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学位论文参考模版学校样板Word格式.docx
《本科生学位论文参考模版学校样板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生学位论文参考模版学校样板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
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编入有关数据库,提供网上服务。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摘要
本论文结合教育心理学和控制理论,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相关要求的指导下,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激励理论导向,以此作为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理论依据。
接着,论文结合语文自身的特点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教师堂上授课和课外工作两方面提出了若干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课堂方法有精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提问引导激发学习兴趣、感受语文美感激发学习兴趣、课堂表演激发学习兴趣、发掘个性想象力激发学习兴趣等;
课外方法有拉近师生距离,培养学习兴趣、扩大课外阅读,巩固学习兴趣、组织课外活动,深化学习兴趣等。
为使这些方法普遍奏效,论文还针对某些失去语文学习兴趣的学生提出了帮助其重拾学习信心的相关方法和步骤,使论述更严密。
关键词:
语文;
学习兴趣;
动机;
学生
SEVERALDISCUSSIONSABOUTHOWTOSTIMULATESTUDUENTS’INTERESTINSTUDYINGMOTHER
ABSTRACT
Thisarticleundertherequestof“Full-timeCompulsoryeducationLanguageCurriculumStandard”,unifiestheeducationalpsychologyandthecontroltheorytoanalyzeandresearchhowtostimulatestudents’interestinstudyingmotherlanguagewiththeory,andthenproposesomesuitabletheoryguidancewhichcanuseastheorybasisthatcoulddrivestudentstostudymoreeffectively.Startwithtowaspects:
teacherhallandextracurricularworksafterclass,thisarticlealsounifieslanguagecharacteristicandtherequestofThe“Full-timeCompulsoryeducationLanguageCurriculumStandard”toproposecertainmethodsonintriguingstudents’interestofstudy.Forexample,somemethodsinteacherhallsuchas:
usingelaborateguidancetostimulate,usingestheticsensetostimulate,usingquestionstostimulate,usingtheperformancestostimulate,usingtheindividualimaginationtostimulateandsoon.Theothermethodsinextracurricularworksafterclasssuchas:
closingtheheartdistancebetweenteachersandstudents,raisingtheirinterestinginstudy,expandingtheiroutsidereading,consolidatingtheirstudyinteresting,organizingsomeextracurricularactivity,deepentheirstudyinterestandsoon.Atthesametime,thethesisalsoproposessomeideasandmethodstohelpthestudentswholosestudyinterest.Throughtheseconstructiveideasmayhelpthosestudentsrebuildtheirconfidenceanddevelopmoreperfectinthefuture.
Keywords:
Chinese;
theinterestingofstudy;
motive;
students
目录
1.绪论--------------------------------------------------------------------1
2.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理论分析----------------------------------------1
2.1教育心理学分析学生学习兴趣---------------------------------------1
2.2控制理论分析学生学习兴趣-----------------------------------------1
2.3新课标分析学生学习兴趣-------------------------------------------2
3.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若干方法---------------------------------------3
3.1课堂上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3
3.1.1精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3
3.1.2提问引导激发学习兴趣--------------------------------------------4
3.1.3感受语文美感激发学习兴趣----------------------------------------5
3.1.4课堂表演激发学习兴趣--------------------------------------------5
3.1.5发掘个性想象力激发学习兴趣--------------------------------------6
3.2课外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6
3.2.1拉近师生距离,培养学习兴趣--------------------------------------6
3.2.2扩大课外阅读,巩固学习兴趣--------------------------------------6
3.3.3组织课外活动,深化学习兴趣--------------------------------------6
4.引导学生找回语文学习兴趣----------------------------------------------6
结语--------------------------------------------------------------------7
参考文献-----------------------------------------------------------------8
致谢----------------------------------------------------------------------8
1.绪论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这指出了语文学科的基础性质。
语文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习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因此抓好语文教育是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关键。
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探讨如何才能有效地组织好语文教学。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束缚,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原本生动丰富、趣味性十足的语文课,变得僵硬、枯燥、乏味,极大地妨碍了语文教育的发展。
随着新课标的推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们的肯定和称赞。
孔子曾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指出:
“我们教书,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
”因而要想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就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去。
下面是我对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一些探讨。
2.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理论分析
2.1教育心理学分析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
学习与动机密切相关,如果不存在智力障碍与知识缺陷,学习动机的有无和强度的大小对学习的影响至关重要。
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
内驱力指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激,和需要基本同义。
而诱因指能满足有机体需要的物体、情境或活动,使有机体趋向或回避的目标。
动机主要有三种作用:
1、激发行为,使有机体进入活动状态;
2、行为定向,使有机体有选择地进入某种活动;
3、维持行为,使有机体保持适当的行为强度直到选择的活动得以完成。
”对学生来说,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保持一定的劲头直至所选定的学习任务完成。
兴趣是积极探求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
周国韬等人(1993)通过对我国中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认为: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所学内容和从事某种活动感到有乐趣,是属于内在动机的范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
”由此可见,要想让学生长期保持语文学习兴趣,就应该从学生学习语文动机的内驱力入手,配合各种诱因,以激发学生的自身激励,从而保持适当的学习劲头,完成预期的学习目标。
2.2控制理论分析学生学习兴趣
控制论认为:
要实现预期的控制目标,就要先分析被控体的传递函数,施加适当的激励,并进行信息反馈,及时纠正偏差。
在施加确定的激励后,响应由激励和传递函数共同决定。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课堂控制多采用开环式控制模型,其控制图可表示如下:
图1
图中激励体即为教师;
受激体即为学生,其传递函数即为由学生本人的性格、能力等决定的内驱力;
激励由教师本人根据其教学目标所施加的教学方法、知识技能等决定;
而响应即为学生对教学作出的反应,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课堂学习效果。
在上述教学模型中,由于学生的内驱力在教长时间内都是一定的,所以学生的学习效果局限于教师的传授方法。
由此可见,教师在整一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只充当传授者的角色,学生作为知识的接收者,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有限知识,不能很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的氛围中来。
现代教育理念是,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因此,语文课堂应注重师生互动,努力创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其课堂控制图可表示如下:
图2
通过前馈分支和反馈分支的引入,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以课堂教学为例,上述教学模型充分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合作:
教师作为激励体仍然是语文课堂的总体调控者和引导者,而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产生自激效应,诱导内驱力,循环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
而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反馈把信息传达到课堂讨论合作中来,形成良性循环。
2.3新课标分析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语文教学应该按照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我们利用图2的教学模型,结合学生具体的内驱力,就能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效地进行语文教学。
但是,要获得这种效果的前提是该教学模型能顺利而有效地运转起来。
这样我们就有必要在模型的各环节对教师提出一些期望(由左向右,由主路到支路),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依据(以下五点对应图2上标出的五个环节):
(1)教师作为激励体,应提高自身素质,注意教师形象;
(2)教师应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激励方法,特别是课堂激励方法;
(3)学生作为受激体,内驱力各不相同,教师应切合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注意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特质,做到因材施教;
(4)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教学中来,除应用有效的激励方法外,教师还应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5)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激励方法。
教师要提出行之有效的课堂激励方法,应具备以下基本的心理学知识:
(1)认知好奇心是内在动机的核心,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往往是由好奇心引起的;
(2)在教学过程中,将学习者引入到一种认知矛盾的状态,使之产生特殊好奇心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创设问题情境”是引起认知矛盾的常用方法;
(3)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模型:
阿特金森指出,规定某一动机强度的因素有动机水平、期待和诱因。
其关系公式是:
动机的强度=f(动机×
期待×
诱因)
由该理论可知: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应了解其追求成就的个体倾向,并因势利导。
3.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若干方法
叶圣陶先生认为:
“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
”由此可见,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结合。
要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我们还应注意语文本身的一些特点:
(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需要生活化,观察生活,热爱生活,感悟生活,具体是看、听、感、想、做;
(3)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结合语文自身的特点,我们认为以下方法在激励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上是比较有效的。
3.1课堂上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3.1.1精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好奇心人皆有之。
根据学生探奇的心理,设置悬念的“圈套”,让学生去钻,也不失为激发兴趣的一条锦囊妙计。
在教学中有很多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入方法,如时事政治导入法、创设情境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下面以我在珠海市第三中学实习期间曾运用过的创设情境导入法为例说明其妙用。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讲述香港回归的新闻,鉴于高一级的学生在当时还只是小学生,现在大都对这一历史盛事印象不深,于是在讲这篇课文前,我决定先放一段当年报道香港回归的录像。
伴着节奏明快的音乐,振奋人心的画面一幕幕地呈现,新闻播报员以浑厚的男中音充满激情地解说着香港回归的全过程。
同学们无不感到热血沸腾,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人人沉浸在香港回归的巨大欢欣与自豪中。
学生们受到短片的感染,在情感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学习的内在动力被激发,使得整个课堂氛围很好。
结果这节课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要重视课堂导入,善于创设情境,激发情趣,进而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3.1.2提问引导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模型理论分析可知,当提问难度适中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面是一美国教授讲授《灰姑娘》一课的片断:
老师:
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
不喜欢哪一个?
为什么?
学生:
喜欢辛袋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
辛袋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辛袋瑞拉不好。
如果在午夜12点,辛袋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辛袋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哎呀,那就惨啦。
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
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晕了(老师做晕倒状,全班大笑)。
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袋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袋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你们一定要诚实哟?
(过了一会,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我也会阻止她参加舞会。
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
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是的,所以,你们明白吗?
后妈并不是坏人,只是她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
孩子们,下一个问题:
辛袋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并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
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南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
对,你们说得很好!
但是,光有仙女的帮助还不够。
所以,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我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由于该教师提问得当,不但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默化了学生的道德情操与价值观。
3.1.3感受语文美感激发学习兴趣。
寓教学于美的欣赏中,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张健老师在讲授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别出心裁,通过与学生探讨我国关于描述“春花”的古诗词,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感受到了《春》的优美意境。
该老师是这样做的:
在品读完春草的嫩绿新美后,该教师让学生列举写花的诗句,学生们相继背出“映日荷花别样红”、“红杏枝头春意闹”等诗句,初步创设了较为优美的课堂氛围。
接着,该教师板书了冯梦龙对名花品格描写的诗句,如下:
梅标清骨,兰挺幽芳,茶呈雅韵,李谢浓妆。
杏娇疏雨,菊傲严霜。
水仙冰肌玉骨,牡丹国色天香。
玉树亭亭阶砌,金莲冉冉池塘。
芍药芳姿少比,石榴丽质无双。
丹桂香飘月窟,芙蓉冷艳寒江。
梨花溶溶夜月,桃花灼灼朝阳。
这个可感性极强的例证,唤起了学生真切鲜活的美感,使他们迅捷进入课堂审美境界。
张老师顺势诱导,板书了朱自清描写春花那段文字的奥妙之处:
第一句拟人,写春花报春的闹猛。
第二句比喻,写春花色彩的艳丽。
第三句通感,写花果满枝的丰硕。
第四句衬托,写蜂蝶采花的热烈。
第五句比喻,写野花的繁多明丽。
由此,学生在充满美感的课堂氛围中,深切感受到朱自清对春花描写的优美传神,在拉近了与作者的心理距离的同时,语文学习兴趣也被很好地激发了。
3.1.4课堂表演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表演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法宝,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好奇心和表演欲很强,对一些形象的能引起视听效果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
抓住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并利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就能把他们在这方面的兴趣迁移到语文学习上来,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
高二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就曾用这一方法来讲述《雷雨》这篇课文,她先把学生分成几组,让我们内部选择各自扮演的角色,然后各组自由选择并扮演课文的一个片断,最后让其他同学点评。
有的组表演得很好,把课文的矛盾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有的组个别同学扭扭捏捏,把表演变成了闹剧。
结果,课堂内时而鸦雀无声,时而欢声笑语,大家的兴致都很高。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和课文里的角色实现了零距离接触。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对语文课的兴趣有所提高。
其实,课堂表演并不只局限于学生,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如果也能亲身示范一下,那么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最后一课》的第二课时,翁振权老师在分析课文的第三部分时,考虑到这部分有许多表情、动作、语言描写,而这部分最能表现出韩麦尔先生的爱国心,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这段文字的内涵,该老师决定以课文的第三部分内容为脚本,扮演“韩麦尔”,下面是该老师的具体做法:
他走到黑板前,脸色严肃,学着韩麦尔先生的语言,转身在黑板中央写了五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运笔有力,字距相等;
最后转身面对学生,头靠着墙,把手由胸前向门外挥去,说:
“散学了——你们走吧。
”
然后,翁老师让学生对照课文中的描写,说说他的表演有没有与课文描述不相符的地方。
结果,学生们情绪高涨,纷纷踊跃发言,课堂效果非常好。
3.1.5发掘个性想象力激发学习兴趣。
想象是一种认识活动和审美活动,它可以让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由此及彼。
在语文教学中,发掘学生的个性想象力,既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可行之道。
丁晓时老师在讲述《小桔灯》这篇课文时,提出一个问题:
假如你就是那位“小姑娘”,你现在想对冰心讲些什么?
结果,学生们思潮汹涌,在沉思一会后,纷纷举手发言,设身处地地诉述自己想象出来的情景语言。
3.2课外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3.2.1拉近师生距离,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热爱学生,把自己的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因此,师生交往形成的人际关系是能够影响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外部因素。
如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自然就会喜欢他的授课。
教师可以通过新生教学资源,如网络qq、邮件等,和学生沟通并了解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想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对自己有亲切感,培养其学习兴趣。
3.2.2扩大课外阅读,巩固学习兴趣。
要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单凭课堂学习是不够的,课外知识的积累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因此,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读报刊,看名著等手段来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让学生看完故事后复述其内容并谈读后感,然后和学生分享探讨,那么其效果就会更好。
3.3.3组织课外活动,深化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作文大赛、古诗词背诵比赛等,可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让学生在体验乐趣的同时增长知识,达到轻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