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练习题及精解2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0793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练习题及精解2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练习题及精解2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练习题及精解2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练习题及精解2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练习题及精解2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练习题及精解2_精品文档.doc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练习题及精解2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练习题及精解2_精品文档.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练习题及精解2_精品文档.doc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练习题及精解

(2)

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1.答案:

B实践决定认识,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需要实践标准的检验。

2.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和国民革命时期,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论述

C.政策和策略理论的形成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

 2.答案:

A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期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初步结合时期(时间大体上是自1921年至1927年,即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

“萌芽”的标志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的提出

3.下列遗嘱形式中,不需要证人在场即为有效的是()

A.口头遗嘱B.自书遗嘱C.录音遗嘱D.代书遗嘱

 3.答案:

B我国继承法规定ACD三种遗嘱必须有两人作见证人。

4.“四面楚歌”典出楚汉战争。

西汉初期,“楚歌”在社会上风行一时这主要是因为

A.南方经济的影响    B.统治集团的更替C.北方文化的衰落    D,民族融合的结果

 4.答案:

B可采用逐一排除法。

a项错误,当时南方经济落后北方;c项错误,相当长时期内,北方文化处于领先地位;d项迷惑性很大,刘邦得天下和原楚怀王都是汉人统治,民族融合应该是两个或者几个不同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所以d不对。

刘邦得天下后因为统一局面的形成,所以:

“楚歌”得以流行天下。

5.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

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

A.增加8万元            B.增加6万元C.减少14万元                D.不变

 5.答案:

B通过读题,从“某小企业…生产一件甲种商品”必需明白“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在本题中是指个别劳动时间而非仅指企业的生产成本,其次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应理解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该商品的价值。

因为“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某小企业生产的甲种商品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6元出信,即10万×6元=60万元,又因为该企业劳动生产率(即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10%,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10%(10万件×(1+10%)=11万件),其它条件不变(重要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变),所以,该企业的销售收入为11万件×6元=66万元,所以,比上年度销售收入增加6万元。

6.某餐馆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

小明和爸爸去该餐馆吃饭共消费200元,在结账索要发票时被告知,如果不要发票,可以获得一瓶价值4元的饮料,小明和爸爸表示接受,上述做法

①使餐馆少缴纳6元税款        ②使餐馆多获得6元收益

③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④不利于刺激消费需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答案:

B小明和他爸的这次消费中,该餐馆应纳税额是:

200×5%=10元,不开发票,就意味着餐馆偷税10元。

如减去4元的饮料成本,应是餐馆在偷税的基础上多获得6元的收益,但餐馆偷税额仍是10元,这是不变的。

另外,消费不开具发票,也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7.当下,我国很多地方摊贩经营非常活跃,但存在经营不规范现象。

有的地方以建立固定经营场所的方式给小贩提供经营空间,加强市场管理,规范摊贩的经营行为。

促进这类个体经济的发展有利于

①实现按劳分配的收入分配原则  ②扩大政府调控范围 

③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就业        ④方便群众的日常生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答案:

D从审题中,首先可排除①,因为“按劳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范围内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而材料和本题设问很显然是个体经济。

从材料中也不能体现从事这类个体经济的人是低收入群体,更体现不出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所以排除③。

④正好是教材中讲到的个体经济的作用之一,从材料中政府的行为也正是为加强管理而实施。

8.某鸭梨产区建立恒温库储存鸭梨,为反季销售提供了条件,也为梨弄增收提供了保障,据测算,每储存1千克鸭梨可增加收入0.5元,这一做法表明

A.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B.延长农产品储存时间可提高农民收入

C.商品销售环节可创造更大的价值D.商品的储存成本提高了商品价值

 8.答案:

A

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从题中“反季节销售”“梨农增收”“每储存1千克鸭梨可增加收入0.5元”等有效信息可以看出,鸭梨增收的主要原因是恒温储存,反季销售,这都是受供求关系影响

9.“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

在些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这一论述表时,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

①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②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

③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④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答案:

D“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是一种意识,唯物主义认为,规律具有客观性,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不能被改变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所以意识是不可能摆脱物质条件的制约的,①③的说法明显违背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错误的

10.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

①“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③“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④“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答案:

B

②的说法错误,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而不是无条件的,④的说法错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因不能起决定作用

公务员试题库

1.下列法律中,属程序法的有(bc)。

a.民法 b.民事诉讼法c.经济法d.行政诉讼法

  2.在阶级对立社会中,法具有执行各种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主要有(ab)。

  a.维护人类社会基本生活条件 b.维护生产和交换的秩序 c.组织社会化大生产d.推进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

  3.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做到(ad)。

  a.有法可依b.适用法律一律平等c.有法必依d.执法必严

  4.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包括(abcd)。

 a.君主立宪制b.共和制c.邦联d.联邦

  5.公民的政治权利主要是指(abcd)。

 a.选举权 b.发言权 c.被选举权 d.著作权

6.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acd)的干涉。

  a.国家主席  b.行政机关  c.社会团体和个人  d.中央委员会

  7.行政法制监督分两类(abd)。

 a.内部监督b.外部监督c.党的监督d.专门监督

  8.下列哪几项是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acd)。

  a.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必有一方是国家行政机关 b.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双方性

  c.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强制性d.行政法律关系的程序性

  9.下列可以成为行政主体的是(ab)。

  a.行政机关b.公务员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d.接受行政委托的组织

  10.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的区别有(abd)等。

  a.审理对象不同 b.期限不同 c.审理的法院不一定相同 d.提起理由不同

11.行政处分的主要形式有(ac)。

 a.警告  b.罚款  c.降级  d.拘留

  12.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内涵是(abc)。

  a.行政管理的多样性、复杂性、变动性要求行政法律管理必须不断地适应这些变化

  b.对偶然发生的特殊事件或首次出现的超常事务,在法律规定的原则指导下,在法定的范围内,国家行政机关有合理适当地制定规范和采取措施的权力

  c.国家行政机关在依职权决策时,必须对多种行政方案作出合理而恰当的选择

  d.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定的自由裁定权的限度内,必须尽可能合理地作出各种具体的行政处理决定

  13.复议机关与复议机构之间的关系是(ab)。

  a.委托关系b.领导关系c.平行关系d.协商关系

  14.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有(bcd)。

 a.管制 b.劳役 c.拘役 d.罚金

  15.司法监督的主体是:

(acd)。

 a.法院 b.政法委 c.法制办 d.检察院

16.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之外犯有下列哪些罪的一律适用我国的刑法:

(ad)。

  a.伪造国家货币罪b.反革命罪c.贪污罪d.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罪

  17.下列内容哪些是说明文开头的内容(bc)。

  a.概述某一现象或事物、事理的基本特征 b.概要介绍事物、事理的总貌或局部特征

  c.提供必需的背景材料 d.指出认识事物、了解信息的目的

  18.下列内容属于议论文结尾的有(abcd)。

  a.归纳并进一步阐明论点b.从结论中引出可预见的新问题

  c.指出结论在理论或实践方面的价值d.指明确立正确认识后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19.可用来发布规章的文件有(abc)。

 a.命令b.决定c.通知d.通告

  20.下列哪些机关可以被选择作为抄送机关(abcd)。

  a.向下级机关的重要发文应同时抄报直接上级机关  b.向上级请示时抄报下级机关

  c.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抄送给另一上级机关  d.将所接受的抄送公文抄送给下属机关

 1.为机关的行政职能的有效发挥提供保障的活动被称为(a)

  A.机关行政管理B.后勤行政管理 C.政治行政管理D.经济行政管理

  2.楹联是汉语独有的文体。

有一幅励志读书的楹联:

“青灯一盏文章铺锦绣,苦心几番诗词发春华。

”下列名言中与之蕴含相同哲学道理的是(c)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某选区选举地方人大代表,代表名额2人,第一次投票结果,候选人按得票多少排序为甲、乙、丙、丁,其中仅甲获得过半数选票。

对此情况的下列处理意见哪一项符合法律的规定?

(c)

  A.宣布甲、乙当选B.宣布甲当选,同时以乙、丙、丁为候选人另行选举

  C.宣布甲当选,同时以乙、丙为候选人另行选举 D.宣布无人当选,以甲、乙、丙为候选人另行选举

  4.因一些企业生产的奶粉被检出含三聚氰胺,从2008年9月17日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