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第3章第3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08850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第3章第3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案第3章第3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案第3章第3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案第3章第3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案第3章第3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案第3章第3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Word文档格式.docx

《学案第3章第3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案第3章第3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案第3章第3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Word文档格式.docx

从海洋吹向陆地

水汽充沛,降水较多

夏季风

从陆地吹向海洋

水汽稀少,降水较少

冬季风

[微思考] 受信风影响的地区全都是干旱吗?

[提示] 

(1)通常信风在从较高纬度的副热带高压带吹向较低纬度的赤道低压带的过程中,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受其影响气候一般比较干旱。

(2)如果信风来自海洋,受地形的抬升作用,迎风坡也能形成大量降水,如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等地区受来自海洋上的信风影响,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3)如果信风来自陆地,则其比较干燥,如影响热带草原气候区的信风。

[图表点拨] 教材第55页图3.19,该图展示出:

(1)欧洲西部的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

(2)欧洲西部的陆地分布特征及主要山脉走向。

(3)临近的大西洋中洋流的流向。

(4)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区。

(5)西风带对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影响。

三、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1.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气候特点呈现显著的季节差异。

2.影响气候的主要自然因素: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北半球冬季,地中海气候区受西风带控制。

(×

(2)热带草原气候是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

(√)

(3)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4)海陆位置只能影响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特点。

(5)由于地形的原因,青藏高原地区形成高寒气候区。

地中海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项目

具体内容

有利

影响

①夏季充足的阳光、丰富的热量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糖分积累

②冬季温和的气温有利于农作物过冬

不利

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降水量小,气候干旱,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四、气候与自然景观

1.影响原理

2.典例

(1)撒哈拉沙漠地区: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荒漠景观。

(2)我国南方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常绿阔叶林景观。

(3)塞伦盖蒂和马萨伊马拉:

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草原南北枯荣季节相反―→食草动物迁徙景观。

[特别提醒] 气候主要通过气温和降水来影响区域的自然景观,最直观的表现是影响了植被的种类与分布。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每年6~9月,东非的塞伦盖蒂草原保护区的青草被逐渐消耗,食物变得越来越少。

为了食物,草原上的动物会长途跋涉3000多公里北上,上演地球上最壮观的动物大迁徙场面。

数百万动物大军碾过茫茫大草原,场面壮观,声势浩大。

当到达终点之后,由于气候的变化,短短两三个月之后,这支食草野生动物组成的远征大军将再次不辞辛苦地追寻青草返回塞伦盖蒂。

问题1 (综合思维)东非高原上的动物为什么会有季节性迁徙的特点?

提示:

这里为热带草原气候,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变化,草原上植被存在枯荣的季节性变化,导致大量食草性动物为寻求充足食物而发生季节性迁徙。

问题2 (综合思维)当大量食草动物离开塞伦盖蒂大草原时,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判断此地受何控制?

该地正处于干季,降水稀少,应受东南信风带控制。

问题3 (地理实践力)推测塞伦盖蒂草原的气候成因。

干季时受东南信风带控制,湿季时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气温和降水终年较稳定,季节变化小,分析如下表所示: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温带海洋性

气候

南北纬40°

~60°

大陆西岸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湿润

热带沙漠

南北纬20°

~30°

大陆内部、大陆西岸

全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雨林

南北纬10°

之间

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降水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地中海

南北纬

30°

~40°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草

原气候

10°

~20°

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湿季时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一年可分干、湿两季

图示法理解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不同性质的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高气压带,气流下沉,不易成云致雨;

低气压带,气流上升,易于成云致雨。

(2)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气温下降,易成云致雨;

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气温升高,不易成云致雨。

1.下图为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

(1)~

(2)题。

(1)表示盛行西风带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终年受甲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主要气候特点为(  )

A.全年高温多雨B.夏季温和多雨

C.全年炎热干燥D.夏季炎热干燥

(1)D 

(2)A [第

(1)题,结合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位置可知,甲为赤道低压带,乙为东北信风带,丙为副热带高压带,丁为盛行西风带。

(2)题,甲为赤道低压带,终年受其控制的地区,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

]

2.读某假想区域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某季节的盛行风向),回答

(1)~

(2)题。

(1)该季节(  )

A.e、f两地所在位置为赤道低气压带

B.为北半球的冬季

C.a地和c地全年都能受到西风带影响

D.b、d两地的风向及其成因都不同

(2)c处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1)B 

(2)B [第

(1)题,根据西风带在图中的分布可推知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应是北半球的冬季。

也可根据大陆东岸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推知内陆地区气温低、气压高,是北半球的冬季。

(2)题,c处位于30°

N~40°

N的大陆西岸,应是地中海气候。

 气候的形成、分布及其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世界各地的气候复杂多样,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

亚马孙平原全年高温多雨;

我国西北地区有句气候谚语: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云贵高原地区则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说法。

问题1 (区域认知)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的原因是什么?

撒哈拉沙漠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问题2 (综合思维)亚马孙平原的主要自然景观是什么?

热带雨林。

问题3 (人地协调观)我国西北地区的“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现象反映了当地气候的什么特征?

昼夜温差大。

问题4 (综合思维)云贵高原的贵阳一带冬季多阴雨天气,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锋面活动与地形阻挡。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因素

对气候(气温或降水)的影响

太阳辐射

(纬度位置)

纬度不同,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不同,这是影响地表气温的最基本因素

海陆位置

大陆东、西两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不同:

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内陆和沿海的大陆性和海洋性不同:

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促进了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热量和水分的交换,调节了全球热量和水分的分布,显著影响各地的气候。

控制各地的气压带、风带不同,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也存在明显差异

下垫面

地形

类型

同纬度平原比山地气温高,高大的地形区形成高寒气候

地面物

质组成

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使地表获得的热量有多有少;

热容量不同,气温变化有快有慢

植被覆

盖状况

山地走向、坡向

迎风坡降水丰沛,背风坡降水稀少

洋流

暖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人类活动

既可通过大气影响气候,又可通过影响下垫面影响气候,还可以直接影响气候

2.气候影响自然景观的具体表现

(1)同一纬度地区,不同气候类型自然景观不同

①热带沙漠气候:

撒哈拉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少雨,温差大,风力作用强,空气极为干燥,风沙地貌广布,河流稀少。

只有少数耐干旱的植物生存,形成荒漠景观。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降水丰富,河网密集,流水作用强,河流地貌广泛发育,植被繁茂,形成常绿阔叶林景观。

(2)不同纬度地区,同一气候类型的不同时间,自然景观不同

热带草原气候:

①由于赤道低压带的季节移动,每年5月中下旬,雨带向北移动,塞伦盖蒂地区进入旱季,而其北侧的马萨伊马拉会延迟进入旱季,食草动物追随降水由南往北迁徙到马萨伊马拉。

②每年10月前后,塞伦盖蒂重返雨季,由于草原面积较小,马萨伊马拉无法提供长期的食物,食草动物便回迁到塞伦盖蒂。

3.南美洲“瓶子树”,因其独特的体型而闻名。

多雨期,它利用发达的根系,最大限度地吸收并贮存水分;

干旱期则通过落叶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图1为“瓶子树”景观图,图2为南美洲区域图。

读图,完成

(1)~(3)题。

图1   图2

(1)“瓶子树”主要分布在(  )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2)“瓶子树”储水的时期为(  )

A.4~9月B.6~9月

C.7~8月D.10月~次年3月

(3)影响“瓶子树”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

C.洋流D.海陆位置

(1)B 

(2)D (3)B [第

(1)题,由“瓶子树”的生长习性可知,其生长的环境有明显的干湿季变化,该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其分布在南北纬10°

至南北回归线之间。

根据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可知,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2)题,热带草原气候区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为湿季;

受信风控制时,为干季。

北半球冬半年,气压带、风带南移,此时为南美洲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10月~次年3月),为“瓶子树”的储水期。

第(3)题,由以上分析可知,“瓶子树”是在热带草原气候影响下形成的。

综合思维——探究全球气候变化

2018年7月,欧洲、东亚、北美的气温正距平(指某时间段的气温超过若干年或月的平均值)显著。

北极圈内的一些地区气温超过30℃,并连续3天平均气温处于历史最高点;

挪威和芬兰分别出现了33.5℃和33.4℃的高温;

瑞典干旱与高温引发多处森林火灾;

希腊雅典遭遇40℃高温袭击,并诱发了火灾;

英国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干旱,创下半个世纪以来最干旱夏天的纪录;

7月14日意大利首都罗马最高气温直逼40℃。

多个北非国家也出现热浪,摩洛哥出现43.4℃高温,阿尔及利亚的撒哈拉沙漠地区最高气温更是达到51.3℃。

北美地区加拿大魁北克省7月初遭遇几十年罕见的连续高温,导致数十人死亡。

与我国同处东亚地区的日本、韩国出现大范围高温热浪,导致近百人死亡、上千人中暑。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北极圈夏季的海冰融化现象突出,其中在北欧沿岸和俄罗斯西北部,海冰已经呈现出异常偏少态势。

海冰的减少不仅会对北极熊等生物的生存造成威胁,还可能进一步加剧北半球的异常天气。

近30年来,北极地区不仅在变暖,而且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这种加速变暖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

据此完成

(1)~(3)题。

(1)北极海冰融化异常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极航线开通,人为干扰增强

B.沿海旅游资源开发,流动人口增加

C.工业生产废弃物排放,海水富营养化

D.异常高温天气,“北极放大效应”明显

(2)极地海冰融化对北极熊的影响为(  )

A.海冰减少,栖息地减少或消失

B.鱼类减少,食物量减少

C.水温升高,种群数量增大

D.河口水质恶化,生存环境变差

(3)减少全球异常高温现象的措施,最现实有效的做法是(  )

A.在全球各地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B.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C.全面推广核能,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D.落实《巴黎协定》,禁止燃烧矿物燃料

(1)D 

(2)A (3)B [第

(1)题,北极沿海航线开通的前提是海冰融化,因果关系混淆;

沿海旅游资源开发,流动人口增加对海冰的影响相对较小;

北极圈内工厂较少,工业生产排放的废弃物导致海水富营养化的概率较小,而且海水富营养化也不是海冰异常融化的原因;

海冰融化的主要原因是天气异常高温,且“北极放大效应”明显,海冰融化加强。

(2)题,北极熊主要生活在极地冰川上,海冰融化导致栖息地减少或消失;

海冰融化,海洋鱼类会增加,食物量应该增加;

水温升高,栖息地减少,北极熊的种群数量会减小;

北极熊生活在极地冰川上,河口处不是北极熊生活的场所。

第(3)题,全球有很多地方自然条件差,植树并不可行;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轻全球异常高温带来的影响;

全面推广核能不现实;

目前来看,禁止燃烧矿物燃料不现实。

本题组借助北极海冰融化产生的影响这一素材,考查了导致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及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等知识,体现了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要求。

目前人类的活动已成为对气候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其最主要表现是全球气候变暖,应采取减排降耗等多种措施来应对。

课堂小结

课堂速记

1.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移动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

2.低压带控制的地区,降水丰富,气候湿润;

高压带控制的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风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或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较少;

气压带与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气候呈现显著的季节差异。

3.不同的气候类型有不同的水热条件,不同的水热条件组合,对自然景观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

题组1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甲图为某地气候特征分布图,乙图为某时段全球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部分。

据此完成1~3题。

甲         乙

1.根据图中所示信息,判断该地气候类型为(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

2.乙图所示时段,甲图所示地区气候特征表现(  )

A.炎热干燥B.温和多雨

C.高温多雨D.寒冷干燥

3.下列关于①气压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对天气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下沉,晴朗B.由高纬流向低纬,晴朗

C.上升,多雨D.由低纬流向高纬,多雨

1.D 2.B 3.A [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该地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D对。

第2题,读图可知,乙图所示时段,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偏南,太阳直射南半球,甲图所示地区气候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此时为冬季,气候特征为温和多雨,B对。

第3题,读图可知,①气压带位于30°

附近,为副热带高压带,其大气运动特点为盛行下沉气流,在其控制下,多晴朗天气。

故选A。

题组2 气候的影响因素及自然景观

纳马夸兰是分布在非洲西南部沿海的狭长区域,南北长约1000千米,总面积约44万平方千米。

该地区气候干旱,但受冬雨与海雾影响大,年均降水量约150毫米,个别地区只有50毫米左右。

该地区广泛分布多肉植物,多肉植物一般有着膨大多汁的茎秆,有的还长有刺。

下图是纳马夸兰地区位置图。

据此回答4~5题。

4.纳马夸兰地区夏季多雾的原因可能是(  )

A.热带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水汽易凝结成雾

B.热带沙漠地区,晚上大气逆辐射弱,地面降温明显,水汽易凝结成雾

C.沿岸有寒流经过,水汽易凝结成雾

D.沿岸有暖流经过,带来大量暖湿气流,形成雾气

5.下列与纳马夸兰南部地区冬季多雨相关的主要因素是(  )

A.东南风B.西北风

C.赤道低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

4.C 5.B [第4题,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纳马夸兰附近海域有本格拉寒流经过,降温作用明显,纳马夸兰附近海域夏季蒸发量大,水汽遇冷易凝结成雾。

第5题,纳马夸兰南部地区位于30°

S~40°

S,受副热带高压带和盛行西风交替控制,为地中海气候,冬季主要受西北风影响,降水较多。

教材P56~57活动

1.

(1)热带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主要有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主要有极地气候。

(2)以北半球为例,自赤道向极地,大陆东岸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分布;

大陆西岸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极地气候分布。

2.

(1)以亚洲太平洋沿岸地区为例,自低纬至高纬各气候的气温逐渐降低,并且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

年降水量趋于减小。

(2)以亚欧大陆中高纬度地区为例,大陆西岸气温年较差较小,年降水量较大,各月降水量的分配较均匀;

大陆内部气温年较差较大,年降水量小;

大陆东岸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明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

(1)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较大,而且向纵深方向发展;

北美太平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相对较小,而且呈南北狭长分布。

(2)这两个地区都受西风带的控制,但是在北美太平洋沿岸,西风受到落基山脉的阻挡,加上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

而欧洲西部为平原地形,对西风阻挡作用小,并常年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