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归纳 39第七章中学教育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063200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归纳 39第七章中学教育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归纳 39第七章中学教育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归纳 39第七章中学教育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归纳 39第七章中学教育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归纳 39第七章中学教育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归纳 39第七章中学教育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归纳 39第七章中学教育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归纳 39第七章中学教育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归纳 39第七章中学教育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接受外界教育影响,逐渐形成和发展,并通过活动和交往的过程表现出来的。

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有目的地根据德育目标和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设计实施活动,能加快个体品德的发展速度,对学生品德发展方向起规范和保证作用。

这就要求教育者精心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和交往。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品德形成是学生能动地接受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多方面教育影响广泛多样,既有校内的正式影响,又有校外的非正式影响,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

学校德育应在多方面影响中发挥主导作用,将多方面教育影响统一到教育目的上来,形成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促使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1.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要使德育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要求,就需要在德育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不断地加以调整、补充。

其次在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积累才能实现。

最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不同的思想斗争长期存在,必然会反映到学生思想中来,这就决定了德育过程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很不稳定。

学生品德过程中的反复是不断深化的过程。

这也就要求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现象,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

3.德育过程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

长期、反复、渐进性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善于反复抓,抓反复,引导学生在反复中不断前进。

【例-简答题】请简述德育过程的规律。

网校答案: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少年儿童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第四节德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一、德育的原则(重要)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德育原则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具有指导作用。

我国中学主要的德育原则有:

(一)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导向性原则是德育过程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因为学生正处在品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们缺乏社会经验与识别能力,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

学校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二)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疏导原则就是循循善诱原则。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品德。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2)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3)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四)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1)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2)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3)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五)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六)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1)“一分为二”看待学生;

(2)长善救失,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

(3)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修养。

(七)知行统一原则

1.基本含义

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

2.要求

(1)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八)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1)坚持正面教育原则;

(2)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3)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九)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平行影响

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该原则源于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

(1)建立健全的学生集体;

(2)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3)加强个别教育,并通过个别教育影响集体,增强集体的生机和活力。

【例-单选题】教师从提高学生认知入手,循循单诱的以理服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这一教育过程遵循的育德原则是()。

A.疏导原则

B.启发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导向原则

A

网校解析:

以理服人体现的是疏导原则。

【例-单选题】“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思想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连贯性原则

D.一致性原则

B

博文约礼体现疏导。

初二

(1)班下王同学在黑板上画了个漫画,并写上“班长是班主任的小跟班”。

班主任冯老师看了,发现漫画真画出了自己的特征,认为他有绘画天赋。

于是请他担任班上的板报和班刊绘画编辑,并安排班长协助他。

在班长的帮助下,小王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克服了散漫的毛病,后来还圆了他考取美术专业的大学梦。

【例-单选题】冯老师遵循的主要德育原则是()。

B.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C.长善救失原则

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C

利用优点克服缺点。

二、德育的方法(背)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我国中学德育的方法主要有:

(一)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说服教育法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包括运用语言进行说服的方式(讲解、谈话、报告、讨论,阅读书籍报刊等)和运用事实进行说服的方式(参观、调查、访问等)。

说服教育法运用很广,其他德育方法都需要综合运用这一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认识。

运用说服教育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明确目的;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3)注意时机;

(4)以诚待人。

(二)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越形象的事物越容易接受,榜样形象生动,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能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学生正处于善于模仿的时期,可塑性强,榜样使抽象、高深的思想具体化、人格化,能给人极大的感染和激励。

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

运用榜样示范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选好学习的榜样;

(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3)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三)实际锻炼法

实际锻炼法是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良好品德的方法。

锻炼的方式主要是学习活动、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和课外文体科技活动等。

运用实际锻炼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坚持严格要求;

(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3)注意检查和坚持。

(四)陶冶教育法

陶冶教育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它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运用陶冶教育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创设良好的情境;

(2)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五)品德评价法

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

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运用品德评价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公平、正确、合情合理;

(2)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

(3)注重宣传与教育。

补充:

(六)个人修养法

个人修养法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道德上的自我修养,从而提升道德水平的教育方法。

这是一种以学生自我修养为核心的教育方法,所以,有人称之为“自我修养法”。

个人修养法存在的合理性建立在在两大基础之上:

第一,任何道德教育过的实质都是主体道德自我建构的实现(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第二,学生,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有一种自我意识凸现的时期。

个人修养法要做的主要工作是:

(1)培养学生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2)帮助学生制定修养的标准和计划。

【例-单选题】班主任李老师接受一个新班后,针对该班纪律散漫、学风懈怠的情况,首先运用板报、墙壁等媒介做好舆论宣传,建立良好的班风,同时以真诚的爱感化学生,促使学生积极进取。

一个学期下来,该班班风、学风焕然一新。

李老师运用的主要德育方法是()。

A.个人修养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情感陶冶法

D

情感陶冶法指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

班主任李老师通过板报、墙壁等媒介建立良好的班风为的就是能够使同学在这种环境中受到感化,因而体现了该方法。

【例-单选题】班主任赵老师经常运用表扬、鼓励、批评和处分等方式引导和促进学生品德积极发展,这种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

C.情感陶冶法

D.品德评价法

奖惩又叫品德评价。

【例2013-真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锻炼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已考过)

【例】某校初二女生小芳,上课不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听课不专心,有时还会发出怪叫声,故意破坏纪律引起他人的注意。

当老师批评她或同学责备她时,她不仅毫无羞怯之意,反而感到高兴。

平时,小芳和老师、同学们都很少沟通,不愿意交流,有些以自我为中心,她顽皮、好动,喜欢接老师的话茬,而且常常在当面或背地里给同学或老师起绰号,有时还无缘无故地欺辱同学。

当然,小芳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她性格直率,敢作敢为,勇于承担任务,而且身强体壮,体育成绩好,是运动场上的风云人物,每次运动会都能给班里争光。

【问题】

如果你是班主任,根据材料小芳同学的表现,在对她的教育中,你认为应该贯彻哪些德育原则?

(4分)运用哪些德育方法?

(4分)请分别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10分)

(1)德育原则:

长善救失。

应发扬她性格和体育方面的特长,克服她纪律方面的缺点。

因材施教原则。

老师要针对小芳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法。

教师可以摆事实讲道理。

锻炼法,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

(3)首先,我们需要一分为二看待学生,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其次,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

再次,教育者要尊重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尤其是对待后进生,更需要特别的温暖和关怀,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切忌粗暴训斥、讽刺挖苦、甚至体罚。

最后,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和教育。

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发展状况出发,提出合理、明确、适度、有序且有恒的要求,并坚持不懈地贯彻到底。

德育模式实际上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等的有机组合方式(表7-1)。

当代影响较大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和价值澄清模式。

三、德育的途径

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

我国中学德育的途径有多种,如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等。

其中,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的教学。

(一)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的教学

这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通过教学实施教育是通过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实现的。

各科教材中都包含丰富的教育内容,只要充分发掘教材本身所固有的德育因素,把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就能在传授和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社会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当然,教学这个途径也不是万能的,仅仅通过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教学进行德育培养,容易使学生脱离社会生活实际。

(二)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校外活动是指由学校以外的教育机构组织和领导的学生课余教育活动。

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因为这两种活动形式生动活泼,不受教学计划的限制,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因此,可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参加,自主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三)劳动(社会实践)

这是学校进行德育,尤其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

通过劳动,学生容易产生对劳动、科学与技术的兴趣与爱好.激发出巨大的热情与力量,经受思想与行为上的磨炼和考验,从而能够培养学生勤俭、朴实、顽强等优良品德。

(四)共青团活动

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年轻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更是学生自己的组织。

通过共青团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而且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荣誉感,使他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提高思想觉悟,培养良好品德。

(五)校会、班会、周会、展会、时事政策的学习

校会和班会是全校师生或全班同学参加的活动,能持久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周会主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时事政策教育。

每天的晨会可以对随时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解决。

(六)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工作的教师,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对学生进行教育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任务。

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德育工作,必须全面深入了解,并获取社会有关方面和学生家长的配合,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

班主任特别要精心组织、培养健全的班集体,并通过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班主任要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例-单选题】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思想品德课

B.共青团活动

C.学科教学

D.其他

基本途径是教学。

第五节其他相关教育

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

(一)生命教育

1.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就是指关于生命常识及体验生命活动的教育。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

2.生命教育的内容

包括认识生命的教育、敬畏生命的教育、理解生命的教育、热爱生命的教育、保护生命的教育、开发生命的教育以及死亡教育七个方面。

3.生命教育的途径

(1)设置生命教育课程——基本途径;

(2)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经历;

(3)提高教师的生命教育素质;

(4)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力量。

(二)生活教育

1.生活教育的内涵

生活教育就是指教育者通过对中学生教授生活常识,培养生活技能,提供生活过程的更多实践体验机会,使其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和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追求个人、家庭、团体以至民族和人类的幸福生活的教育。

2.生活教育的内容

内容应包括生活行为教育、生活规范教育和生活情感教育三个部分。

3.生活教育的基本途径

(1)贴近生活,开展生活化主题教育。

(2)教学活动重于“做”,启发学生的灵感及创造性。

(3)优化课程结构,发展适应能力。

(三)生存教育

1.生存教育的概念

生存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中学生树立危机意识和求生意识,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体质、健康的心理、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交往能力的过程。

2.生存教育的内容

生存教育主要包括生存意识、生存知识、生存能力、生存价值等方面的教育。

3.生存教育的途径

(1)开设生存教育课——基本途径。

(2)将存教育渗透到学校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中。

(3)结合实践活动对进行生存教育。

(4)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密切联系,共同搞好生存教育。

(四)安全教育

1.安全教育的内涵

安全教育是指维护生命安全的措施及防范意外事故的教育,亦可涵盖因心理缺乏安全而危及生命安全的心理指导。

安全教育是最能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事故的手段之一,是搞好学校安全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2.安全教育的内容

安全教育包括自然灾害、消防、交通、饮食饮水、集体活动、网络、心理安全等等。

3.安全教育的途径

安全教育的过程应当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和年龄等特点,结合当地实际,注重实效。

(1)以案说法,有针对地教育;

(2)突出重点,有区别地教育;

(3)抓住时机,有选择地教育;

(4)开展社会实践,提高教育效果;

(5)加强自护训练,提高防护能力。

(五)升学就业指导教育

升学和就业指导是指教师根据社会的需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帮助他们了解社会职业,进而引导他们按照社会需要和自己的特点为将来升学选择专业与就业选择职业,在思想上、学习上和心理上做好准备。

【例】开学不久,班主任贾老师发现明朗同学不喜欢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做小动作,不按时完成作业。

贾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发现明朗虽然有不少缺点,但也有优点,需要肯定和鼓励。

于是,贾老师找他谈话说:

“你有缺点,但也有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

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找自己的优点,如实向我汇报,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

”第三天,明朗找到贾老师,很不好意思地说:

老师,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

贾老师说:

“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

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

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卫家园,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

不过当兵同样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

”听了老师的话,明朗脸上露出了微笑。

从此,明朗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问题:

(1)结合材料,谈谈贾老师主要遵循了哪一德育原则?

(6分)

(2)贯彻这一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12分)

(1)材料中体现的德育原则是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长善救失,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材料中贾老师能够了解到并认可学生心肠好、乐于助人、力气大等优点,同时也教导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了这一原则。

(2)贯彻这个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②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③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