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05360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

(沉默就是不说话)

3、齐读课题,质疑。

师:

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

(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呢?

谁沉默?

在什么情况下沉默?

他们沉默时的神态怎样?

沉默之后是一种什么情景呢?

……)

二、学生自学,解决疑惑。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通读课文。

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

(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把不懂的句子做上记号。

(4)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不理解的,不懂的词句与大家交流、讨论。

2、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

3、教师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三、检查自学情况,深入学习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1.读准生字、新词的字音。

2.理解词义。

异口同声:

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骄傲:

本文是自豪的意思。

神气十足:

形容十分得意而傲慢的样子。

左顾右盼:

向左右两边看。

情绪:

人从事各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的心理状态。

索性:

直截了当,干脆。

阻止:

使停止行动。

蕴藏:

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依然:

依旧。

寂然无声:

非常安静,没有声音。

期待:

期望、等待。

追逐:

追赶。

沉默不语:

不说话。

瞥了一下:

很快地看了一下。

赦免:

依法定程序减轻或免除对罪犯的刑罚。

四面八方:

泛指周围各个方面。

继而:

接着。

稚拙:

幼稚笨拙。

3、读课文,理清条理。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在一节课上,老师询问家长给学生们过生日的情况,大家情绪热烈,滔滔不绝,可当老师问谁知道家长的生日时,教室里立刻沉默无声,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懂得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2)哪些自然段是写课上发生的事?

哪些自然段写了课下发生的事?

(小组合作学习,得出以下结论。

)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

(1—16自然段):

写课上老师教育我们不能只会感受爱,还要知道回报父母的爱。

第二段:

(17自然段):

写家长会上,家长们的反映。

第三段:

(18自然段):

写“我”的感受。

4、学习内容,理解重难点。

(1)请学生把课文中孩子们在叙说父母给自己过生日的情景时的表现,用笔画下来,再读读,体会一下当时孩子们的心情。

(也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过生日的情景)

从“骄傲地举起了手”,“神气十足地左盼右顾”,“越点越多,越点越兴奋,声音越来越响”,“索性站起来”,“快乐地交谈”等体现了孩子们得到父母的爱的幸福。

(2)“我想去寻找蕴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

(“极为珍贵的东西”在这里就是指要回报父母的爱。

这句话是说“我”要让孩子们不光感受到爱,还要让他们懂得回报父母的爱。

(3)老师后来提了什么问题,使这热烈的场面一下子变得沉默无声?

完成下面练习,想像一下,他们在想什么?

如果是你,你会想什么?

课件出示:

“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请举手!

”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孩子们沉默着,他们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的神色之中。

(“足足一分钟”,表明“沉默”的时间很长。

孩子们面对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这个话题,一下子从“十分热闹”变得“沉默不语”,“所有的人”都不说话了,并且脸上流露出犯了错误的神色,这恰恰是他们可爱的地方。

说他们可爱,是因为他们在觉察到自己错了之后,毫不掩饰,坦诚地流露在他们的神色之中。

(5)“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双双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

(这句话是“我”轻轻问“怎样才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后孩子们的最初反应。

“像获得赦免一样”,形容孩子们的错得到老师的原谅,心情轻松了许多;

“躲躲闪闪的目光”,形容孩子们追问时表现出来的回避的神色;

“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说明孩子们的目光慢慢地从各个角度转向老师,敢于看老师了。

(6)老师提示了大家回报父母爱的方法,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

到底哪儿不一样?

(前面是说父母如何爱自己的而热闹,后面是为回报父母的爱想办法而热闹。

(7)有感情地朗读,体现两种不同的热闹。

(8)“啊,我真快活!

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这堂课成功了,小家伙们在沉默中终于懂得要回报父母的爱了,后来他们用各种方式回报了父母对自己的爱。

“我”听到家长会上爸爸妈妈说他们的孩子在向他们表达自己的爱,这正是孩子们在那节课上沉默不语“反省”自己的结果,这也正是为师的快乐。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提示:

朗读时,要注意人物不同的情绪变化。

开始要读出孩子们欢乐、自信的情绪和热闹的气氛;

在孩子们沉默时要读出内疚、后悔的心情;

在孩子们明白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时候,要读出欢快、欣喜的语气。

五、总结。

我们自学、合作学习了课文内容,并且有语气地朗读了全文,现在谁能说说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呢?

(孩子们在沉默中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很多很多;

孩子们在沉默中反省了自己,只知道被爱而没想到回报;

孩子们在沉默中思索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

孩子们在沉默中懂得了接受爱的同时更要回报爱的道理。

师归纳小结:

沉默是因为孩子们知道他们错了,沉默是对错误的承认,是对错误的反思。

如果错了不承认,反而振振有词,强词夺理,就不是好孩子了。

另外,沉默之后有补救错误的办法,有改正错误的行动,并且受到妈妈爸爸的表扬,得到老师的认可。

所以这个沉默是可贵的……

六、谈体会:

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爱父母,体谅父母的辛苦,不仅要自己的事自己做,还应帮助爸爸妈妈分担一些事情。

在他们的生日之时,或者母亲节、父亲节之日,送上一句问候语,做张贺卡、写封信表一表心意,对于他们来讲将是一种多么大的快乐与幸福呀!

除了父母,我们还应该爱身边所有的人,懂得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懂得给与将比得到更快乐。

板书设计:

                可贵的沉默

            热闹     沉默      热闹

            ↑      ↑       ↑

           兴奋地感受爱  思索     沉默地回报爱

教学反思:

18她是我的朋友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主要内容。

3、学习阮恒珍惜友情、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阮恒珍惜友情、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审题

1、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课题中的“她”指的是谁?

“我”又指的是谁?

指点“恒”的读音。

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2、通过预习课文我们还知道课题“她就是我的朋友”这句话就是阮恒要救小姑娘的原因。

3、示标。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出示预习要求:

A、请一个同学来读读。

B、从这篇课文的预习要求看,共讲了三方面。

[介绍了事情发生的背景;

概括了主要内容;

提出了预习的要求。

理解“挽救”、“垂危”。

]

2、这篇课文非常的感人,下面首先请同学们听录音,想想看:

A、播音员阿姨是怎样的读的?

你能像她那样读吗?

你能达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目的吗?

B、想想阮恒献血的经过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

画出描写他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的句子,用波浪线作标记。

C、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

用你喜欢的记号标出。

3、交流:

A、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

请读一读,再说说你觉得它为什么感人。

B、课文中5--11自然段讲的是阮恒献血的经过。

请你读出描写他献血时神态、动作的语句。

C、分别指名读读1----4自然段、12----14自然段。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D、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休克输血迫在眉睫阮恒草垫擦拭抽泣捂住呜咽竭力E、分小组读课文。

4、这篇课文是写事的文章,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这篇课文分段。

请在草稿纸上写出来。

5、请运用连接段意的方法归纳主要内容。

6、朗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

阮恒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输血的?

请用三角标出关键的词语。

并画出有关的重点句。

2、出示:

A、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严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B、输血迫在眉睫。

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

C、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A、“迫”的部首是{},再查{}几画,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a逼迫;

b急促;

c接近“迫在眉睫”中的“迫”的意思应为{}。

B、用“如果.......就.........说话。

C、小姑娘的急需输血的这种情况还可用哪些成语来形容呢?

D、指导朗读。

4、小结:

A、结标。

B、提示下节课的内容。

阮恒正是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主动献血的。

他是怎样献血的呢?

阮恒具有怎样的品质?

这正是我们下一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四、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阅读了课文,能够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

下面老师就来检查一下。

A、出示生字词。

B、昨天我们又学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这部分讲了什么?

2、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输血迫在眉捷,这时阮恒举起了颤抖的小手,阮恒是怎样献血的呢?

他为什么要主动献血给那个小姑娘?

这就是这一节课学习的重点。

〔借机点出教学目标〕

二、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思考:

A、一阵沉默之后,阮恒是怎样举起小手的?

请划出有关的动词。

想想通过这些词说明了什么?

B、课文从哪一小节开始真正写阮恒献血的?

他开时表现怎样?

划出有关的语句。

C、献血时,阮恒为什么不停地哭?

请找出这样的句子,用三角划出表示“哭”的意思的词。

2、以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

A、出示: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

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B、出示:

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C、出示: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

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抓住情感的变化来体会人物紧张、痛苦的复杂内心。

4、有感情地朗读。

注意读出层次。

5、对照插图,复述内容。

6、小结。

这一段真切地写了阮恒输血时的动作、神情以及小作者的感情变化。

三、讲读课文第三部分:

1、阮恒为什么哭得很伤心?

他为什么要献血给那个小姑娘?

自由读课文第三部分。

2、、交流。

3、你从这里能看出阮恒是个怎样的孩子吗?

注意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

四、结标、质疑:

五、对照插图,想象说话。

要求:

认真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画上各个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他们的心情怎样。

〔可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重点说。

六、作业:

1、摘抄表示“哭”的词。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试图{}竭力{}安慰{}持续不断{}

3、填空。

他眼睛{}着,用牙{}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抽泣。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阮恒的心情[]。

18、她是我的朋友

神情动作    内心活动

举 放 举   犹豫

啜泣 捂    害怕 掩饰

呜咽 掩盖   更害怕 又掩饰

哭泣 咬    非常害怕 竭力掩饰

19七颗钻石

1、知识与能力: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想像和联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1、学习文中体现的爱心。

2、运用想像进行说和写。

引导学生想像。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1、交流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简单交流。

2、交流作者。

二、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通字音,看准字形。

2、小组开火车读课文。

三、认字。

1、读准字音。

“竟”“匆”为后鼻音,“绊”“咽”为前鼻音“葱”“凑”为平舌音,“瞬”为翘舌音。

“咽”为多音字。

2、开火车认读。

3、记忆字形。

4、组词竞赛。

5、开火车认字组词。

四、写字。

1、重点指导:

(1)、“渴”“沫”“涌”左边相同,都是三点水。

(2)、渴—竭、哀—享联系记忆。

(3)、“累”下边不是“系”,“舔”右下部不是“小”字。

舔—添

(4)、“凑”的左边不是三点水,“沫”的右边不是“未”。

2、学生书写。

3、听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通读课文,提问。

1、接力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了什么?

有什么问题?

2、学生全班交流。

二、理解课文。

1、第一自然段教学。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由泡泡中的提示语“我能体会到当时水是多么重要”引导第一自然段表达的主要内容。

(3)抓住“干涸”“干枯”“焦渴而死”等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水的重要。

2、主体部分教学。

对课文主体部分的教学可借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为线索来进行。

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主要体现为:

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1)从空木水罐到有水木水罐:

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2)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等词句,体会小姑娘的心情,感受小姑娘对母亲的爱。

正是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再次显示出它的神奇。

(3)水罐变成银的:

引导学生由第一自然段“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想象:

小狗可能是因为渴极了走不动。

(4)水罐变成金的:

小姑娘的母亲认为自己快要死了,把水让给小姑娘喝。

水罐又一次变化的原因是母亲对小姑娘的爱,可见水罐的神奇并不在于小姑娘本身,而在于爱心。

只要有人献出爱心,水罐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5)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抓住“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等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了解小姑娘当时多么想喝水,从而体会她把水让给别人是多么动人的行为。

3、重点理把握“爱心”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比较几个故事情节:

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分水给小狗喝,母亲让水给小姑娘喝,小姑娘把水让给路人喝,从而得出“爱心”主题。

三、升华内容。

1、理解课题。

思考:

为什么课文不用“神奇的水罐”“水罐的变化”“一罐水”等作题目,而用“七颗钻石”?

四、课后延伸。

课后选做题。

七颗钻石

空木罐金罐

装满水银罐

20妈妈的账单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帐单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 小黑板

教学时间1课时

一、直接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妈妈的帐单》

2、看老师板书这个课题。

书写课题,写到账字时停下来,对学生说:

这个账偏旁是(贝字旁,说明和金钱有关系,要注意他不是巾字旁的帐。

3.读课题。

谁来读一下课题?

能不能读的深情些,你瞧这是一份妈妈的帐单。

齐读课题。

(一教就会,相信大家一定能学好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A.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先请小朋友自己读课文,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1、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轻轻地读,也可以大声地诵读。

2、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把他划下来反复地读,把课文读通顺。

B.检查反馈

1、老师从书里摘了一些大家容易读错的词语,你能读吗?

自己试一试。

2、你觉得哪些词语是大家容易读错的,你就当小老师来领读一下这个词语。

小彼得报酬索取收款款项慈爱塞进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如愿以偿羞愧万分怦怦直跳

重点解决:

报酬,收款的意思。

蹑手蹑脚,怦怦直跳,羞愧万分的读音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小老师当的不错,如果我请你们再去默读一遍课文,谈谈你读这篇课文的收获,你行吗?

我设计了一些问题帮助你们思考:

四、因此小彼得,请听老师读:

小彼得读着,感到羞愧万分。

1、有什么问题吗?

2、为什么要读着读着呢?

3、也许彼得一边读一边想到了许多许多:

小彼得展开帐单读了起来,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每一天,妈妈会准时送上一杯散发着香味的牛奶;

烧上一桌可口的小菜;

妈妈亲手洗的衣服永远是那样干净,舒适;

妈妈的怀抱永远是自己温暖的港湾。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每一年的圣诞节,妈妈总是那样忙碌。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寒风呼啸,自己突然发起了高烧,妈妈()

读着读着,想起了()

4、你可以选一个片段写下来,写下当时彼德的想法。

5、交流

五、教学最后一自然段

这么多感受用书本上的一个词来说,就是(羞愧万分)

1、你能从课文中找出表现彼得羞愧万分的话吗?

2、请生说理由

3、小彼得将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4、是啊,彼得刚才说的这些话就是彼得羞愧万分的表现,你知道什么是羞愧万分了吗?

六、课文学完了,你想对自己布置什么作业?

板书设计

妈妈的账单报酬多少不同

无价时间长短不同

无私事情大小不同

无声两人想法不同

羞愧万分

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五单元检测卷

一、基础(44分)

1.抄写下面的字。

(3分)

戒恋临忍唾享柔任盯藻

2.读拼音,写汉字。

(8分)

āiyīnǔgū

()痛()生()力()计

idá

ngzhí

()倒到()()经繁()

3.用下面的字组词。

秒()抵()慕()舔()

妙()低()幕()添()

4.在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选项后面括号打“√”,错的打“×

”。

(4分)

(1)永恒(hé

n)赦(shè

)免塞(sāi)进()

(2)急匆匆(chōng)稚拙(zhuō)承(ché

ng)认()

(3)年龄(lí

ng)石匠(jià

ng)水罐(guà

n)()

(4)唾沫(mo)曾(cé

ng)经悬(xiá

n)挂()

5.给划横线的词语写出反义词。

(6分)

(1)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

(2)我国的现代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

(3)地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6、用“\”划掉括号内不合适的词语。

(1)我盼望着再次进入(奇特奇妙)的网络世界。

(2)(神秘奥秘)的太空,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3)(洁白皎洁)的月光洒满了石板铺成的小路。

(4)教室里响起了(激烈热烈)的掌声。

(5)他太不(坚强顽强)了,遇到困难只会哭鼻子。

(6)检阅台上成千上万名观众都(注视环视)这儿童队员们。

7.按要求写句子。

(9分)

(1)小猫舔净了小女孩手里的牛奶。

(改为“被”字句)

(2)这样对待老奶奶能算是尊敬老人吗?

(改为陈述句)

(3)她是阮恒的朋友。

阮恒准备牺牲自己来挽救她的生命。

(用关联词把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句子)

二、积累(14分)

1.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字,把词语补充完整。

左()右盼夜幕降()大()一惊()不及待

2.把下列诗句的上下句连起来。

露从今夜白二月春风似剪刀。

不知细叶谁裁出报得三春晖。

谁言寸草心映日荷花别样红。

接天莲叶无穷碧万紫千红总是春。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等闲识得东风面月是故乡明。

3.关于《爱的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打“√”,有错的打“×

(1)《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儿童小说。

()

(2)七十八号犯人送给都灵老师一个圆锥形木制墨水瓶。

(3)每月故事《小抄写员》的主角是斯代地。

(4)小石匠的父亲每天晚上都要去夜校读书识字。

三、阅读(20分)

(一)《七颗钻石》(节选)

小姑娘往手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