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清热药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067328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清热药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二章清热药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二章清热药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二章清热药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二章清热药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清热药Word下载.docx

《第二章清热药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清热药Word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清热药Word下载.docx

4.清热凉血药:

用于营分、血分实热证(高热神昏、发斑发疹,血热出血等);

部分药物兼有滋阴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病伤阴、阴虚发热的虚热证。

5.清退虚热药:

用于虚热病证(骨蒸潮热、午后发热、手足心热、虚烦不寐、盗汗遗精、舌红少苔、脉细而数等及温热病后期,邪热未尽,伤阴劫液,而致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质红降、脉象细数等)。

四、配伍原则

使用清热药,除了针对上表中里热证的五种证型分别选用相对应的清热药外,应根据兼证及患者体质进行适当的配伍。

1.兼有表证者,先解表后清里,或表里同解(因为寒凉性苦味的药,作用趋向是向下的,不利于表邪发散)。

2.若里热积滞者,应配泻下药(以利于体内积热通过泻下排出体外)。

3.清热解毒药,热毒在血分与清热凉血药配伍;

火热炽盛与清热泻火药配伍;

挟有湿邪,可与利湿、燥湿、化湿药配伍;

疮痈、咽喉肿痛,与外用药配伍;

热毒血痢,里急后重与活血行气药配伍;

疮疡属虚者,与补气养血托疮药配伍。

4.清热凉血药用于气血两燔,可配清热泻火药同用,使气血两清。

5.清退虚热药常配伍清热凉血及清热养阴之品,以标本兼顾。

五、注意事项

1.清热药药性寒凉,易伤脾胃,凡脾胃气虚,食少便溏者慎用。

2.热证易伤津液,苦寒药物又易化燥伤阴,阴虚患者慎用。

3.阴盛格阳,真寒假热忌用。

(体内阴寒过盛,将阳气格拒于外,出现真寒假热的证候。

临床常见某些寒证,因寒到了极点,阴盛于内,反而肌表出现浮热,<

稍按则不热>

口渴,脉洪大等假热症状,但病人体虽热,却喜盖衣被;

口渴而喝水不多,或索水又不想喝;

脉洪大,但按之无力;

手足躁动,但神态安祥)。

六、药理作用

清热药大多数药物都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抗毒素、解热(其解热作用与解表药和西药阿斯匹林有所不同,即退热时一般不伴有明显发汗现象,提示解热的机理有所不同)、抗炎、促进免疫功能及抗肿瘤等作用。

其治疗各种热证的原因可能是群体效应的结果。

通过抗菌、抗病毒、抗毒素消灭病邪的内传或消除已侵入脏腑的病邪;

通过解热、抗炎、抗肿瘤来缓解症状;

通过促进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因此,清热药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一、含义

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主要用于治疗气分实热证。

热与火均为六淫之一,统属阳邪。

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故清热与泻火两者不可分,凡能清热的药物,大多能泻火。

二、归经及作用范围

本类药物一般主入肺胃二经。

(胃经图)

肺经病变多见喘咳痰黄,咽喉肿痛,发热口渴等证。

足阳明胃经,起于颜面,循人体前面,至足第二趾,属胃络脾,联系五官咽喉,本经病变多见头痛面赤,胃火牙痛,咽喉肿痛,口渴鼻衄等证。

凡入肺胃二经之药,均可清二经之火热之邪,治肺胃气分实热证(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

(图二-1-3)

此外,尚有些药物入心、肝等经,故还可用治心火、肝火以及肺热、胃热等多种脏腑实热证。

石膏(矿石)

来源于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

2H2O)的矿石。

分布极广,几乎全国各省区均有蕴藏。

随时采挖,以块大,色白,质松,纤维状,无杂质者佳。

打碎生用或煅用(CaSO4)。

【性味归经】辛、甘,大寒。

归肺、胃经。

【功用特点】本品生用,辛以解肌退热,寒能清热泻火,甘寒除烦止渴,为清泻肺胃气分实热证的要药,又可清肺热、泻胃火;

煅后外用收敛生肌。

(图二-1-4、5)

【功效主治与配伍组方】

功效主治配伍组方

壮热烦渴知母等白虎汤(君)

清热泻火肺热喘咳麻黄麻杏甘石汤(君)

除烦止渴胃火牙痛清胃火药玉女煎(君)

气津两伤竹叶等竹叶石膏汤(君)

收敛生肌(煅)疮疡不敛收湿敛疮药

【用法用量】煎服,15~60g,打碎先煎。

内服生用,外用收湿敛疮,火煅研末。

【注意事项】性大寒,脾胃虚弱及阴虚内热忌用或慎用。

知母(根茎)

来源于百合科多年生草本物植物知母AnemarrhenaasphodeloidesBge.的干燥根茎。

主产于河北、山西及东北等地。

春秋两季采挖,以秋季采者为佳,以体肥大,质坚硬,断面黄白色者为好。

除去茎苗和须根晒干为毛知母,剥去外皮晒干者为知母肉。

切片入药,生用或盐水炙用。

【性味归经】苦、甘,寒。

归肺、胃、肾经。

【功用特点】本品苦寒,清泻肺、胃、肾三经之火;

甘寒质润,养肺、胃、肾三经之阴液;

既清气分实热,又清相火退虚热。

(图二—1-6)

清热泻火热病烦渴石膏 白虎汤(臣)

肺热咳嗽清热化痰药

阴虚燥咳贝母

滋阴润燥骨蒸潮热黄柏知柏地黄丸(臣)、大补阴丸(臣)

阴虚消渴葛根等玉液汤(臣)

肠燥便秘润肠通便药

【用法用量】煎服,6~12g,滋阴降火宜盐水炙用。

【注意事项】本品性寒质润,“多服令人泄”(《名医别录》),故脾胃虚寒,大便溏稀者忌服。

石膏与知母功效主治异同点

药名相同点不同点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清热泻火力强,重在清解肺胃实热,治疗胃火头痛、牙

止渴为治疗肺胃痛;

煅石膏外用生肌敛疮。

气分实热证的要

知母药,并治肺热咳清热泻火力弱,重在滋润肺胃之燥,兼滋肾降火退虚

喘。

热;

用于肺燥咳嗽,骨蒸潮热。

         芦根(根茎)

来源于禾本科多年生草本物植物芦苇Phragmitescommunis(L.)Trin.的新鲜或干燥根茎。

分布于我国各地。

春末夏初及秋季均可采挖,以条粗壮,色黄白,有光泽,无须根,质嫩者为佳。

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用。

【性味归经】甘、寒。

入肺、胃经。

【功用特点】本品甘寒质轻,能清透肺胃气分实热,养阴生津除烦,降逆止呕。

又可清肺热,利小便。

【功效主治与配伍组方】

清热生津热病烦渴葛根等

除烦止呕胃热呕逆清胃止呕药连朴饮(君)

清肺排脓肺热咳嗽清肺化痰药

肺痈吐脓苇茎汤(君)

【用法用量】煎服,干品15~30g,鲜品加倍。

鲜品清热生津、利尿之功效佳。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忌用。

天花粉(根)

来源于葫芦科多年生藤本物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kirilowiiMaxix.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rosthorniiHarms的干燥根。

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以河南产量大,质量优,习称“安阳花粉”。

秋冬季采挖。

以条均匀,色洁白,粉性足,质坚实,味微苦者为佳。

鲜用或切成段、块、片,晒干生用。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

【功用特点】清肺胃之热,因药性微寒,故清热力弱;

甘润又养胃阴,生津止渴,润肺燥;

解毒消痈。

清热生津热病口渴芦根等

清肺润燥肺热燥咳清肺润燥药贝母瓜蒌散(佐)

解毒消痈痈肿疮疡白芷等仙方活命饮(佐)

【用法用量】煎服,10~15g。

【注意事项】

1.反乌头。

2.天花粉有致流产的作用,故孕妇忌服。

3.单独注射天花粉蛋白制剂,可出现发热,头痛,药疹等反应,有过敏史者慎用;

肝肾心功能不良、严重贫血及精神病患者亦应慎用。

芦根与天花粉功效主治异同点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重在清热,兼止呕,利尿:

胃热呕吐,肺痈。

止渴:

热病津

天花粉伤烦渴,肺热重在滋阴生津,兼消肿排脓:

内热消渴,肺热燥咳,痈肿疮

咳嗽。

疡。

淡竹叶(茎叶)

淡竹叶野生于山坡林下及阴湿处,故有“林下竹”之雅名,来源于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淡竹叶LophatherumgracileBrongn.的干燥茎叶。

主产于长江流域及南部等地。

夏季采收,以色青绿,叶大,梗少,无根及花穗者为佳。

晒干,切段生用。

【性味归经】甘、淡,寒。

归心、胃、小肠经。

【功用特点】本品甘寒清心热除烦,利小便。

用治热病烦渴,心火亢盛口疮;

心热下移于小肠尿淋涩痛。

(图二—1-7)

历代方剂中,用竹叶者多,用淡竹叶者少,而近代与此相反,因竹叶用鲜品,贮运不便,而淡竹叶采集,贮运均较方便,形成商品,为此药典只收载了草本淡竹叶。

近几十年来,药店配方供药,方中的竹叶、淡竹叶,均配的是草本的淡竹叶。

淡竹叶与竹叶功用相近,都能泻心火,利小便,一般认为竹叶清心除烦作用较强,而淡竹叶长于清热利尿,彼此替用,对临床疗效影响不大,已为临床实践所证实。

【用法用量】煎服,6~9g。

栀子(成熟果实)

来源于茜草科常绿灌木植物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

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

秋季采收。

以个小、完整,仁饱满,内外色红者为佳。

习惯认为浙江产者最佳。

生用、炒焦或炒炭用。

【性味归经】苦,寒。

归心、肝、肺、胃、三焦经。

【功用特点】本品善于清泻三焦火邪,泻火除烦;

又清热利湿退黄;

凉血解毒,消肿止痛(即清实热——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燥湿四者兼备,将燥湿换成利湿)。

功效主治配伍组方备注

泻火除烦热病烦闷淡豆豉栀子豉汤(君)龙胆泻肝汤(臣)

安宫牛黄丸(臣)

清热利湿湿热黄疸茵陈蒿茵陈蒿汤(臣)桑杏汤(臣)

黄连解毒汤(臣佐)

凉血解毒血热出血清热凉血药咳血方(君)凉膈散(臣)

消肿止痛痈肿疮疡单用或配伍清热解毒药

【用法用量】煎服,6~9g。

外用:

研末调敷。

生用走气分而泻火,炒黑则入血分而止血。

【注意事项】本品苦寒伤胃,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夏枯草(果穗)

来源于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夏枯草PrunellavulgarisL.的干燥果穗。

分布于我国各地,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等地。

夏季当果穗半干时采收,以色紫褐,穗大者为佳,去杂质,晒干生用。

万般植物,均是春生夏长秋实冬凋,唯有它与众不同,“冬至后生叶,三、四月开花,结子作穗,五月便枯”(苏恭),因其夏至后枯干,故得此名。

《本经》将夏枯草列为下品,谓其专治淋巴结核,是治疗瘰疬的专药,亦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味抗结核药物,而于2000多年前被载入史册。

【性味归经】苦、辛,寒。

归肝、胆经。

【功用特点】本品主入肝经,清泄肝火,散郁结,为治疗痰火郁结,瘰疬瘿瘤的要药;

本品清肝火的作用,除了治疗肝热目赤外,还可用治高血压病属肝热、阳亢之证者。

(图二—1-8、9)

【用法用量】煎服。

9~15g。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者慎用。

决明子(成熟种子)

来源于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决明CassiaobtusifoliaL.或小决明CassiatoraL.的干燥成熟种子。

主产于安徽、广西、四川、浙江、广东等地,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秋季采收,以颗粒均匀、饱满,色绿棕者为佳。

晒干,打下种子,生用或炒用,捣碎入药。

【别名】草决明、马蹄决明。

草决明是为与石决明(贝壳)相区别,但此名与青葙子的别名同,故处方不应用之。

因种子呈菱方形,状似马蹄,故有马蹄决明之名。

【性味归经】甘、苦、咸,微寒。

归肝、肾、大肠经。

【功用特点】本品寒清,苦泄,主入肝经长于清肝明目,且甘咸入肾兼益阴,凡肝热目赤,肾虚目暗引起的虚实眼病均可应用,故曰决明,实为清肝益肾明目佳品;

种子类富含油脂,又能润肠通便。

清肝明目肝火目赤(实)夏枯草、栀子、桑叶、菊花

肝肾阴亏目暗(虚)滋阴明目药

润肠通便肠燥便秘润肠通便

【用法用量】煎服,9~15g。

通便力量,生品大于炒制品。

【注意事项】本品可轻泻,便溏泄泻者慎用。

趣味提问

1.本节药中清心火的药有哪几味?

(淡竹叶、栀子)

2.本节药中清肝火的药有哪几味?

(栀子、夏枯草、决明子)

3.本节药中具有滋阴润肺作用,可治疗肺燥咳嗽的药有哪几味?

(知母、天花粉)

4.具有滋阴退虚热作用的药是什么?

(知母)

5.具有清肝火,散郁结作用,为治疗瘰疠瘿瘤的要药是什么?

(夏枯草)

6.本节药中清肺胃热的药有哪几味?

(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栀子)

7.本节药中可治湿热黄疸、胃热呕吐、肺痈、肝热目赤的药分别是什么?

(湿热黄疸:

栀子;

胃热呕吐、肺痈:

芦根;

肝热目赤:

夏枯草、决明子)

思考题

1.清热药的定义、分类、功效、应用、配伍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2.比较石膏、知母;

芦根、天花粉功效主治异同点?

3.栀子、夏枯草的功能特点是什么?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以清热燥湿为主,用于治疗湿热证和火热证的药物。

二、归经与作用范围

本类药物主归上、中、下三焦,心、肝、肺、胃经。

湿热证从三焦辨证,湿热之邪侵犯人体,始于上焦肺脏,可见身热,汗出,口渴,咳喘,苔黄脉数等证。

上焦不解,传至中焦脾胃,湿热困脾,而见身热不扬,有汗不解,胸脘痞闷,泛恶欲吐,身重肢倦,苔腻,脉濡等证。

中焦不解传至下焦,如湿热壅滞大肠,传导失职,则见泻痢痔病;

如湿热蕴蒸肝胆,则见黄疸尿赤。

湿热既可流连三焦,也可外溢肌肤关节,若侵淫肌肤,可见湿疹、湿疮;

流注关节,则见红肿热痛。

(图二—2-2、3、4、5)

火热之证多由五志过极而致内生火热,多表现于各脏腑的火热证,常见的有:

心火亢盛,口舌生疮,心烦不眠,血热妄行(心主血脉);

肝火上炎,目赤肿痛;

胃火炽盛,口臭口疮,牙龈肿烂;

心火移热于小肠之小便短赤,大肠热盛,肠燥便秘;

肺热壅盛,咳嗽痰稠。

黄芩(根)

来源于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的干燥根。

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及陕西等地。

春秋季采挖。

以条粗长,质坚实,色黄,除净外皮者为佳。

蒸透或开水润透切片。

生用,酒炙或炒炭用。

归肺、胃、胆、大肠经。

【功用特点】本品清热燥湿作用在上中下三焦,适用于湿温、暑湿之胸闷痞满,呕吐,湿热泻痢,黄疸。

与黄柏、黄连相比作用偏于上中二焦。

泻肺火治疗肺热咳嗽及热病烦渴等。

兼可解毒、止血、安胎等。

湿温、暑湿甘露消毒丹(君)柴葛解肌汤(臣)

清热燥湿湿热痞闷半夏泻心汤(臣)鳖甲煎丸(臣)

黄疸栀子等利湿退黄药芍药汤(臣)

泻痢葛根葛根芩连汤(臣)当归六黄汤(臣)

龙胆泻肝汤(臣)

肺热咳嗽单用或配伍苦甘冲剂★★当归拈痛汤(臣)

泻火解毒热病烦渴凉膈散(臣)安宫牛黄丸(臣)

痈疮咽痛清热解毒药大柴胡汤(臣)

三焦热盛黄连解毒汤(臣)普济消毒饮(君)

小柴胡汤(臣)

凉血止血血热出血凉血止血药蒿芩清胆汤(君)

阴虚血热崩漏滋阴清热药固经丸(臣)滚痰丸(佐)

清热安胎胎热不安配清热安胎药

★★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与薄荷、蝉蜕等药同用,具有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用于风热感冒及风温肺热引起的发热、头痛、咽痛、咳嗽、咳痰、气喘、恶风等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

有抗病毒、广谱抗菌消炎、祛痰镇咳平喘的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3~9g。

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止血多炒炭用。

清上焦热多酒炒用。

本品又分枯芩(即生长年久的宿根)质轻上浮,善清肺火;

条芩(生长年少的子根)质重沉降,善清大肠之火,泻下焦湿热。

【注意事项】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

 

黄连(根茎)

来源于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deltoideaC.Y.ChengetHsiao或云连CoptisteetaWall.的干燥根茎。

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及“云连”。

黄连多系栽培,主产于四川、云南、湖北。

秋季采挖,干燥,生用或清炒、姜炙、酒炙及吴茱萸水炒用。

黄连之乡是四川省的石柱县,独特的自然条件,使石柱黄连以枝肥肉厚,有效成分含量高,品质优良享誉中外,产品出口销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5%。

归心、肝、胃、大肠经。

【功用特点】本品大苦大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在黄芩之上,为治疗中焦湿热郁结的主药;

并善清心胃实火,兼清肝火;

因其解毒力强,尤善解疔毒。

(图二—2-6)

清热燥湿胃肠湿热泻痢木香香连丸(君)清营汤(佐)肥儿丸(佐)

(中焦)恶心呕吐半夏泻心汤(臣)健脾丸(佐)清胃散(君)

湿热霍乱连朴饮(臣)白头翁汤(臣)

芍药汤(臣)

心火炽盛朱砂安神丸(臣)清暑益气汤(佐)

泻心、胃高热烦躁黄连解毒汤(君)小陷胸汤(臣佐)

、肝火胃热呕吐清胃止呕药当归六黄汤(臣)

肝火犯胃呕吐泛酸吴茱萸左金丸(君)安宫牛黄丸(臣)

葛根芩连汤(臣)

解毒痈疽疔毒等黄连解毒汤(君)普济消毒饮(君)

【用法用量】煎服,2~5g。

研末吞服1~1.5g,日三次。

外用适量。

炒用能降低寒性。

姜汁炙用清胃止呕,酒炙清上焦火,猪胆汁炒泻肝胆实火。

【注意事项】本品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

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

黄柏(树皮)

来源于芸香科落叶乔木植物黄皮树(川黄柏)PhellodendronchinenseSchneid.和黄檗(关黄柏)PhellodendronamurenseRupr.的干燥树皮。

关黄柏主产于辽宁、吉林、河北等地;

川黄柏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云南等地。

清明前后剥取树皮,刮去粗皮,晒干压平。

二者均以皮厚、皮张均匀,纹细,鲜黄色,无栓皮者为佳。

润透切片或切丝,生用或盐水炙、酒炙、炒炭用。

归肾、膀胱、大肠经。

【功用特点】本品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作用与黄芩、黄连相似,但偏于清泻下焦湿热,且善清肾火退虚热。

(图二--7)

黄柏坚肾清热,偏用于肾经湿热,淋浊膝软,清下焦有形湿热;

知母滋肾降火,偏用于肾经虚热、骨蒸、消渴。

泻下焦无根之火,常合用增强滋肾、坚肾、清热、降火的作用。

湿热带下清热祛湿止带药易黄汤(佐)固经丸(臣)

清热燥湿热淋利尿通淋药当归六黄汤(臣)

(下焦)湿热脚气苍术二妙散(君)三妙丸(君)

湿热泻痢黄连、秦皮白头翁汤(臣)

湿热黄疸栀子、黄芩等栀子柏皮汤(臣)

泻火解毒疮疡肿痛,湿疹湿疮随证配伍

退热除蒸阴虚发热,盗汗遗精知母知柏地黄丸(臣)大补阴丸(臣)

【用法用量】煎服,3~12g或入丸散。

清热燥湿解毒多生用;

泻火除蒸退热多盐水炙用;

止血多炒炭用。

【注意事项】本品苦寒,容易损伤胃气,故脾胃虚寒者忌用。

黄芩、黄连、黄柏主要功效异同点

黄芩上中下焦湿热,泻肺火,凉血安胎

清热燥湿

黄连泻火解毒中焦湿火郁结;

泻心胃肝实火,消痈肿疔毒

湿热火毒为患

黄柏下焦湿热;

清肾经虚火,退虚热

龙胆(根及根茎)

来源于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胆GentianascabraBge.、三花龙胆GentianatrifloraPall.和条叶龙胆GentianamanshuricaKitag.或坚龙胆GentianarigescensFranch.的干燥根及根茎。

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以东北产量最大,故习称“关龙胆”。

秋季采挖,晒干。

以根条粗大饱满、顺直,根上部有环纹,色黄或黄棕,质柔软,味极苦者为佳。

切段,生用。

归肝、胆、膀胱经。

【功用特点】本品苦寒,清下焦湿热,泻肝胆实火,因其泻肝火力强,故还可用治肝经热盛,热极生风抽搐。

(图二—2-8)

清热燥湿(下焦)阴肿阴痒,带下湿疹、黄疸尿赤随证配伍

泻肝胆火肝火目赤栀子、黄芩龙胆泻肝汤(君)

热极生风抽搐息风止痉药

【用法用量】煎服,3~6g。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不宜用。

阴虚津伤者慎用。

秦皮(枝皮或干皮)

来源于木犀科落叶乔木植物苦枥白蜡树FraxinusrhynchophyllaHance、白蜡树FraxinuschinensisRoxb.、尖叶白蜡树FraxinusszaboanaLingelsh.或宿柱白蜡树FraxinusstylosaLingelsh.的干燥枝皮或干皮。

产于吉林、辽、河北等地。

春秋两季剥取干皮,晒干。

以条长、整齐,外皮薄而光滑,成筒状者为佳。

生用。

【性味归经】苦、涩,寒。

归大肠、肝、胆经。

【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