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历史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巩固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0074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历史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巩固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历史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巩固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历史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巩固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历史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巩固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历史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巩固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历史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巩固文档格式.docx

《高中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历史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巩固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历史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巩固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历史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复习巩固文档格式.docx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主要大国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

属于《波茨坦公告》内容的是()

A、”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

B、“霸王战役应……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

C、“三国部队将各自占领德国的一个区域。

D、“德国……所得之结果,……可为日本人民之义殷鉴。

第4题【单选题】

下图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军军官和一个苏军下级军官面面相觑的历史照片,双方眼神之间传递着“友情”。

这个历史场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A、《慕尼黑协议》签订时

B、德国入侵波兰后

C、苏德战争爆发后

D、雅尔塔会议召开时

第5题【单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不堪一击,在短短的六个星期内就宣告投降,其主要原因包括()

①法国政府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缺乏同德国侵略者开展的思想和军事准备

②坚持消极防御战略,对德军主攻方向判断失误

③在飞机、坦克等现代化武器的生产方面落后于德国

④综合国力不如德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第6题【单选题】

1941年10月1日,美英苏开会签订议定书,规定从会议结束至1942年6月,美英每月向苏联提供飞机400架、坦克500辆和其他武器、军用物资;

苏联则向美英提供军工原料。

该议定书()

A、在斯大林格勒会战背景下签署

B、体现了《大西洋宪章》的精神

C、表明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开始联合行动

D、为战胜从西斯轴心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7题【单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主要大国为了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对战后世界进行安排,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

下列各项条款中,属于雅尔塔会议的内容是()

A、“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国”

B、“霸王战役应……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

C、“我们的宗旨是……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

D、“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所得之结果……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

第8题【单选题】

如图是17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系列重要文献。

它们()

①反映了近代以来国际争端频繁

②得到了各国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

③展现了人类追求和平的持续努力

④成为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依据

B、①②④

D、②③④

第9题【单选题】

中国全民族抗战刚爆发之时,英美等国认为积贫积弱的中国很快就要变成第二个埃塞俄比亚,不愿因支持中国而同日本对抗。

到1938年,美国表示愿意以贷款方式援助中国。

在美国影响下,英国也宣布对华贷款。

这表明中国抗战()

A、改变了美英远东政策的走向

B、牵制了日本世界战略的展开

C、促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D、唤起世界人民的同情和尊敬

第10题【单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世界正义力量团结在一起”,建立起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其标志是()

A、《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第11题【单选题】

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新的《中立法》,允许其他国家在现金购买,运输自理的条件下,购买美国武器。

对此评论正确的是()

A、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发战争财

B、这有利于掌握制海权的英国

C、表明美国完全放弃“中立”政策

D、这是美国对日本进占印度支那的反应

第12题【单选题】

下图为一幅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形势图,该图反映出()

A、三国轴心最终形成

B、德国即将进攻波兰

C、慕尼黑协定的后果

D、德国吞并了奥地利

第13题【单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参与签署或以中国的名义签署的反法西斯文件有()

①《大西洋宪章》②《开罗宣言》③《雅尔塔协定》④《波茨坦公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第14题【单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法国丧失了作为一流大国的号召力,主要是因为()

①经济实力严重衰退②战争中维希政府的投降行径损害了法国的国际威望③战争给法国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④海外殖民地全部丧失

第15题【单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提供的经验教训有()①防止法西斯死灰复燃②绥靖政策对大战的爆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③落后就要挨打④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B、①②③④

C、①③

第16题【单选题】

1942年苏德战场集中力量进攻的主要目标是()

A、莫斯科

B、斯大林格勒

C、列宁格勒

D、库尔斯克

第17题【材料分析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初期,德国海军潜艇司令卡尔·

邓尼茨依靠潜艇单干,在战争爆发的第一个月里平均每天击沉盟军13艘舰船。

希特勒批准了邓尼茨建造潜艇的计划,德国国内的潜艇造船厂由3个发展到16个,制造速度每月增加到20-25艘。

当时英国很多人认为德国承诺过不会不警告就击沉没有任何护航的船只,而英国人发明的声经常把海底的石头、沉船、和鱼群与潜艇一起探出来。

1940年9月2日,英美两国签署协议;

英国把巴哈马群岛、牙买加群岛等英属殖民地的海空军基地主权转让給美国99年,美国送給英国50艘驱逐舰用于护航。

为了生存,英国科学家研制出新型雷达,英国海军部在苏格兰的赫布里底群岛的托贝小镇新建了海上训练基地,学习航海和反潜机能。

到1943年夏天,德国进攻的势头被成功遏制,邓尼茨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坦承:

在1943年5月,他知道德国已经输掉了大西洋战争。

——摘编自《二战时大西洋上的潜艇战》

根据材料,概括二战时英德潜艇战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趋势形成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中潜艇战的影响。

第18题【材料分析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0年10月14日,蒋介石召见英国大使卡尔:

“我等中国人素讲信义,既不甘屈服于强国之威胁,亦不鄙视战争失利之国家。

法国屈服之后,中央领袖确有大部分主张重新考虑我国策者,然我人仍主张坚守此项原则,不应更张。

我人绝不改变我国家之特性。

”1940年11月1日,蒋介石约见卡尔及美国驻华大使詹森,面交《中美英三国合作方案》。

其原则部分认定中国之独立自由为远东的和平基础,提出英美与日本,或英美两国中任何一国与日本开战,中国陆军全部参战;

英、美派遣军事与经济、交通代表团来华,组织远东合作机构。

1942年,戈林的亲信洋克与桂永清谈判,要求中国“突攻印度,与德合作”,企图使德、日两军在印度洋会师。

蒋介石6月18日日记云:

“对德国路线,勿再探索为宜,以桂永清非长于此,不如严令拒绝之。

”随后,蒋介石即命陈布雷以陈本人的名义复桂永清一电:

指示其“谢绝”,“以为此种提案,决不可能,亦难转达其意,覆绝为要”。

——摘编自《杨天石:

蒋介石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蒋介石召见英美大使时的二战形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蒋介石的对德态度及其影响。

第19题【材料分析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41年12月23日下午4时至次日凌晨3时在重庆召开的“中美英三国联合军事会议”通过了《远东联合军事行动初步计划》。

计划主要内容为:

①各方目前应尽现有实力,对日本根据地及建筑物发动空袭攻势,以使仰光及缅甸全境免受敌方攻击;

②继续以器材供给中国,以支持中国抗战;

③中国军队应继续以攻击或攻击之威胁,对日军之交通线发动军事行动,以牵制日军;

④待实力充实后,即发动中美英可以抽调之军力,对日改取攻势;

⑤在重庆之联席分区军事委员会应随时开会,并将资料及建议案送交联军军事委员会,俾该会得拟定东亚战略;

⑥希望在美国组织之总机构能早日实现。

——《近代以来重庆100件大事要览·

中美英三国联合军事会议的召开》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英三国联合军事会议”召开的背景。

依据材料概括《远东联合军事行动初步计划》的战略意图。

材料中“在美国组织之总机构”的含义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会议对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产生的影响。

第20题【材料分析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940年8月,德军参谋部根据希特勒的指示,开始制订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

1941年6月22日凌晨4时,德国法西斯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过了一个半小时才向苏联宣战。

意大利、罗马尼亚、匈牙利和芬兰也相继参加了侵苏战争。

进攻的兵力共190个师(其中德军153个师)550万人,坦克4300辆、飞机近5000架。

战争一开始,德军首先对苏联西部各重要城市、交通枢纽、军事据点以及正在调动中的苏军进行猛烈轰炸和炮击,随后以坦克和机械化部队为先导,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约1500公里的战线上全面突进。

一天内,苏联就损失了约1200架飞机,其中有800多架还来不及起飞就在地面上被击毁。

苏军损失惨重,边战边退。

9月间,北路德军包围了列宁格勒,中路推进到离莫斯科约400公里处的斯摩棱斯克,南路占领了基辅。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根据材料,概括德军向苏联发动进攻的特点。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苏军损失惨重的原因。

第21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1940年5月11日到1945年4月16日,反法西斯同盟国空军对德国本土及其占领区进行了战略轰炸,共出动轰炸机708416架次,投弹160万吨。

在具体实施这一政策的过程中,除了军事目标,英、美空军,特别是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部队也对德国131个大城市进行了轰炸,炸毁、烧毁410多万户住宅(占总数的20%),炸死、烧死465000余人,其中平民为410000余人,其他人为士兵、外国强迫劳工和战俘。

还有大量防御工事、飞机场、工厂以及历史文化遗迹和建筑精品被永久摧毁。

在二战结束后的相当长时间里,英、美等国主流媒体大都从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角度书写二战史,强调同盟国空军战略轰炸对于战胜纳粹德国的重要意义……即使提到对德国城市造成的严重破坏和对平民的伤害,也不反思战争的正确与错误问题,似乎发动战争的轴心国是如此穷凶极恶,其抵抗者根本无需为自己的行为做辩护。

——摘编自《二战期间同盟国空军对德国城市的大轰炸及其历史书写与争论》

根据材料概述二战中同盟国对德国大轰炸的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中同盟国对德国大轰炸的行为。

第22题【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在慕尼黑协定前,在当时各种力量那样配置的情况下,有可能预防第二次世界大战。

本来有可能建立一个反希特勒侵略的统一联盟;

这个联盟可联合各种不同的力量,首先是联合苏联和在英法两国试图同苏联人民寻找共同语言的各界人士。

但慕尼黑使建立这种联盟的一切企图遭到最严重的打击。

西方列强在慕尼黑协定中背着我们同德国和意大利搞协议。

——转引自[苏联]沃尔科夫《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幕》

材料二英法与苏联的谈判是在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违反慕尼黑协定出兵占领捷克全境的情况下进行的。

苏联建议召开苏、法、英、波、罗、土六国会议,讨论共同制止德国侵略问题。

4月17日,苏联又进一步提出英法苏三国结盟抗德“八点建议”。

苏联的上述建议非常切合实际,在制止战争保证欧洲安全方面肯定可以发挥作用,但是英法两国从传统的欧洲主义立场出发,排斥苏联参与欧洲事务,同时只要求苏联保证他们的安全,他们却不保证苏联的安全。

——摘编自张小兵《苏联民族利己主义外交政策与二战的爆发》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苏联在二战前夕转而实行民族利己主义外交政策的原因。

简要评价苏联在二战前夕实行的民族利己主义外交政策。

第2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30年代,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主要表现

根据材料,概括“绥靖政策”的基本内涵。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绥靖政策”的影响。

第24题【材料分析题】

(2015·

山东)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合作精神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给人类留下的宝贵财富。

图15为1937年延安大礼堂悬挂的旗帜和标语,图16为1945年11月在哈尔滨建成的苏军烈士纪念碑,它们体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合作。

?

据图15和图16,结合中国抗战的史实,说明合作对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性。

"

第25题【综合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战略地位开始逐渐受到美国决策者的重视。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中国的抗日与美国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美国在大规模援华的同时,从长远利益出发,确定了战后对华政策的长远目标,即建立一个相对稳定而亲美的中国以发挥多种作用,中国成为美国在亚洲的主要据点,抵制苏联的影响,为美国提供巨大的市场和原料基地,在国际事务中提供坚定支持美国的一票。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显示出来的重要军事价值,促成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改善和提高。

抗战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可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

……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

——摘编自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重视中国战略地位的原因。

列举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逐步实现“三级跳”的基本史实。

并从战后世界新的经济秩序形成的角度,用史实说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