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发展性评价终期评估自评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05346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发展性评价终期评估自评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普通高中发展性评价终期评估自评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普通高中发展性评价终期评估自评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普通高中发展性评价终期评估自评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普通高中发展性评价终期评估自评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发展性评价终期评估自评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普通高中发展性评价终期评估自评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发展性评价终期评估自评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中发展性评价终期评估自评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浙江省二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2015年),杭州市智慧教育示范校(2017年)、杭州市平安示范单位(2017年),以及从2006—2018年萧山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几十项区级荣誉。

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学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学风勤奋,教风严谨,校风朴实”的办学风格。

学校果树成林,环境幽雅,装备齐全,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四年发展综述

2015年,学校在全体教职员工通力合作,齐抓共管下,漂亮的通过了浙江省二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评估验收,这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明确了新的发展方向。

四年来,学校坚持务实抓教育、创新求发展,砥砺前行,积极探索教学组织新模式,构建育人网络新体系,推行教师培养新机制,挖掘学校文化新内涵,实现了学生的最优发展,推动了学校的持续发展。

一、理清办学思路,凝练学校顶层架构

早在2000年,学校提出了“三全两发展”的办学思路: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办学效益;

让学生的个性有充分发展,让学生的未来能持续发展。

随着课改的推进,学校通过文化导航、课程领航、生涯护航,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文化,学校提出了“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的办学理念。

学校在追求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努力寻找教育应有的灵性与活力。

在继承优秀的地域文化,结合建设文明幸福新萧山的时代要求,适切的提出了以地域文化为依托,以围垦精神为导引,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知根情感、创新能力的现代弄潮儿。

二、拓宽育人途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逐步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教育和引导学生具备家国情怀、优良学业、健康身心和坚毅品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构建全员德育网络

学校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

近四年,学校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

构建德育管理网络,优化了德育队伍,开展了心理健康全员C证培训。

努力打造三个平台:

德育课程教学平台,社会实践活动平台,行为规范教育平台。

努力做到三个结合:

教育与教学相结合;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学校与社会相结合。

学校以德育主题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品德生成。

每个学期通过文明达标月活动、各类主题月教育活动、文明寝室评比、文明班级评比等活动,建设美丽班级,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归属感。

学校通过仪式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重塑课程结构体系

课程是学校办学核心,是育人的载体。

学校牢牢抓住课程体系培养目标,按照“体现优势、突出特色、强化示范”的课程建设思路,对已有的选修课程进行了梳理与整合,对选修课程管理进行了反思与研究,结合学校的地域文化、学生兴趣爱好、教师专业特长,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知根、启智、弄潮”,三维九类、三层百门的课程体系。

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学生发展。

知根课程重在“德”,突出本土特色,重在培养乡土情结;

启智课程重在“知”,夯实知识基础,重在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创业课程重在“能”,重在职业体验,培养创新能力。

学校在办学目标的统领下,以“知根打底色、启智夯基础、弄潮促创业”为课程建设思路,提出了必修课程校本化处理、选修课程的项目化开发的课程建设路径。

2013年《普通高中必修课程校本化开发与实施》获萧山区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语文学科课程群》获区首届优秀学科课程群。

2014年《基于“海塘文化”的特色项目课程体系建构》获萧山区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5年《知根•启智•弄潮——基于“海塘文化”的特色课程体系架构与建设》获萧山区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杭州市第30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6年陈老师《依托海塘文化构建高中校本选修的策略实践》获浙江省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三等奖。

2015年10月在区教科研成果发布会上郭老师就学校课程体系架构与建设作推介,2016年余副校长在全区教学工作会议上,就学校的特色课程体系做了分享交流,先后向来校的黑龙江教育考察团(17年12月)、陕西眉县教育考察团(18年3月)、湖北襄樊教育考察团(18年5月)、重庆教育考察团(18年6月)做了介绍,获得高度评价。

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不少优秀的精品课程:

倪老师的《现代陶艺教程》,周老师的《方寸集邮》被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

此外《环境污染与人类疾病》、《昭东剪纸》、《塘头瓷雕》、《趣味心理学》、沈《谚语诗词话地理》、《现代木版画》、《探秘小家电》等十几门区市精品课程,2016年学校成为浙江省陶艺教育联盟实验基地。

(三)推进核心素养教学

学校教学工作以推进核心素养教学的变革为动力,以质量为目标,以管理为抓手,在切实做好课堂教学、集体备课、作业检查、学业指导等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同时,提出了“素养立意”的课堂新模式创建,在各个学科逐步推进。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育人主战场。

学校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养成,大力推进“素养立意”课堂教学变革,将每月的8号定为素养立意教学开放日,从课前确定主题、上传资料,课中组织全员听课,课后评课反馈等方面层层落实,同时与校本教研活动结合,开展核心素养研讨系列活动,使教师在备课上变“重教师教”为“重学生学”,在课堂上变“高控制”为“高引导”,关注学习活动设计,切实凸显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的获得。

同时学校加大课堂的监督力度,建立年级组推门听课制度,校长室、教务处、年级组成员随机进课堂听课,听的是老师的“真”课,看的学生的“真”学。

逐渐构建教师严谨善导,学生勤思乐学的新型课堂形态。

近年来,关于核心素养的十多篇论文在省市区获奖或发表。

两年来,学校多位老师在省市区核心素养的课堂展示交流活动中开课或报告。

(四)关注生命健康成长

学校通过生命教育增强学生明辨是非能力,自我约束、自我保护意识。

学校按要求定期开展师生心理健康、禁毒防艾、食品安全等教育和安全防范演练,让学生掌握基本生存技能和救护能力。

学校重视学生发展指导和生涯规划。

根据新高考改革方案,依据学生学科基础和兴趣及专业取向,指导学生对自我的发展做出合理评价与定位,正确的选报课程,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以适应未来挑战。

2015年邀请学生家长分享了成长成才的心路历程,萧山日报还做了专题报道《生涯规划教育请来自家男神》。

(五)寻求校外多方协作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建立健全以学校为中心、以家庭为基点、以社会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多方协作平台。

我们在坚持“学校本位”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校外的课程资源。

学校已与杭州老大昌酒厂、航民达美印染、航民热电公司、农业银行杭州瓜沥分行、广发银行瓜沥支行、海通证券瓜沥营业部、瓜沥任伯年小学、瓜沥幼儿园等九家企事业单位的进行了校外学习基地签约,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开发了《走近印染》、《投资理财的选择》、《热电厂电力设备运行与维护》、《跟我做外贸》、《教师职业体验》等选修课程,把选修课课堂搬迁到企事业单位,到校外实践基地学习实用技能,加强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培养,使学生有初步的职业体验和创业意向。

学校通过召开多样化的家长会、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邀请家长进校参与管理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协作。

2017年《萧山日报》专门报道了我校家长进校管理这一举措《探索家校合作新模式》。

(六)成就个性多元发展

学校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个性,发展潜质,让每一位学生都怀有理想的追求,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潜能的激发,让每一位学生都具有人文的提升,让每一位学生都享有成功的愉悦。

为此学校深入推进选择性教学举措,分层施策、异步达标。

以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为前提,让每一个学生选择最佳发展的路径,并逐渐清晰专业方向。

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学习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

学校的教育质量也稳步提升。

近年来,我校高考成绩屡创新高,一段上线人数稳中有升,二段上线率保持在80%左右的高位运行,在区教育局每年的高考考核中都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2017年高考考核获得了萧山区第一名的好成绩。

在学科竞赛方面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近3年获得国家级奖项3人次,省奖项约110人次。

学校重视体育美育的教育,实施阳光体育,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的户外活动,近年来学生体质测试一直名列高中B组前列,2016年校女子曾代表萧山区参加杭州比赛,获得杭州市第二名,我校女子篮球队,已经连续三年获得萧山区女子篮球高中B组第一的好成绩。

四年来艺术类获奖市级9次,区级40次。

学校通过以真实任务解决为核心的跨学科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创新实践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我校现代陶艺社开设已有多年,连续多次获得杭州市陶艺大赛优秀组织奖。

其社团成员也在各类省市级、国家级陶艺大赛中多次获奖。

2015年被评为萧山区首届十大优秀社团,萧山日报做了《校师生“玩泥巴”玩出全国大奖》。

2016年学校志愿服务总队荣获“萧山区共青团G20杭州峰会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2017年华音艺术社《木槿花开》节目获萧山区教育系统朗读比赛一等奖,2018年萧山区“美德夏令营•孝敬传家风”演讲大赛一等奖第一名,2017年学校学生会被授予“萧山区青年文明号”。

四年来学生个人获市级荣誉称号61人,区级荣誉称号95人。

三、创新培养机制,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强化教师团队建设,积极实施分层培养策略,有效开展校本研训活动,着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富有创新与活力的教师队伍。

(一)营造学习研究氛围

学校倡导教师终身学习,勤于反思,努力引导全校教师加强专业理论学习,认真组织业务培训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

我校每学年假期都开展教师读书征文活动。

组织指导教师有选择地研习教育经典著作和专业论著,每年让每位教师精读一部教育教学理论专著,阅读十篇最新教学论文,并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撰写学习心得。

学校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定期开展课堂展示和教学论坛等活动,推广优秀教师成长经验,总结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律,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省和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提升实践智慧,主动地去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二)推进分层培养机制

为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完善教师队伍的激励机制,以此带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学校在2014年提出了教师“三格”分层培养机制。

第一层级:

以师徒结对为平台针对工作三年及以内老师的入格培养。

以上好一堂课、写好一个教案、做好一个课件,出好一份试卷的四项任务为抓手,促使青年教师快速进入角色。

第二层级:

以名师工程为平台针对工作三年到40周岁教师的升格培养。

路径一:

普培。

就是普适培养,针对校教坛新秀培养对象和优秀教师培养对象,根据校名师培养方案,开展系列培养考核活动,建立一支不断更新和迭代的、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青年教师队伍,并为培养区市级教坛新秀做好人才储备。

路径二:

特培。

就是特别培养。

依托校名师工作室。

通过一系列的业务学习培养和课题研究活动,努力提高工作室成员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尽快使其成为学校的骨干和区名优教师。

第三层级:

以研训展示为平台针对40周岁以上教师的风格培养。

名优骨干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校加强对各类名优教师的管理和使用,明确各类名优教师的职责,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同时为名优教师争取高层次学习进修的机会。

学校对这一分层培养机制进行了梳理和提炼,2016年学校《普通高中教师分层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课题成果获杭州市第十届教师教育科研课题优秀科研成果奖;

2018年《普通高中“名师工作室”机制建设的探索》课题成果获萧山区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杭州市教师教育科研课题成果三等奖。

四年来,教师中涌现了不少具有一定学科示范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名优教师。

学校教师积极承担上级教研活动任务,或应邀在市、区教研活动中作专题讲座。

(三)落实各级业务竞赛

学校利用一切资源,积极创设条件,开展各类活动。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上。

学校从老师的个人成长需求出发,以反思性教学实践和教育行动研究为抓手,为老师量身定制各种微型的、短平快的业务培训活动,如教师专业知识与解题能力竞赛;

第一年任教高三老师说题活动;

教坛新秀候选人话题阐述活动;

评高级老师模拟说课答辩活动等等。

鼓励教师参加上级学科相关业务竞赛,同时对教师参赛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和指导。

四年来,学校共有376篇文章在各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有83篇论文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师业务竞赛中共有223人次获奖。

各学科优质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等业务竞赛评比共50余人次获奖。

(四)创建校本研修模式

学校针对校本研修过程中存在研修与教师自身需求的结合不够,研修内容和方式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学校从多角度、多方面地整合力量,创建了主题式校本研修机制。

四年来,学校逐步完善以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为目标,以教学主题为核心内容,以备课、展课、听课、评课为活动载体,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行为跟进为活动形式的校本研修模式,有计划地实施校本行动研究。

为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实践提供时间和空间上的保证。

促使教师自觉地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并把校本研修中的感悟、体验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认识、新的思考,提高教师群体的业务素质。

2017年学校《普通高中主题式校本研修机制架构与实践》课题成果获萧山区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杭州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杭州市教师教育科研课题成果三等奖。

四、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学校地处古北海塘的发祥地,这里有物产丰富的海涂环境、历史悠久的吴越文化、勤劳质朴的人文精神,孕育了独特的区域文化,为学校内涵发展创设了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源泉。

我们在总结、继承学校既有文化基础上,吸取海塘文化的精髓,着力营造一个求真、朴实、创新、进取的具有八中特色的文化氛围,使学校办学更具文化内涵与生命张力。

(一)海塘文化培育善诚坚毅的意志品格

学校将海塘文化有机渗透到学校德育活动中,通过开展追忆、参观、调查、体验、展览等五大系列实践活动,让“海塘文化、围垦精神”悄然走进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对祖辈的敬仰,培养学生明礼诚信的品行,锤炼坚强拼搏的意志,并将这种精神根植于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其永恒的财富。

近年来,学校开发《最美海塘人》、《感动美德人物》、《萧山精神》等海塘文化课程,力图让每位学生烙下乡土印记。

从中涌现出不少英雄事迹:

拾金不昧乡邻赞的学子徐国锋、飞身扑救女子的消防员朱灯文、勇救落水儿童不留名的美德学生包飞翔。

(二)海塘文化追求锐意进取的生命境界

在“海塘文化”的视野中,绝对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种种途经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和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因此学校通过重踏先辈们的艰苦卓绝、前仆后继和奔竞不息的足迹,对话海塘文化,实践围垦精神。

海塘文化是一种人本主义文化教育,更是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熏陶。

近年来,我校的毕业生走上各类不同的工作岗位后,能够很好与当地经济的发展相融合,深得工作单位的欢迎,成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

2005届毕业生鲁华芳同学,自己开办生态养鹅农场创业,2013年获浙江大学——牛津大学联合举办的全球万名女性创业大赛一等奖。

不仅如此,学校教师也受海塘精神的洗礼,深深的烙上了奔竞不息、锐意进取的特质,普遍具有诲人不倦,严谨治学敬业精神;

淡泊名利,勇挑重担的奉献精神;

追求卓越、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

2013年来,学校收集整理老师中感人的教育教学事迹,编撰了《我在八中的点点滴滴》、《教坛拾英》、《教师的一天》、《讲台边的故事》四本教育叙事集,多次被萧山日报宣传报道。

(三)海塘文化崇尚务实协作的工作作风

多年来,学校领导班子一直践行以人为本、团结协作,勤奋务实,改革创新的工作态度,逐渐形成学风浓,教风实。

校风严的学校整体面貌。

学校党总支以从严治党为主线,深入开展创建党建示范点工作,立足三个强化(即强化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力求三个创新(即创新学习教育途径,组织工作途径,活力党建途径),促进三个落实(落实专业发展,落实结对帮扶制度,落实党建带团建长效机制)。

(四)海塘文化建设美丽温暖的精神家园

海塘是物质的脊梁,更是精神的脊梁,它不仅是一块块整齐的条石保护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还记载着劳动人民抗御潮患的英勇历史,凝聚着萧山人民与潮患奋斗的智慧结晶。

近年来,学校推行温暖教育,努力建设环境优美,文化浓郁的校园生态,营造安全、理解、支持的心理氛围,打造全校师生情感、梦想和命运的共同家园。

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厨艺大赛、八中好声音、趣味运动会、教职工子女庆“六一”等活动,丰富教师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严格考勤,加强巡查,提高工作效能的基础上,对遇到困难的教师实行“弹性上班”制度,解除后顾之忧,使其能安心工作。

第三部分指标达成分析

我们深切的体会到学校发展性自我评估过程,是进一步推动学校发展的契机,是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办学目标、理清办学思路、凸现办学理念的重要过程。

学校自评小组对照《发展性评价督导评价自评表》,逐条分析讨论,除发展性指标3-1“对培养特级教师欠缺明确规划”外,其余全部达标。

四年来,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不回避问题,寻找差距,认真总结,群策群力。

第一、队伍建设中缺教育教学领军教师。

虽然学校一直号召和要求教师努力提升个人素养和能力,但是真正的名优品牌教师不多。

第二、教学改革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有待提升。

基于校情学情等主客观因素,我们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学习能力、创新实践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改进和提升的地方。

第三、近几年,随着杭州市管理区块的调整,大江东生源划出了萧山区招生,使我校的生源结构和质量有所变化,这也给学校发展增添了新的压力。

第四部分今后发展打算

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与社会各界的关爱下,学校实现了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呈现出内和外顺、同舟共济、稳定有序的良好局面。

展望未来,根据学校发展实际,延续和发扬前四年的优秀做法,在下一个四年,学校将走内涵发展之路,加大现代化学校建设力度,提高办学效益,提升办学品位,努力朝着教育管理高效,学生素养坚实,教师队伍优秀,学校特色鲜明,校园文化厚重的有影响、有特色、有活力、有品位的示范高中前进,着重在以下三方面工作寻求突破。

一、校园环境建设。

抓紧南扩工程和信息化教学设施完善到位,进一步深化校园环境建设,创设和谐美丽的育人环境。

二、名优教师培养。

在努力打造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会学习、会反思、会研究的骨干教师队伍的同时,力争省市级名优品牌教师数量有所提升。

三、育人模式创新。

在立德树人的方向指引下,加强社会各类优质资源的利用,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多方育人合力。

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和新课标的落地,学校要主动出击,思考在前,提前需要学校在机制上的创新。

全校师生始终以奔竞不息、团结协作的海塘精神为支柱,顽强拼搏,携手共进。

我们坚信在八中这片沃土上,定能将学生培育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为萧山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