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08468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城镇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城镇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城镇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城镇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城镇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城镇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文档格式.docx

《小城镇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城镇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城镇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文档格式.docx

带动昌宁县热区经济开发,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缩小城乡差距的目的,使柯街镇成为经济结构较为合理、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工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示范性小城镇,对推进昌宁县及周边县区小城镇的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1.1.5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建设规模:

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1个,占地面积2.21公顷(22077.9m2),设计年吞吐能力5万吨;

新建利大街道路长768m,宽30m,占地23040m2;

顺达路长917m,宽30m,占地27510m2;

学堂路长416m,宽20m,占地8320m2;

曙光路长260m,宽20m,占地5200m2;

富民路长580m,宽30m,占地17400m2;

惠民路长335m,宽20m,占地6700m2;

新村路长553m,宽20m,占地11060m2;

农贸市场占地26100m2。

1.1.6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估算总投资1860万元,申请国家贴息贷款1260万元、柯街镇人民政府及柯街镇利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自筹600万元,申请国家贴息补助80万元。

1.2研究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发〔2001〕11号)。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管理办法》。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建设的决定》(云发〔2000〕78号)

●《农村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昌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昌宁县总规(修编)》。

●《柯街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柯街镇集镇建设规划》。

●《柯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昌宁县农业区划报告》。

1.3研究范围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项目建设条件和选址

●项目建设方案、环境保护

●项目实施方案及进度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4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

1.4.1项目建设符合柯街镇实际,符合国家、省实施城镇化战略,拉动小城镇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有关文件精神。

1.4.2项目符合《柯街集镇建设规划》、《柯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指导思想清晰,功能布局合理。

1.4.3项目选址科学,区位优势突出,主导产业明确,发展潜力巨大。

项目法人明确,运行机制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地方领导重视,建设条件具备。

1.4.4项目经济及社会效益显著。

实施后可促进以柯街小镇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优化农村经济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拉动全镇经济发展,促进全县乃至周边县区经济的发展都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必要可行。

项目提出的理由

2.1项目提出的依据

①党的十五届三中、五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小城镇,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国家计委决定实施以繁荣小城镇经济为目的的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建设,并制定了《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管理办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结构调整和城市化问题,作出了《关于加快城镇建设的决定》,这些,为柯街小城镇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②昌宁县柯街小城镇区位优势明显,地处交通要道,是昌宁县热区资源开发的中心,具有较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

③项目区主导产业突出,骨干产业有粮食、蔗糖、烟草(主要是晾晒烟)、热带水果、冬早蔬菜,具有明显的区域经济特色和较强的发展潜力。

④柯街镇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具备经济综合开发的基础,镇级财政按财政体制逐级上解后仍有节余,有项目资金配套能力。

⑤柯街小城镇规划科学合理,其《城镇建设规划》已由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完成,提交柯街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并报经县人民政府审核批准。

⑥市、县党委、政府对把柯街镇作为示范镇项目高度重视,市、县计划部门积极协调,把柯街列为“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小城镇,拟将其建成昌宁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次中心”。

⑦柯街镇人民政府班子成员“四化”程度较高,组织管理能力强,能确保集镇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

按照项目市场化运作机制要求,柯街镇于2003年6月成立了“柯街利源城镇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柯街城镇的开发建设与经营。

2.2项目优势

2.2.1区位优势

柯街小城镇位于云南省重点经济干线省道312线云保公路中段,312线是国道320线与214线的唯一连接线。

312线贯穿柯街镇全境,过境线长28km,是临沧、思茅、版纳等地通往保山、德宏的必经之道,也是昌宁县唯一的对外交通通道。

312线已建成二级公路,使柯街镇具有了良好的交通条件,成为昌宁县对外交通的必经之路和窗口。

怒江水系主要支流枯柯河流域昌宁县辖区内有七个乡镇三个国营农场(柯街农场、柯街华侨农场、湾甸劳改农场),柯街镇居于中心位置,经济发展处于领先水平。

柯街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枯柯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和带动作用。

2.2.2资源优势

枯柯河流域是保山市的第二大亚热带热作区,素有“天然温室”之称,是昌宁县最主要的经济开发区,是昌宁县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地区,也是昌宁县实施异地开发扶贫和小湾电站移民的安置区。

2007年,柯街镇粮食面积2.1万亩,产量1100万公斤,其中优质水稻0.5万亩,产量300万公斤;

甘蔗3万亩,产量14.5万吨;

热带水果0.8万亩,投产面积0.4万亩,产量0.4万吨;

冬早蔬菜0.98万亩,产量1.67万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305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426元,镇财政收入860万元。

柯街橄榄河热泉,是保山市范围内距市府和县城距离最近(西距保山市府50km,东距昌宁县城32km)的旅游景点,其泉口相对高差是滇西最大,出水量达0.024m3/s,水温74℃,是少有的碳酸泉,具有明显的除疾、治病、保健作用,已成为各地客商投资开发的旅游热点。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以柯街镇为中心的枯柯河流域,虽然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和明显的资源优势,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农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但土地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其土地、光热、水利资源没有充分挖掘,发展特色产业、开发区域经济潜力十分巨大。

柯街小城镇对周边集镇和农村带动辐射作用尚未显现出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中国加入WTO后,当地群众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的生产、经营观念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脱节,小生产与大市场脱节,以生产农产品为主的区域经济受到严峻挑战,经济增长面临严重困难,突出的表现为:

城镇缺乏以专业交易市场为载体的产品流通交易场所,难以发挥小城镇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小城镇功能的不完善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由于受资金制约,柯街镇内仍没有专业化、规模化的交易市场,以农产品为主的交易长期以街为市,既影响交通,又难以满足农户和客商交易的要求,大宗农产品无法成批量进入省内外大市场,制约着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实施以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为主的市场带动型集镇建设十分必要。

2.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4.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小城镇、大战略”的精神,以繁荣小城镇经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为目的,以培育小城镇主导产业、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乡镇企业合理服务的基础设施为突破口,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推进农村城镇化创造条件。

2.4.2项目建设的思路

以发展柯街镇小城镇经济为中心,以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为目标,通过实施以农产品交易市场为主的市场带动型集镇建设,启动农村市场,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培育农村经济增长点,调整城乡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农村个体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2.4.3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

①行政区划。

柯街小城镇位处枯柯坝中心地带。

枯柯坝是昌宁县除县城外最大、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区。

位于昌宁西南部东经99°

16′—99°

35′、北纬24°

16′—24°

57′之间,涉及该县大田坝、柯街、卡斯、湾甸、更戛、翁堵、鸡飞七个乡镇及湾甸农场、湾甸原种场、柯街农场、柯街华侨农场,国土面积1413.5km2,占全县总面积的37%左右。

现有总人口16.3万人,劳动力9.5万个,耕地总面积24.3万亩,农民人均产粮410公斤,农业总产值2.98亿元,其中柯街镇辖11个村民委员会,139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211km2,2007年末总人口2.8万人。

②自然条件。

枯柯河流域最低海拔631.6m,最高海拔2744m,平均气温19.5℃,年平均降雨量916mm,年均日照2282.4小时,全年风向为西风、西南风、东南风;

年平均风速约1.7m/s左右。

枯柯河流经七乡镇三农场,其范围内多为低热河谷地区,种植业以粮食、甘蔗、水果、蔬菜、香料烟为主,其中甘蔗产值占昌宁县全县农业产值1/3以上,水果、蔬菜产量占全县总产量的2/3,是昌宁县第一大经济开发区,是保山市除潞江坝外最大的热带作物种植区,土地、光热、水资源条件较好,开发潜力巨大。

③社会经济状况。

柯街镇甘蔗产业支柱地位突出,蔬菜、水果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柯街镇坝区的耕地占全镇的51.4%,水资源充沛,适宜种植甘蔗、粮食、水果、香料烟、蔬菜、香蕉等农作物,2007年种植反季蔬菜0.98万亩,其中反季大棚蔬菜0.6万亩,产值约1800万元,远销湖北、四川、西藏等地,柯街镇组建了“果蔬专业协会、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组织蔬菜收购和市场营销工作,使其发展逐步走上公司+农户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

甘蔗入榨量达12.02万吨,创农业产值1743多万元;

水果种植面积发展到0.54万亩,当年产量4780吨,创农业产值近380万元,产业和经济开发具备了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④项目建设的外部协作条件。

柯街小城镇建设已纳入市、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被列为昌宁县“十五”期间重点发展的首选中心城镇,将把其建设成为昌宁县第二大经济中心以及西南部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和商贸活动中心。

为实现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目标,柯街镇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小城镇、大战略”的号召,将集镇建设作为全镇跨世纪的重点工程,在《柯街集镇建设规划》的科学指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帮助和广大群众的支持下,柯街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

柯街镇通讯设施完善,已开通了数字程控电话、移动全球通电话和无线寻呼业务,开展了国际互联网业务,开通了有线电视、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95%以上,1999年、2000年先后组织实施了农田改造、片区开发、水果基地建设、橄榄河大桥建设等工程,集镇现有35KVA变电站一座,2002年借农网改造之机,对集镇电网进行了改造,供电线路比较规范,电力能满足集镇生产、生活和项目建设用电需要。

现有日供水能力为360m3的自来水厂一个,基本可以满足生产、生活和项目建设用水,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该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柯街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柯街镇农村经济小城镇建设项目,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项目第一负责人)的项目建设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协调项目建设所需土地的征用出让,监督项目法人依法开展招标工作,督促项目法人按项目要求组织实施,镇属各部门齐心协力,对项目建设进行认真考察、论证,合理规划和选址,项目建设实行监理制。

镇长为第一责任人,对项目工程质量负首要责任,把好项目建设前期工程质量关、资金管理关、竣工验收关。

县发展计划局对建设高度重视和支持,并组成由局长负责的工作协调组,负责对项目进行指导、协调、督促、检查,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2.4.4项目市场基础及经销商户来源

柯街镇作为热区开发重镇,全镇2003年共有个私经济509户,从业人员1564人,营业收入3045万元,种植、养殖、运销大户不断增加,推动了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柯街镇自然条件优越,坝区的耕地占全镇51.4%,水资源充沛,水利化程度达69%,适宜种植甘蔗、粮食、水果、香料烟、蔬菜、香蕉等农作物,2003年冬至2004年春,种植冬早蔬菜0.80万亩,产品远销湖北、四川、西藏等地,总收入1200万元。

镇里组建了“冬早蔬菜营销公司”,专门负责蔬菜的组织收购和市场营销工作,使其发展逐步走上公司+农户的现代化农业发展路子,通过公司的牵线搭桥,每年冬早蔬菜上市季节外地客商云集柯街交易活跃。

柯街镇虽然没有专业化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但长期形成的商品贸易环境,贸易往来日趋活跃,已形成固定的“隔三赶四”交易日,近几年来随着农产品的丰富,平时均能达到200个摊位,交易日人员平均1万多人,最多日达到1.8万余人。

到柯街进行农产品交易的人员除当地人员外,还有来自施甸、凤庆、云县、永德、龙陵等地以及昆明和省外客商。

根据《昌宁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柯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土地战略及用途,柯街镇党委、政府按照云南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要求,结合柯街镇实际,将其纳入柯街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的重点战略部署中,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吸引外地客商来解决。

综上所述,该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及经销商户来源。

2.5项目的准备情况

项目建设已经取得了云南省土地管理局,保山市土地管理局关于划拨国有土地作为建设柯街农贸市场的批复,并且委托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做了集镇规划,昌宁县环保局、地震局、消防大队、建设局对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出具了意见,县人民政府批准了项目配套资金50万元,柯街镇人民政府承诺小城镇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工程建设由镇人民政府及镇利源城镇开发有限公司自筹224.18万元。

因此,该项目建设用地充分衔接了各部门规划,并符合市、县、镇三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及国家计委关于项目到位资金的要求。

2.6项目选址

项目选建在柯街集镇规划建设用地内柯街镇利源北路西侧,规划用地2.21公顷。

项目区地理位置优越,紧靠云保公路,项目区周边无工矿企业,环境卫生条件良好,土地平整、规则,项目建设工程量不大,施工条件良好,交通条件优越,商品运输方便,与镇区公共设施联系方便并互不干扰,符合乡镇集贸市场规划,是项目建设的最佳位置。

3.1城建建设规划

3.1.1规划期限

近期2000~2005年

远期2006~2020年

3.1.2城镇规划区范围

规划以柯街镇柯街村委会及大地村委会的大树村民小组、龙井村民小组,立斯达村委会的箐门口村民小组、响水河村民小组的行政辖区为本镇集镇建设规划的规划区范围,面积169.01公顷。

规划区包括集镇建设用地、发展备用地、各类规划控制用地及江河、山村等不宜建设用地。

3.1.3城镇发展方针与战略

①规划面向未来,遵循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原则,考虑城镇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一次规划,分期实施。

②积极开发新区,逐步改造老区,以求新老区协调发展。

③以农业商品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私营企业和第三产业。

以农业的发展,服务城镇;

以乡镇企业的发展,繁荣城镇;

以商贸的发展,推动城镇,逐步实现乡村城市化,走农村型与商贸型相结合之路。

④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和服务环境。

⑤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建设政策法规及规范的要求。

⑥针对建制镇发展的动态特征,强调规划的灵活性和控制性。

⑦在积极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突出位置。

3.1.4城镇人口发展规模

①现状人口(1999年),总人口521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669人,农业人口1540人,集体户1007人。

②近期人口(2005年),总人口60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30人,农业人口1610人,集体户1200人。

③远期人口(2020年),总人口96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300人,农业人口1800人,集体户1500人。

3.1.5用地规划

①现状用地(1999年)38.58公顷,人均73.96m2。

②远期用地(2020年)96.29公顷,人均100.30m2。

3.2建设内容

3.2.1集贸交易市场工程

建设内容:

为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农产品流通,推动小城镇建设步伐,实现将镇建成枯柯河流域地区重要的商品物资集散中心和“第三产业发达的商贸小城镇”的目标,在集镇内建设一个规划布局合理、设施相对完善、以农副产品交易为主的集贸交易市场。

根据目前柯街集镇“隔三赶四”赶集,参加交易的人数在1万多人的现状。

考虑规划远期城镇人口的发展和贸易量增大,集镇对枯柯河流域的带动作用,集贸交易市场按日入集交易人数1—2万人、高峰期入集人数达2万人的规模进行规划设计。

根据《乡镇集贸市场规划设计标准》(CJJ/T87—2000),测算需占地面积14400m2(约21.62亩),该集贸交易市场属大型乡镇集贸交易市场,建设地址选择在柯街镇利源北路西侧,规划用地为2.21公顷(33.15亩),为今后发展留有余地。

3.2.2道路建设工程

根据城镇规划新建道路1条,长300m,宽29m,建设道路主要是进一步改善集市交通,包括道路两旁的人行道、绿化和照明等附属设施。

项目建设工程技术方案

4.1集贸交易市场规划与布局

4.1.1规划布局原则

集贸市场的规划设计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配套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

建设相应的管理服务机构,如工商、税务、市场信息、质量检测,加强市场管理监督,提供服务保障;

配置交易市场的各项基础设施,如摊棚、环境卫生设施、安全设施等。

力求为柯街镇创造一个特色鲜明、设施配套、环境优美、规范完善的商品集贸交易市场,以商品贸易的发展带动小城镇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4.1.2规划布局依据

A、《柯街镇集镇建设总体规划》;

B、现状图和用地布局图1:

2000地形图;

C、《乡镇集贸市场规划设计标准》(GJJ/T87—2000);

D、《建筑设计防火规划》(GBJ16);

E、《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划》(GBJ39)。

4.1.3总体布局

集贸交易市场建设场地选择在柯街镇利源北路西侧,占地2.21公顷,集贸市场分摊位进行安置,蔬菜、果品市场安置在交易市场中央,鲜活品市场安排在东南侧,粮油副食市场安置在西侧、西南侧,土特日杂市场安置在北面用地上,紧靠云保路。

市场三面临街,设置五个出入口,市场主出入口从红线退后约6m,以便在出入口与道路间形成一个人流集散场地,确保内外交通顺畅,既便于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也便于消防车或救护车进入市场进行灭火或救护工作。

集贸市场建设将成为城镇居民日常生活购物的主要场所和柯街对外经济贸易主要场所,将成为全县农副产品、肉食水产、日用百货、土特日杂品、建材等生产资料交易区,将是全县农产品冬早蔬菜、水果批发交易区,以及市场管理的综合服务区。

本布局功能分区明确合理,方便交易,利于人流、物流及管理。

详见集贸市场交易布局图。

4.1.4功能分区

根据《乡镇集贸市场规划设计标准》(GJJ/T87—2000)集贸交易市场功能分区设计成商品交易区,市场管理综合服务区,环卫设施区,道路、休息廊亭及绿化等功能区。

A、商品交易区:

商品交易区包括商铺、临时露天摊位。

(a)商铺:

在集贸交易市场临街面设置商铺用地3168m2,吸纳社会资金建房经商,建筑层数三层,建筑面积6336m2,提供铺面105间。

(b)根据目前柯街镇农产品流通量,市场内设置露天摊位和大棚摊位,鲜活产品交易批发区,面积为1600m2,其中交易区面积533.33m2,果品交易批发区,面积为4925m2,其中摊棚面积1641.67m2,蔬菜交易批发区,面积为4200m2,其中摊棚面积1400m2。

B、市场管理综合服务区:

为便于对商品批发贸易市场进行监督管理,设置市场管理、工商、税务、卫生检疫等部门的办公用房以及市场信息发布场所,占地面积720m2,建筑面积为720m2。

C、环卫设施区:

为确保市场的环境卫生,市场内设置1个冲水式公厕,4个垃圾收集点。

D、休息廊亭:

占地200m2。

E、道路及绿化:

占地5389.9m2,按设计标准公共绿化用地面积不小于市场用地4%。

在市场周边的适当位置及空地、休息廊亭附近进行绿化,地面为水泥路面和铺砖地面,树种选择以高覆盖率的乔木为主,绿化要求简洁、明快。

市场总体规划面积2.21公顷(22077.9m2),其中道路及绿化建设占地5389.9m2,商铺占地3168m2,摊棚设施等交易占地12150m2,环卫设施占地350m2,休息廊亭占地200m2。

市场总体布局和各功能区设施布置详见“集贸交易平面布局图”。

4.2集贸交易市场建筑工程

4.2.1主要设计依据

1、《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

2、当地基本条件

(1)气象条件

柯街镇地处南亚热带河谷区,年平均气温19.5℃,年平均降雨量916mm,年均日照2282.4小时,全年风向为西风、西南风、东南风;

(2)地震烈度

根据国家地震部门区划规定,柯街镇处于地震峰值加速度分区0.2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值Ⅶ—Ⅷ,建筑物结构按上限值设计设防。

(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目前尚未做这方面的工作,待施工图设计之前,再根据实际工程需要,进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详勘。

(4)地区建筑状况

本地区交通发达,资源、电力充足,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小城镇基本建设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建筑材料供应方便,水泥、钢材、木材由外运来,砖、石、砂、石灰等,地方材料丰富,由本镇供应。

质量也完全能满足本工程要求。

(5)施工条件

当地建筑业相对发达,可通过招投标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

4.2.2建筑结构形式选择

商铺:

市场内沿市场周边为坐商街区商铺,建盖设有独自出口的“下店上宅”建筑体,建筑层数为三层,砖混结构,平面轴线4.2×

7.2m,底层层高为3.6m,二层层高为3.0m;

总建筑面积6336m2,共计105户。

交易批发区及大棚:

为一层轻钢结构大棚,由梁、本、檀条、屋面组成,节点连接均采用螺栓连接,屋面采用轻质彩色压型钢板。

摊棚总跨度为30m(2跨),檐高6m,净空5m。

大棚总建筑面积4050m2。

综合楼:

砖混结构,综合楼平面轴线7.2×

100m,占地720m2,建筑面积720m2。

市场的管理服务、保卫、医护、税务、工商、检疫及信息机构发布均设置在综合楼。

厕所和垃圾房:

均为一层砖混结构。

设置1个水冲式公厕,设置1个垃圾收集点,附属建筑的形式简洁明快,与周围环境协调,又不产生恶臭气味。

4.3给排水及消防

4.3.1设计依据

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

6、《给排水设计手册》(1—11册)

4.3.2给水

水量:

包括生活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