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I卷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06061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I卷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I卷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I卷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I卷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I卷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I卷Word下载.docx

《人教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I卷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I卷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I卷Word下载.docx

()

①终年积雪的雪山  ②一望无际的草地 ③缺少粮食给养  ④敌人围追堵截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4.下列解放战争中的几大战役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淮海战役 

 

②辽沈战役 

③平津战役 

④渡江战役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①②④③

5.《东京梦华录》记载:

“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

内中瓦子莲花鹏、牡丹鹏……可容数千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宋朝时人口增多

B.统治者重视文化娱乐活动

C.统治者重农抑商

D.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壮大

6.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

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的对应不准确的是

A.1919~1927年一一开天辟地,实现共和

B.1927~1937年一一星火燎原,北上抗日

C.1937~1945年一一统一战线,团结抗战

D.1946~1949年一一国共对峙,战略决战

7.在央视举办的“隆力奇杯”青年电视歌手大奖赛中,一位选手需要回答以下问题:

在文艺复兴时期,被称为“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是

A.但丁

B.达芬奇

C.爱因斯坦

D.牛顿

8.读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下列史实与朝代搭配相符的是

A.①——出现文景之治

B.②——推行崇文抑武

C.③——创立行省制度

D.④——戚继光抗倭

9.“他们过去常说,我在编织一个梦,梦见安宁与繁荣的前途。

为什么我得排着长队,为领一份面包苦苦等待?

我曾建一条铁路……如今它建成啦,兄弟,你能施舍一角钱吗?

”这首歌1932年上演后在美国广为流传。

这首歌主要反映了

A.工业革命火车发明的影响

B.福利政策养成人们不劳而获的恶习

C.经济大危机的困扰

D.一战对美国经济的打击

10.1895年,假如你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你将目睹到的历史事件是()

A.火烧圆明园

B.“公车上书”

C.谭嗣同殉难

D.八国联军侵华

11.在二战后的20多年时间里,西方发达国家生产的产品超过去200多年生产的产品的总和。

主要原因是

A.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

B.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D.欧洲的日益联合

12.“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岀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

”为陆上丝绸之路开辟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张骞

B.鉴真

C.戚继光

D.郑成功

13.下列说法中,符合对道教正确认识的是()

①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形成于东汉末年.

②道教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

③他对我国古代民间习俗影响深远

④客观上促进了化学和医学的发展

D.②③④

1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确立了其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妄图称霸全球,把苏联看作其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同时也由于反对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美国政府

A.发起冷战

B.主导组建世贸组织

C.支持第三次科技革命

D.彻底消灭法西斯势力

15.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等,南至南海诸岛。

界定这一疆域的朝代是()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16.西方列强的枪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迷梦,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新”在

①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③开始朝着社会主义道路迈进

④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

C.②③

D.①③④

17.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

A.德国吞并奥地利

B.德军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C.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D.德国向苏联发起全面进攻

18.汉文帝说:

“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

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

”材料反映汉文帝主张是

A.以农为本

B.轻徭薄赋

C.减轻刑罚

D.崇尚节俭

19.下图是哪个国际组织的旗帜() 

A.联合国

B.欧盟

C.世贸组织

D.国际联盟

20.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相同点是()

A.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都是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设立

C.都实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D.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二、综合题

21. 

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冉耕字伯牛。

……司马耕字子牛。

——司马迁《仲尼弟子传》

问题一:

材料一的人名中蕴含了丰富的时代信息,据此你可以推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这一现象引发了急剧的社会变革,由此导致了当时思想领域怎样的局面?

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司马迁《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问题二: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说秦始皇采取了哪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

材料四: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囯铸钱令》,命令销毀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材料五:

问题三:

根据材料四,汉武帝把什么权力收归了中央?

在秦汉之际,24铢为一两,从秦朝的“半两钱”到汉朝的“五铢钱”,货币的重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说明了什么?

材料六:

时海内大乱……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司马光《资治通鉴·

卷八十七·

晋纪九》

问题四:

材料六反映了西晋末年怎样的历史现象?

该现象对我国以后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问题五: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92年8月,受西班牙王室资助,哥伦布率领由87名船员和3艘船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在接下来的10年间,哥伦布先后三次西航。

(1)结合材料分析,哥伦布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材料二“地理大发现”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使当时的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巨变。

材料三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

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

(2)结合材料二,说出“地理大发现”使“欧洲”和“世界”发生的巨变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带来了什么影响?

23.90年艰苦卓绝,90年荣绕辉煌。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习的奋斗凯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图片记录了我党的革命历程,请按时间的先后顺序重新排列。

这些历史事件均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试选择其中一件阐述其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中取得巨大成就。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此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整理了以下四组资料:

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接受了《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1954年第一届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③一五计划期间,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相继开工长春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④1953年12月,我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71年10月中国重返联合国

(2)请将以上材料的序号按其所属类别填在下列横线上。

属于法制方面的是:

属于经济发展方面的是:

属于对外交往方面的是:

属于科学方面的是:

(3)材料三图一中反映的是1979年秋小岗村农民喜获丰收的景象,这种结果源于哪一做法的实行?

小岗村的做法对中国社会农村改革有何影响?

图二中提到的“深圳传奇”被创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异彩纷呈。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孔子因报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孔子是开始传播贵族学到民间来的第一个。

——钱穆《国史大纲》

(1)从材料一中看,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最大贡献是什么?

他在政治方面还提出了什么重要的学说?

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2)材料二反映的什么事件?

材料三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从汉代以来,孔子一直被放在一个神坛上作为“圣人”的代表。

——何燕江《孔子》

(3)在汉武帝时期,孔子是如何“被放在神坛上”的?

(4)对比材料二、三说一说两朝对待儒学的态度。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