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和越轨行为的成因与预防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040697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犯罪和越轨行为的成因与预防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青少年犯罪和越轨行为的成因与预防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青少年犯罪和越轨行为的成因与预防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青少年犯罪和越轨行为的成因与预防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青少年犯罪和越轨行为的成因与预防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少年犯罪和越轨行为的成因与预防Word下载.docx

《青少年犯罪和越轨行为的成因与预防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犯罪和越轨行为的成因与预防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少年犯罪和越轨行为的成因与预防Word下载.docx

最近已有不少学者通过最先进的科学方法来确定决定犯罪和越轨行为的基因。

多数研究认为犯罪和越轨行为是基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犯罪基因可以增加青少年犯罪的可能性,但带有犯罪基因的青少年并不一定会犯罪。

[1]

生理因素对青少年犯罪和越轨行为也能产生直接的影响。

最常见的生理因素是性别和年龄。

一般而言,男性的冒险性更强,因此从事犯罪和越轨行为的可能性也就更高。

从年龄上讲,犯罪率最高的年龄段是青春期中晚期,也就是16岁至19岁这个年龄段。

就犯罪的预防而言,这个年龄段尤其重要。

神经传递介质也是经常被提到的影响青少年犯罪和越轨行为的生理因素。

神经传递介质指的是能够在大脑中传递电流脉冲的化学物质——它代表着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

和犯罪行为相关的神经传递介质主要有三种:

羟色胺、多巴胺以及去甲肾上腺素。

这三种介质在大脑中的分量会影响青少年犯罪和攻击性行为。

研究表明,羟色胺对暴力和攻击性行为起到抑制作用,而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对这些行为则起到促进作用。

因此,当羟色胺水平增高时,青少年的暴力和攻击性行为会减少,而当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增高时,青少年的暴力和攻击性行为则会增加。

[2]

(二)心理与信念

心理和认知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另外两个重要原因。

心理一般指心理特征,一些怪癖的心理特征,比如心理变态以及过度依赖症,只在少数人身上出现,而且这些心理特征只和某些特殊的犯罪行为有关,因此,我们可以对这些心理特征避开不谈。

最为犯罪学家关注的心理特征是缺乏自控能力。

这种心理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冲动性,指容易受刺激,只考虑眼前的情和物;

第二是懒惰,缺乏勤奋、顽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第三是冒险性,指的是喜欢做有刺激、高风险和让人激动的事;

第四是嗜好体力活动,宁愿参与动手而不动脑的活动;

第五是自私性,指的是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的需求和痛苦漠不关心;

第六是坏脾气,最常见的表现是经受不住挫折,不讲道理,倾向于以武力解决问题。

戈特弗雷德森和赫希认为拥有这六种心理特征的青少年更容易参与犯罪和越轨行为。

[3]很多实证研究表明,自控能力的欠缺确实能够增加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可能性。

信念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社会信念,主要指生活理想、抱负以及社会道德观念;

二是法制观念,主要指对法律的尊重和畏惧。

拥有远大的抱负和浓厚的道德意识的青少年一般不会犯罪,这些青少年往往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勤勤恳恳地通过个人的奋斗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往往没时间也没兴趣去从事犯罪和越轨行为。

同时,尊重法律和惧怕司法处罚的青少年一般也不会犯罪。

这类青少年受父母的教育和社会的影响,通常会把遵守法律作为自己做人的责任,他们相信违反法律会受到惩罚,不想因为犯罪或越轨行为而影响自己的前途。

因此,这类青少年从事犯罪和越轨活动的概率也会较低。

[4]

(三)家庭教育

父母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无可比拟的影响。

很多研究证明,儿童早期的教育和培养对其一生的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

有些专家认为培养孩子的黄金阶段是1—3岁,孩子一旦过了3岁,性格就基本上养成。

而戈特弗雷德森和赫希认为,与青少年犯罪和越轨行为密切相关的自控能力是在8、9岁以前养成的,在这之后,每个人的自控能力不会有太大的变化,8、9岁以前的阶段正是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时候,因此父母对孩子自控能力的培养负有主要的责任。

[5]

父母的行为主要分为专制型、权威型、娇宠型和疏忽型四种模式。

专制型的父母很严厉,他们按自己的意愿为孩子制定规矩,孩子必须遵守其指教,不听话会受到惩罚;

权威型的父母既严又爱,他们在制定规矩时主要考虑孩子成长的需要,孩子需要听父母的话,违规的话会得到惩罚,但父母会向孩子解释他为什么受惩罚,同时他们经常对孩子表达爱意、关怀和支持;

娇宠型的父母通常不给孩子立规矩或者立很少一点规矩,他们往往按孩子的意愿行事,即使孩子有什么出格的行为,他们也不会予以惩罚;

疏忽型的父母对孩子不管不问,培养和教育孩子好像是他人的事情,和自己无关。

各种研究证明,在预防孩子犯罪和越轨行为方面,权威型育儿模式最为有效,其他三种模式往往会增加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

[6]

(四)同伴影响

同伴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在儿童和少年时期,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大。

但有研究证明,孩子一旦进入青春期,父母的影响就变得越来越小,而同伴的影响则变得越来越大。

因此,孩子交哪类朋友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将非常大。

成年人犯罪往往是单独进行的,青少年犯罪则更倾向于拉帮结伙,很多青少年是因为受了不良同伴的影响才走上越轨之路的。

[7]

青少年从同伴那里学到的不仅仅是犯罪的技巧,还有犯罪的观念。

青少年在社会上总是面临着各种诱惑,家庭教育好、道德价值高的青少年往往能够抗拒那些诱惑,不会因为眼前的利益去做违心的事。

相反,如果青少年个人的道德水平不高,所交往的朋友又有较深的反社会观念,那他就很容易接受同伴的看法,认为通过违法的手段获取眼前的利益是可以接受的,他甚至会使用同伴的观念为自己的违法行为进行辩护。

犯罪技巧也非常重要。

很多犯罪和越轨行为,比如吸毒、贩毒、盗窃、抢劫等,都牵扯到一定的技巧。

有些技巧青少年可以琢磨出来,但更多的技巧需要学习和模仿才能获得。

如果青少年经常和坏孩子接触的话,那么他接触这些技巧的机会也就多一些,使用这些技巧进行犯罪和从事越轨活动的可能性也就大一些。

[8]

近几十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青少年受同伴影响的程度增加了许多。

过去的影响是肉体的、面对面的,现在的青少年除了经常来往的朋友外,一般还有网络朋友,这些朋友虽然没见过面,但对他的思想和行为都可能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同伴对青少年越轨和犯罪行为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化。

(五)生活压力

当代社会的青少年承受着各种压力,包括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社交压力以及自我价值压力等。

在学习方面,孩子需要有好成绩,升入重点中学和大学;

在就业方面,人人想找挣钱多、福利好而且是位于大城市的白领工作;

在社交方面,当今的青少年都想有很多朋友并且得到朋友的赞赏和喜爱。

进了青春期以后,多数年轻人开始谈恋爱,想得到自己所钟情的美丽公主或白马王子的喜爱;

在自我价值方面,青少年期是自尊心比较脆弱的时期,多数年轻人在这个时期都希望自己赶时髦、顺潮流、有知识和有教养,希望在朋友间树立个好形象。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青少年都能达到这些愿望,在这些领域中任何一方面的挫折都可能转化为心理和感情上的压力,从而增加从事犯罪和越轨行为的可能性。

[9]

生活压力是社会结构、家庭结构和个人处境多重作用的结果。

不管是发达国家(如美国)还是新兴国家(如中国),对金钱的崇拜皆已成为社会的主导观念。

但对大多数青少年来说,成功致富的路子变得越来越狭窄,凭着个人的努力,他们很难达到社会和家庭对他们的期望,很多人不得不铤而走险,通过不法的手段获得金钱和事业上的成功。

同时,随着离婚率的提高,家庭也变得越来越不稳定,许多孩子在年纪轻轻时就已经经历了家庭的破裂,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巨大的创伤。

由于父母的失责,他们不但得不到充分的监督和教育,而且也无法满足心理和感情上的需求。

这些家庭因素从另一方面增大了青少年的心理压力,驱使他们参与不健康或反社会的行为,如吸毒、行骗、盗窃、抢劫等。

[10]

二、青少年犯罪与越轨行为的预防

对付青少年犯罪问题,预防是关键。

如果预防达不到成效的话,对犯罪和越轨的青少年则需要予以刑事处分,并辅之以矫治。

很多犯罪学和儿童发展的研究证明,家庭和学龄前教育、校内纪律和素质的培养、有组织的校外活动以及社区内成人的监督与指导对青少年越轨与犯罪能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一)家庭和幼儿园教育

要防止青少年犯罪,家庭的管教十分重要。

做父母的应该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对孩子既要疼也要严。

对孩子正确的行为应该鼓励,做错的事情则需要纠正。

与此同时,父母一定要培养亲子力,让孩子感觉到一旦受到挫折和打击时,可以在父母这里得到安慰和帮助。

这些做法都符合权威型教育孩子的模式,也就是说,权威型父母,可以有效减少青少年参与犯罪或越轨活动的可能性。

[11]

中国父母喜欢把孩子进行分类,孩子一旦出现学习或行为上的问题,便开始歧视他们,有些父母甚至会用“朽木不可雕也”等句子去讽刺孩子,这样做是非常不妥当的。

研究显示,教育的关键期是在孩子10岁之前,对孩子性格和自控力的培养,3岁前尤其重要,因此,父母在这两个阶段中要尽心尽力,给孩子的成长铺就一个正确的轨道。

这样,即使孩子在少年或青春期出现一些行为上的问题,也不是什么不可拯救的灾难。

最近几项研究发现,一直到青春期晚期父母对孩子仍然有很大的影响。

[12]即使孩子犯了错,父母也不应该失去关怀。

相反,父母应该竭尽全力,帮助孩子改正错误,使之成为家庭和社会需要的好孩子。

同时,还需要特别提出幼儿园教育的作用。

有些研究显示,幼儿园教育不仅可以预防犯罪和越轨行为,而且还有长远的效益,比如增加孩子长大成人后的就业机会和收入。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幼儿园都具有这样的效果。

如果幼儿园的功能主要是在物质方面照顾孩子,那它对孩子的智力、心理和自控能力的成长不会有太大的帮助。

好的幼儿园不仅需要有优良的环境、负责的老师、系统的程式,而且老师与孩子的人数比不能太大,否则他们不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特殊需要。

好的幼儿园还应该调动孩子父母的积极性,帮助父母学习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这对不懂教育孩子的父母尤其重要。

孩子一旦离开了幼儿园,老师就失去了影响。

父母应该和老师配合,用相似的方式教育孩子。

[13]

(二)校内纪律和个人素质的培养

一旦进入正式教育,孩子们会把很多时间花在学校里。

研究显示,校内纪律的管理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效方式之一。

校内纪律可以涵盖多方面,包括增强对学习的爱好、创造成功的学习经验、提高对学校的好感以及鼓励对校内活动的参与。

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归属感以及对校内活动的参与可以激发他们良好的学习态度。

这类学校中的犯罪和越轨行为往往比一般学校要少。

[14]

学校也应该注意对学生自控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如前面所说,自控能力和反社会倾向有直接的关系。

社会能力主要指人际交流和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它对反社会行为也可以产生较大的影响。

为了减少不良行为,学校应该系统地培养学生在这些方面的素质,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世界、充分理解不良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增加他们识别和处理危险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道德水准。

能够成功地提供这些项目的学校可以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和越轨行为的发生。

制止校内恃强欺弱的行为也是降低校园犯罪的有效措施。

参与恃强欺弱的学生被称为“学校霸王”,这些人的行为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在校内制造敌意的环境,增加其他孩子参与越轨行为的可能性。

学校应该通过道德教育让学生们知道什么行为可以接受、什么行为不可以接受,帮助他们充分认识恃强欺弱造成的负面影响。

学校应该制定明确的校规,对恃强欺弱的行为进行惩罚,对受欺负的学生进行帮助和保护,同时,给所有的学生提供随时举报学校霸王的机会。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动家长一起监督恃强欺弱的行为。

研究显示,这些做法可以把学校霸王的数目减少一半。

[15]

(三)有组织的校外活动

如果孩子放学后无所事事,那他就容易和别的孩子结帮成对,做一些越轨行为。

有组织的校外活动可以给青少年提供安全健康的消遣和娱乐方式,既可促进他们的身心成长,又可防止他们从事不正当的活动。

所谓有组织的活动,是指有结构的、有助于身心发展的活动,包括体育训练和比赛、舞蹈、音乐和美术表演、艺术培训班以及集体郊游等。

很多研究显示,这类活动可以培养青少年的亲社会观念,降低他们的犯罪率。

[16]

这类项目有很深的理论基础。

早在20世纪60年代,赫希(Hirschi,1969)[17]就提出了参与亲社会活动在预防青少年犯罪行为中的重要性。

现在有很多青少年放学后寂寞无聊,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是看电视就是玩电脑游戏或网聊,这种生活方式很有可能会养成不健全的心理,降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长期下去,恐怕会导致吸毒、赌博以及其他越轨行为。

另外有些孩子年纪轻轻便辍学在家,无所事事,经常和其他无学无职的同龄人混在一起,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引导,这些孩子会做出更多违反社会道德或触犯法律的事情。

有组织的校外活动对这两类青少年来说尤其重要。

如果他们能够把很多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有结构的和有助于身心健康的体育和娱乐活动中,他们介入反社会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减少,对整个社会来说,青少年的犯罪率就会因此而降低。

(四)社区内成人指导

最近的儿童成长的研究显示,当代社会中的未成年人发育得越来越快,见识的事物越来越多,与其相伴随的是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同时,因为受教育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和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少,没有充足的机会提高为人处事的能力,一旦步入社会,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处理好和别人的关系,也不知道如何解决许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因此行为上往往会出现偏差。

[18]不少研究显示,社区内成人模范的指导可以提高青少年为人处事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降低参与犯罪和越轨活动的可能性。

[19]绝大多数成人模范都不是专职的,他们往往是社区中比较成功的人士,有丰富的为人处事经验,对青少年的成长又非常关心,乐意花费自己的时间辅导入世不深的年轻人。

他们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年轻人,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传授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演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

此类成人指导如果能够妥善地执行,可以减少社区内青少年的犯罪和越轨行为的发生。

三、结论

总之,青少年教育和培养受到全社会极大的重视,一旦孩子犯了罪,受损失的不仅是受害人,还有父母、家庭、学校、社会甚至孩子本人,因此,社会各个阶层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预防青少年犯罪。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很多研究表明,青少年成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理、心理、家庭、学校、同伴以及社会。

最有效的防止青少年犯罪的项目往往是多元化的,既降低青少年犯罪和越轨行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程度,也调节导致青少年越轨行为的人际间的矛盾,同时,也能够增进青少年犯罪和越轨行为的社会环境比如经济贫困和分配不公的改善。

通过宏观和微观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完全可以把青少年的犯罪行为控制在一定的程度。

[参考文献]

[1]Andrews,D.A.,Bonta,J.Thepsychologyofcriminalconduct[M].Albany,NewYork:

Nexis/AndersonPublishing,2010.

[2]Blackburn,R.Thepsychologyofcriminalconduct:

Theory,researchandpractice[M].England:

Wiley,1993.

[3][5]Gottfredson,M.R.,Hirschi,T.Ageneraltheoryofcrime[M].Stanford,CA:

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90.

[4]Matsueda,R.,Kreager,D.,Huizinga.Deterringdelinquents:

Arationalchoicemodeloftheftandviolence[J].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2006,(71).

[6]Baumrind,D.Theinfluenceofparentingstylesonadolescentcompetenceandsubstanceuse[J].JournalofEarlyAdolescence,1991,(11):

56-95.

[7]Glynn,T.J.Fromfamilytopeer:

Areviewoftransitionsofinfluenceamongdrug-usingyouth[J].JournalofYouthandAdolescence,1981,(10):

363-383.

[8]Sutherland,E.,Cressey,D.Principlesofcriminology10thed[M].Lippincott,1978.

[9]Agnew,R.Foundationsforageneralstraintheoryofcrimeanddelinquency[J].Criminology,1992,(30):

47-87.

[10]Capowich,G.E.,Mazerolle,P.,Piquero,A.Generalstraintheory,situationalanger,andsocialnetwork:

Anassessmentofconditioninginfluences[J].JournalofCriminalJustice,2001,(29):

445-461.

[11]Maccoby,E.E.,Martin,J.A.Socializationinthecontextofthefamily:

Parent-childinteraction[A].InP.H.Mussen&E.M.Hetherington(Eds.),Handbookofchildpsychology:

Vol.4.Socialization,personality,andsocialdevelopment,4thed[M].NewYork:

Wiley,1983:

1-101.

[12]Smith,C.,Denton,M.L.Soulsearching:

ThereligiousandspirituallivesofAmericanteenagers[M].Oxford,2005.

[13]Bronson,P.O,Merryman,A.Nutureshock:

Newthinkingaboutchildren[M].NewYork:

Twelve,2011.

[14]Gottfredson,D.C.,Wilson,D.B.,Najaka,S.S.School-basedcrimeprevention[A].InL.W.Sherman,D.P.Farrington,B.C.Welsh,andD.L.MacKenzie(Eds.),Evidence-BasedCrimePrevention[M].NewYork:

Routledge.2002.56-164.

[15]Olweus,D.Bullyingatschool:

Basicfactsandeffectsofaschoolbasedinterventionprogramme[J].JournalofChildPsychologyandPsychiatry,1994,(35):

1171-1190.

[16]Jones,M.B.,Offord,D.R.Reductionofantisocialbehaviorinpoorchildrenbynonschoolskilldevelopment[J].JournalofChildPsychologyandPsychiatry,1989,(30):

370-373.

[17]Hirschi,T.Causesofdelinquency[M].Berkeley:

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69.233-265.

[18]Gopnik,A.What’swrongwiththeteenagemind[N].TheWallStreetJournal,2012,

(1).

[19]Hahn,A..Extendingthetimeoflearning[J].InD.J.Besharov(Ed.),America’sdisconnectedyouth:

Towardapreventivestrategy[M].Washington,DC:

ChildWelfareLeagueofAmericaPress,1999.

[责任编辑董士昙]

世界各国的犯罪学研究证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占据了犯罪案件总数的大部分。

因此,预防和制止青少年犯罪和越轨行为是降低犯罪率的关键。

青少年犯罪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只是社会整体的安定,它对父母和家庭的影响往往更为直接。

作为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走上越轨和犯罪之路是十分痛心的。

孩子一旦犯了罪,受到司法机构的惩治,他的前途就会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父母们都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犯罪学家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已经达成了较高的共识。

这里所提到的原因是指导致青少年犯罪和越轨行为的个人和社会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以下所列举的任何一个单一的因素往往都不足以造成青少年犯罪或越轨行为,这些行为的发生通常是多种因素联合影响的结果。

总体上讲,人的行为是遗传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青少年时期是未成年成才发育的阶段,社会因素的影响尤其重要。

因此,在理解青少年犯罪和越轨行为时,我们既不能轻视生理和心理的原因,更不能忽视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