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精制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04575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叶精制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茶叶精制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茶叶精制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茶叶精制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茶叶精制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茶叶精制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茶叶精制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叶精制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茶叶精制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a)《桂阳县水利建设十二五规划》

b)《桂阳县城市总体规划》;

c)《桂阳县水利建设规划》

d)项目用地规划图;

e)桂阳县2012年统计年鉴

f)桂阳县市场调查数据;

g)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h)各专业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

i)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各项基础资料。

研究范围:

a、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b、桂阳县经济社会总体概况

c、建设条件

d、项目建设内容

e、项目节能及环保

f、项目组织机构及定员

g、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h、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i、国民经济评价

j、项目招投标管理

1.8研究结论

1.8.1项目的建设是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的需要,是防洪减灾,保障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安全的需要,是减少水质污染、保护西水河流域水资源的需要,同时项目的建设是提升区域经济、促进县城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将成为桂阳县经济新的增长点。

1.8.2项目建设具有比较有利的客观条件:

项目的建设得到了桂阳县委、县政府及国家开发银行的重视和关心,为项目建设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另外,项目建设所需要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良好,其项目建设的各项条件具备。

项目建设不利的因素,主要是项目对于桂阳县来说,县城雨水多,气候不佳,工期短,对工程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8.3该项目的建设内容为:

本项目建设工程共分这几大部分

第一部分:

防洪河堤工程:

河堤总长9680m,主要是西水河干流城区西水段西岸新建防洪河堤。

河堤两岸增加滨江道路,主要建设工程包括滨河南路和滨河北路两条,总用地45亩,其中滨河南路2473m,道路路幅7.0米;

滨河北路全长1679m,道路路幅7米。

第二部分:

河道疏竣,主要包括西水河的河床挖宽、挖深泥沙淤泥挖运和砾石清理及挖运,并形成两个较大水面的湖——桂馨湖和东兴湖,沿岸河堤总长8360m,清淤总量165.8万方。

第三部分:

两岸生态环境工程:

主要内容是西水河两厢绿化生态整治建设,其中绿地面积56628.3平方米,合84.9亩。

1.8.5项目总投资35276万元,其中工程费26881万元,工器具及设备费1391万元,其它工程用地费3040万元,预备费2392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1572万元。

资金来源为:

建设单位自筹7276万元;

申请银行贷款28000万元。

1.8.6项目建设工期拟定为二年,项目资金根据建设工期安排。

1.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河堤工程

西水段

1.1

防洪河堤

9680

1.2

滨河南路

2473

宽7米

1.3

滨河北路

1679

2

两岸生态环境工程绿地

84.9

4

桂馨湖、东兴湖

8360

清淤总量165.8万方

6

项目总投资

万元

35276

6.1

工程费用

26881

6.2

工器具及设备费

1391

6.3

土地整治

8986

6.4

其它费

3040

预备费

2392

6.5

建设期贷款利息

1572

7

建设资金来源

7.1

建设单位自筹

7276

7.2

申请银行贷款

28000

12

建设工期

13

借款还款期

8

不含建设期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是农业田灌溉、人畜饮水安全的需要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全县农业面源污染发展趋势不容乐观,人们通过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增加土地产出,通过实施畜禽规模养殖提高经济收入,农用化学品、畜禽粪污、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造成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农村环境质量,阻碍全县农业及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危及城乡居民的生存环境与人类健康,因此,项目的建设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发展循环农业的重要举措。

2.2防洪减灾、保障生产、生活安全的需要

通过对西水河的综合治理,桂阳县城的防洪标准可以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桂阳县县城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了防洪安全的保障,同时也将成为桂阳县一条美丽的风景线。

2.3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的需要

2.4提高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的需要

桂阳县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土地调控,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规范土地市场运行,提高建设用地对发展的保障能力。

3、建设地社会经济总体概况

2012年,桂阳县辖23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507个村(居)委会。

土地面积2958.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42千公顷。

年末总人口87.37万人,人口出生率10.76‰,自然增长率6.4‰,年内最高气温38.3℃,最低气温-3.1℃。

年降水量1387.8毫米。

201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25.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4%。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33.6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17.17亿元,增长14.9%,第三产业增加值74.37亿元,增长11.9%;

全县财政总收入18.64亿元,增长20.1%。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3.09亿元,增长27.4%,上划中央“两税”4.69亿元,增长5.7%,上划中省“两个所得税”0.86亿元,增长6.1%。

一般预算收入中:

税收收入6.29亿元,增长11.8%;

非税收入6.8亿元,增长46.4%。

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63.5%。

全县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3.62亿元,增长4.5%,其中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分别为17.62亿元、1.97亿元、12.51亿元、1.14亿元,分别增长2.2%、6%、6.9%、8%。

粮食种植面积51.6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520公顷,产量28.34万吨,增长1.7%;

烤烟种植面积16.07千公顷,比上年增加740公顷,产量3.18万吨,同比下降14.6%;

油料种植面积8.48千公顷,增长11.9%,产量1.38万吨,下降2.4%;

蔬菜种植面积13.36千公顷,增长15.4%,产量38.5万吨,增长15.7%。

全年出栏生猪87.55万头,增长1.4%;

出栏牛1.14万头,增长2.6%;

出栏羊5.61万头,增长1.6%;

出笼家禽320.25万只,增长5.1%;

水产品产量1.45万吨,增长9.0%。

现代农业稳步提升。

全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7家。

其中省级4家。

龙头企业总产值25.91亿元,增长28%;

带动基地总产值11.44亿元,增长25%;

实现销售收入22.2亿元,增长29.5%;

实现利润1.31亿元,增长20.2%。

全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点1个;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87个,合作组织成员1.33万人。

农业生产能力继续提高。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2.2亿元,增长55.2%。

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6800处,水利工程建设投入资金5.5亿元,完成土石方520万立方米,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50座。

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213.3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230公顷。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0.79万千瓦,同比增长6.5%。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全年改造县乡公路29.3公里,建成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53.32公里,全年投资近2亿元,重点抓好了40个示范村和54个整理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建设农家书屋146家,建设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共享工程站点526个,新建农村沼气池1560口,新增通电话自然村13个、通宽带行政村15个,改造行政村配电网9个,新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示范点10个,解决农民饮水不安全问题4.1万人。

2012年,全县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11.13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增长22.5%,重工业增长15.1%;

公有制经济增长7.6%,非公有制经济增长16.5%。

大中型工业企业增长24.4%,小型企业增长14.4%;

高技术行业增长11.09%,高耗能行业增长19.8%;

采矿业增长8.9%,制造业增长17.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增长20.7%。

制造业中,有色冶炼、化工、食品、建材、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8.6%、6.2%、22.3%、60.3%、2.7%。

园区发展加快,年末园区集聚规模工业54家,实现增加值亿64.2元,比上年增长23.1%。

主要产品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

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41.71万吨,增长6.2%;

铁矿石10.71万吨,增长26.7%;

铅精矿4.92万吨,增长20%;

锌精矿5.14万吨,增长17.4%;

钨精矿0.03万吨,减少450吨;

硫铁矿6.04万吨,增长9.3%;

发电量33.69亿千瓦时,增长36.3%;

水泥184.9万吨,增长37.4%;

铅10.82万吨,增长24.4%;

白银166吨,增长4.4%。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43.2亿元,增长44.4%;

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8.1亿元,增长16%。

全县24个工业小类行业中,有22个行业实现盈利,其中采矿业利润总额6.1亿元,增长5.9%;

制造业利润总额11.28亿元,增长20.3%;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利润总额0.72亿元,增长53.2%。

新型工业的引领作用增强。

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111.13亿元,增长14.8%,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其中高技术行业、电子信息、轻工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8.4%、68.4%、33%、11.1%。

全年规模工业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21达家,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98%。

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

全县建筑业增加值60502万元,增长17.2%,其中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6.57万平方米,增长74.1%;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3.94万平方米,增长69.4%。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84亿元,同比增长15.3%。

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6.61亿元,增长15.4%,农村消费品零售额6.23亿元,增长14.5%。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中,汽车类增长22%;

家电类增长22.1%。

家电下乡销售网点累计销售家电67249件,增长54.1%,销售金额1.93亿元,比上年增长80.4%,“家电下乡”累计发放补贴资金2509万元,同比增长79.7%。

2012年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29.76亿美元,增长1000倍。

其中出口16.64亿美元,进口13.12亿美元。

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3652万美元,增长54.7%,加工贸易出口12.91亿美元;

从出口的国家看,出口给中国香港25782万美元,美国100万美元。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

全县全年新引进外商投资企业项目8个,实际到位外资7362万美元,同比增长17.8%;

新引进内资项目79个,实际到位内资23.71亿元,增长18.6%;

外派劳务208人,增长22.4%。

从行业引资看,工业引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579万美元,工业实际利用外资占全部到位外资的75.8%;

工业引进境内省外资金17.41亿元,增长38.7%,占全部到位内资的73.4%。

旅游业朝文化旅游及生态休闲产业方向蓬勃发展。

年末全县共有国家级旅游景区2家,其中3A级景区1家。

宝山国家矿山公园基本建成,被评为全省工业旅游示范点,并成功举办了首游式;

奇秀休闲山庄、九竹园有机农庄、阳山湖农业生态园区等生态休闲业蓬勃发展。

全年接待游客163.2万人次,增长20%;

实现旅游总收入10.3亿元,增长20%。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长。

全县计划投资500万元以上城镇施工项目38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57个,已投产项目239个。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8.25亿元,同比增长30%。

其中省分配高速公路项目投资8.93亿元;

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投资157.12亿元,增长30.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0.48亿元;

第二产业投资55亿元;

第三产业投资71.64亿元,第三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45.6%。

全年共开工建设重点项目121个,完成投资110亿元。

交通运输业受矿山整治暂缓发展。

全社会货物周转量15.36亿吨公里,下降20.8%;

旅客周转量3.49亿人公里,同比下降13.1%。

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15.32亿吨公里,下降20.6%;

公路旅客周转量3.47亿人公里,同比下降11.8%。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

全县邮电业务总量26962万元,增长9.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254万元,增长9.3%;

电信业务总量22705万元,增长9.5%。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58万户;

移动电话用户33.01万户,新增3.93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47.3户/百人;

互联网用户3.22万户,新增1.72万户。

存贷款余额较快增长。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5.72亿元,比年初增加17.15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个人存款余额96.65亿元,新增12.49亿元,同比增长14.8%;

单位存款余额26.85亿元,新增3.09亿元,同比增长13.1%。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8.6亿元,新增11.91亿元,同比增长32.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7.2亿元,减少0.57亿元,同比下降3.2%;

中长期贷款余额31.41亿元,新增12.48亿元,同比增长65.9%。

保险事业趋向饱和。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0806万元,同比下降13.5%。

人身险保费收入7323万元,下降18.1%;

财产险保费收入3483万元,下降2.1%。

各项赔付支出3429万元,增长81.3%,其中:

人身险赔款支出408万元,增长89.2%;

财产险赔款支出3021万元,增长38.8%,保险业务综合赔付率为31.7%。

全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0.56亿元,增长25%。

商品房销售面积26.04万平方米,增长30.7%;

销售金额6.86亿元,增长23.4%。

新建城镇廉租住房8.9万平方米,为1200户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难问题。

全县17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增加值19.8亿元,增长9.7%。

全年取得各类科技成果33项;

专利申请141件,其中发明专利7件,授权专利80件。

全年开展食品质量监督抽查282批次;

定期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126批次,工业产品定期抽查合格率86%;

新发放工业品生产许可证1个,新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5个;

年末各类气象台站1个,自动观测点63个,地震台站1个。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2012年,成功创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在全身“三评合一”督导评估中我县被确定为优秀等级,全身中小学校督导工作暨督学责任区中我县被确定为优秀等级。

全县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19所,中心城区新增义务教育学位5800个。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毕业生升学率和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均达到100%,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1.71%。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418人,在校学生2361人;

普通高中招生2914人,在校生7069人,毕业生1815人;

初中招生9752人,在校生26499人,毕业生9741人;

普通小学招生12503人,在校生69344人,毕业生12600人;

特殊教育招生4人,在校生62人,毕业生1人;

幼儿园在园幼儿16116人。

各类民办学校45所,民办学校在校学生13832人。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新建农家书屋146家,乡镇综合文化站26个,免费送戏下乡86场。

年末全县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

申报刘家岭壁画墓、银河千家坪古人类遗址等14处、27点文物单位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围绕省市艺术节,创作歌曲、舞蹈、小品、小戏等各类文艺作品12余个,获国家级奖5项,省级奖12项。

隆重举办了“龙狮共舞”活动,精心策划举办“周新华教授感恩桂阳音乐会”、歌舞剧《以青山的名义》、“万人同歌舞、喜迎十八大”活动、“衡阳、郴州、永州三市瑶族盘王节坐歌堂活动”等喜迎十八大系列活动,成功举办城乡绿化攻坚募捐演出、非遗精品节目专场展演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20余场,吸引观众数万人次。

广播电视升级加快。

年末全县拥有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调频转播发射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

年末有线电视用户7.9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29%;

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100%。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

年末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2个,其中:

医院4个,卫生院39个,妇幼保健院和疾控中心各1所;

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2237张,卫生技术人员2241人。

卫生技术人员中,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73人,注册护士933人。

体育事业全面发展。

年末全县共有体育场地211个,其中体育馆2座,运动场195个,游泳池4个,各种训练房6个。

开展全民健身项目28项次,全民健身运动参加人数6500人。

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25个。

耕地占补得到平衡。

全县批准建设用地103.87公顷,建设占用耕地18.26公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62.05公顷。

补充耕地70.52公顷,净增加耕地57.89公顷。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21公顷。

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园区建设和承接产业转移等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得到保障,建设占用耕地基本实现占补平衡。

矿产资源勘探进一步加强。

截止年末,全县已发现矿产40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25种。

煤炭储量达4300万吨。

全年实施地质勘查项目(含续作项目)28个,实施资源危机矿山找矿项目2个。

水资源供需平衡。

全县人均水资源拥有量3242立方米。

总用水量3.812亿立方米,人均用水量413.8立方米。

平均年降水量21.6毫米。

年末大型水库蓄水总量2100万立方米。

城市环保明显好转。

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地表水监测断面功能区达标率均达到100%。

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2.6分贝,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6.9分贝。

全县建成烟尘控制区1个,控制区面积为14.2平方公里。

全县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12792.2吨和4129.7吨;

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降低率16.92%。

生态环境继续改善。

全县现有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面积1460公顷。

全年人工造林面积4671公顷;

退耕还林17633公顷;

封山育林面积33.3平方公里;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1.09%,比上年提高1.49个百分点。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事故47起,同比增加16起,死亡11人,与上年持平;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49人,同比下降10.9%。

其中道路交通安全事故22起,死亡10人;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1起,死亡1人。

工矿商贸企业死亡人数连续三年为零。

人口计生工作扎实推进。

全县年末总人口87.06万人(按省市统计局每年开展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核定),常住人口70.41万人(同上),人口出生率为10.79‰,死亡率4.29‰,自然增长率为6.5‰。

全县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1036人,发放奖励扶助金149.2万元;

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对象111人,发放扶助金26.2万元。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08元,同比增长13.1%,其中:

工资性收入12018元,增长11.7%;

居民经营性净收入5006元,增长15.5%;

转移性收入3198元,增长12%。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0109元,同比增长16.8%,其中:

工资性收入4322元,增长24.4%;

家庭经营纯收入5124元,增长8.9%;

转移性收入570元,增长97%;

财产性收入93元,下降50.8%。

人民生活显著提高。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111元,增长11.4%,其中食品支出4861元,增长10%;

衣着支出1583元,增长13.7%;

居住支出878元,增长8.8%;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15692元,增长17.3%。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036元,增长22.8%,其中食品、衣着、居住消费支出分别为3104元、281元和1962元,分别增长8.7%、11.3%和81.1%。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0.14%,比上年降低0.51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4.1%,比上年降低5.76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8.5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17平方米;

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8.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92平方米。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

全县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2.78万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76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