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大语文之路 创作文教改之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03895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大语文之路 创作文教改之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走大语文之路 创作文教改之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走大语文之路 创作文教改之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走大语文之路 创作文教改之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走大语文之路 创作文教改之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走大语文之路 创作文教改之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走大语文之路 创作文教改之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大语文之路 创作文教改之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走大语文之路 创作文教改之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从自身的经历中,我体会到了广泛的知识积累和学科间知识渗透的重要作用,故我向每届学生提出“处处留心皆语文”的口号,以诠释和张扬“大语文”之“大”。

还必须提及的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河北邢台一中著名特级教师张孝纯(已故)的“大语文”教育思想,给了我很大的启迪。

最近几年,山东高密的“语文实验室”,湖北宜昌地区的“课内外衔接”,相继出炉,我从中学到不少宝贵的经验。

近几年国家教育部提出并正在试行的“3+X”考试,强调了各门学科本身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不同程度的综合,由此,更进一步证明了“大语文”观的正确性,也使我更加坚定了将之实施下去的信心。

为什么要以作文教学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呢?

我国古代开科取士,基本上是一篇文章定乾坤,新中国建立后直至“文革”前的最后一次高考,语文一科作文的分值达50—70%,“文革”后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作文的分值也在30—40%之间,近几年的“3+2”高考,保持在40%。

由此看来,从古至今,作文在选拔人才的考试中是举足轻重的。

再从对一个具体的“人才”的要求来衡量,不管从事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方面的工作,抑或是很普通的工作,都不可能不写文章。

写作水平,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故而,改革开放以来多次修订过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指出: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应当十分重视。

一言以蔽之,要学生写,必然促进其“读”,学生认真读了,知识面就拓展了,写作的水平也就随之而提高,语文一科也就学活了。

再从我自身的情况来看,我坚持业余写作几十年,对写作有一种特殊的爱好,从自身的“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我是从培养学生的兴趣,解决写作动机方面着手的。

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写作冲动,方法也不是唯一的,我选择了向报刊推荐学生习作和组织学生参赛的方式。

我认为,这种方法最具刺激性,这种刺激信号既强亦持久,还会产生多方面的正效应。

任何人(只要是正常的),都有荣誉感,都有成功的喜悦感,处在成长阶段的中学生,更是如此。

一篇作文,小至一首小诗,一条格言的公开发表,对中学生来说,都可能使他们欣喜万分,激动万分,产生强大的情感的“风暴”。

而这种情感的愉悦又不是所有的人能体会到,享受到的。

这种“体验”和“享受”,能产生新的强烈的创作的冲动,这种“冲动”若能持续下去,固定起来,形成了浓厚的兴趣爱好,“要我写”自然就变成了“我要写”。

给报刊荐稿,让学生参赛,也是一种竞争。

这种竞争,已经不是停留在班级、年级和一所学校,而是在县、市、省、全国,以至全世界的范围。

竞争无疑是一种强大的激励作用。

以往阅读报刊,特别是专业的中学生作文类报刊,我就常想,其他学校的中学生办得到的事,我们的学生,也应该办得到。

学生未能参与,责任不在学生,而在于教者一时缺少竞争意识。

事实正是如此,学生一经引导,一经点拨,原本具有的竞争意识一下就变成了目的明确的行动。

须说明的是,这种竞争还不同于整个自然界和整个社会的那种竞争,虽然也是“优胜劣汰”,但毕竟不是你死我活的。

“重在参与”,重在激励奋发向上的精神。

每次大赛,获奖的必然是少数,还有可能是全班学生参赛,没有一个人获奖(这种情况极少),但未能获奖的,通过竞争,写作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三个“课堂”的融合

我的基本操作方式是:

其一,每次作文,皆是全批全改,批改后,详细记载,选出佳作,适时推荐;

学生课外的练笔、即兴作文等,检查批改后,也详细记载,选出佳作,适时推荐。

若上课期间未处理完的,放寒暑假后,静下心来,精心遴选,力求学生的佳作都不漏掉,以充分珍重学生的训练成果。

其二,多采用集团军作战的形式,组织任教的两个班学生集体参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当然,也可能考虑针对性而组织部分学生或个别学生参赛。

就是到了高三下学期,我仍在组织学生参赛,道理很简单,参赛是写作文,高考也是写作文,二者并无矛盾;

不仅没有矛盾,参赛对参加高考还有促进作用。

1991年以来的10多年,我都是这样做的。

与“基本方式”配套,我实施了以下一些改革举措:

其一,宏观的写作教学计划的大胆突破

高中三年,学生的作文训练,在总体上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学年,对学生的写作除了“健康”二字,在内容、形式和篇幅上,不作任何限制。

这样,给了学生极大的写作的自由,学生可以在写作的空间任意放飞自己的思想,任意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

第二学年,进行文体训练,凡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文体,都练到家,就是高考考起来,也不会出现某种文体的缺失。

第三学年,“收”“放”结合,进一步提高训练的水平。

所谓“收”,是对写作的题目,内容,文体,字数,写作的时间,甚至须用哪些表达方式,要用几条名言警句,几个成语等,作出“苛刻”的限制,使学生适应之,以备“万一”,在“苛刻”的条件下也能写出好文。

这样“突破”后,我基本上不用教材上的作文题,而自己动手命题——不少报刊向我约稿;

题命好后,正好在学生中试用。

再则,是选用报刊上的题,特别是竞赛题和高考作文题。

应该说,教材上的训练安排及其命题,都是高水平的,但是其致命的缺点就是时代感不够强。

长期使用的高中教材,与时代的距离有好几年,就是最新的“实验本”和“试验本”,也至少有一年。

当然,作文教学不是图解政治,但贴近时代而鲜活的题目更受学生欢迎。

其二,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融合

关于这三个“课堂”,“大语文”观的积极推行者普遍认为:

校内的“45分钟”是第一课堂,“45分钟”以外在校内开展的语文活动是第二课堂,从校外延伸到社会上的语文活动是第三课堂。

“给报刊荐稿,组织学生参赛”,则是三个“课堂”有机的融合。

⒈第一课堂亦开放

①“课前三分钟”的魅力

从担任高中语文教师的第一节课开始,我便在学生中开展了“课前三分钟”的活动。

初,活动的内容仅限于口头演讲,后来,逐渐形成了一套系列活动。

活动的形式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是书面展示,二是口头表达。

书面展示的内容是从报刊摘录的或是学生原创的格言、精短诗词、精彩广告辞、微型科幻小说、对联等,口头表达则是精短的演讲。

演讲的内容包罗万象,从《我喜爱的一条格言》《我的格言》讲起,凡学生喜爱的内容,皆可作为演讲的题目。

其中,我将广告词也引进了课前三分钟的演讲,让学生搜集广告词并讲其喜爱的广告词。

演讲的方式上,从命题到半命题,从定题到抽题,直到最高级别的即兴演讲。

即兴演讲阶段,一大早媒体发布的最新新闻,不一会儿,已经成了学生演讲的素材。

学生的演讲,开始由我点评,逐步发展到由学生点评,由一方的活动,变为学生的互动。

还坚持了为演讲的学生打分,一轮下来总评,为优胜的学生颁奖。

为了这课前三分钟的演讲,不少学生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甚至在家里对着穿衣镜练习好多遍才在教室里登台,其一丝不苟的精神,着实让人感动。

每次的三分钟活动结束后,我视当时的情况,每每三言两语作个小结,有时,还要将话

题引伸开来,或是发布一下“新闻”。

我的“新闻”的主要内容,或是报刊征文信息,或是是其他的,凡是与“语文”二字沾边的信息,或是学生作文发表、获奖的消息,许多喜讯,都是通过这种方式传给学生的。

“课前三分钟”的活动,还成了联结三个“课堂”的纽带。

习惯称之为“课前三争钟”的活动,实际所用时间要超出一点点,有时,学生的演讲比较长,有时,我发布的“新闻”多了一点,超出的时间就要多些。

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任教的某两个班,就曾发生过一次集体抵制的“事件”:

接到这两个班并开展“课前三分钟活动”一段时间后,我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力陈“课前三分钟活动”的不是,最主要的一条是“耽误了上正课的时间”——学生所谓的“正课”,就是要我一到教室便讲课文。

这封匿名信最后的落款是某某班和某某班“大多数同学”。

这封信给我的压力是很大的,它不仅是反映了学生的意见,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家长的意见——他们担心我开展的活动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不过,我深信我的作法是不会错的——虽然在课堂上占用了时间,但学生获得了很大的信息量,共享了足够多的资源,知识面得到了很大的拓展,这为作文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也直接训练了多种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

因为我心头不“虚”,我在两个班都原封不动地念了匿名信的内容,也语重心长地进一步宣讲了我的“大语文”观。

许多学生被我说服了,活动也坚持了下来。

结果怎么样呢?

首先是毕业前夕的报考师范类考生以即兴演讲为主要内容的面试,学生个个都顺利过关,大多数学生得到了优等的成绩。

接下来的高考,两个班都考出了好成绩,其中一个班语文科得省优分的就有4名学生,另一个班的平均分在成都郊区县名列第一。

至此,学生的疑虑全消。

当然,我不能把学生在面试和高考中的成绩都记在“课前三分钟活动”的帐上,但这三分钟的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却是很大的。

这一届以后的各届,开展“课前三分钟活动”一路畅通,深受学生欢迎。

以669分考上外交学院的王瑞等多名学生,在寄给我的贺卡或是电子邮件中,专门为我开展了“课前三分钟活动”而致谢,称这三分钟,将影响他们的一生。

②作文课的“特色”

传统的作文课,就指导课来说,不外乎是写出题目——分析题目——讲写作要求——念范文;

就评讲课来说,不外乎是讲全班的基本情况后,念几篇选出的优秀作文,或是再念一篇写得差的作文,然后发作文本。

作文课这样上下去,缺少新鲜感,难以吸引学生。

我上作文课,力求破除固有的模式而上出特色。

这特色就是“新”、“活”,并有悬念,让学生成为作文课的主人。

“新”就是题目新——前面已经谈到,我出的题不囿于课本而来自各个方面,这给了学生的新鲜感,范文和写作素材也很新,最新的是一大早我从网上下载的,或是买的当天的报纸等;

网上刚刚发布的高考满分作文,我会用在当天的作文课上。

“活”是方式方法灵活多变而不单一。

有的课则巧设悬念而让学生充满新奇感。

上课还注意了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投入到课堂的活动中。

另外,我还搞了一些颇有特色的专题训练。

试举几例如下:

四川大学和《华西都市报》联合举办“首届高中生‘真性情’作文大赛”,我决定让学生集体参赛。

首次提供一组报上刊登的佳作“重磅轰炸”,让学生逐篇进行评论。

由于文章绝对的新,内容又合学生的口味,学生兴趣很浓,课堂上讨论极为热烈,甚至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我再作精短的总结。

这种课上起来可说是毫不费力而学生却感到兴味盎然且收获实在。

第一次课后,凡报上刊出大赛优秀作文,我都及时提供给学生,安排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品味,讨论,这样,一直跟踪到最后一篇优秀作文。

这种“热炒热卖”式的作文指导,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一时间,《华西都市报》洛阳纸贵,学生中掀起了经久不息的“真性情”热。

学生朱婷——一名高一的学生,在以高三学生为主的强手如林的参赛者中,以37名的好成绩进入大赛的“百强”之中,两个班所有的学生,都在这次参赛中,增长了见识,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写作水平。

这次组织指导学生参赛,受到了《华西都市报》的公开表扬。

在10多年的时间里,这样的课上得可多了。

再说评讲课。

某次全县高三统考,写《人和世界》的话题作文。

集体阅卷后,评出的几篇高分作文集中在我任课的两个班上。

我选出文体、题材和写作角度有代表性的四篇,一一录入电脑,打印出来备用。

两节作文评讲课,先将所印的作文发给学生,要求每个学生当堂阅读,当堂“请评委亮分”,并在每篇作文后写50至100字的书面意见。

之后,当堂统计分数,算出每篇作文的平均分。

最后,让学生发表意见。

这种课,学生很容易进入角色——既是学生,又当老师,体念丰富;

亮分统分很具刺激性;

讨论则气氛热烈。

两节课完了以后,余味不尽,讨论——发展到争论,余波持续了好久。

这样的课,“枯燥”二字已荡然无存。

课后,我写成了《高考话题作文训练一例(附考场作文四篇)》,在专业语文网站发表,并被多家网站转载。

关于悬念,这是我常用的手法,以吊起学生的胃口。

新世纪来临的前一天,当天的语文课,我两手空空就走进了教室,学生一开始就感到茫然。

照例的“课前三分钟”活动后,我让学生猜这节课做什么,并且悬了赏——猜中的,奖名著一部。

这一下,学生来了情绪,课堂到了沸腾的地步。

最终,有一名学生猜中了:

创作并当堂公布自己的“新世纪寄语”(课后,我给这名学生兑现了)。

我让学生在10分钟的时间里创作一条50字以内的寄语,然后,逐一“发表”。

学生都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每“发表”一条,教室里都欢声雷动。

学生“发表”完以后,我也“发表”了寄语:

“祝同学们睡一个好觉,做一个好梦,将美梦变成现实!

”这节课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结束。

后来,我的寄语有幸发表在《华西都市报》上,学生的一批寄语也发表在了《金堂教育》报上。

教高中10多年,我在每届学生中都进行了多次的作文标题训练,这也算我的作文课的

一个特色吧。

为什么我看重标题训练呢?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构件”必不可少之一“件”,所谓“题好文一半”是很有道理的。

标题训练不仅是标题的问题,亦是审题训练,思维的训练——一些标题本身就是文章的主旨之所在;

即使不是如此,也要对所要写的文章(或已写好的文章)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才能拟出好的标题。

标题的训练亦是语言训练。

为了搞好训练,我读书看报刊往往多一个心眼——凡有好标题,都搜集起来;

批改学生的作文,每次都要记载每一个学生的标题,从中选出优秀者。

标题训练课中,让学生鉴赏我提供的好标题,然后,效法之。

学生创作出标题后,我全部抄写或是打印出来,让学生评选,最后,向报刊推荐。

因为标题训练已经远不是标题本身,经过多次训练后,学生不仅标题命得好了,写作水平,其他方面的语言表达的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我写的论文《给材料作文标题训练例谈》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杂志,教案《作文标题训练》被列为K12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的精品并被多家网站转载,学生的一组标题发表于《语文学习》杂志。

此外,许多精短的文学作品,如微型科幻小说、广告词、格言,等等,我都进行过专门的训练。

仅格言一项,学生的作品就发表在了《中国青年报》《星期天》《青年知识报》《成都晚报》《招生考试报》《中学生阅读》《中学生读写》等多家报刊。

足够大的信息量,生动活泼的形式——开放的第一课堂,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⒉第二课堂乐趣多

第一课堂是学生最为重要的课堂,毕竟每节课只有45分钟,且每周用于语文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第一课堂需要向课外延伸。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开辟第二课堂是很有必要的。

10多年来,以文学社为主要形式,以读书、办刊办报为主要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①创办文学社

1991年,我和同年级的教师一起,组织全年级的学生创办了“金钟”文学社,创办了

社刊《太阳雨》。

后文学社发展为全校性的学生社团,油印刊物改为电脑排版的报纸《金钟》,去年,又改报纸为充满现代气息的16开64页的大型杂志《金钟》。

我任教的班级又办了多个文学分社,办了多种颇上档次的电脑排版的小报。

在长期的文学社活动中,先后培养了一大批社团骨干,一大批文学少年。

我任课班的学生胡志敏、庄徽、廖雯、廖冬云、陈曦等,都是文学社开创时期和重要的发展时期最主要的领导成员。

历届社报社刊上的作品被多家报刊选用。

我指导的廖雯、庄徽、陈文等6名社员创办的报纸先后在《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举办的第七届和第八届“全国中学生手抄报评比”中获奖。

②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每每接到一届学生,上第一节课,我就开始给他们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提出我的

建议和要求。

国家教育部2000年版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颁布后,对中学生读名著提出了专门的要求,这对中学语文教学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导向。

在应试教育未变的情况下,尽管这种导向显得有些“虚幻”,但也算给了中学语文教师一种精神的慰藉……多年来,我是这样做的:

A.给学生开设阅读课。

我自费订阅的杂志中仅中学生读写类的就有十来种,常年订阅,

还买一些,册数已相当可观。

这也算一种“资源”。

有好些班级,我都在每周的语文课时间,专门安排一节课,利用手边的“资源”,开设一节阅读课。

每当这个时候,学生情绪都异常激动,求知欲十分旺盛,不仅阅读专注,不少的还动笔摘抄。

实践证明,此法收效甚好。

B.指导学生订阅或购买语文类或相关的报刊,指导学生读名著。

我平常比较注意适合高中生阅读的语文、文学类报刊的情况。

经过我的多方观察、了解——有的本来就是订阅了的,学生在我开设的阅读课是见到了的——从中精选了《语文报》《作文通讯》《中学生阅读》《中国校园文学》《科幻世界》《萌芽》等数种最优“扩大视野”类报刊,以此向每一届学生重点推荐。

在高一和高二阶段,特别注意指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要求每读一本,都写出文学评论或读后感。

学生写了,我都要检查并作记载,凡佳作,及时向报刊推荐。

陈潼、阳云曦、张云翼、陈娟等多名学生读名著后写的文学评论或是读后感,先后发表在《语文报》《语文世界》等报刊。

2000年暑假,四川省委宣传部等六单位举办“川图杯”读书征文活动,正好这个暑假,我给学生布置了读名著的作业。

下学期刚一开学,我便组织两个班的学生参加了这次征文活动。

11月初征文揭晓,有4名学生获得等级奖,其中余快和刘严囊括了仅有的两名一等奖,4名学生被邀请到成都锦城艺术宫接受了省政协主席聂云贵等领导同志的颁奖。

此外,还有不少学生获得优秀奖。

2001年底,《光明日报》等多家单位举办“中学生阅读杯”全国中学生读书征文大赛,我组织学生参赛,学生谢宏获得二等奖,具体承办单位《中学生阅读》杂志的主编陈锋先生还亲临金堂中学,为谢宏和作为指导教师的我颁奖。

学生的读书习作的发表和获奖,对他们的读书和写作,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③收看影视节目:

就电视节目来说,我要求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第二起跑线》《开心辞典》等常设节目,收看一些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剧,收看国际大专辩论会一类专题节目等(在学校里我和同年级的同事,也组织学生收看了这些节目的录像)。

④电脑及其上网:

这是现在的信息时代不可阻挡的潮流,我积极主张学生使用电脑并上网,但我也告诫学生,“智勇多困于所溺“——要掌握好一个“度”。

⑤举办专题讲座:

请作家讲;

我本人也讲。

⒊第三课堂天地宽

语文一科,社会性是很强的,确实是“处处留心皆语文”。

为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

我组织他们参加了不少的与语文,与写作有关社会活动。

社会新闻的写作。

某次,一名窃贼在客车上与其同伙合谋,抢得一位老大爷的1100元现金,作案后,这名窃贼跳下公共汽车夺路而逃,走投无路时,逃进了金堂中学。

随之,失主一路呼叫,“抓抢劫犯”,冲进了学校。

当时,学校正在上课,被突如其来的呼声惊动的教师、学生、工人奋起直追,与窃贼展开殊死搏斗,终将窃贼擒获,扭送派出所。

我闻此事后,觉得是一件很好的新闻材料,遂对当事人进行了详细的采访,获取了第一手材料。

如果我将之写出来,也是比较容易的事。

但我没有写。

因为我正在给学生讲新闻写作,我有意把机会让给学生。

于是,我物色了庄徽、廖雯、廖冬云三名学生,给他们讲了我的意图,他们都很乐意。

他们当即采访了主要当事人。

我又给他们讲了写作的要领,找了相应的写作资料及报上的新闻作品供他们参考。

三名学生很快写出了初稿,我又给他们提了一些意见,遂将习作寄出。

不几天,名为《歹徒合谋抢巨款教工齐心擒盗贼》的通讯在《成都晚报》刊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破案后,金堂县有关部门还给几名有功人员颁了奖。

庄徽等三名学生在实际的采访和写作活动中受到了锻炼。

因写的是本地的事,学生很感兴趣,这篇通讯对我任课班的学生来说,又成了一篇最切实际的范文。

参与“打造‘成都名片’”的活动。

2002年10月,《成都晚报》开展“打造‘成都名片’”的活动,我认为这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进行写作训练的好的机会,便组织两个班的学生参加了。

我先将已经了表了的所有“名片”(包括我的4则)打印出来,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阅读,然后在语文课进行写作指导。

具体写作时,学生纷纷查阅资料,有的还向家长和社会上的有关人士请教,在此基础上,创作了一大批突出成都特色且精练而有文采的“名片”。

逐一批改后,我逐字逐句地录入电脑,并用电子邮件发送到报社。

这次活动,受到报社的高度重视,在活动结束后的一篇总结性的报道里,专门对我和对这两个班的学生提出了表扬。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对成都市更加熟悉了,语文表达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研究性学习。

从2001年开始,学校制定了在高中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计划,从2004级到2005级,我被近10个课题组聘为指导教师,对之,我欣然应允。

我对他们研究的金堂云顶石城、历史人物李鸿章、当代中学生消费观念、中学生教辅资料的选用等课题,均提出了我的意见,有的还亲自动手,从互联网上查找下载资料供学生参考。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深入社会调查、查阅资料等,写出了颇有创意而比较有实用或有史料价值的研究报告,获得了学校的奖励。

课题组的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了社会,了解了相关的历史,增长了才干,收获是大的。

⒋“大语文”活动举要

①年度活动管窥

下面是我的《1999-2000学年度工作总结》中的一个部分――《四川省金堂中学高2002级1-2班语文活动概要》表,这份表格真实地记录了我在一个学年度内在任课的两个班开展的全部活动。

由此可窥见我在历届学生中开展语文活动的大体情况。

1999-2000学年度

四川省金堂中学高2002级1-2班语文活动概要

任课及指导教师:

童华池

第六届“中华圣陶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

二等奖:

钟婷

三等奖:

谢 宏余谦杨 磊刘 营

优秀奖:

卢迪杨 佳尧稆王 进

团中央“希望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

梁 巧

王俊灵廖冬雪谢绍娅兰显为

《中国青年报》“顶新杯”全国中学生俄文大赛

学校获组织奖(《中国青年报》2000年6月7日11版刊登获奖名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