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吨穿山龙总皂苷的提取工艺设计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04598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0吨穿山龙总皂苷的提取工艺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年产10吨穿山龙总皂苷的提取工艺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年产10吨穿山龙总皂苷的提取工艺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年产10吨穿山龙总皂苷的提取工艺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年产10吨穿山龙总皂苷的提取工艺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10吨穿山龙总皂苷的提取工艺设计文档格式.docx

《年产10吨穿山龙总皂苷的提取工艺设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0吨穿山龙总皂苷的提取工艺设计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10吨穿山龙总皂苷的提取工艺设计文档格式.docx

原始薯蓣皂苷的26位连接一个葡萄搪,能溶于水。

水溶性好更利于拓宽应用领域。

1.1.3穿山龙总皂苷的质量标准

从穿山龙中提取分离出的总皂苷,经过浓缩、干燥后使皂苷含量达到50%,且水分含量低于5%,性味归经:

苦,平,乙醇回流法提取物为淡红棕色,和薯蓣皂苷本品颜色基本相同。

1.2设计的目的、意义及任务

1.2.1目的及意义

穿山龙有多种薯蓣皂苷,是合成甾体激素和甾体避孕药的主要原料,也是我国薯蓣皂苷元含量最高的植物。

平均薯蓣皂苷元含量在2%左右,单株最高含量达到16%。

我国穿山龙资源丰富,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和西南等省区,是世界上宝贵的药用植物资源。

薯蓣皂苷是广泛应用于医疗的最普遍的皂苷。

首先是作为制备薯蓣皂苷元的前体,同时薯蓣皂苷也直接作药用。

近十年来,激素类药物在世界上的需求逐年上升,作为前体的薯蓣皂苷元供不应求。

本设计目的是寻找效率高、工艺简短、成本低、污染小的工艺过程提取穿山龙总皂苷,较为科学的皂苷提取方法对该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本设计通过对以往方法的利弊分析,选择了一种最佳方案,以供制药企业进行大规模生产,因此在我国薯蓣资源日益减少的现状下,研究新的生产工艺提高薯蓣皂苷元的得率。

1.2.2设计任务

(1)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根据设计任务查阅相关书籍、文献收集资料,从有关手册图表中获得物性、常数及经验数据等,并充分利用实验室对相关参数进行研究测试。

(2)进行提取工艺方案选择:

对一个设计任务,根据所选取的设备及操作条件参数等的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设计方案。

将这些不同的方案进行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两方面比较,可从中选出最佳方案、确定生产工艺。

(3)对工艺过程进行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4)设备选型:

查阅资料、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工艺设备,包括设备型号、尺寸、公用工程的消耗等。

(5)绘制工艺流程图:

熟悉计算机的操作和流行公式编辑器软件和绘制流程图软件的使用,根据所确定的生产工艺,绘制工艺流程图,应有管道、阀门及流体流向的标示。

(6)根据任务和基本依据,通过认真仔细地计算,设计出达到效果的穿山龙总皂苷生产工艺及设备,并撰写设计说明书。

1.3工艺筛选

1.3.1水煎法提取

准确称取25.0g预处理恒重的穿山龙粉末,按照溶剂体积:

原料质量=8:

1,及8倍量水常温浸泡12h。

转入回流瓶中提取,在90℃下回流提取3次,每次2h。

将每次所得提取液过100目筛,合并提取液并离心(3500r/min,15min)。

取上清液并将皂苷元的浓度用蒸馏水稀释到0.20g穿山龙生药每毫升水溶液,及0.20g生药/mL的上样液备用。

(1)取预处理完备的D-101大孔吸附树脂一定量,装入玻璃柱中,用蒸馏水充分浸泡树脂;

(2)将上述上样液倒入树脂柱中。

打开柱阀,当有上样液流出时,关闭柱阀,使之与树脂静态吸附12h。

以1.0mL/min流速进行动态吸附,并将流出液重吸附一次,同时对重吸附流出液进行E试剂定性检测和比色法定量检测;

(3)采用定量蒸馏水以2.0mL/min的流速洗脱树脂,弃去水洗脱液;

(4)用50%的乙醇以2.0mL/min的流速洗脱树脂,流出液每50mL收集一份。

并用E试剂定性检测。

当洗脱液与E试剂反应基本不显红色时,同时对洗脱液中的皂苷元进行定量检测。

直到流出液中皂苷元含量小于3.0µ

g/mL时,停止洗脱。

(5)合并洗脱液减压浓缩,将浓缩液转入干燥恒重的培养皿中60℃干燥。

(6)将干燥好的产物称重,研钵研成粉末,储存备用。

1.3.2超声波辅助乙醇法提取

准确称取25.0g预处理恒重的穿山龙粉末,用12倍量60%乙醇常温浸泡12h,放入超声波容器中进行提取。

设定条件如下:

时间30min、功率100W、频率40kHz、温度40℃、提取次数3次,溶剂量12倍(第1次),6倍(第2,3次)。

每次提取后过100目筛,合并提取液并离心(3500r/min,15min),上清液浓缩,直到浓缩液中没有乙醇为止。

将浓缩液用蒸馏水稀释到0.20g生药/mL的上样液备用。

上样液按照1.3.1中相同的方法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精制后得到干品称重备用。

1.3.3乙醇提取法

准确称取25.0g预处理好的干燥恒重的穿山龙粉末,用6倍量60%乙醇在60℃回流提取3次,每次2h。

所得提取液过100目筛,合并并离心(3500r/min,15min),上清液浓缩到没有乙醇为止。

1.3.4自然发酵乙醇提取法

(1)预发酵醇提取法制备穿山龙总皂苷提取液

准确称取25.0g预处理恒重的穿山龙粉末,用4.8倍量及120mL蒸馏水浸泡。

转入37℃恒温箱中恒温发酵12h。

发酵后补加无水乙醇180mL,转入提取器中,在60℃回流提取2h,2、3次提取采用6倍量60%乙醇60℃回流提取,提取时间为2h,将所得提取液过100目筛,合并提取液并离心(3500r/min,15min),上清液减压浓缩至没有乙醇为止。

并将浓缩液稀释到1.0g生药/15mL的上样液备用。

将所得上述稀释液按照ZTC澄清剂的最佳条件澄清处理后,离心、抽滤所得澄清液按照2.7.1中相同的方法上处理好的D-101大孔吸附树脂后得到干品备用。

(2)不同发酵时间提取

准确称取三份25.0g预处理恒重的黄姜粉末,按照

(1)中方法预发酵24h、48h、72h后采用上述发酵相同工艺提取、澄清、上树脂柱处理后得干品。

2工艺流程确定及工艺简介

2.1工艺流程图

2.2工艺流程简介

本设计采用乙醇提取法。

影响其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有:

浸取溶剂及其浓度、浸取时间及温度、提取次数、料液比、醇沉前的密度和醇沉浓度等因素。

当乙醇质量分数低于50%时,抽滤困难;

当乙醇质量分数超过80%时提取率下降,因此将响应面实验中的乙醇质量分数变化范围定为55%~80%。

在穿山龙总皂苷浸出过程中,选取75%的乙醇。

在穿山龙总皂苷浸出过程中,穿山龙薯蓣总皂苷的最佳提取时间为回流2小时,提取次数为2次,最佳提取温度为55℃。

当物料比超过20时,提取率呈缓慢上升趋势。

出于节省溶剂的考虑,将响应面实验中液固比的变化范围定为l0~30。

料液比定为1:

20。

工艺条件为药材加10倍量75%的乙醇,温度55℃下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2h。

提取得率为1.5%。

乙醇提取法特点在于:

(1)乙醇既能溶解水溶性成分,又能溶解非极性溶剂所能溶解的成分,且通过调节醇浓度,可以选择性地溶解或沉淀某些无效成分或杂质。

(2)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复杂多样,其中,生物碱、萜类、甾体、苷类、黄酮类、蒽醌、香豆素、有机酸、氨基酸、单糖、低聚糖、多聚糖、蛋白质、酶、鞣质等物质被认为具有药理活性,而纤维素、蜡质、油脂、树脂等被视为人生理活性的杂质。

水的浸出范围广,但选择性差,容易浸出大量的无效成分,一般提取液体积大,有效成分含量低,不利于制剂.醇沉可以除去某些杂质,达到精制、减小剂量、便于制别的目的。

(3)乙醇沸点适中,可回收反复使用,本身还具有杀菌作用,经过乙醇处理的物料不易发霉变质。

3物料衡算

3.1穿山龙投料量的计算

设每日提取皂苷40kg,每天4批,每批4小时,一年工作日为300天。

经实验验证在提取条件为75%乙醇(密度910kg/m3),m物料/m乙醇=1:

10,在55℃下提取2次,得率为1.5%。

1kg穿山龙经前处理(清洗、烘干、粉碎)可得0.9kg穿山龙粉。

每批得穿山龙10kg。

每批中加入的经过前处理的物料为10/1.5%=660kg

每批需要穿山龙原料660/0.9=730kg

每日需要穿山龙原料730×

4=2920kg

每年需穿山龙原料2920×

300=876t

3.2乙醇消耗量的计算

每批处理需要75%乙醇为660×

20=13200kg。

换算成体积,则每批需要75%乙醇13200/910=14.5m3

每日需75%乙醇的质量为13200×

4=52800kg

每年需75%乙醇的质量为52800×

300=15840t

因乙醇可回收循环使用,每年的循环次数为5,每年需要70%乙醇的质量为15840/5=3168t

3.3滤渣量的计算

每批得残渣730-660=70kg

每日得残渣70×

4=280kg

每年提取产品类化合物后得残渣70×

300=84t

4热量衡算

4.1加热过程热量衡算

4.1.1对数平均温差△tm

根据换热器两端的温度,按照公式△tm=(△t2-△t1)/Ln(△t2/△t1),可求出对数平均温差。

设定用于提取总皂苷的乙醇溶液从20℃升温至55℃,加热用水从90℃降温至65℃。

△tm=(△t2-△t1)/Ln(△t2/△t1)=(45-35)/Ln(45/35)=39.8℃。

4.1.2换热器所需面积A

根据热量衡算式Q=M×

△T=K×

△Tm×

A,可求出换热器所需面积A。

A=M×

△T/K/△Tm=3300×

0.680×

35/300/39.8=6.6㎡

已知:

M—乙醇流量㎏/h

C—乙醇比热容kcal/kg•K

△T—乙醇的入、出口温差º

C

K—总传热系数kcal/㎡•K•h

几个参数的取值说明:

M:

根据物料衡算,日产40㎏穿山龙总皂苷产品,需要乙醇13200×

4=52800kg,换热器每天工作16小时,则乙醇流量为52800/16=3300kg/h

K:

列管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一般为250——300kal/㎡·

℃,这里取300kal/㎡·

C:

乙醇的比热为0.680kcal/kg•K

4.1.3选择换热器型号

根据换热面积A=6.6㎡,选择FB273-8-25-1列管式换热器,总换热面积8㎡

4.1.4总换热量

总换热量Q=M×

△T=3300×

35=78540kcal/h

4.1.5热水流量

加热水流量m=Q/C水/△T水=78540/1.0/35=2244kg/h

4.2冷却过程热量衡算

4.2.1对数平均温差△tm

经过提取过程后将乙醇溶液回收,降温到25℃,冷却介质用1℃冰水,热交换后升温到30℃。

△tm=(△t2-△t1)/ln(△t2/△t1)

=(40-24)/Ln(40/24)=31.32℃。

4.2.2换热器所需面积A

30/300/31.32=7.2㎡。

4.2.3选择换热器型号

根据换热面积A=7.2㎡,选用FB273-8-25-1列管式换热器,总换热面积8㎡。

4.2.4.总换热量

Q=M×

0.68×

30=67320kcal/h

4.2.5热水流量

冰水流量m=Q/C水/△T水=67320/1.0/29=1172.4kg/h=2321kg/h

5设备选型

5.1主要设备说明

5.1.1多功能提取罐

图1多功能提取罐示意图

本设计采用蘑菇式多功能提取罐其底部带有加热层、中心加热鼓的新型提取设备,使药材提取更加完全、出渣更加顺畅,操作更加安全。

结构特征如下:

(1)其蘑菇形状上大下小:

上大沸腾缓冲空间大,不易爆沸堵管。

下小加热受热传递快,加热时间短。

(2)罐底装有底部加热层、中心加热鼓、中心滤液鼓套。

利用此加热结构可进行小生产试验及正常生产沸腾后的维沸。

中心加热鼓在药液中心加热,有效的利用了能源,加快了加热速度。

又起到支撑底部药材的支桥作用。

中心滤液鼓套加大了出液面积,便于出液,不易堵网。

它可以随出渣门的开启又起挂带料渣的挂桥作用,使出渣更加顺利。

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解决了爆锅不安全因素。

(3)罐的顶部中心安装有360°

全方位高压清洗球,球的上部与法兰和清洗管道连接,球面密布有射流孔,可旋转、全方位清洗罐壁。

(4)蘑菇段上装有切线循环管。

可通过泵把提取液从底部抽出经过上切线管进行切线循环,形成一种动态、渗漉效果,可使上漂浮的药材快速溶解在溶媒中,提高了药材的提取率。

根据物料衡算结果,本设计选用的蘑菇式多功能提取罐的项目及规格为TQM-V3型,有效容积3m3,直径1400/1000mm,高3985mm,重量1685kg,中心距1860mm,蒸汽压力≤0.3Mpa,压缩空气0.7MPa。

5.1.2醇沉罐

图2醇沉罐

本设备属沉降式固液相分离设备。

中药水煎浓缩液为去除非醇溶性的淀粉、蛋白质等,采用加入酒精配成一定醇度的液体,然后常温最好是低温冷冻沉降进行固液分离以提高中药提取液的醇度及澄明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浓缩液和酒精按工艺要求,投入各自的配比量并开启冷冻盐水或冷却水,搅拌混和均匀,达到料液所需的温度后停止搅拌,继续在夹套内通入冷冻盐水或冷却水,保证所需的液温。

待沉淀完成后开启上清液出料阀,用自吸泵将上清液抽出,因内装浮球式出液器,随上清液液面逐渐下降,浮球也随液面下降,待上清液抽完,因浊液密度远大于上清液,浮球浮在沉淀物表面不再下降,出液器自动停止出液。

此时可打开出渣口,将沉淀物排出。

根据物料不同沉淀物质不一样,可先打开底部蝶阀将稀料放出。

对于某些沉淀物(如淀粉类)可能会结块,造成出渣不畅,可向沉淀物通入加热蒸汽使其软化,即可将渣排出,待沉淀物放净用水将罐内壁清洗干净。

根据设计物料衡算的结果,本设计选取FCx-V3型醇沉罐,是带夹套筒体、浮球出液装置、手动出渣门、气动切线装置,有效容积为3m3,直径1400mm,高3100mm,中心距1860mm,重量2100kg。

5.1.3外循环浓缩设备

图3外循环浓缩设备

外循环浓缩设备是国内外制造植物药流浸膏较满意的设备,其特点;

效率高、蒸发快、消沫性好,操作简便、占地面积小、维修率低、易清洗。

其加热面积和冷凝面积配比合理,回收溶媒效果好。

回收的溶媒可再利用,节能性好。

单批次生产可连续进液间歇浓缩。

组合式外循环浓缩锅:

由加热室、蒸发室、冷却冷凝器和积水罐组成一体。

其特点:

1蒸发快、消沫性好。

2操作简便、占地面积小、维修率低、易清洗。

3可制造1.4大比重的浸膏。

蒸发室设有两层蒸汽夹层,可根据液位高低使用上下夹层分别送汽加热,不糊锅。

4可通过外循环加热器及蒸发锅生产不同比重的浸膏。

5不易堵管。

从预热、加热到升膜整体设计合理,行程短、效率高。

6低温不破坏药的热敏性。

⑦加热与冷却面积设计合理、回收效果好,溶媒可再用,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设计物料衡算结果,本设计选取ZWN-100型组合式外循环浓缩锅,列管加热1.2m2,最大蒸发量为100kg/h,最大耗水量为1500kg/h,蒸汽压力<

0.1MPa,最大耗水量1500kg/h,最大耗汽量90kg/h,冷却面积为3.5m2。

5.1.4喷雾干燥器

图4喷雾干燥器

工作原理:

空气通过过滤器,经过加热器加热,产生的热空气从干燥室顶部蜗壳通道,由热风分配器产生均匀旋转的气流进入干燥室内。

物料通过高速旋转的雾化盘,产生分散、微细的料雾,料雾与旋流的热空气接触,水分迅速蒸发,在极短的时间物料得到干燥。

根据设计的物料衡算结果,本设计选取PGY-25型喷雾干燥器,水分蒸发量为25kg/h,料液处理量45kg/h,成品产量为10kg/h,它属于垂直下降并流型压力式喷雾干燥机,塔壁无粘壁现象,具有广泛适用性,调节高压供料泵的压力。

5.1.5精馏塔

图5精馏塔

结构特点:

①主体设备由塔体、蒸馏釜、板式换热器等组成,配有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检测仪表,以保证成品酒精达到设定要求并不受污染。

②填料采用自行开发研制的新型高效规整填料或散装填料。

规整填料是由具有许多相同几何尺寸和形状的单元组成的填料,以整砌的方式填料在塔内,适用于大直径的塔体,其中以波纹填料应用最为广泛;

散装填料具有一定几何形状和尺寸的颗粒体,在塔内以散堆的形式堆积,多用于小直径的塔器。

应用该种填料,可以明显降低塔体高度,一方面可以节约资金,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对厂房高度的建筑要求。

③酒精回收系统可以采用DSA-50数据采集器,它选用高可靠性的工业PC机(IPC),新颖的彩色液晶显示器,对工业现场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参数进行采集、显示、记录和转存。

并可通过设定的PID调节回路对设备调控,当参数超越限位时进行声光报警。

此自控系统在保证成品质量的同时,还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物料及热量衡算结果,本设计选取JL-300型精馏塔,换热面积4.7m2,生产能力150L/h,塔釜直径1000mm,塔釜长度2500mm,加热管内压力0.2MPa,加热管内温度125℃,设备内温度<100℃。

5.2全套设备选型

上述过程所需主要设备见表1。

主要设备选择大明制药设备成套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

表1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生产能力

1

多功能提取罐

TQM-V3

2个

3m3

2

外循环浓缩设备

ZWN-100

1个

100kg/h

3

醇沉罐

FCx-V3

4

过滤器

BAS370-3

1500kg/h

5

冷凝器

FB273-8-25-1

3个

换热面积8㎡

6

精馏塔

JI-300

1套

150L/h

7

喷雾干燥器

PGY-25

45kg/h

6收获与体会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才发现自己尚且存在很多不足,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还存在很多的漏洞,在实践经验方面最是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急需提高;

也是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在理论联系实践方面得到锻炼和提升,培养我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次设计我了解了皂苷的生产提取工艺并可根据产量进行了工艺设计。

穿山龙总皂苷生产工艺流程设计是我这次课程设计的任务,通过查阅资料与文献,加上老师的指导以及向研究生学姐的讨教,顺利地了完成这次设计。

这两个星期虽然很忙碌,但是在内心感觉特别充实,有耕耘才有收获,有付出才有回报。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掌握了几种绘图软件及公式编辑器软件的使用方法并在设计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水提醇沉的生产工艺流程,此工艺是中药提取工艺中较为常用的工艺,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

通过提取过程中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对从穿山龙原料到最终产品所需设备进行综合考虑,对换热器面积、提取罐容积、真空干燥器大小等等进行整体构思,对每年的总产量与年工作天数、物料的批处理时间与提取时长、提取次数以及每天工作时长进行合理设计,在这些基础上进行设备选型,同时也加深了对中药材穿山龙与其有效成分的功能与药理作用的了解。

最后在此表示我诚挚的谢意:

本次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是在张黎明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在完成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张老师对我们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并给予所有同学提出了全方位地指导性建议,拓宽同学们的思路,使我们得以顺利完成设计。

张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影响,十分感谢张老师的耐心的指导!

在此,还要感谢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给予我指点和帮助的研究生师兄师姐和我的同学们!

 

参考文献

[1]袁毅,张黎明,王亮亮,等.穿龙薯蓣皂苷的提取及其副产物的研究[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7,22(3):

1-5.

[2]张黎明,徐玮,杜连祥.葫芦巴水溶性甾体皂苷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J].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2005,17

(1):

47-50.

[3]侯吐样,何琴,周晓裳,等.中药浸出因素考察及效果评价[J].中草药,1996,27(3):

143-147.

[4]程振玉,刘岚,刘迪生,等中药在水回流条件下药液中可提物浓度的变化规律及近似计算方法[J].中成药,1994,16(6):

47—49.

[5]王俊,杨克迪,陈钧.均匀设计法优选穿山龙的水解工艺条件[J].中药材,2002,25(9):

659-664.

[6]方一苇,赵家俊,贺玉珍,等.穿龙薯蓣中两种水难溶性甾体皂苷的结构研究.药学学报,1982,17(5):

388.

[7]宋发军.甾体药物源植物薯蓣植物中薯蓣皂苷元的研究及生产现状[J].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2002,14.

[8]柳全文.穿山龙的成分、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J].山东中医杂志,1998,17

(1):

29-33.

[9]徐雄良,柯尊洪,张志荣.正交试验法优选穿山龙总皂苷的提取工艺[J].华西药学杂志,2003,18

(2):

95-98.

[10]WANGZhao-jing,LUODian-hui,LIANGZhong-yuan.StructureofpolysaccharidesfromthefruitingbodyofHericiumerinaceusPers[J].CarbohydratePolymer.2004(57):

241-247.

[11]FabioKummrow,CeliaM.Rech,CarlosA.Coimbrao,etal.ComparisonofthemutagenicactivityofXAD4andbluerayonextractsofsurfacewaterand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