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036380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

理解和欣赏文学和艺术作品,认识文学和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学情分析】

对牛顿和达尔文,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表格或图示的方式归纳和总结两人的主要成就及成就取得的重大意义;

对文学、音乐和绘画成就,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名著、表演课本剧、听音乐、欣赏名画等方式来理解和欣赏文学和艺术作品,也可以召开鉴赏交流会,互相交流自己对名著、名乐和名画的心得体会。

【新课导入】

霍金葬礼于英国当地时间2018年3月31号举行,地点位于剑桥大学冈维尔—凯厄斯学院附近的圣玛丽教堂。

1942年1月8日,霍金生于英国牛津。

他生前曾任剑桥大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和黑洞,提出过与黑洞相关的“霍金辐射”理论。

他还撰写过全球畅销科普书《时间简史》,这本书自1988年首版以来,已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销售量超过千万。

霍金的骨灰将被安放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与历史上的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达尔文等毗邻安息。

与霍金毗邻安息的牛顿和达尔文取得过什么样的科技成就?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

【讲授新课】

一、科学家

教师幻灯片出示自主探究问题,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回答。

(1)文艺复兴后,自然科学为何能取得重大成就?

(引导学生从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思考)

(2)17世纪至20世纪初,涌现了哪两位著名的科学家?

他们都是哪国人?

如何评价他们?

他们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这些成就的取得有何重大意义?

(请用表格的方式进行归纳和总结)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28—29的内容进行回答。

教师总结:

(1)第一,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科学技术的突破。

第二,思想解放使人们的思维更加活跃。

教会对思想的禁锢有所松动,人们有了更自由的思想。

第三,文化的广泛传播,让更多人接触到了科学知识,造就了一大批科学家。

(2)表格概况

科学家

国籍

成就

意义

牛顿

英国

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

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

1687年,牛顿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他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达尔文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

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指出:

物种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生物的发展和进化不是由神的意志或生物本身的欲望决定的,而是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人类也是进化而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

《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

教师出示幻灯片,详细介绍牛顿。

材料一 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牛顿

材料二 牛顿一生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与他的勤奋精神是分不开的。

他经常通宵达旦地做实验,有时一连几个星期都在实验室工作。

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牛顿的什么品质?

(2)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你认为牛顿在科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3)近代自然科学有什么特征?

近代物理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为什么说牛顿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28内容回答。

教师进行总结:

(1)体现了牛顿谦虚的品质。

(2)他能够取得巨大成就是因为他刻苦而勤奋,有坚强的毅力和为了科学而忘我的精神。

(3)特征:

用实验可以验证,用数学可以精确表达。

近代物理学是世界上第一门同时具备近代自然科学两大特征的学科。

原因:

1687年,牛顿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教师讲述:

同学们知道网络上疯传的世界上最著名的水果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答案:

苹果!

因为有四个最著名的苹果改变了世界!

第一个是《圣经》中亚当和夏娃吃掉的那个苹果(改变了地球);

第二个是砸在牛顿头上的苹果(改变了物理界);

第三个是乔布斯手中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改变了计算机界);

第四个是流行音乐《小苹果》(改变了2014年的音乐界)。

虽然这个总结具有娱乐性,但总结的也不无道理。

谁能来讲讲第二个苹果是怎么一回事呢?

学生讲述:

有一天,牛顿在花园的苹果树下看书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

一个苹果的偶然落地,却是人类思想史的一个转折点,它引起牛顿的沉思: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一切物体都受到差不多总是朝向地心的吸引呢?

最终,牛顿发现了对物理学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万有引力定律。

教师设问: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牛顿有着怎样的精神?

学生回答:

善于思考。

教师幻灯片出示漫画,并提出设问:

这是宗教狂热者画的一组讽刺达尔文的漫画,这些漫画是为了攻击达尔文哪一本书中的哪些理论?

为什么漫画中将达尔文画成了猿的形象?

学生阅读教材P29内容回答。

《物种起源》。

因为达尔文在这本书中提到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

这个观点受到了宗教狂热者的讽刺,他们将达尔文画成了猿的模样。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29内容,提出以下设问:

(1)达尔文的进化论有哪些主要观点?

(2)为什么说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物种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人类也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

(2)《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

教师:

任何一项科学成就的取得,都不是轻松的,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提出,并不是凭空想象和捏造出来的,是他通过亲身经历与实践最终总结分析得来的。

教师幻灯片出示图片,并引导学生结合图片阅读教材P29的“人物扫描”印证刚才提到的观点。

教师过渡:

你知道达尔文哪些有趣的小故事呢,请同学们来讲一讲。

略。

达尔文是一位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与思考的科学家。

二、文学巨匠

教师幻灯片出示有关巴尔扎克的介绍,并提出设问。

奥诺雷·

德·

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剧作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

他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2000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他的小说集《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巴尔扎克的代表作有《驴皮记》《高老头》《朱安党人》《欧也妮·

葛朗台》《高利贷者》等。

巴尔扎克工作勤奋,但不善经营,负债累累。

1850年8月18日,他因劳累过度而与世长辞。

(1)巴尔扎克是哪国人?

如何评价他?

(2)为什么他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

(3)他有哪些著名的代表作品?

他的作品有何影响?

引导学生阅读P29—30的内容以及幻灯片中对巴尔扎克的简介来进行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法国小说家、剧作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

(2)他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2000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在小说中,他把观察到的种种社会现象细致地描绘出来,塑造出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

(3)代表作有《驴皮记》《高老头》《朱安党人》《欧也妮·

教师幻灯片出示列夫·

托尔斯泰的生平大事年表,并提出设问。

1828年9月9日

出生于俄国贵族家庭

1840年

入喀山大学

1847年

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

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1854—1855年

参加克里木战争

1855年11月

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

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

1863—1869年

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1877年

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

卡列尼娜》

1879—1882年

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

80年代

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

1889—1899年

创作长篇小说《复活》

1910年10月

从家中出走

1910年11月20日

病逝于一个小车站,享年82岁

提出设问:

(1)列夫·

托尔斯泰是哪国人?

(2)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哪些?

(3)为什么列宁称赞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4)在托尔斯泰的一生中,我们可以学习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30的内容以及幻灯片上出示的托尔斯泰生平大事年表,进行回答。

(1)俄国伟大作家。

(2)《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

(3)列夫·

托尔斯泰的小说一方面深刻抨击了俄国的沙皇专制和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榨,另一方面又否定暴力革命,宣扬道德上的博爱,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

(4)敢于揭露俄国社会的黑暗、政府官吏的腐败、教会的虚伪,以及他对劳苦大众的同情;

笔耕不辍。

接下来进入名著欣赏环节,请几位同学讲一下自己阅读列夫·

托尔斯泰名著的心得体会。

过程:

这些同学在课外阅读了这些名著,并写了心得体会,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只有不断阅读,才能增强我们的文学素养,才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三、音乐美术大师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的代表作品《英雄交响曲》。

学生欣赏后,教师提出设问:

(1)这部作品的作者是谁?

他是哪国人?

(2)《英雄交响曲》这部音乐作品与哪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有关?

请你讲一讲这其中的故事。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30的内容来进行解答:

(1)贝多芬。

德国人。

他是德国天才作曲家。

(2)拿破仑。

故事略。

听了贝多芬与拿破仑的故事,可能有的同学会有疑问,为什么贝多芬会有这样的举动呢?

如果我们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就不会感觉奇怪了。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31的“人物扫描”,并提出设问:

我们在贝多芬身上看到了哪些优秀品质?

有顽强的毅力;

立场鲜明,追求自由、平等和博爱。

拓展思考:

你欣赏过贝多芬的哪些音乐作品?

你认为贝多芬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月光曲》等作品。

学习他克服困难、追求自由平等、与封建主义进行坚决斗争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师幻灯片展示梵高的绘画作品,并提出设问。

设问:

(1)梵高是哪国人?

(3)他的绘画有着怎样的艺术特色?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31的内容进行回答。

(1)荷兰人。

(2)《向日葵》《夜间的咖啡馆》等。

(3)他作画不重形象的描摹,不追求色调的微妙变化,而以刚劲、准确、肯定的手法抓住对象的内部结构,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特有感觉,去重新创造世界。

他提倡在创作中吸收和撷取东方绘画的因素,自由地抒发内心的情感意识。

梵高的一生都是在困顿中度过的,他的弟弟一直照顾他,保障他的基本生活。

他的画在他生前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与赏识,但是在他死后却名声大噪。

1987年,日本一家公司以3990多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向日葵》系列中的《花瓶里的十四朵向日葵》,创下了当时世界油画价格之最。

为什么《向日葵》会如此受人追捧呢?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31的内容来进行回答。

答案:

“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这就是太阳”“他是一个将人类艺术的星空演绎得更加深邃的人”,这些都是人们对梵高的评价。

梵高一生的经历以及他所取得的成就,给我们最大的思考就是任何艺术成就的取得都需要恒心与毅力。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围绕着科学、文化这两个主题学习了近代科学与文化。

科学家有牛顿、达尔文,需要重点掌握这两位科学家的主要成就,以及这些成就给近代的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要学习他们的高尚精神品质,用他们的精神指引我们学习与生活。

文学艺术家有巴尔扎克、列夫·

托尔斯泰、贝多芬和梵高,重点掌握他们的主要成就,并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

请同学们在课下搜集这几位科学家及文学艺术家的名言,并从中体会他们成功的秘诀。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