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语言和技巧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06031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鉴赏诗歌的语言和技巧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鉴赏诗歌的语言和技巧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鉴赏诗歌的语言和技巧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鉴赏诗歌的语言和技巧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鉴赏诗歌的语言和技巧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鉴赏诗歌的语言和技巧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鉴赏诗歌的语言和技巧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鉴赏诗歌的语言和技巧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鉴赏诗歌的语言和技巧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关关:

水鸟的和鸣声。

说说拟声词的作用:

⑵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李煜《浪淘沙》)

拟声词的表达效果

古代诗歌中常用拟声词模拟自然的声音,不仅给读者以听觉的感受,还能引发视觉、触觉的感受,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临其境。

5、色彩词:

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

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⑴欣赏时,有时可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说说色彩词的作用:

⑵有时也可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

例1、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例2、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6、精练数量词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齐己《早梅》)

郑谷将“数”改为“一”妙在哪里?

【典题示例】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绿肥红瘦”历来为人称道,请说说它的妙处。

【步骤一】绿肥,指。

红瘦,。

【步骤二】这里的“肥”和“瘦”,使用了的手法。

词中把用来写,如今却用写

【步骤三】形象地反映出作者之情。

这一句不论是在语言的提炼上还是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都是极富创造性的,很有新意。

【即时迁移】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颔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两个字?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1)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2)说说叠词的作用。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1.答案:

“自”和“空”。

“自”是“独自”“枉自”,“空”是“白白的”“徒劳”的意思。

(第一步)萋萋碧草映衬着台阶枉自显示着春色,无人理睬;

黄鹂在树叶后面呖呖啼叫,徒劳地展示着它美妙的嗓音,无人欣赏。

(第二步)这两个字传神地渲染了丞相祠堂寂寥、荒凉的氛围,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

(第三步)

2.参考答案:

(1)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

(步骤一)满面愁容、踽踽独行的离人,他的每“一看”,自然引起送行人肝肠寸断般的酸楚。

(步骤二)只一“看”字,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千种离愁、万般情思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步骤三)

(2)“凄凄”、“袅袅”两个叠字,用得传神。

前者形容内心的凄凉、愁苦;

后者形容秋景的萧瑟、黯淡。

正由于送别时内心“凄凄”,故格外感觉秋风“袅袅”;

而那如泣如诉的“袅袅”风声,又更加烘托出离人肝肠寸断的“凄凄”之情,两者相生相衬。

而且“凄”、“袅”声调低促,一经重叠,读来格外令人回肠咽气,与离人的心曲合拍。

3.【参考答案】“遍”在此为“到处、多”的意思。

“遍”字表现松茂鹤多,下句“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诗人恬淡宁静的心境。

考点二: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分析在刻画形象,营造意境,表达感情方面的作用。

【知识整合】

语言的风格其实很大程度上可以看成诗歌的风格。

一般来说,可以从总体上把风格分成阳刚和阴柔两大类,前者包括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后者包括婉约、含蓄、清新、风趣。

1.常见的六种:

清新自然、平淡质朴、含蓄隽永、生动形象、明快简洁、绚丽飘逸

2.再提供一些常用语供参考(答题时可依具体情况选择一些词语搭配):

简练明快、朴素平易、轻艳浪漫、清雅清逸、峻拔雄奇、沉郁顿挫、凄婉悲壮、隽永婉曲、旷达洒脱、雄浑刚健、豪放飘逸、热情奔放、大气磅礴、气势畅达、笔力雄健

(一)、解答风格类题目要求:

1.首先要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

是惆怅、孤独、恬淡、闲适、还是激昂,坚守情操,忧国忧民。

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多为思想健康向上,少量语言优美的诗歌也大都表现闲适,热爱自然,伤时惜时之情。

2.注意作者思想倾向制约其对景物的限制。

夕阳、衰草、寒鸦、西风凄凉、萧瑟

明月、清泉、竹林、浣女清新、宁静

流水、落红、忧伤、无奈

秋水、长天、开阔、辽远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雄浑、温暖

杨柳岸、晓风残月凄清、伤感

3.记住一些重要诗人的风格特征,如:

李白——豪放飘逸、仙气满卷;

杜甫——沉郁顿挫、忧国忧民;

王昌龄——雄健高昂;

杜牧——旷达俊爽,清丽自然;

高适——悲壮苍凉;

王维——诗画一体、富有禅趣,静美幽独;

陆游——雄放悲壮;

陶渊明——冲淡自然;

李贺——奇诡险怪、鬼气森然;

陈子昂——慷慨悲凉;

白居易——通俗平易、雅俗共赏;

贾岛——推敲苦吟,峭瘦清寒;

苏轼——豪放、旷达、洒脱;

辛弃疾——慷慨愤世,沉郁豪放。

梅尧臣——朴素平淡;

陈师道——雄劲幽邃;

苏舜卿——轩昂奔放;

欧阳修——清新疏畅;

王安石——遒劲峭拔;

晏殊——闲雅婉丽;

柳永——伤感缠绵;

秦观——清丽典雅;

黄庭坚——瘦硬新奇;

杨万里——浏亮晓畅;

周邦彦——富丽精工;

李清照——凄婉清丽;

姜夔——峭拔雅丽;

文天祥——沉郁悲壮。

李商隐——绮丽精工、含蓄典雅、悱恻缠绵;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

4、不同类的诗的不同风格:

宫廷诗——缠绵婉转,田园诗——恬淡宁静

山水诗——清香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

【典题示例1】

春怨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

①此诗语言特点是,(步骤一)

②"

黄莺儿"

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

"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步骤二)。

③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步骤三)。

【典题示例2】

江 村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问: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突出的语言特点。

1、阅读下面这首诗,并做题。

华子岗裴 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请谈谈“侵”“拂”两字的妙处。

2、阅读下面一首词,并做题。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2006辽宁卷)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荦(luò

)确:

怪石嶙峋貌。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请简要赏析。

(3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5分)

4、下面两首词,完成两个小题。

浣溪沙晏殊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一曲新词酒一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去年天气旧亭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沙场秋点兵。

无可奈何花落去,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似曾相识燕归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小园香径独徘徊。

可怜白发生!

(1)、思考:

你是怎样理解“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的?

(2)、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其代表作。

试把这首词和晏殊的《浣溪沙》作比较,看看它们在内容、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5、阅读下面这首词,并做题。

浣溪沙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

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樽前。

 注: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江西庐陵(今吉安)人。

他是北宋古文革新群体的领导者,文章和诗词创作都很出色。

他积极奖掖后进,王安石、苏东坡等人都曾受到他的提携。

思考:

(1)、上片描绘的色调谐和、情趣盎然的湖上游春图,经“逐”“拍”等的点化,顿使形象呼之欲出。

请分析“逐”“拍”的艺术效果。

(2)、有人说词的下片有“及时行乐的消极情调”,你同意吗?

请简要分析。

练习答案

1、参考答案:

“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过程(步骤一),展现了诗人在夕阳中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步骤二);

“拂”字运用拟人的手法,增强了动感(步骤一),也让人想见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步骤二),这两个动词写出了云光山色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步骤三)。

2、答:

“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

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

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

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3、答:

(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3分)

(2)“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

(3分)坡头路坎坷难行,但“铿然”却表现了作者行走时的愉悦,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2分)(言之成理即可)

4、

(1)答:

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

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识。

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2)答:

意在了解豪放词和婉约词在内容和风格上的不同。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写的是军中的生活情景,沙场点兵,力挽强弓,写的都是豪壮之举。

“了却君王天下事”表达的都是抗敌立功的雄心壮志,恢复中原的抱负。

风格雄浑、豪放。

晏殊的《浣溪沙》写春天的园中景物,举酒听歌,在小径间徘徊,生活范围狭窄,情感抑郁、低沉,风格委婉、秀丽,与豪放词派截然不同。

5、

(1)答:

“逐”刻画了堤上游人对水上画船的热衷之情。

“拍”刻画了春水活泼泼的生命。

词的下片虽有及时行乐之意,但词人一生怀忧时之情与愤世之意,实在是借酒浇愁,在沉醉中吐胸中的郁闷,而获得精神的片刻快慰。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表达技巧初悟

1.请说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2)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终岁不闻丝竹声。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6)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8)主人下马客在船。

2.试从不同角度回答下列诗句所用的表达技巧。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2)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①这几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②这几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③这几句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④这几句从意象的角度看使用了哪种方法?

(3)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①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②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③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4)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②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5)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判断下面的诗句所用的表达技巧。

(1)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知否、知否?

(3)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4)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6)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7)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8)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9)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1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4)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6)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17)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1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9)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2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答案】⑴(拟人)⑵(拟物、夸张)⑶(借代)⑷(比喻)⑸(比喻、夸张)⑹(设问)⑺(对偶、双关)⑻(互文)

2.【答案】

(1)所用的表现手法是想象,修辞手法是夸张

①设问或比喻②设问、比喻、排比、夸张③化虚为实④意象叠加

(3)①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②对偶③对偶、拟人

(4)①想象②想象、衬托

(5)想象或虚写、对写法

3.【答案】

(1)虚写(想象)、夸张

(2)设问、借代(3)对偶、对比(4)拟人(5)象征(6)反语(7)虚写(想象)(8)象征、比喻(9)对写法(移位)(10)侧面描写(11)对偶、反衬(12)衬托(13)对比、借代(14)反问、用典(15)互文(16)用典(17)用典、虚实对比(18)动静结合、反衬(19)借古讽今(20)反衬

二、重点掌握两种表达方式:

描写和抒情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日登吴公台①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②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①吴公台:

在今扬州北,南朝古迹。

②摇落:

零落。

诗的中间两联是如何写景的?

请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袞

李商隐

竹坞①无尘水槛②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①竹坞:

竹林环抱荫蔽的船坞。

②水槛:

傍水的有栏杆的亭轩。

试结合作者的感情体会本首诗的抒情特点。

知识储备

 表达方式主要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其中最主要的是描写、抒情。

描写、抒情技巧与表现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

描写讲究角度:

远景与近景、俯瞰与仰视。

讲究方式: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讲究方法:

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工笔、细节描写等。

抒情分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最主要的是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

三、准确辨析常见常考的表现手法

4.请逐联指出下面这首诗所用的表现手法。

无 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夕

崔 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颔联历来是被传诵的名句,请联系诗歌内容具体说说该联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它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等同于表达技巧。

高考通常是在狭义方面使用它的,主要包括: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抑扬结合、以小见大、联想想象、象征、衬托、对比、用典等。

下面重点介绍常考的几种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是古诗最常用、高考最常考的表现手法。

虽然从专业的角度看,它与融情于景是有区别的,但在实际考试中这两种手法是等同的。

虚实结合是对于一个描写对象,可以写其眼前之景、现实之景,也可以写假设之景、想象之景、回忆之景。

前者是实写,后者是虚写。

虚实结合,可以使虚景与实景得以补充映衬,相得益彰,使形象鲜明,并使容量增加。

衬托分正衬与反衬两种。

它可以使被陪衬事物更加性格突出,形象鲜明。

考试常考的是反衬,如用乐景反衬哀情,用动反衬静,用虚反衬实等。

四、关注结构技巧(艺术构思)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③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①周邦彦(1056—1121):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②寒声:

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

③雁:

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

请简要说明。

 结构方面的技巧主要有:

照应、过渡、线索、悬念、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等。

(1)卒章显志。

在诗歌的结尾运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点明志向、诗歌的主旨。

(2)以景结情。

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1.答案 ①颔联通过对山高水深、游人罕至的描写,侧面烘托出环境的荒凉、古迹的零落。

②颈联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来写景,暮色中,只有夕阳依旧照着旧台,空疏的林中回荡着钟声,更加突出了环境的萧索、僻静(或“以有声衬无声”“以动衬静”)。

2.答案 诗歌借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孤寂、惆怅和黯淡、伤感的心情,表达了对朋友浓重的思念之情。

艺术上的最大特点是以景托情、寓情于景。

解析 首句写竹坞、水槛,环境清幽雅洁,作者备感孤寂,自然引发思念友人之情。

阴霾欲雨、四望迷蒙的天色,使作者的心情更加黯淡,增加了相思的浓度。

而雨打枯荷的声韵似乎让作者略慰相思,稍解寂寥,但单调而凄清的声音,却又增加了环境的寂寥,加深了对朋友的思念。

3.答案 ①首联:

直抒胸臆(出句)+融情于景(对句)。

②颔联:

比喻+象征+双关(“丝”谐“思”)。

③颈联:

想象(虚写)+对写法(对句)。

④尾联:

用典。

4.答案 ①寓情于景。

子规啼、三更月,触目伤怀。

②虚实结合。

梦中归乡是虚,梦醒后子规啼唤、月光如水是实。

③衬托。

以乐衬忧,梦中归乡是乐,梦醒还是异乡是忧。

④用典。

“蝴蝶梦”用“庄周梦蝶”的典故。

5.答案 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来写的。

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

解析 词开篇推出了一个凄清的秋景,而且已近昏暮,这很像是物化了的旅人的心境。

在此境中,孤独的旅客,默立在客舍庭中,承受着一庭凄冷的浸润。

忽然,一声长鸣隐约地从云际传来,似乎是鸿雁声声;

然而,四望苍穹,并无大雁的踪影。

“更深人去寂静”承上启下,将词境更推进一步。

夜已深,临时的聚会酒阑人散了,只有一盏孤灯摇曳的微光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在墙壁上。

此时此刻,多么希望自己尚在酣醉之中啊。

可悲的是,偏偏酒已醒,清醒的人是最难熬过漫漫长夜的。

【技巧点拨】

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准确判定。

而如何准确判定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既与你所构建的表达技巧知识网络有关,又与你规范的审题有关,更与你掌握的判定方法有关。

这里,有三点须注意:

1.立足整体

即把所给的判断材料当做一个整体来看,不是只看其中的一个片段。

如判断“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所用的表达技巧,就不能单看“城中桃李愁风雨”这半句而认为是“拟人”,而应把两句联成一个整体看,则为“对比”。

2.把握关系

关系即诗文中材料和材料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

因为诗词讲究简洁、凝练,又受诗句长短限制,所以在诗词中,材料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诗句之间的组合关系。

这种关系就是写作技巧,即表现手法。

这样看来,几乎所有的表现手法都表现为“关系”:

借景抒情是情与景的关系,托物言志是物与志的关系,动静结合是动与静的关系,对比是甲与乙的关系,衬托是主与次的关系,虚实结合是虚与实的关系。

因此,善于抓住这些关系,技巧就容易判定。

【迁移提升】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 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①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①撚(niǎn):

持取,捻弄。

(1)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

(2)“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

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