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治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0177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治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治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治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治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治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治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治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治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治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政府原因

(二)单位负责人原因

(三)会计人员原因

(四)中介机构的原因

(五)会计规范本身具有不完善性

(六)现行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具有不科学性

(七)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四、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一)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

(二)提高企业经营者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三)加强中介机构管理,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

(四)加强会计法规建设,逐步完善会计理论

(五)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

参考文献

会计信息是真实、客观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准确揭示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的经济内容,并以直观的文字、图表予以分析,进行传递展示的经济情报。

[1]会计信息对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会计信息是企业财务决策的语言,也成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它构成了整个社会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生命力,也是对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社会经济的平稳有效运行,要求会计信息能够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实相符。

但是,目前社会上一些单位披露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完整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这已经成为较为突出的问题。

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是指会计信息的输出与其输入不一致导致的信息虚假。

会计信息系统的输出体现于财务报告,输入则体现于表明经济业务已经发生或完成的原始凭证。

[2]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会计信息失真大体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规范性失真。

规范性失真是指由于会计规范不完善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会计规范下生成的会计信息能否绝对真实的反映企业经济活动;

二是会计规范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要求是否达到了目前供给能力的顶点。

由于会计理论固有的局限性以及外界环境的复杂多变,绝对真实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往往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追求。

另外,由于会计信息供给者的自我保护倾向和规范实际制定者有限理性的限制,制定出来的规范也总会存在着种种不足。

这种原因造成会计规范的不完全性,即便会计人员完全遵循了规范的要求,所提供的信息质量也不可能100%的达到目前使用者的要求,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形;

第二类是技术性失真。

技术性失真是指会计人员素质不能满足会计工作的需要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

技术性失真是否会发生依据各国实际情况不同有所差别。

在英、美等会计人员素质相对较高的国家,因技术性原因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概率一般较小,而在我国由于会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很多人难以达到会计准则的要求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因此会导致技术性原因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

第三类是违法性失真。

违法性失真是指有关企业或个人故意违反法律及规章制度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会计信息造假。

这种行为虽然并不都是以个人利益为目的,但具有欺诈倾向,以蒙蔽股东、债权人或政府部门为目的,最终会破坏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使利益关系人的判断和决策错误,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安全。

从以上三类会计信息失真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规范性失真和技术性失真主要由客观因素造成的,是不可避免的,且这类信息失真由于没有明确的利益导向,所造成的危害也相对较小,较容易被发现和纠正。

违法性失真则主要由会计信息披露者主观因素造成的,有通过操纵会计信息以便从中牟利的明确的利益导向,其手段很难被发现,结果往往误导相关利益者的经济决策,所造成的危害极大,也是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不再仅仅是传统的个别会计人员挪用、贪污公款,而是以法人为主体的集体行为为主,单位负责人胁迫或诱使会计人员做假帐、假表、玩数字游戏及变通处理经济业务,有的甚至串通注册会计师做假审计报告、假资金证明。

具体表现为:

一是多列费用,少计收入,甚至帐外设帐,截留收入,以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

二是少列费用,早计收入,虚列资产,虚增利润,以达到粉饰经营业绩的目的;

三是低估负债,高估资产,以达到骗取贷款和投资的目的;

四是出具假凭证,办理假手续报废资产,以达到转移国家资产的目的。

会计信息失真的形成不是简单的、偶然的,而是多个经济主体和利益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只有认真分析其原因,才能更好的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方面,主要包括有:

1、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要政绩。

为了在自己的任期内显政绩,一些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负责人热衷于搞浮夸,置经济规律于不顾,通过对企业实行效益目标和扭亏为盈考核等形式来给企业下达效益指标。

当企业完不成目标任务时又有意识的引导企业虚报利润,隐瞒亏损,以达到粉饰其政绩的目的。

2、政府的保护伞作用。

国有企业改革并没有完全切断国有企业和政府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政府的保护下,国有企业可以通过会计造假来达到其偷税漏税的目的。

3、政府人员的法律素质和管理能力不强。

一些政府人员放松了对新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对已存在的会计工作不规范甚至会计造假视而不见,政府与其他国家机关如财政、税务、统计和审计等部门协调不力,从而导致了信息闭塞和滞后,妨碍了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1、企业领导要成果。

企业的经营成果常常与领导者个人的切身利益挂钩。

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主要来自政府的任命,而政府对企业经营者主要的监督和管理方式是签订“目标责任书”,因此创造良好的经营业绩,既是一项经济任务,也是一项政治任务,完成任务可能仕途光明,否则可能职位不保,经营者的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都与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密切相关,难免就会产生粉饰会计信息的动机。

[3]

2、企业要形象。

一个财务状况不佳的上市公司往往通过包装其财务报告提供不实信息来提高自身的形象,夸大业绩,这样做有利于在客户心目中留下好印象,有利于争取国家项目、银行贷款及其他企业的贷款的担保,有利于多吸引外资,壮大自身实力。

3、上市要条件。

证券市场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为企业解困服务,企业一旦上市即可融来巨额资金,即使濒临倒闭也能起死回生。

然而,企业上市要求条件高,企业为了争取上市,政府为了利用上市救活更多企业,一个硬性搭配,一个虽不情愿也得收下,于是乎,条件不够只好造假来凑够条件,以达到早日上市的目的。

4、披露信息要成本。

企业披露会计信息需要一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更重要的是涉及商业秘密的信息一经披露可能给企业带来致命打击。

因此,企业领导出于减少信息披露成本的考虑,对信息披露问题上往往采取消极的态度,甚至敷衍了事。

5、企业领导法律意识不强,纳税观念淡薄。

一些企业领导法律意识淡薄,在其直接领导下,企业设立多套帐薄,私设“小金库”,出现多种违法乱纪行为。

企业领导依法纳税意识不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提供虚假的纳税申报,隐瞒企业和自身的收入,以达到其偷税漏税的目的。

这主要是指会计人员本身素质不高,如甘肃平凉地区的5973名会计人员中,高中以下学历者2367人,中专学历者1877人,大专学历者1567人,本科学历者162人,分别占总数的39.6%,31.4%,26.2%,2.7%,学历层次明显偏低,而其中会计专业毕业共527人,仅占总数的8.8%,并且存在无证上岗的现象。

具体说来,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人员知识素质不高。

一方面,部分单位存在任人唯亲的现象,这使得部分滥竽充数者混迹于会计人员队伍之中;

另一方面,在会计热的影响下,众多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办会计专业,扩招会计专业学生,而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均是有限的,这种情况必然造成学校的教育产品――会计人员知识素质不高。

2、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不高。

一般来说,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同会计信息质量成正比。

然而在现实中,因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低下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却相当普遍。

一些会计人员为了保住饭碗、提高工资、分到住房等原因而昧着良心做假帐。

3、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一方面,在一些会计基础薄弱的单位,会计人员的业务量太少,得不到应有的煅炼;

另一方面,部分单位忽视了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新的会计知识和会计处理方法得不到传授和应用,会计人员素质自然很难提高。

4、会计人员法律素养不足。

在那些低学历甚至是无学历上岗的会计人员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不懂经济法等会计相关法规的法盲,而一些学历和业务素质相对较高的会计人员为了自身或小集体的利益,存在知法犯法的情况。

5、会计人员会计人员从业环境和独立性较差。

会计人员的工资、奖金、住房和其他一些福利待遇、职务提升等利害关系都掌握在单位领导手中,很多会计人员权衡其职责,只能对领导惟命是从,否则“走人”或“下岗”,奖金、住房、提职更是非分之想了。

[4]以致造成了“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的现象。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履行监督职能的社会中介机构,但其发挥应有的“经济警察”的作用却不尽如人意。

这些中介机构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企业出具假报告,协同企业造假,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利益的驱动。

会计中介机构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为了招揽顾客,增加效益,中介机构不得不答应客户的不正当要求,出具不实的财务报告。

2、中介机构中执业人员素质总体偏低。

中介机构的执业人员当中很多仅仅通过了五门考试而未在基层工作过的注册会计师,他们只取得了注册会计师的资格,但对实际的经济业务也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实际经验,工作能力不强,容易被业务的表象所欺骗,更有甚者,一部分注册会计师道德水平低下,利字当头,他们能够违背道德、诚信原则为客户造假作弊。

  3、中介机构的内部规章制度和外部监督机制比较薄弱,不能保证职业行为准则的有效实施。

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是以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会计规范为依据的,但由于各种主观原因,会计制度本身往往存在一定的缺陷。

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不完善,给企业操纵利润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不完善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

由于企业经营情况千差万别,使得不同企业同一会计事项的个性日益丰富,这就使得制定会计准则时往往留有一定的余地,即对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会有多种备选的会计处理方法,例如,对存货的计价,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也可以采用后进先出法等其他方法;

对所得税的核算,可以采用应付税款法,也可以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

而采用不同的处理办法,产生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会计政策的选择性给企业留下一定的弹性,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权也会加大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可能性;

[5]第二,会计估计的主观性。

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出的判断。

例如,企业按备抵法计提坏帐准备时,需要根据债务单位的财务状况,运用以往的经验,对坏帐准备金额作出估计。

而这种估计,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企业可以通过多提或者少提坏帐准备金来达到调整当期损益的目的;

第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时滞性”。

由于已有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都是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环境的具体情况制定的,常常落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和经济行为的创新,使其与会计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的时滞性。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缺位会使企业对准则外会计事项的确认和计量等方面带有很大的随机性。

科学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应该既关注企业业绩指标的结果,也关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不少企业为达到考核指标,往往以牺牲未来利益为代价去迎合监督部门对指标的要求。

正是这种不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诱发了企业的短期行为,导致会计造假、违规交易等一系列违规行为的发生,企业提供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也就大打折扣,失去了其应有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同内部审计部门来执行的。

由于许多原因,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不能得以正常发挥。

首先,单位负责人对内部审计持排斥的态度,认为内部审计不过是代表国家实施的微观经济监督,其主要职能与国家审计没有多少实质性差别,从而对内部审计不认可,不支持;

其次,由于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受雇于所在单位,无法真正独立地行使自己的职责,对单位违法违纪的财务活动视而不见,根本尽不到其监督职责。

而财政、税务、审计、会计师事务所等外部监督力量,管理上各自为政,对企业的违法违纪行为,谁都可以过问,谁都可以不问,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发挥监督作用,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失真的会计信息所带来的损失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弥补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困惑和担忧也未必能在短期内从阴影中摆脱出来,这就给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带来了隐患和危害,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引发会计信息的信任危机。

由于企业经营者的舞弊和会计从业人员的假帐造成企业破产倒闭,使得投资者和债权人蒙受巨大经济损失,人们对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产生更为深重的疑虑,从而引发了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危机。

第二,假会计信息会驱逐真会计信息。

某些企业的经营者为了避免他所经营的企业被兼并以至自身被淘汰而寻机粉饰财务报表,达到夸大经营业绩的效果。

这样一来,会造成所有企业的平均业绩虚假上浮,从而使得会计信息质量下降。

原本经营业绩良好且提供真实完整会计信息的企业经营者,其帐面业绩很可能低于平均业绩而遭到出局,而经营业绩差但经过粉饰的会计信息的企业经营者,其表面业绩很可能高于平均业绩而得以生存。

这样,如果机会收益远大于败露成本时,便会出现假会计信息驱逐真会计信息的现象。

第三,搅混资本市场,进而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资本市场是对资本资源进行再分配的场所,从而对社会资源进行再配置。

不同的资源配置意味着不同的经济效率。

当资本市场是有效率时,就会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

当资本市场是无效率或低效率时,则阻碍社会经济进步。

但若资本市场的主体上市公司以假帐面对公众时,就会给公司的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带来利益侵害,产生严重的不良经济后果和社会资源配置的无序化,搅混了资本市场,进而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政府在制定政策、会计制度等方面容易引起会计信息失真,因此,政府应积极转变职能,该由市场进行调节的,决不过多干预,在制定会计制度时应考虑多方利益,实现公平合理。

同时还应深入国企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机构,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实现政企分开,从制度上根治会计信息失真。

企业经营者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防治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环节。

首先要保持一个平衡的心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心智结构,承担起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健康发展的责任。

其次,要加强经营者和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使他们努力学习掌握现代管理经营知识和手段,特别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要求每一位经营者和会计人员要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理念和道德理念。

既要加强法制意识,又要加强道德自律意识,增强道德责任心和责任感,保持职业良知,坚决不做假帐。

最后,要加强和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地位。

会计人员的法律地位要进一步提高,是会计人员业务上存在于企业之中,又独立于企业之外。

如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度”,让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责任由企业法人承担,从而给会计人员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使会计人员为做到实事求是的会计信息免除后顾之忧。

第一,加强中介机构本身的社会监督。

这不仅包括加强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对中介机构的监督,也包括建立举报制度,使中介机构的造假行为暴露无遗。

第二,改革中介机构的挂靠制度,减少中介机构对政府部门的依赖,使其真正独立自主,以便更好的发挥其社会监督作用。

第三,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管理。

促使注册会计师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明确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信息审查签证的法律责任,对不负责或违反职业道德的注册会计师要制定具体的处罚措施[6]。

一方面,完善会计法,提高会计法的可操作性,执行统一的会计法规,废除那些地方性的会计法规,使指导会计工作的技术标准只有一个,使具体业务核算必须遵循相应具体准则规定,防范会计舞弊,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另一方面,我们在发展会计理论的同时,尽量减少信息失真程度,会计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世界经济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会计理论也将不断创新和发展,使提供的会计信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没有约束的权力会产生腐败,同样,没有监督的会计会导致信息失真。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强化内部监督,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内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建全和完善内部会计管理和控制制度,包括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帐务处理流程、内部牵制、稽核、原始记录管理、财产清查、帐务收支审批、会计档案保管、财务分析、违纪处理等项制度,从原始凭证的索取,到会计报表的核算,规范必须的程序,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强化内部监督,防止非法取得或填制、伪造原始凭证,强制会计人员必须根据真实的原始凭证进行核算,从而形成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杜绝违法现象的发生。

同时加大违法打击力度,提高其造假成本从而减少其预期收益,由于会计违法打击力度不够,如处罚金额太小等,会计造假风险成本远小于其风险收益,造假行为自然难免。

加大对会计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扩大查处范围,执法部门应不满足于小范围的抽查,而应加以全面的有重点的调查,及时发现问题。

第二,加大查处力度,该罚款的,严格执行,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追究单位负责人和总会计师等人的行政责任不能流于形式,应真正起到惩罚教育的作用。

第三,建立公告制度,对违法单位和个人应在重要的报刊、网站上予以公告,对其曝光,促其改正,即惩戒前者,又警示后人。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失真在现实经济运行中主要表现为……;

参考文献:

[1]任立刚,韩淑菊,金丽,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原因及预防措施, 科技信息,2008,11:

P301

[2]马喜凤,马莉,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商业经济,2008,2:

 P30

[3]杨剑楚,浅谈会计信息失真及防范,市场论坛,2004,9:

P93

[4]王艳,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治理,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15,1:

P116

[5]包军,王志革,赵宏伟,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对策,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8,1:

P31

[6]杜艳玲,南郁,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对策,工作研究,2004,2:

P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