机前、后轴承温度≥95℃
(3)引风机轴承振动≥7.1mm/s。
(4)引风机电机线圈温度≥135℃
c、报警
(1)风机前后轴承温度≥75℃。
(2)电机前后轴承温度≥85。
(3)引风机电机定子温度≥90。
(4)引风机轴承振动≥6.3mm/s
d、引风机入口导叶
(1)两台引风机同时跳闸,引风机入口导叶保持一定开度。
(2)引风机B运行时停引风机A,引风机A入口导叶关闭,风机B入口导叶保持一定开度。
(3)正常运行时,入口导叶调节进入引风机的烟气量。
e、引风机出口电动风门
当风机跳闸或停运时,该电动风门保持原来开度。
风系统连锁保护条件
a、送风机启动条件(满足下列所有条件)
(1)引风机有一台运行。
(2)风机轴承温度小于设定值。
(3)送风机入口导叶关闭,位置小于5%。
(4)无送风机跳闸条件。
(5)送风机冷却风机已运行。
(6)送风机频率小于5Hz。
(7)送风机出口挡板开启。
送风机跳闸条件(符合下列任一条件)
(1)两台引风机跳闸或停运。
(2)送风机前、后轴承温度≥85℃
(3)送风机电动机轴承温度≥95℃
(4)送风机电机定子温度≥135℃(6取2)
(5)送风机轴承振动≥7.1mm/s。
(6)事故按钮停机。
(1)风机轴承温度高于≥75℃。
(2)电机轴承温度≥85℃.
(3)送风机电机定子温度90
(4)送风机轴承振动≥6.3mm/s
d、送风机入口导叶
(1)能自动开启和关闭。
送风机解列时,入口导叶保持一定开度。
(2)自动调节送风机出口风量。
e、
燃烧器入口电动风门
该风门具备自动开启、自动调节的功能,当送风机停运时,该风门自动开启。
正常运行时,该风门自动调节锅炉风量。
热控系统连锁保护条件
a紧急放水门
(1)汽包水位大于+100mm(三取二)紧急放水门自动打开。
(2)汽包水位小于+30mm(三取二)紧急放水门自动关闭。
b集汽集箱对空排汽
(1)集汽联箱压力高13.98MPa自动打开向空排汽。
(2)集汽联箱压力低13.40MPa自动关闭向空排汽。
C再热器对空排汽
(1)再热器出口母管压力高2.60MPa自动打开对空排汽。
(2)再热器出口母管压力低2.40MPa自动关闭对空排汽。
四、
锅炉主燃料跳闸保护条件
a、
发生下述任何情况主燃料跳闸
(1)两台引风机跳闸;
(2)两台送风机跳闸;
(3
汽包水位高于最大值,+200mm(三取二);
(4)汽包水位低于最小值,-200mm(三取二);
(5)锅炉炉膛正负压超过极限值,炉膛压力开关(三取二)(+1500pa);
(6)锅炉炉膛正负压超过极限值,炉膛压力开关(三取二)(-1500pa);
(7)送风风压低;
(8)全炉膛灭火;
(9)主燃料全失;
(10)煤气压力低;
(11)尾部CO高;
(12)手动MFT;
主燃料跳闸,将伴随以下动作
(1)高炉煤气支管气动快切阀调节阀关到位后打开支管放散。
(2)转炉煤气支管气动快切阀调节阀关到位后打开支管放散。
(3)关过热器一级二级减温水调节门电动门电动总门。
(4)给谁调节改为手动。
(5)关再热器减温水电动总门调节门电动门。
(6)全部二次风门自动打开至100%。
第三章、主要辅机运转
第一节、引送风机
一、风机的试运转
机械运转试验首先在无载荷(关闭进风口管道中的阀门或调节门)的情况下进行运转。
若调节门全开状态进行,必然有电流过大的现象,为了避免烧毁电机,启动时,应关闭调节门,启动后,调节门逐渐增大,并严格控制电流在额定值之内,新安装的风机试运转时间不少于2小时,修理安装后试运转不少于30分钟,如无异常现象,方可正式使用。
二、风机的维护
为了避免由于维修不当引起认为故障及事故的发生,预防风机及电机各种自然故障的发生,从而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必须加强对风机的维护。
1)根据使用的各种情况定期清除风机的内部,特别是叶片的积灰和污垢,并防止锈蚀。
2)如发现流量过大,不符合使用要求,或短期内需要较少的流量,可利用调节门进行调整,以达到使用要求。
3)对温度计及油标应定期进行检查。
4)在风机的开车、停车或试运转时如发现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进行检查。
5)为了确保人身安全,风机的维护必须在停车时进行。
三、风机的主要故障及原因
在风机的运转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