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05028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二年级数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数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请你用今天所学的口诀,解决1、5的乘法口诀口算题。

四、拓展训练:

填一填:

P11第3题。

3、P11第4题。

五、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六、预习指向:

读背有关5的乘法口诀。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摘桃子

1、通过练习,进一步区别加法和乘法的含义,进一步熟悉5的乘法口诀,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导学重点】学会看图列乘法算式;

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导学难点】看图列式,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复习上节知识:

对口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5的乘法口诀的对口令练习。

2.请同学背5的乘法口诀。

二、设问导学

1.计算教材中摘桃子图示中的式题,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分别说出用哪一句口诀

2、观察算式,说说那些算式用的是同一句口诀。

3、反馈计算结果。

三、当堂达标

1.做练习

(1)

(2)

(1)写成加法算式也对

(2)生只要写出结果是8的算式都是对的。

如:

3+5=8(人)前排人数加后排人数或男生人数加女生人数4×

2=8(人)或2×

4=8(人)把4人分成一组。

2.第2题在○里填上“>”或“<”。

计算集体订正。

3.第3题。

请学生先理解情景。

女孩买5张学生票:

叔叔买2张成人票:

四、拓展练习

1)情景:

每个帐篷最多住4个人,5个帐篷能住下19人吗?

5=20(人)20>

19可以住下;

5+5+5+5+4=19(人)加了5次,5个帐篷可以住下;

4=2020-19=1可以住下。

五、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

六、预习指向

预习课本第14页情境图,列出算式。

第三课时做家务。

1、结合生活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探索记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掌握2的乘法口诀。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导学重点】编制并掌握2的乘法口诀。

【导学难点】探索记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一、谈话引入——做家务。

今天,老师想了解我们班有哪些同学在家帮助过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1、出示情景图,你知道小明摆了几双筷子吗?

2、动手摆一摆,填一填——编制2的乘法口诀

(1)请你根据上面所填的表。

先试着写出乘法算式,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写的。

(2)观察算式看看有什么规律?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算式?

(3)同桌交流,来编口诀。

完成课本P14页的乘法口诀。

生编、填口诀。

汇报。

3、找规律,

记忆2的乘法口诀。

齐读口诀。

怎样才能又快又对地记住这9的句口诀?

自由背口诀、集体背、对口令等多种形式背口诀。

三、当堂达标:

用口诀来解决P15第1、2题,巩固2的乘法口诀。

P15页第3题。

并找一找用2的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谈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背熟2的乘法口诀,迁移2、5的口诀编写方法,小组编出3的乘法口诀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需要几个轮子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三轮车的轮子的情境,引导经历3的口诀的编制过程。

2.能迁移2、5的口诀编写方法,小组编出3的乘法口诀,掌握3的乘法口诀。

3.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及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编出3的乘法口诀,掌握3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学会看图列乘法算式;

培养有条理地思考。

导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找朋友8×

25×

72×

45+5

2.填空2、4、□、□、□、12、□、□5、□、15、□、□、□、35、□、□173、6、□、12、□、□

二、设问导学

1.出示三轮车的情境图。

(1)观察教材中的主题图,说一说你看到。

一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

2……9辆有几个轮子呢?

(2)活动:

用圆片或小棒代替轮子摆一摆。

同桌互相说一说摆的结果,把这些结果记录在教材16页中的表格里。

(3)汇报结果。

2、谈话在计算有几个轮子的过程中你用到了哪些算式?

把用到的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汇报你写出来的算式。

3、编写乘法口诀。

(1)根据这些算式能编出3乘法口诀吗?

(2)请各小组根据加法、乘法算式,探究、编写3的乘法口诀。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予帮助。

(3)教师边听汇报边在乘法算式后边板书相应的乘法口诀。

4、观察口诀,寻找记忆方法。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口诀。

5、齐读口诀。

三、当堂达标

1、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3的乘法口诀。

把用到的写下来。

(小组活动)

(1)动手记录。

(2)汇报结果。

2、观察口诀,寻找记忆方法

四、拓展练习

1.对口令师生对口令学生对口令

2.完成17页第2题

五、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你的学得怎么样?

P18-19“可爱的小青蛙”有关的三个问题

第五课时可爱的小青蛙

导学目标:

1.通过回答与“可爱的小青蛙”有关的三个问题,掌握已学过的口诀,进一步熟悉3的乘法口诀。

2.能利用口诀正确、熟练的计算。

3.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

导学重点:

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准确地计算。

导学难点:

学会看图提出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池塘里有一群可爱的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小蝌蚪想快快长大,它们每天都学习文化知识,希望早点找到妈妈,回到妈妈的身边……

二、设为导学

(一)利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一群小蝌蚪离开妈妈太久了,心里非常想念自己的妈妈,它们在池塘里四处寻找,可是忘记了妈妈的模样,怎么也找不到。

请小朋友帮忙把小蝌蚪送回妈妈的身边,好吗?

1、连一连

汇报交流,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集体订正。

你们真了不起,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青蛙妈妈带着小蝌蚪在岸边向我们招手,表示谢意呢!

2、比一比

(1)谈话:

请观察教材18页右图,两只青蛙要过河,他们要比一比谁先到达对岸。

同桌之间各代表一只青蛙比一比。

(2)学生做,教师巡视

(3)汇报订正

三、当堂达标

每只青蛙吃9只害虫,3只青蛙吃几只害虫?

(1)请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允许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

(2)汇报订正进行环保教育:

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

1、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三()三九()五八()()八二十四()五一十()七三十五()七二十一二()十六

2、想一想,填一填,能填几个就填几个。

□×

□=12□×

□=18□×

□=18

五、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关于2、3、5的乘法口诀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预习指向学会看图列乘法算式;

完成P20-21问题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小熊请客,P20-21。

教学目标:

1.利用小熊请客的情境图,引导自觉经历4的口诀的编制过程,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掌握4的乘法口诀。

2.掌握4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计算。

3.培养类推、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

4的乘法口诀的学习与记忆。

教学难点:

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

教具:

口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开火车口算卡片:

85×

55×

36×

29×

53×

42×

84×

57×

23×

6(个别说说应用哪句乘法口诀)二、学习新课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秋天到了,小熊种的小果子丰收了,眼看它的生日就要到了,小熊决定把红果子做成冰糖葫芦招待客人。

它把它的9位邻居都请来庆祝生日。

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小熊要准备多少个红果吧?

2、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出示:

一串糖葫芦图和表格。

)师:

小熊想把4个红果串成一串,那么2串有多少个红果呢?

3串、4串……9串分别有多少个呢?

你能用所学的方法列式解答,并编出乘法算式吗?

(1)独立思考,填写表格。

红果有几123456789串红果有几个

(2)小组交流填表结果和自己的思路。

21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3)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

(板书:

算式和口诀。

)(4)学生齐读口诀。

(5)理解口诀的意思:

1个4是4,2个4是8……(6)每句口诀都对应两个乘法算式。

如:

四七二十八:

7=287×

4=28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记忆口诀。

(1)自由背诵4的乘法口诀;

(2)同桌互背;

(3)师生对口令。

2、说一说。

可采用小组接龙游戏,引导学生用数桌腿来记忆口诀。

3、“练一练”第1题“连一连”。

学生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4、“练一练”第3题。

此题也应先让学生弄懂图意,再独立填写算式,说说自己列算式的思路和算式的含义。

5、“数学游戏”找规律,走迷宫。

先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小组合作找出复数的规律,按规律走出迷宫。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背熟4的乘法口诀。

六、板书设计小熊请客红果有几123456789串红果有几4812162024283236个1×

4=42×

4=83×

4=124×

4=164×

5=204×

6=244×

7=284×

8=324×

9=36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四五二十四六二十四四七二十八四八三十二四九三十六

第七课时教学内容: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意义,掌握2-5的乘法口诀。

2、正确利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3.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2-5的乘法口诀。

利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学过的2-5的乘法口诀。

二、练习设计。

1、齐背2-5的口诀。

2、对口令。

3、男生、女生互背口诀。

4、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三()三五()四六()三七()四五()二八()三六()二五()四四()二七)三九()三五()五五()三三()四七()四八()二九()四九()五九()五八()5、看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三八二十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五六三十五七三十五6、找朋友。

3三八二十四5×

69×

4五六三十2×

77×

2四九三十六4×

96×

5二七十四3×

87、找规律,填一填。

(1)15,20,25,()(),。

(2)9,12,15,()(),。

(3)4,8,12,()(),。

8、计算7+7+7+7+7=7×

2+7=7×

5-7=9、一间教室有4扇窗户,6间教室有几扇窗户?

10、儿歌。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三、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得怎样?

第八课时教学内容:

P22-P23,回家路上教学目的:

1.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意义,熟练掌握2-5的乘法口诀。

2、结合具体情境,学会观察,看懂图意,根据图中提取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并能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3、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引导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提取图中的信息,能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观察,发现问题。

播放儿歌:

《数鸭子》。

(出示课件:

回家路上)放学了,同学们快乐得象小鸟一样,成群结队,离开了学校。

笑笑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美丽的景色和许多可爱的小动物,特意邀请我们一起来欣赏。

多么美丽的景色!

从图中,你看到些什么?

汇报。

24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你能根据观察的结果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小组讨论)汇报,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补充拓展。

二、联系生活情境,提出、解决问题。

从笑笑回家的路上,我们发现这么多数学问题,同学们真棒!

我们来听一首轻松、快乐的歌曲。

利用熟悉的儿歌《数青蛙》,让学生在儿歌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

一只青蛙有几张嘴?

几只眼睛?

几条腿?

两只呢?

……联系实际生活提出数学问题。

你能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吗?

把它说给大家听听?

三、创设数学模型,应用回归生活1、根据乘法口诀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P23第1题。

2.看图填空。

P23第2题。

(1)独立列算式

(2)汇报交流,说清自己的想法。

(3)订正3、游戏活动:

找新家4.如果4名学生每人买1根跳绳,1个毽子,共花多少元?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想对同学们说些什么?

五、作业背熟2-5的乘法口诀。

六、板书设计回家路上问题:

河里有4群鱼,每群有3条,一共有多少条鱼?

解答:

4=12(条)

第九课时教学内容:

练习一,p24-25。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乘法的意义,能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2、培养利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中,培养自主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熟练地掌握乘法口诀,并能利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用具:

口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国庆节快到了,学校为了表示庆祝,让每班开展游园活动。

为了搞好“游园活动”老师让小明去超市购买礼物。

(出示课件:

第1题的物品与价格)P24请同学们先对这些物品进行分类,再与同桌交流自己分类的方法。

算一算:

(1)小明买学习用品一共用了多少钱?

买体育用品呢?

玩具呢?

(2)比一比,哪种用品用的钱多?

(3)小明带了50元,买这些东西够吗?

先独立解决问题,完成后与同组同学交流算法,集体订正。

请你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别的问题互相考考别的同学。

(小组活动)二、开展活动,巩固1~5的乘法口诀。

1、对口令。

师生共同整理乘法口诀表。

(1)对口令完成表格。

(2)抽查任一句口诀。

(3)翻开课本边读口诀边填表。

2、绕口令游戏,记忆1~5的乘法口诀。

数青蛙:

1只青蛙张嘴,只眼睛,条腿;

2只青蛙张嘴,只眼睛,条腿;

3只青蛙张嘴,只眼睛,条腿;

4只青蛙张嘴,只眼睛,条腿;

5只青蛙张嘴,只眼睛,条腿;

6只青蛙张嘴,只眼睛,条腿;

7只青蛙张嘴,只眼睛,条腿;

8只青蛙张嘴,只眼睛,条腿;

9只青蛙张嘴,只眼睛,条腿。

(1)男女生比赛对说口令:

女生说前半句,男生说后半句。

(2)小组与小组之间比赛对说。

(3)同桌比赛对说。

(4)个人说饶口令。

三、“射球比赛”,利用1~5的乘法解决问题。

智慧老人、淘气、笑笑也来参加今天的游园活动,下面是他们射球比赛的情况,我们来当裁判。

(出示P24射球比赛的画面。

(1)怎样才能知道谁射中的气球最多?

小组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独立完成。

(3)剩下的气球,谁能把它们射下来?

(抢答,比一比,谁说得快,说得好。

)四、数学游戏“找座位”,灵活记忆1~5的乘法口诀。

游戏规则:

每人发一张卡片,卡片写着算式,椅子上有数,根据算式找座位,谁先找到座位谁就是第一名。

五、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的1~5的乘法口诀掌握得怎样?

六、作业。

玩对口令游戏,比一比,谁说得快,说得好。

三、观察物体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P26~27,看一看

(一)。

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哪是物体的正面,那是物体的侧面和上面能正确辨认从上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

3、发展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能结合具体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几何模型各一个;

各种几何形体的实物。

学具准备:

小长方体、正方体各一个。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第三单元(板书:

引导学生读一读)同学们可能会猜想老师叫我们看什么呢?

(让学生猜一猜,激起兴趣。

同学们天天都在学校,学习都离不开自己面前的课桌,老师离不开讲台。

今天,老师就请同学们来观察这张讲台,看一看从不同角度观察这张讲台能不能看到不同的形状。

二、观察、交流(实践活动)1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讲台。

(1)师:

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人选择一个位置来观察这张讲台,然后互相说说观察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再交换位置观察、交流。

想一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学生活动。

注意:

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

如,可以先引导某个小组的学生站在一个角度观察后,再帮助他们调换其位置,使其他小组的成员知道观察的方法。

(3)汇报交流。

师:

刚才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了讲台。

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看到的讲台是什么样子的?

生:

我站在左侧面看,看到了桌子的上面和这里(指了指侧面)师:

哦。

看到了两个面,这是左面。

我站在讲台的前面,也看到了两个面,是上面和前面。

(让学生指一指0生:

我观察到的讲台形状和某某同学是一样的,只不过我是站在这边(指了指右侧面)师;

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

还有哪位同学是怎样观察的?

(学生可以从一个角看到三个面,或者趴在上面看到一个面,又或者在每个面前蹲下来,看到一个面。

)总结:

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已经发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看到的面的个数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三、巩固练习。

1出示课本的观察讲台图。

2说一说图上的三个人可能分别看到讲台的哪几个面?

3想一想,说一说。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图中的三个人可能分别看到讲台的哪几面?

我先说图上的老师。

我认为老师可能看到讲台的上面和前面。

我不同意。

我觉得老师很高,他只能看到上面。

笑笑看到桌子的上面和她前买内的一面。

(左面)生:

淘气是站在右角边,他可能看到上面、前面和右面三个面。

为什么?

我刚才在观察物体是体会到的。

如果不是站在桌子的一个面的正前方看,而是站在桌子斜的方向,就能看到三个面。

4连一连

(1)按照刚才讨论的结果,让学生连书上的图。

(2)交流。

(让学生说说哪幅图是谁看到的)四、认一认1自己看书认识长方体的上、侧、正面。

2交流、体会长方体的上、侧、正面。

(1)教师拿出一个长方体,分别指着上、侧、正面,让学生说说是哪个面?

同时板书。

(2)再将一个长方体不停地变换着摆,每次都让学生指出上、侧、正面,从而加深理解:

一般朝上的那个面叫上面,对着观察者的那面是正面,两侧的面称侧面,最后让学生自己说说,只要意思说对即可。

(3)拿出不同的长方体,让学生说说它们的上、侧、正面。

(4)拿出一些长方体形状的实物,让学生指着说说它们色上、侧、正面在哪里?

五、完成练一练1第一题。

(1)引导学生审题,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2)反馈:

说一说呢的同桌对了没有,如果错了帮他纠正过来。

2口算学生独立计算,小组交流反馈。

3连一连,说一说。

4观察一个物体,小组内说说他们的上、侧、正面各是什么样的?

六、全课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回家观察一个物体向家长说出你看到的面。

29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P28~29,看一看

(二)。

1、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搭成的简单物体,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在经历观察的过程中,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一般不同。

3、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简单物体形状。

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体验所观察到的形状。

辨认描述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每组四块大小相等的正方体积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

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长方体的三个面的名称(举起一个长方体)。

请一位同学来指一指,正面、侧面、上面分别在哪里?

(学生回答)二观察积木1模仿书上的积木图排列,观察后交流。

今天我们继续观察。

请同学们打开书,各小组把准备好的三个正方体积木像书上他们那样摆放好。

(2)学生排好积木后再提出要求:

请同学模仿图上的三位好朋友所站的位置,观察一下自己小组内的积木,再在小组内说说你看到的积木的样子。

(3)学生观察活动(观察、组内交流)(4)集体交流。

现在请一些同学来说一说,你是站在哪个位置观察的?

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我是站在机灵狗的位置,看到了三个横着排列的正方形。

我站在笑笑的位置,看到积木的上面和侧面,生:

你说得不对。

图上的积木很高,笑笑根本就看不到上面。

某某同学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