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新闻评论教程》重点笔记脉络清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09848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新闻评论教程》重点笔记脉络清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新闻评论教程》重点笔记脉络清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新闻评论教程》重点笔记脉络清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新闻评论教程》重点笔记脉络清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新闻评论教程》重点笔记脉络清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新闻评论教程》重点笔记脉络清理Word文件下载.docx

《《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新闻评论教程》重点笔记脉络清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新闻评论教程》重点笔记脉络清理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新闻评论教程》重点笔记脉络清理Word文件下载.docx

1.“双重评价论”:

具有社会价值、新闻价值的新闻。

2.“八看说”:

八个“是否”。

特点是可操作性强,通俗易学,还能为选择非新闻稿件所用。

3.具体要求:

1)社会规范:

遵守政治规范、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实事求是,清正廉洁)

2)受众需要

A.受众需要具有某种一致性。

即,含有重要性、新鲜性、社会性、知识性、接近性的新闻是受众普遍关心的。

B.不同的受众在需求方面也有差异性。

可以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职业上进行划分。

三、注意事项

1.要有全面的观点

2.要有平衡的观点

既要突出报道的重点,又要兼顾报道之间的平衡。

它最终是通过版面和节目体现出来。

第四节新闻的梳理

一、新闻梳理的下限

新闻的梳理:

对新闻的一次全面的细致的再检验。

首要任务是纠正新闻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差错和问题。

这种着眼于补偏救弊的改稿行为,称之为新闻的“保护性梳理”。

1.纠正各种差错

1)事实性差错(违反常识,不合情理,主观想象,言过其实,前后矛盾,以偏概全)

2)政治性差错

3)知识性差错

4)文字性差错

2.避免各种不当

1)内容不当(提法不当,做法不当,泄露内情)

2)用词不当

二、新闻梳理的优化

在纠正差错和问题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完善新闻的表达,以增强新闻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这种着眼于扬长求精的改稿行为,称之为新闻的“提高性梳理”。

1.凝聚主题

1)一线串珠。

一篇新闻只有一个中心,并一贯到底。

2)削去枝蔓。

为了主题的集中,还要舍得忍痛割爱,将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内容删去。

3)以少胜多。

材料不是越多,主题就越突出。

不说明问题的材料越多,主题会越模糊

4)精简过程。

对事物进行必要的压缩和概括,使新闻短而精。

5)详略得当。

与主题关系直接的、重要的内容应当展开,写得具体详细,不足的还应设法补充。

与主题间接的、一般的内容应当压缩,写得概括,简略,可有可无的还应删去。

2.凸现精华

1)改变体裁,调整结构。

如将通讯改为消息,可突出精华,直接、简练。

2)取其一点,独展所长。

将精华部分分离出来,独自成篇。

3)化零为整,各显其要。

将篇幅长的新闻分成若干篇,组合刊播。

三、新闻梳理的准则

1.有稿必检

2.有错必究。

必须要有乐于和敢于负责的精神。

3.有改必慎。

修改必须有据。

第五节新闻的标题

一、新闻标题与新闻媒体

1.新闻标题在新闻媒体中的作用:

“两导”

1)导受作用。

导受:

引导受众阅读和视听,是导读、导听和导视的总称。

标题受众:

新闻数量与日剧增,人们不可能兼收每一条新闻,于是出现了以接触标题为主的“标题受众”。

标题可以方便受众接触、了解、选择新闻,引起受众对新闻的兴趣。

2)导向作用。

最为明显的表现是就事论理,借题发挥。

它更多的是通过词语的褒贬和语气的强弱来显示。

2.新闻标题在新闻媒体中的区别

1)不同载体的新闻媒体对标题的要求不尽相同。

报纸:

注意辞句的修饰,讲究语言的生动、形象、含蓄和凝练。

广播:

注意音韵的优美和响亮,上口顺耳,要便于受众听清听懂,尽量口语化,通俗化。

电视:

简明扼要,以免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2)同一载体的媒体对新闻标题的要求也有区别。

这是由媒体的性质、受众对象和所属地区等因素的不同所决定。

二、新闻标题与新闻事实

新闻标题与新闻事实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1.新闻标题必须揭示新闻事实

2.新闻标题必须符合新闻事实

三、新闻标题系统的结构

1.主体类标题

基础部分,运用最为经常和广泛。

包括主题和辅题(引题+副题)。

两种类型:

1)单一型标题。

只有主题,用于信息单一的新闻。

广播与电视的标题,以单一型居多。

2)复合型标题。

主题+辅题,用于信息比较重要而又复杂的新闻。

多见于报纸。

2.从属类标题

附属部分,是对主体类标题的补充。

包括提要题和分题,主要用于报纸。

1)提要题:

比较详细的概括文中的主要内容的概要题。

2)分题:

插在新闻或文章中的小标题,或称插题。

3.整合类标题

最高层次的部分,统领主体类和从属类标题。

包括栏题和类题,主要用于报纸。

1)栏题:

为一个专栏或一组稿件所加的总标题。

2)类题:

以归类为主要目的的综合题。

(栏题表某种意向,类题主要起分类和显醒的作用。

四、表现方法

1.态度层面的方法

1)客观性方法:

标题只叙述事实,不发表议论,不加渲染烘托,采取白描手法。

2)主观性方法:

标题对事实进行议论、渲染烘托,明显的体现出倾向性。

2.修辞层面的方法

1)形象方法。

2)强调方法。

加强语气,突出内容,多重复词语、变换语序和设置悬念。

3)蓄意方法。

曲陈其事,隐含其意。

可巧用双关语和巧用标点符号。

4)齐整方法。

特指对偶方法,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层次清晰。

5)引用方法。

借用他人的话语来概括新闻的内容。

6)简练方法。

(炼意、炼句、炼字)

第六节报道的配置

报道配置:

按一定的报道意图将稿件搭配、组织成有机完备的整体。

好的配置,可以使报道显得有序易读,使报道得到强化和深化,使报道获得整体优于部分的积极效应。

一、综合性配置

综合性配置,强调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最常用的配置方式之一。

配置要领

1.点面结合。

重点与一般的结合。

既有分量又利于受众全面了解事物。

2.庄谐结合。

3.褒贬结合。

表扬与批评相重视。

4.图文结合。

5.长短结合。

6.多种文体结合。

二、同一性配置

同一性配置:

将具有相同性的稿件聚在一起。

可以增强新闻单元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往往形成强势,获得规模效应和比较优势。

1.强标识组合

即具有明显标志的同一性配置。

可用来突出报道思想或报道重点,反映重要活动、重要事件和重要典型。

1)借助标题。

通过标题的整合,昭示稿件之间的相同关系。

可以是栏题组合,类题组合。

2)借助专栏。

2.弱标识组合

即不具有明显标志的同一性配置。

通过勾线、围框或前后左右相连来显示稿件之间的相同关系。

适用于不宜或不需作强化处理的同类信息的组合。

一是,报道价值一般,没必要加以突出,或报道价值虽然较大,但已多次采用标题强化。

二是,报道价值较大,但不适宜用明显标识。

三、延伸性配置

延伸性配置:

增配其他稿件,对稿件加以拓展,使之丰富、深化。

1.广度延伸:

即对新闻进行补充,增加相关信息。

着眼于加大信息量,是量的延伸。

2.深度延伸:

即对新闻着力开拓,深入揭示底蕴。

着眼于提高消息质量,是质的延伸。

主要方法是配发评论,以编者按和编后居多。

四、解释性配置

解释性配置:

借助其他材料加以说明不易为受众理解或明了的新闻。

1.文字资料

2.示意图表

 

第七节报道的合成

报道合成:

包括版面和节目的编排设计,是新闻编辑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新闻价值判断的综合表现。

兼具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和技术性,具有终审性和不可逆性。

第八节编排设计

一、编排设计的价值

编排设计,可以评论是非,表达情感,显示个性,引人注意,传达文字、图像、言语没有表达、不易表达和不便表达的消息。

是对报道价值的综合判断和最终表现,是消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隐含的消息具有不可更正性。

1.表态功能:

表达新闻媒体对新闻的立场与态度。

2.启示功能:

通过稿件的组合,产生特定的消息,给受众某种启示。

3.吸引功能

二、编排设计的原则

1.相符原则:

即要与服务对象、与媒体的性质和特点、与新闻单元的性质和特点、与稿件的价值和特点一致。

2.重点原则:

即要突出重点,分清主次。

3.有序原则:

即要分清条理和层次。

4.便易原则:

即要易于受众接受消息。

三、版面编排的方式

1.重点式编排

(运用强化手段突出重点稿件。

强化手段有:

标题字和面积加大,标题字黑底反白,正文字放大或用异体字,正文排长栏,题文加框,粗线勾勒,照片压题,图文组合等。

2.集中式编排

(用整版或半版左右篇幅报道同一类内容。

可以突出主题,烘托气氛,营造声势,引起读者注意,加深读者印象。

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与互补性,避免重复与单调。

3.对比式编排

(将报道内容对立的稿件组合在一起。

有利于主题的强化和深化。

4.对称式编排

(讲究版面元素的工整对称,整体感和稳定感较强,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多用于内容互有联系且篇幅不长的报道。

5.交叉式编排

(要注意稿件之间的穿插、咬合。

是为了保证印刷质量,美化版面的需要。

6.模块式编排

(又称“现代版式”。

模块就是一个方块,是一个单位。

模块式编排的题文组合均成四边形,不忌碰题,讲究块状错落。

优点是版面简洁,整齐,清晰易读,便于读者快速的获取消息,而且易于设计、排版和抽调稿样,十分适合电子排版。

7.冲击式编排

(“拳击式示现”,对视觉构成强刺激。

特点是标题显赫,照片增大,线条粗黑,色调浓重,醒目夺人。

四、版面设计的程序

版面设计:

将报道合成具体化和直观化,使之形成面向读者的格局和外貌。

1.了解要求,考虑布局

2.计算篇幅,调剂余缺

(认真计算稿件的篇幅,这是画版准确的前提。

3.版样

(“三先三后”:

先安排重要稿件,后安排次要稿件;

先安排模块形稿件,后安排非模块形稿件;

先安排版面的四角,后安排版面的中间。

4.看大样

大样:

版面排好后印出的样张。

清样:

大样改正后印出的样张。

《新闻评论教程》: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的诠释

新闻评论:

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一、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的比较

1.反映内容(报道:

事实评论:

本质和意见)

2.写作目的(报道:

传播信息、形成舆论评论:

讲道理)

3.表达方式(报道:

记叙为主评论:

议论为主)

二、新闻评论和理论文章的比较

1.具有更强烈的时效性

2.具有更鲜明的针对性

3.具有更直接的现实性

新闻评论的根本特征:

论题具有强烈的新闻性、论理具有鲜明的思想性、论说具有广泛的公众性。

新闻评论的分类:

一、新闻评论种类的不同分法

1.按主要性能分:

带有全面部署性、带有说理启发性、带有业务指导性、带有政治鼓动性

2.按评书内容分:

政治评论、法制评论、思想评论、经济评论、文教评论(含教育科技卫生等)、文艺评论、军事评论、外事工作评论、国际评论和社会问题评论。

3.按作者身份分:

1)由编采人员撰写的、代表编辑部集体意见的评论有:

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述评等;

2)由专家学者、业余通讯员和受众撰写的署名评论有:

专论、思想评论、小言论、富有新闻性和文艺色彩的随感、杂文、文艺评论。

二、代表编辑部意见的主要评论形式

1.大型重型的评论:

1)社论代表报纸编辑部和同级党委就国内外当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评论,及时表明党的立场和态度,阅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注重政策性、思想性、指导性,文风庄重、严谨、朴实、鲜明。

社论是报纸的灵魂与旗帜,它体现报纸的方向。

党的各级领导经常通过自己的机关报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引导舆论,指导实践。

它是一种最终要的评论形式,被人们称之为“党报的元帅”。

发表社论,一般由同级党委或有关部门审定。

由于规格高,影响大,要坚持少而精。

2)编辑部文章专就当前国内外政治、思想等领域的重要问题或重大事件发表的理论性和真册性言论,有一定的权威性。

它论述范围广泛具体,有浓厚的理论色彩。

它代表报纸编辑部和同级党委对某一重大问题的立场和观点,其内容含量比一般社论更大,规格高于社论,更庄重,更具权威性,因而影响更大。

这种形式要慎用。

必须经同级党委或有关部门审定。

2.中型的评论:

1)本报评论员文章论述内容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介于社论和短评之间。

它大多根据党的方针政策,旧当前政治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某一个方面进行比较集中、深入的分析。

在选题和协作上,较之社论更为自由和灵活。

其篇幅一般比社论短。

发表的郑重程度仅次于社论。

不署名的评论直接代表编辑部集体的意见。

以“本报评论员”或“本报特约评论员”署名的评论,名义上是代表个人,实际上反映了编辑部的观点和倾向,仍有较高的权威性。

评论可以单独发表,但多半和有关新闻报道同时发表,起着总结推广典型、指导全局的作用。

但提出新问题而又把握不定的应该送审。

3.小型的评论:

1)短评为配合传达、阐述党的方针政策,或就当前社会的某些亲乡、问题和现象,以编辑部或以编辑发表的评论。

在写作上较之中型评论更单一,分析更扼要,篇幅更简短。

一般都配合新闻报道发表,针对性、思想性、是都较强,抓住一点,推动一般,起到画龙点睛、突出重点的作用。

2)编者按编者对所发表的报道、文章进行提示、评论或作补充说明的文字,大致分为政治性的和说明性的两种。

按语的写作,要求旗帜鲜明,一针见血,逻辑严密,文字精练。

编者按正式表明编辑部的态度,多采用较为郑重的场合和必要之处。

其作用在于引起读者注意,加强传播效果。

编者按可放文前、文后,也可放文中。

3)编后简要说明编辑部对有关新闻报道或文章的基本态度,多因事抒感,借题发挥,用于一些已作过多次宣传的主题,从新的角度或用新的材料、新的论证方法,给以简单的必要的新说明。

一般都配合新闻报道、文章发表,起深化主题,强调重点的作用。

可拟标题,也可不拟。

三、几种由作者个人署名发表的评论形式

1.专论带有时评的形式,是新闻媒体编辑部约请某一方面专家或权威人士,就他们有深入研究或熟悉的某个专门问题发表意见的文章,是既有现实性又有理论性的一种评论形式,其内容接近于编辑部文章,一般都发表在显要位置。

担由于是个人署名的,权威性和郑重程度较编辑部文章较小。

2.代论主要用于对人民内部某些认识问题的正面引导,以及对国际上影响范围较小的事件,加以评述,帮助国内人民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开阔视野。

往往以个人署名,反映的确实媒体编辑部的立场与态度。

3.新闻时评往往就社会关注度高的新闻事件,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事件,以及公众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作及时、准确、深刻的评论。

一事一议、就事论理,注重议题的新闻性、观点的鲜明性、作者的广泛性,是它的基本要求。

它强调在新闻事件发生过程中发言,积极抢占舆论制高点,从而发挥引导舆论的作用。

“应时而在”、“评在当口”是时评广受好评的根本原因。

要求持论尖锐,文风清新,语言简洁,明白畅晓。

4.思想评论这是运用最为普遍、群众性最为广泛的一种评论形式。

他的特点是,从群众角度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开展群众性的自我教育,使媒体能较多地反映群众的声音。

他的题材涉及面很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无多不谈,大多以思想认识问题作为主要评论对象,以帮助人们澄清是非,提高认识为目的,论述问题时注重就实论虚,夹叙夹议,摆事实讲道理,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同志式、朋友式的谈家常的热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5.微型评论(小言论或袖珍评论)主要指论题单一,分析扼要,篇幅简短,运用灵活,一般有固定版面位置的一种小型评论形式。

它们以短见长,以精取胜,短而有味,有的放矢,言之有物,有今日感、时代感、新鲜感,往往在某上拨动读者的心弦,获益。

了解和掌握各种评论的特点的实践意义:

首先有助于我们在特定情况下,得心应手地选择最恰当的评论形式,其次有助于我们对各种评论形式的配合运用,更好地发挥评论的特长,再次有助于避免评论形式单调的缺陷。

新闻评论的要素

一、论点

1.含义: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事物或者问题的主张、看法和所持的态度。

论点是经过提炼和浓缩了的观念、思想,是作者站在正确立场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对客观实际做了周密的调查和认真的分析研究之后,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看法、主张和观点,它集中地反映着作者对某个事物或某个问题的基本见解。

2.分类:

1)总论点:

(中心论点基本论点主题)是评论中全部观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是作者需要全力说明的总主张、总看法,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红线。

2)分论点:

为了更好地阐明总论点,从几个方面或层层深入地来论述,提出一些证明、补充或者发挥总论点的从属论点。

派生于总论点并为阐明总论点服务的。

3)关系:

a)总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主从关系,因果关系等。

b)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互相平行,逐个深入,互为因果等。

4)作用:

a)分论点的双重作用:

对论述的部分来说是论点,需要加以证明(用以证明的文字称之为部分论据);

而队全文的总论点来说,同时也是论据的作用。

b)总论点的作用,总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和主旋律,是全文的论述中心之所在。

它在文章中的作用,是提携全篇,把各个论点、材料统率起来,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饿说理体系。

二、论据

论据是论点赖以形成的根据和用来证实、说明论点的证据。

充分、准确、可靠的论据,对证明和证实论点很重要。

2.论据分为两类:

事实性论据与理论性论据。

1)事实性论据(表述事实的判断)

用事实作为根据、证据。

这类证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或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饿品格,是证明中心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

主要指现实生活中有代表性的人证、物证,以及典型事例,历史资料和统计数字等。

2)理论性论据(表述客观规律的判断)

a)科学理论

b)国家的法律、法令,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以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讲话T

c)历代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和知名人士的权威性的言论

d)公认的道德规范,人人皆知的生活常识,以及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公理、定义、法则。

e)古今中外各种著作中带哲理性的格言、谚语、歇后语以及诗文中的佳句、炼语等。

三、论证

1.论证从形式逻辑角度讲,就是运用和组织论据去说明和证实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从写作角度讲,论证过程就是把材料和观点统一起来,组成一个完成的说理体系的过程。

论证好象纽带,把需要的论据围绕着论点贯穿起来,组织起来,使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严密的论证是使新闻评论具有战斗力和说服力的保证。

2.论点、论据、论证之间的关系:

论点是灵魂,论据是血肉,论证是骨骼。

论点是灵魂,因为它对论据、论证起统率作用。

论据是血肉,因为论点靠论据证明或说明。

论证是骨骼,因为它是联结论点与论据的桥梁和纽带。

所谓“言之成理”除了所论之理正确以外,主要靠论证的力量。

三者就是这样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论证过程。

新闻评论的选题

一、到哪里去选题

1.新闻评论的选题,就是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述的事物或要论述的问题,它规定着评论的对象与范围。

2.选题的地位:

这是写作全过程中的一个首要环节。

选题主要确定评论什么问题。

评论的论题确定了,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和明确的目标。

3.如何选题:

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实际执行中的情况和问题,了解群众的思想、意见和呼声。

应该从上头精神和下头情况的结合中去找,最根本的,又是从实际工作中去找,从现实生活中去找,要把群众关心的问题,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列入评论选题的范围。

4.要点:

真正吃透上下两头、上下紧密结合的选题。

上,就是中央的精神,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

下,就是基层实际,群众呼声,现实问题。

吃透上头,大多可以通过阅读文件,参加会议和听报告解决,而吃透下头,必须“身入”下去,真正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可以说,评论工作者的“身入”是为了达到评论的深入。

“身入”是深入的前提和基础。

写一篇重要的新闻评论,一般都应深入实际部门,深入基层单位,就有关问题的各个方面做广泛的了解,对其中的主要问题做深入分析,力求详细地占有材料,从全面情况的分析中选定论题,并寻找出正确分析论题的方法。

调查研究的具体方式:

深入实际从事调查;

间接调查(读者来信,单位调查报告,内部情况,书刊材料,参加召开会议等)。

二、学会从现实生活中选题

1.一般而言,凡是群众普遍关注、实际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往往是评论选题的重点。

2.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最新讲话精神,殛待进行舆论引导;

2)现实生活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新人新事新风尚,殛待进行宣传倡导;

3)当前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或薄弱环节,殛待进行正面疏导;

4)人们共同关注而又疑惑不解莫衷是一的问题,殛待进行澄清;

5)社会生活中一些违反科学又习以为常的种种言行,殛待进行唯物论教育。

三、第三节好的论题应具备的条件

1.触及现实,富有新意

2.面向全局,准而有当

3.大中取小,以小见大

新闻评论的立意

一、定义:

立意就是作者对所评述的事物或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的见解,也就是确定评论的主要意思,以构成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地位:

立意是诸论点的总和并且统率诸论点,是全文的基调,也是评论写作全过程中的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中心环节。

三、立意的主攻目标

立意贵在“站得高”,核心问题是一个“新”字。

刻意求新,应该成为每位评论工作者的毕生追求。

1.论题要有新思想

2.论理要有新高度

3.论述要有新角度

四、立意的思维方法

1.要善于“把道理磨碎了讲”,即把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小的从属论点,一层一层地,一个一个地讲清楚。

只有把事物、现象或概念加以“条分缕析”,剖析成若干组成部分,找出各部分的本质属性及彼此之间饿联系,这样才能找到理。

2.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事物进行正确、深入、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