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登岳阳楼》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05176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登岳阳楼》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登岳阳楼》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登岳阳楼》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登岳阳楼》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登岳阳楼》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登岳阳楼》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中语文《登岳阳楼》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登岳阳楼》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登岳阳楼》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亲朋无一字

古义:

此指书信

今义:

文字,字体,书法作品,等等。

3.词类活用

吴楚东南坼(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东南)

4.特殊句式

省略句

①吴楚东南坼(“吴楚”前省略主语“洞庭水”)

②乾坤日夜浮(“浮”字后省略“于其上”)

5.默写填空

(1)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

“             ”。

(2)说到洞庭湖,我们都会想起唐诗中写得最好的两个名句:

一是孟浩然的“             ”,出自《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一是“             ”,出自杜甫的《登岳阳楼》。

他们都以大胸襟、大手笔,写出了洞庭湖的大气象、大气魄。

答案 

(1)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课内文本探究

一|文脉梳理

二|文本探究

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和“浮”有何妙处?

[考点:

鉴赏诗歌的语言]

我的答案:

提示:

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水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一幅气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2.“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评价诗歌作者的观点态度]

 

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亲朋无一字”,表达了诗人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帮助;

“老病有孤舟”,写出了诗人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漂泊无依,以舟为家,前途茫茫,无处安身的孤苦无依。

3.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谈谈你对“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两句诗的理解。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个人经历:

举目无亲,年老多病,以孤舟为伴。

国家命运:

战争未平、国家多难。

作者老泪纵横,不仅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晚境凄凉,更为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

4.[技法探微]首联运用了什么手法?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①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

②作者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的沉郁之情。

5.[创新表达]本诗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都是以岳阳楼为题材的,它们的内容、结构有何异同?

①两篇的开头都交代了写作原因。

《登岳阳楼》是慕名登临而作,《岳阳楼记》是应约有感而发。

②两篇中间都是写景。

《登岳阳楼》中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气魄宏大,意境广阔。

《岳阳楼记》中的“衔远山,吞长江……气象万千”也有着同样的气势。

不过《岳阳楼记》在写阴雨、晴明景色时,情景相生;

而《登岳阳楼》颈联写自身经历“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与颔联写景没有直接联系。

③两篇最后都抒怀。

但《岳阳楼记》是在与前文“悲”“喜”之情的对比中提出了“先忧后乐”的主张,显示了作者志趣的高远。

《登岳阳楼》是诗人由自己的遭遇联想到吐蕃入境,边境不宁,百姓遭战乱而流离,于忧时伤乱中见出诗人的忧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

所以,可以说杜甫与范仲淹这两位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诗、文),大致相同的结构(述因—写景—抒怀),写同一对象(岳阳楼),表现了大致相同的思想境界(与民同忧乐)。

教材迁移讲练 鉴赏诗歌中的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诗歌中的表达方式有四种: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一、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例如: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二、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

描写讲究角度:

远景与近景,俯瞰与仰视等。

讲究方法:

多种感官结合,如常见的视听结合,从味觉、触觉入手等。

讲究手法:

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工笔、细节描写等。

描写人物的方法: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描写方式:

正面(又叫直接)、侧面(又叫间接)。

诗歌艺术中的“虚”,一般是指视觉中看不见、摸不到,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诗歌艺术中的“实”,一般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景。

应该注意,虚和实是相对的,在诗歌中或以虚写实,或以实写虚,或虚实相生,创造出极富感染力的艺术境界。

解题时要注意分清虚实,发挥联想和想象,体味表达效果;

要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切忌泛泛而谈。

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诗歌从水中月景写起,生动地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三、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例如元稹《菊花》: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四、抒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具体的抒情手法有:

1.借景或借物抒情。

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

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

2.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

这种方式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比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如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3.直接抒情。

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全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直接通过登幽州台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4.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比如李商隐《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这首诗借咏蝉以喻自身的高洁。

前四句闻蝉而兴,重在咏蝉;

写蝉餐风饮露,居高清雅,然而声嘶力竭地鸣叫,却难求一饱。

后四句直抒己意,他乡薄宦,漂泊不定,故园荒芜,何不归去。

因而闻蝉以自警,同病相怜。

5.托物寓理。

一般是哲理诗,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6.用典抒情达意。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

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比如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

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

这些典故都是京口这地方的历史掌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7.叙事抒情。

即用诗的形式刻画人物,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情感。

使用这种抒情方式的作品,不仅有故事、人物等小说的内容,而且情景交融,兼有抒情诗的特点;

情节完整而集中,人物性格突出而典型,既有浓厚的诗意,又有简练的叙事,甚至层次清晰的生活场面。

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8.借古讽今。

如戎昱《咏史》: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政治讽刺诗。

唐代自安史之乱后,朝政混乱,国力削弱,藩镇割据,边患十分严重,而朝廷一味求和,使边境各族人民备受祸害。

因此诗人对朝廷执行屈辱的和亲政策,痛心疾首。

这首讽喻诗,写得激愤痛切,直截了当,一针见血。

<

典型例题>

(2017·

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以下各题。

采地黄者

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①。

采之将何用?

持以易糇粮。

凌晨荷插②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注] ①地黄:

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

②插:

通“锸”。

铁锹。

(1)本诗前八句叙写    ,后六句叙写    ,反映了中唐时期悲惨的社会现实。

剖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该诗为叙事诗,大体可分为两部分。

诗歌以时间先后为序,春、秋、岁晏(一年将尽的时候)的季节变换和一天中凌晨、薄暮的变化,依次描写,层层深入,脉络分明。

开头两句交代了全诗的背景。

庄稼一年两季,春日没雨,夏麦绝收;

秋天又降早霜,秋粮减收。

紧接着第三至六句便对农民的生活景况作了交代:

到年底农民便断了口粮,为了活命,只得冒着风寒到荒郊野外去采挖地黄,希图借以度过饥荒。

第七、八两句“凌晨荷插去,薄暮不盈筐”写农民采地黄之不易。

以上八句为第一部分,中心就是写农民为度过饥荒而采地黄。

后六句叙写卖地黄的情形。

采了地黄卖与富家白面郎。

那卖地黄者辛苦一整天采得不满一筐的劳动成果,给朱门人家拿去喂马。

那不足一筐的地黄,他哪敢说卖多少钱呢,只是央告说: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其可怜之状跃然纸上。

答案 采地黄 卖地黄

(2)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

答:

剖析 本题考查对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理解与欣赏能力。

白居易的叙事诗,语言通俗,通俗中往往含有警世之意。

对比也是其诗歌特色之一。

这首诗中的对比,有贫民与朱门家的对比,有人饿瘦与马肥壮的对比。

要对诗句进行具体分析,分别解说叙述特点和对比特点,写出各自在诗中的体现和作用。

①叙述手法。

首先从叙述角度来看,本诗是从采地黄者的角度,以采地黄者的口吻讲述了采地黄和卖地黄的事。

诗人在客观的叙述中寄予了对以采地黄谋生的贫苦农民的同情和对那些豪门贵族的痛恨之情。

②对比手法。

诗人将采地黄以求度过饥荒的贫苦农民与朱门家的白面郎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

一是把农家与朱门的不同身份进行对比,二是将采地黄者与白面郎的形象进行对比,三是把采地黄者饥饿无食与白面郎的马吃地黄的生活状况进行对比,在反复的对比中揭露了两个阶级的贫富差距。

尤其是结尾贫苦农民采集地黄以换取马饲料这一细节,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人不如马这一社会现象,使人在深深同情采地黄谋生的贫苦农民的同时,激起了对那些豪门贵族的切齿痛恨。

答案 叙述:

①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

②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③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

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

对比:

①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

②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

课后课时作业

一、练基础

1.对《登岳阳楼》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

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

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B.颔联写洞庭湖的浩瀚无边。

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

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C.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但从整体看来,与全诗联系不紧。

D.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

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

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

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合拍。

“凭轩”也与“今上”首尾呼应。

答案 C

解析 “与全诗联系不紧”错,应与全诗联系紧密。

正是由于面对着洞庭湖的汪洋浩渺,才更加重了作者的身世的孤独感。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王教授是唐诗研究行家,他对李白诗风的论述非常透彻,真是抛砖引玉,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B.志愿者为留守儿童们送礼物,小萌领到礼物非常高兴,她说:

“谢谢叔叔阿姨,礼物我笑纳了。

C.本报衷心呼吁大家踊跃投稿,不管名流大家还是文坛新人,我们都一视同仁,唯以质量为准。

D.令爱出身书香门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如此大家闺秀,当是小女学习的楷模。

答案 D

解析 A.“抛砖引玉”运用不得体,“抛砖引玉”是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B.“笑纳”是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礼物。

C.“呼吁”用于请求援助或主持公道,用在此处不得体,应改为“欢迎”。

二、练模拟

3.(2019·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一中高二上期末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菩萨蛮·

宿水口

洪瑹

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

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

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

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

(1)古典诗歌在景物描写时常“以画入诗”,简析词的上阕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答案 ①构图上由远及近,由远处的彩虹、万山,到近处的短亭、丹枫、酒旗,层次分明。

②色彩上绚烂明丽,词人选取了彩虹、紫中带翠的山岭、青旗、红枫等意象,织就了一幅灿烂美丽的画面。

解析 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特点的能力。

景物描写的特点一般从顺序、着眼点、手法等几方面着眼。

顺序有高低、远近等;

着眼点有绘形、绘声、绘色等;

手法主要是常见的表现手法和修辞等。

此题上片从“江水”“万山”“短亭”“酒旗”看应该是由远及近的顺序,再看“紫翠”“丹枫”,又从色彩入手。

考生分析出这些,再答出效果即可。

如远近顺序的效果应该是加强诗歌的层次性,色彩绚烂的效果应该是构建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

(2)简析词的下阕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案 ①词的下阕抒写了羁旅愁思和孤独寂寞之感。

②前两句,谓词人旅途奔波,一事无成,“浮生”一词意为漂泊不定的经历,表示了对羁旅漂泊的厌倦;

“事逐孤鸿去”,意为往事不可追寻,不能再返。

③结尾两句更透出了羁旅夜晚、黄昏来临、空屋寒灯的凄凉。

一个“又”字,尤其能说明词人漂泊之久,表现其尝尽了漂泊之苦。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

情感题要注意标题、注释和文中的关键词语,由标题“宿水口”,词中的“常客”“月黄昏”“寒灯”等词语可看出是一首表现羁旅行役之苦和思乡之情的诗歌,答题时注意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三、练真题

4.(2015·

四川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答案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这两句用山谷的幽静、空旷衬托风声格外之响与月色分外之浓。

视听兼具,动静结合,突出表现了山间空旷、静寂的美好景致。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

考生可从内容和手法等角度入手分析。

“谷静风声彻”一句,是从听觉的角度,以山谷之静衬托风声之响,是以静衬动。

“山空月色深”一句,是从视觉的角度,用山的空旷来衬托月色之浓厚。

这两句视听兼具,动静结合,突出了山间空旷、静寂的特点。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 本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之情,追求高洁坚贞品格、自由闲适生活之志。

首联从夕照美景吸引作者游兴写起,点明访问山家之由;

颔联写兰径和山家槐庭美景:

幽兰散发阵阵香味,落日透过庭槐洒下斑驳光影,暗示山家主人为高洁隐士;

颈联写山谷幽静空旷、风声之响、月色之浓,呈现出山间特有景致;

尾联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考生可知人论世,结合对诗人的了解,对诗句的内容逐句分析其所体现的诗人的情感和志向,然后汇总回答,或先总括再分析也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