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解密透镜及其应用同步练习附答案和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09667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复习解密透镜及其应用同步练习附答案和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物理复习解密透镜及其应用同步练习附答案和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物理复习解密透镜及其应用同步练习附答案和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物理复习解密透镜及其应用同步练习附答案和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物理复习解密透镜及其应用同步练习附答案和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复习解密透镜及其应用同步练习附答案和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

《中考物理复习解密透镜及其应用同步练习附答案和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复习解密透镜及其应用同步练习附答案和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复习解密透镜及其应用同步练习附答案和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小红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

当她把蜡烛移到距透镜10cm处时,所成的像是(  )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虚像

5.如图所示,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观察一张印有2014年南京青奥会会徽的图片,此时图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 

A.大于10cm小于20cm 

B.等于20cm 

C.小于10cm 

D.大于20cm

6.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

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起了实验。

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

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B.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C.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D.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7.如图是微型手电筒所用的小灯泡,小灯泡前端的A部分相当于______,对光有________作用。

8.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相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等大的像,由此可推断:

所成的____(选填“都是实像”“都是虚像”或“一个实像、一个虚像”),甲透镜的焦距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乙透镜的焦距。

9.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a)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现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5cm处,如图(b),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像。

(a) 

(b)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焦距等于10cm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

(1)将蜡烛放在A点,光屏在B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

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次数 

6

物距/cm 

40 

35 

30 

25 

20 

15

像距/cm 

13.5 

14 

15 

16.7 

30

①在1~4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________的实像。

②第6次的像比第5次的像______(选填“大”或“小”)。

(3)将蜡烛放在C点,观察到烛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后,若希望看到更大的虚像,应将蜡烛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微课程:

透镜的应用、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下列哪种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 

A.放大镜 

B.近视镜 

C.投影仪 

D.照相机

2.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

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

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

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时,所成的像变小;

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时,所成的像也变小

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

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3.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华已(  )

A.患上近视眼,需要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患上近视眼,需要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患上远视眼,需要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患上远视眼,需要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4.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

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___________相似。

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小,与此对应的像距将________。

6.如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

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________(选填“等大”“缩小”或“放大”)、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如果图中h=40cm,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小于______cm。

7.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途径,由图可知:

______(选填“甲透镜”或“乙透镜”)是凹透镜,可用于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的矫正。

8.如图所示是人眼球的成像原理图,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则:

当物体在很远的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它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______(选填“前”“上”或“后”)而导致看不清物体,但实际上,人眼在由远到近的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所以人们还是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

下列哪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人眼球成像原理一样?

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①照相机 

②放大镜 

③投影仪 

④潜望镜

9.小明利用家中电脑上的视频摄像头给自己拍数码登记照。

试拍后发现左脸白,右脸黑,原来是台灯放在左侧,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调整台灯后,小明应在距离镜头________________处;

如果觉得像偏小,他应该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镜头。

看着自己的照片,他发现面部光线还是不均匀。

请你帮他想出一个解决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密透镜及其应用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D 

解析: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选项A错;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变小,B错;

月食、日食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C错;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选项D正确。

2.C 

凸透镜成实像的特点是上下颠倒,左右反转,原来像在光屏上侧,说明蜡烛偏低或光屏偏低,还有可能凸透镜偏高,总之,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根据上面分析,只有C选项的调节是正确的。

3.C 

从题图可以看出,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大于1倍焦距且小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项C正确。

4.B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时,此时物体应放在2倍焦距之外,像距为10cm,像的位置应该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当把物体移到距透镜10cm处时,即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正确的选项是B。

5.C 

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此可以判断图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一定小于焦距,即小于10cm。

6.D 

放大镜是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观察完正立、放大的虚像后,需要将凸透镜远离花朵,才能观察到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项D正确。

7.凸透镜 

会聚 

小灯泡的前端A部分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在微型手电筒中节能灯前端相当于凸透镜,代替凹面镜在普通手电筒中的作用,起到聚焦作用。

8.都是实像 

小于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成缩小和等大的像都是实像,且都是倒立的,物体成缩小的像时,其物距大于2f,物体成等大的像时,物距等于2f,由此判断甲透镜的焦距小于乙透镜的焦距。

9.15.0 

缩小 

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焦点上,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为焦距,由题图(a)可知,此时焦距为15.0cm,当蜡烛距此透镜35cm时,即蜡烛在2f以外,所以在光屏上得到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10.

(1)左 

(2)缩小 

大 

(3)左 

从装置图可知,此时蜡烛在2f以外,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在1f和2f之间,所以应将光屏向左移动;

实验的1~4次,蜡烛均在2f以外,所成的像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第5次实验是蜡烛正好在2f处,此时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而第6次实验是蜡烛在1f和2f之间,此时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蜡烛在C点时是位于1f以内,此时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蜡烛越靠近焦点像越大,所以为得到更大的像,应将蜡烛向左移动,靠近焦点。

透镜的应用、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由题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并且成实像,此时物体应该放在了2倍焦距之外,所成像的位置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题图甲中凸透镜所成的像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书本应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这是放大镜的成像原理,而题图乙观察到字是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是投影仪的原理,书本应在凸透镜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

在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越大,因此选项C正确。

3.B 

由题意可知,小华看书越来越近了,说明他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是患上了近视,需要配戴凹透镜矫正,故选项B正确。

4.C 

甲图中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乙图中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漫反射是由于反射面粗糙不平导致了反射光向各个方向传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只有选项C正确。

5.照相机 

变小 

摄像头拍摄的像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与照相机的原理是相同的,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远,像距越小,所成的像越小,从图片上看,由乙到丙,汽车所成的像逐渐变小,即像距变小。

6.放大 

倒立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0 

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而平面镜只是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使射向平面镜的光呈现在屏幕上方成像,要使物体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必须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因此凸透镜的焦距f<40cm<2f,20cm<f<40cm,则焦距不可能小于20cm。

7.乙透镜 近视 

从光路图可知,激光经过甲透镜后光线变得比原来会聚了,所以甲透镜是会聚透镜,即凸透镜;

而激光经过乙透镜后光线变得比原来发散了,起到了发散作用,所以乙透镜为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它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8.后 

① 

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像远离凸透镜,既像成在视网膜后方;

要使像仍然成在视网膜上,则需要将光线会聚一点,使像距变小,所以看近物时晶状体焦距会变小,这是一种变焦系统,而像距并没有变化,这类似于照相机。

9.直线传播 

大于二倍焦距 

靠近 

灯光不直接照射面部(用多灯从不同角度照明;

让灯光透过白布照明;

让墙面反射灯光照明等)

解析:

左脸白,右脸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照射到右脸的光线较少引起的。

视频摄像头的原理与照相机相同,是将景物置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越大,所以他应该靠近镜头。

拍摄的像面部光线不均匀,是由于光源光线太强或不均匀造成的,应改变灯光使之不直接照射面部,或类似于照相馆中用多灯从不同角度照明,也可以让灯光透过白布使光线柔和一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