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ppt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ppt(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大头医生大头医生编辑整理英文名称英文名称enteroinvasiveescherichiacoliinfection别名别名enteroinvasiveescherichiacolienteritis;肠侵袭性埃希大肠杆菌感染;肠侵袭性埃希氏大肠杆菌感染;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类别类别感染内科/细菌性感染/致病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ICD号号A48.8概述概述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enteroinvasiveE.coli,EIEC)首先于1967年日本报告自患痢疾样腹泻的大儿童和成人中发现,常误为菌痢。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主要在大儿童及成人中致病。
新生儿对此菌易感性差。
至今未有在小婴儿中暴发的报道。
曾有在学校、部队、社团及医院内流行的情况,但较多为散发病例。
病因病因由EIEC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EIEC是1967年从“痢疾”病人大便中分离获得的一组致腹泻大肠埃希杆菌。
EIEC与志贺菌有类似的生化特性,无动力,对乳糖不发酵或发酵缓慢,有共同抗原,均为侵袭性致病菌,也称痢疾样大肠埃希杆菌,可侵入上皮细胞,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引起炎性反应。
要注意对两者进行鉴别,鉴别培养基有枸橼酸盐培养基、醋酸钠培养基。
常见之O血清型有:
O28、O29、O32、O112、O124、O136、O143、O144、O152、O164、O167等。
病因病因EIEC不产生肠毒素,主要侵犯结肠,形成肠壁溃疡。
致病毒力强,只要10100个细菌即可发病。
污染水和食物可引起暴发流行,也可因接触传播,形成散发病例。
成人、儿童均可发病。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EIEC侵袭肠黏膜上皮细胞,细菌死亡后释放出内毒素,破坏细胞形成炎症和溃疡,引起腹泻。
临床较少见,主要侵犯较年长儿童和成人。
临床表现类似菌痢。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
症状与菌痢不易鉴别,确定诊断必须有EIEC血清凝集试验阳性,同时大便培养所得之大肠埃希杆菌作豚鼠角膜试验亦阳性。
治疗同菌痢,对于重症需抗菌治疗。
并发症并发症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的肠外并发症并不多见。
1.菌血症主要见于儿童,有营养不良、镰状细胞贫贫血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
国外已有100多例,国内也有少数病例报道,合并菌血症者症状较严重,病死率高达46%。
菌血症多见于发病后12天,抗生素治疗有效。
2.溶血尿毒症综合征主要见于痢疾志贺菌感志贺菌感染。
有些病例开始时有类白血病反应,继而出现溶血性贫血及DIC。
部分病例出现急性肾衰竭,肾脏大小动脉均有血栓及肾皮质坏死,肾小球及动脉壁有纤维蛋白沉积,约半数病例鲎试验阳性,多数病例血清中免疫复合物阳性。
并发症并发症内毒素血症可能和发病有关,但其他细菌引起的内毒素血症并无类似表现。
本病预后严重。
3.关节炎多发生于菌痢后2周内,可能为变态反应所致,主要累及大关节,可引起膝、踝关节红肿、渗液。
关节液中有凝集志贺菌的抗体,血清抗“O”效价正常。
用激素治疗可以迅速缓解。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同时大便培养所得之大肠埃希杆菌作豚鼠角膜试验亦阳性。
诊断诊断确定诊断必须有EIEC血清凝集试验阳性。
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临床注意与菌痢相鉴别。
治疗治疗1.一般症状明显的患者必须卧床休息,按照肠道传染病消毒隔离。
饮食以流质为主。
病情好转后改用稀饭、面条等。
忌食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有失水者应酌情补液。
对婴儿失水在体重5%10%范围,可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溶液(ORS),每升水中含葡萄糖20g、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经我国各地试用近2000例,平均有效率为96.9%。
对反复呕吐或严重脱水者,可考虑先静脉补液,尽快改为口服补液。
治疗治疗2.抗菌近年来EIEC对各种药物及抗生素的耐药性逐年增长,目前对常用抗菌药物如磺胺、链霉素、氯霉素与四环素大多耐药,临床疗效相应降低。
细菌可呈多重耐药性。
所以对于EIEC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当地流行菌株药敏试验或患者大便标本培养的结果进行选择,避免无针对性的滥用。
在一定地区内注意轮换用药。
抗菌药物疗效的考核应以粪便培养阴转率为主,治疗结束时阴转率应达90%以上。
常用药物包括下列几种:
治疗治疗
(1)喹诺酮类药物:
具有抗菌谱广,口服易吸收等优点,近年耐药株逐渐增多,耐药性也可通过质粒介导。
对志贺菌感染常用环丙沙星400600mg/d,分2次或3次口服,疗程35天。
其他新的喹诺酮类药物,对志贺菌感染也有效。
(2)磺胺甲噁甲噁唑/甲氧苄苄苄啶(复方磺胺甲噁甲噁甲噁唑):
剂量为2片/次,2次/d,疗程7天。
根据我们使用结果,治愈率可达95%以上。
近年来耐药性逐步增长,疗效有下降趋势。
对有磺胺过敏,白细胞减少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忌用。
治疗治疗(3)抗生素:
EIEC对常用抗生素如氯霉素、链霉素、氨苄西林大多均已耐药,部分菌株对多西环素仍然较敏感。
多数致病菌体外试验对卡那霉素、庆大霉霉素仍较敏感,但仅能注射用药,即时效果较好,由于肠壁组织内药物浓度较低,不向肠腔排泌,不易清除细菌,易复发,宜和甲氧苄苄啶口服合用。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亦对志贺氏菌有较好的疗效,必要时也可选用。
(4)中药小檗碱0.3g/次,4次/d,7天为一疗程。
治疗治疗或用生大蒜口服,或马苋煎剂口服,或用白头翁汤煎剂口服,均有一定效果。
预后预后EIEC所致的腹泻病死率较高。
预防预防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在多数情况下属于自限性疾病,多于12周内痊愈。
预后和下列因素有关:
年老体弱、婴幼儿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并发症多,预后严重;中毒性菌痢病死率较高,尤其是呼吸衰竭型;痢疾志贺菌型引起症状较为严重,而福氏菌易致慢性,耐药性菌株则影响疗效;采用适当抗菌药物对清除感染有重要作用。
用药不当、疗程不足、治疗不及时均影响疗效。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by大头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