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是为了什么.docx
《活着是为了什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着是为了什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活着是为了什么
今天是22岁的最后一天。
几个月前,我从沃顿商学院毕业,用文凭上“最高荣誉毕业”的标签安抚了已经年过半百的老妈,然后转头辞去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跟一家很受尊敬的公司、还有150万的年薪道了别,回到了上海,加入了“刚毕业就失业”俱乐部,开始了一天三顿盒饭的新生活,中间许多精彩剧情暂时略过。
我肯定不是第一个做过这样事的人,也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个。
所以在说自己的一些有趣故事前,我想借用大家(包括30岁甚至40岁以上的朋友)的一点时间和一点平和的心态,和大家分享过去一年以来一直没说的一些话。
所以前两部说的是对于一些一直困扰着我们的关键词的理解和体会。
他们是:
欲望、外界、标签、天才、时间、经历、人生目标、后悔、和现实。
这可能会是一篇科普文,也可能会是一篇长篇小说,但我不想这篇文章变成一篇励志文,大家都审美疲劳了。
所以我想忽略阳春白雪,尽管信息量很大,但是至少说一些实实在在的经验和故事,说一些效果立竿见影的观点,再说说活捉林志玲什么的,总之让大家多看一点就多获得一点实际的价值。
第一部:
那些最容易被理解错误的事
关于欲望
这些是我们内心里和人生理想一样真实的东西:
学历、工作、房、车、财富、以及爱。
我们每个人都愿意为了这些欲望去付出,无论付出的是汗水、鲜血、还是身体健康、又或是其它你懂的。
尽管我们付出的方式可能不被社会主流认同、可能没那么具有有戏剧性,但你和我、北大图书馆里的学生和网吧中奋斗的少年、职场杜拉拉和夜场里跳舞的小姐、韩寒和芙蓉凤姐(韩少躺着也中枪-_-),我们谁没有为了一个目标连续熬夜奋斗过呢?
我们谁没有为了得到一样东西而撕心裂肺地付出过呢?
谁没有过那种拼命得快受不了的感觉呢?
所以我们最不缺励志的故事,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付出领域的专家。
真正的问题是,当我们跑得越快,越是无法考虑我们是否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奔跑。
北野武讲过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他说他没出名之前想有一天有了钱,一定要开跑车,吃高档餐厅,跟女人们睡觉。
而真正功成名就的时候,他发现开保时捷的感觉并没有那么好,因为“看不到自己开保时捷的样子”。
结果他就让朋友开,自己打个出租车,在后面跟着,还对出租司机说:
看,那是我的车。
我想说,过去几年里我认识的、深交的、共事过的所有人,包括身边一批又一批二十出头收入一百多万的金融朋友、三十岁左右收入几百万的前辈朋友、以及简历金碧辉煌得已经不在乎收入的大BOSS、以及我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两件事:
一,顶级学校的文凭、顶级公司的工作、顶级的收入、顶级的房、顶级的车、顶级的声望,这些都无法满足人类。
二,无论是通过爸妈,通过运气,还是通过奋斗得到这些顶级的东西,人类都不会得到更多的幸福感。
接着北野武的故事说下去。
想象一下:
你今天骑在一辆助动车上,一个小山村来的年轻人经过,说你的车好帅,你不会有任何的满足感。
十几年的奋斗后,你坐在一辆你今天都叫不出型号的保时捷的驾驶位上,一个路人经过,说你的车好帅,相信我,你也不会有任何的满足感。
你不在乎他,就像你今天不在说你助动车帅的人。
你的视角在变。
每当我们考虑许多年后能够取得的成就,我们总是习惯站在今天的角度去衡量幸福感和满足感。
你今天的视角只是错觉,却让你相信自己的目标是正确的。
这是我们最容易跑错方向的时候。
人类的需求是很奇特的。
我们吃第一个面包的时候的幸福感,和我们吃第一千个面包的时候的幸福感,是差不多的,前者甚至比后者还多一些。
同样的感觉适用于我们赚到的第一笔一万元和第一笔一千万元,第一辆十万的车和第一辆一千万的车,第一个女孩和第十个女人,第一个男生和第十个男人。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在著名的马斯洛五大需求中,你从任意一个细分需求里获得的幸福感只能有那么多。
我们清楚地知道快感和幸福感的不同,我们也知道欲望和需求是两个东西(你从来没有听说过“马斯洛五大欲望”对不对?
),但是我们的不幸福却是因为不小心把快感当成了幸福感,把欲望当成了需求,而这就是因为我们常站在现在的视角去想象未来的感受。
事实是,就好像我们不需要很多的面包一样,我们不需要很多的财富,不需要很多的爱。
因为他们很难给你带来更多快乐。
当然,我们也不需要去拔高理想和自由的重要性。
你可以尝试着停下来思考一下,这五种需求是否真的有高低之分,思考一下,是否连最贫穷最饥饿的人们,都一直在生活中同时追求着这五个高低层次的需求。
你会发现其实这五种需求一样真实,离你一样近,也一样远。
然后你需要找到一个可以同时实现这五种需求的平衡点。
这个平衡点就是只属于你的奔跑方向。
这篇文章会实实在在地帮你找到这个方向。
但在这之前,我们先谈一些别的。
关于外界
外界带给我们生活最大的影响是嫉妒和比较。
我们一直高估了嫉妒。
举个例子,没有人嫉妒雷帝Gaga。
雷帝Gaga应该要比我们都更有名、更有钱、坐更好的车、住更大的房子,比我们更随心所欲,而且也比我们更有才华。
但你不嫉妒她,对么?
我们没有人嫉妒雷帝Gaga--因为她实在是太雷了。
她奇怪得让我们完全不能把我们自己跟她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在名利和才华面前没有自卑,也没有嫉妒,更没有仇恨。
反而,我们会去思考,觉得她挺有趣的,挺发人深省的,不是么?
所以当你见到好事情发生在了那个他或者那个她身上,嫉妒的小火苗在你心中扑哧扑哧的时候,不如把TA当成那个很奇怪的雷帝Gaga吧。
因为这样的时候,我们就会懂得抛开个人的杂念,去真正思考别人的亮点。
至于比较(SocialComparison),我们可以选择努力向那个绩点4.0的同学看齐,努力向那个年薪几十万的旧识看齐,努力向那个不断得到提拔的同事看齐。
或者,我们也可以选择看看外面更大的世界,那些和我们一样年轻的人们。
看上去像是有30岁阅历的阿呆Adele,19岁时出了张白金专辑《19》,21岁时出了全销量1200万张的专辑《21》,拿了两座格莱美。
她出生于1988年。
眼神和心态似乎已经像中年人那样淡定的杜兰特和德里克罗斯,两个毫无疑问的超级球星,他们也出生于1988年。
如果你喜欢实用一点的,那么iPhone上用户量最大的个人开发第三方浏览器猛犸浏览器的开发者,是一个1992年出生的北京少年。
如果你的视线中有一个世界舞台,那么你会看到上面的人物已经越来越接近你的年龄。
我们不需要去看齐,我们只需要去“看”。
去看到这个世界除了你现在正处在的那个若干平米的封闭空间以外,还有许多许多精彩的事正在发生。
当你发现这个世界的深度和广度,你就会发现你跟你身边的那些“同类人”根本没什么好比的。
这个世界太大了。
你不是你自己的标杆,别人也不是。
谁都不是你的标杆,这是一个没有标杆的时代。
我们要做的是试着不去嫉妒,不去比较,更不要批判,但要试着去观察、去倾听,然后去思考、去沉淀、去让所有外界的信息在你大脑里经历一个长时间的处理过程。
在你的大脑还没有沉淀出你自己对一件事的观点前,不要发表观点,不要给出你的定论。
我们可以不断在大脑中质疑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我们可以不断挑战自己的想法、挑战任何理所当然的存在,只要我们保证我们的大脑一直在思考,独立地思考。
要记得,你和世界上所有人都不一样。
关于标签
“牛逼”是过去几年里笔者听到的比较多的一个形容词。
当我们喜欢的人称赞我们的时候,我们总是P颠P颠的。
在这里为自己开脱一下,觉得这挺好,说明活得挺真实。
但笔者想用一个很好的朋友(自己来认领)去年当着我面描述我听的原话,来翻译一下这个已经被用得和“帅哥”“美女”一样烂俗的词。
她说,“你想太多了(这是她一贯的开场白)。
你只是有很多很牛的标签--上海中学、沃顿商学院、最高荣誉、黑石的全职Offer、百万年薪。
至于你本身么,牛不牛就说不清楚了。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一、“牛”和“帅哥”“美女”一样,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二、“牛”的从来都是那些标签,那些改变了金融产业的企业,那些通过培养人才改变了世界的学校,那些定义了时尚的品牌。
虽然我无意改变大家打招呼的方式,但对于还没奔到三的人类来说,“高档”“精英”“牛逼”其实不如“做得不错”或者“挺有意思的”来得更实在。
当然,等奔到了三,我们就更不想用这些词了。
如果你曾经或者将来获得了任何标签,不管是高盛中金麦肯锡,还是北大清华常春藤,又或是GucciPradaArmani,有两件事值得思考一下。
第一件事用来提醒自己:
撕去这些标签,我们或许还未能为500强的客户们创造等同于我们年薪的价值,我们或许还未能用知识改变世界,我们或许还未能把那件衣服穿出五位数价格的范儿。
第二件事用来看清自己:
这的确是一个人人都用标签来识别对方的社会,但是我们要记住我们的价值和我们身上的标签没有半毛钱关系。
成功不是你有什么标签,而是你用这些标签做了什么。
(是的,文章开头的“沃顿商学院”“150万”“最高荣誉毕业”这些个标签让一部分人把这篇文章看到了现在,但无论如何,对于心理上被冒犯到了的人,在此致以诚恳的歉意)。
总之,把标签用在正确的地方,创造一些价值,虽然不是大到改变世界,也至少带来一些存在的意义。
就不展开来说了。
关于天才
不要去考虑什么天赋异禀,一切都来自经历和渴望。
特别是这些年,当我认识了一些全中国、甚至全美国最“天才”的年轻人以后,才发现哪有什么天才,如果把他们的经历一个个说出来,大家肯定觉得完全就是一群苦逼啊。
但这些苦逼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并且很嗨地追求着。
∙第二部:
那些最重要的事
关于时间
时间是唯一的货币。
你所拥有的财富很重要,因为你可以用它用来换很多东西。
你所拥有的时间远远更重要,因为你可以用时间来换这世界上的任何东西,包括财富,包括成就感,包括幸福感,包括其他那些我们都清楚的、比财富更让我们的生命有价值的东西。
是的,每个人拿时间换每样东西的汇率都不同,有些人可以用很少的时间换到很多的财富,有些人需要用很多的时间换到很少的幸福。
但是事实是,只要你愿意花时间,你可以换到任何东西。
所以你要想清楚,你到底要用时间来换取这世上无限可能中的哪些。
打开你的视野,你会发现有太多经历和体验可以让你去换取。
但你的时间银行里每天只存了24个小时。
你可能以为你还有一辈子的时间去做一些你想做的事,但事实是,没有人可以保证明天上帝是否会往你的银行里存另一个24小时。
所以,你要想清楚。
关于经历
如果你今天能从这篇文章中带走任何一样东西,我希望会是接下来关于经历的这一段。
经历的英文叫什么?
如果你曾经玩过角色扮演类游戏(RPG),你会知道有一个概念叫EXP,全称叫Experience,这就是经历的英文。
人生就是一场巨大的RPG,你扮演你自己。
你唯一升级的方法,就是不断地积累EXP。
我们都了解那些故事,我们都懂那些道理,看了那么多励志贴,我们甚至都快知道为什么乔布斯会成为乔布斯。
但只有经历才能让我们真正把那些道理变成意识。
那些改变我们一生的道理,都是不是别人教会的。
所以即使你有最完美的理论,你都没有把握说服那些还没有开上保时捷的人们,让他们懂得保时捷不是他们想要的,也没有把握去说服那些还没有在投行工作过的孩子,让他们懂得去放弃投行(更何况,对于那些热爱金融的孩子来说,你的劝诫极有可能是错的)。
所以哪怕这篇文章非常努力地想要往实用的方向靠拢,可能你看完以后还是没有任何领悟。
这一切就像你无法说服还没有吃过很多很多面包的人们,让他们懂得吃一千个面包是要反胃的。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只有我们已经拥有的那些经历,决定了我们下一步会做什么。
所以很多时候,你只要记得一件事,那就是:
去体验不同的经历。
去爱,去恨,去在热恋中没心没肺地笑,去在失恋后声嘶力竭地哭,去翘课,去打架,去拼了命的读书,去让自己真的领悟那些道理。
你所尝试的事,你所认识的人,都是你经历的一部分。
他们帮助你去理解你一只知道但是不曾真正理解的事,他们帮助你去看到一直存在着但是你不曾看到的世界。
但是,你的人生很短,你的时间货币只有那么多。
所以除了乔布斯已经告诉你的“不要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你还要记得,永远不要重复一样的经历,因为你不会从第二次一样的经历中收获到更多,更因为这个庞大的世界有太多有趣的人等待着我们去认识、太多截然不同的经历等待着我们去体验。
这篇文章也会实实在在地帮助你探索不同的经历。
你只要记住,如果你每个星期都在做着差不多的事情,那么一年以后你还是一年前的你,只是老了一岁。
如果你愿意每个星期、或者每个月都去尝试一种新的体验,或者认识一个来自完全不同背景的朋友,那么一年后你和一年前一样年轻,只是比别人多活了一年,多了一年的阅历和对世界的认知。
关于是否会为了去经历、去追随感情和理想而后悔
我们一定会后悔。
但我们不会为了作出追随感情、或者追随理想的决定而后悔。
事实是,如果我们有努力追寻、不愿放弃的梦想、如果我们有深爱的、不想伤害的人,那么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必然会为我们曾经做过的某些事而后悔。
当我们离理想和真爱越是近,我们越是容易后悔。
就好像晚了一分钟错过飞机的人会比晚了一个小时错过飞机的人更后悔懊恼--因为我们会清楚地看到如果自己不曾犯下某些错误,如果我们再多那么一点点的坚持,就或许已经实现了理想。
所以后悔其实是一个信号,它告诉我们,离目标已经很近了。
更重要的是,我们活着不是为了追求什么瞎扯的“无悔的生活”,我们不用为那些后悔而伤心痛苦。
因为在我们选择的这条道路上,后悔不是告诉我们曾经做错了,而是告诉我们怎样可以做得更好。
∙关于如何找到人生目标
兑现承诺的时候到了。
我想用一种最简单、直接、有成效方法来解决那些励志文章和成功故事的一个通病:
就是他们一直鼓励我们“做我们想做的事”,但从来不告诉年轻迷茫的我们怎么去找到“我们想做的事”(以至于误导了很多朋友以为那就是“我想一觉睡到国庆节”或者“我想做个吃货”之类的意思)。
我要说的这个方法在我认识的许多人身上成功过,但它不是我想出来的。
知名博客写手StevePavlina在它的博客中对这个方法有很详细的描述,但似乎也不是StevePavlina自己想出来的。
网上也有不少中文翻译版本,有可能你曾经看到过,但那些翻译都有失偏颇,以至于让读者很难理解精髓。
所以在这里把原文重新编辑,结合以上的经验分享,再用比较适合中国人的陈述方式分享给大家。
如果你愿意尝试,愿意按照要求去做,或许我们可以用接下来的不到500个字,帮助你在20分钟到1个小时内找到你的人生目标。
我们开始吧。
(1)先在你忙碌的生活中找出一个小时的完全空闲的时间。
关掉手机,关掉电脑,关上房门,保证这一个小时没有任何打扰。
这一小时只属于你,和你要找到人生理想这件事。
你要记住,这可能是你人生最重要的一个小时。
你的生命可能在这一个小时候变得不同。
如果一个小时的时间货币只能用来换一样东西,那么就是找到你的人生目标绝对是最值得的。
(2)准备几张大的白纸,和一支笔。
(3)在第一张白纸上的最上方中央,写下一句话:
“你这辈子活着是为了什么?
”
(4)是的,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回答这个问题。
把你脑中闪过的第一个想法马上写在第一行。
任何想法都可以,而且可以只是几个字。
比如说:
“赚很多钱。
”
(5)不断地重复第4步。
直到你哭出来为止。
是的,就是这么简单。
尽管这个方法看上去很傻,但是它很有效。
如果你想要找到人生目标,你就必须先剔除脑中所有那些“伪装的答案”。
你通常需要15-20分钟的时间和过程去剔除那些覆盖在表面上的那些受到外界观念、主流思维影响而得出的答案。
所有的这些伪装的答案都来自于你的大脑、你的思维、和你的回忆,但真正的答案出现时,你会感觉到它来自你的内心最深处。
对于从来没有考虑过这类问题的人来说,可能会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一个小时或者更多)才能把脑子里面的那些杂物剔除掉。
在你写到50-100条的时候,你可能会想放弃,或者找个借口去做别的事。
因为你可能觉得这个方法没有任何效果,你的答案很杂乱,你也完全没有想哭的感觉。
这很正常。
不要放弃,坚持想和写下去,这个抵触的感觉会慢慢地过去的。
记住,你坚持下去的决定会将这一个小时变成你人生最重要的一个小时。
当你写到第100个或者第200个答案的时候,你可能突然会有一阵内心情感上的涌动,但还不至于让你哭出来。
这说明那还不是最终的答案。
但是把这些答案圈起来,在你接下来的写的过程中你可以回顾这些答案,帮助你找到最终的答案,因为那可能会是几个答案的排列组合。
但无论如何,最终的答案一定会让你流泪,让你情感上崩溃。
此外,如果你一开始不相信人这辈子活着有什么目的,你也可以写下“1.活着不为了什么。
”没关系,只要你愿意坚持想和坚持写下去,你也会找到让你哭出来的答案。
作为你的参考,StevePavlina在做这个练习的时候,花了25分钟在第106步找到了他的最终答案。
而那些让他有一阵情感涌动的答案分别出现在在第17,39,53步。
他将这些抽出这些答案重新排列,最后在第100步到第106步答案得到了升华。
想要放弃的感觉出现在第55到60步(想站起来做点其他事情,感觉极度没有耐心等等)。
写到第80步的时候,他休息了2分钟,闭上眼,放松大脑,然后重新整理自己的思绪。
这么做很有效果,在那2分钟的休息后,他的思路和答案变得更加清楚。
如果你一定要拿笔者来做参考,那么答案是我当时比较无知,还不知道这个系统的方法,所以我用了四个月的摸索和迷茫,撞了很多墙,才找到了最终的答案(在第二章个人故事里会提到)。
但经过笔者核实,这个方法科学有效,只因为它提炼出了关键的原理。
无论你愿意用什么方法,你最终的答案一定会是一句比较长的句子,或者几句句子的组合。
这个答案在外人看来一定非常的空洞,就像是我前面所说的那种“谁都知道,但是只有少数人真正理解的大道理”。
但是这几句空洞的句子会对你有非常丰富而且有意义的含义--因为这是你自己用了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和精力去整理你过去所有的经历,去思考,去判断,去剔除,去整合,去沉淀,最终领悟出来的。
如果你认真看完了从文章开始到这里为止所有的分析,你就会理解为什么这个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关于为什么要有个人生目标(以及它和活捉林志玲的关系)
这是个好问题。
所有人的终极目标其实都一样,就是用有限的人生货币去换最多的幸福感(这个幸福感可以来自内在的、外在的、和世界上任何人和物)。
但大部分人都觉得这是件很困难、而且不知道如何下手的事。
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如何最大化人生幸福感是一个几万行的方程式,当中你要做出数亿个选择,而我们却指望用逻辑去解决它。
你也知道,逻辑是多么不靠铺的一个东西。
很多时候,你往往觉得你已经把脑子想炸了,但还是做不出一个选择,这是大脑逻辑功能达到处理极限的问题,它只能解决绕五个弯的问题,面对绕一百个弯的问题它弱得和奔2一样;又有的时候,你的逻辑很容易被你的欲望给废掉了,这个情况最常出现在早上起床的时候--“我该起床么?
”“Hmmm...睡着挺舒服的,不起了。
”--你以为你用逻辑完美地解决了问题,其实你只是让欲望解决了问题,然后用逻辑完美地说服了自己。
所以我们经常在过了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现,我们的欲望挂着“逻辑”的羊头“解决”了所有问题,但是自己却空虚得没有任何幸福感。
我们不想这样,所以我们需要把你的大脑处理每一个选择的过程变得非常简单正确。
确立一个人生目标为什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很简单,人生目标把你那个不知道是什么火星进制的大脑逻辑简化成了二进制。
假设你的人生目标是“活捉林志玲”(当然,这只是一个不可能发生的例子,千万不要有人因为写到这个目标哭了出来),那么你每天早上的起床的时候的过程就是:
“我该起床么?
”“Hmmm...继续睡下去能帮助我活捉林志玲么?
”“很明显不能。
起床!
”
这就是你听过很多励志演讲者会说:
“究竟是什么让那些幸福快乐的人每天一大早醒来想也不想得就冲下床去做他们要做的事情?
”--是林志玲。
噢不,是他们的人生目标。
其他事情也一样:
“我要吃饭么?
”“不吃饭我能活捉林志玲么?
”"不能,所以我要吃饭。
”“我要去夜店么?
”“去夜店能帮我活捉林志玲么?
”“不能,锻炼好身体一定可以。
所以我还是用去夜店的时间货币去换强健的体格和咏春拳吧。
”你会发现你不用再去依赖不靠谱的复杂逻辑,做任何决定都很简单而且正确。
当然,你的人生目标会“活捉林志玲”看上去高尚、空洞很多,它也一定会涵括你对自己、对身边亲人好友、对世界的考量。
但记住无论如何,你那外人看似空洞的目标曾让你哭出来,所以它对你来说一定有极为丰富的含义。
最后,你可能会问:
“我怎么能确定一直按照人生目标做出选择,我一定能最大化幸福感呢?
”(其实这个问题看上去不怎么需要解释的)那是因为你的人生目标是你自己剔除了你欲望带来的杂七杂八的“伪装的需求”,经过沉淀以后得出的你内心最深处最想要的东西,它是你真正的需求。
跟随着它你会在短期获得应该获得的快感,更会在长期得到你需要的幸福感。
关于现实和人生目标
我想给所有已经、即将、或者希望找到人生理想的人,和大家分享两个很平凡的故事,作为结束。
我想讲的第一个故事来自我大学最重要的两个导师之一。
他是沃顿的一个明星教授,麻省理工本科,哈佛法学院毕业,五十多岁,教了十七年谈判学的课程。
尽管他的课作业量很大,但每一年他的课都已几乎满分的学生评分位列沃顿所有课程的前三甲。
在我大学毕业前,我约他在费城附近的一个小镇吃了顿午饭。
他跟我讲他年轻时候的故事的时候,我问他,他这辈子做出过得最让他后悔的决定是什么?
他说,他从小一直很想当老师,特别是小学老师。
当他二十多岁从麻省理工毕业的时候,他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去家里附近的一家他很喜欢的小学做老师。
但即使在美国,小学老师也几乎是待遇很低、不受尊重的一个职业。
而同时,他拿到了哈佛法学院的Offer。
最后他去了哈佛法学院,而这就是他这辈子做出过最让他后悔的决定。
他后悔,不仅仅因为他后来发现哈佛法学院是那么的无聊而且勾心斗角,更因为他当时为了一个被社会所尊重、所仰慕的选择,放弃了一个被社会遗弃、看不起的选择。
他说他很幸运,一直那么喜欢当老师,在从法学院毕业许多年的颠沛流离以后,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个老师。
当我和一些人说起这个故事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不是乱说么?
如果不是去了哈佛,他可能现在还只是个小学老师,根本不可能成为沃顿教授啊。
我想,现实和理想的意义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我们只需要理解并不是所有人都觉得成为成为名校的教授是比普通学校的小学老师更伟大、更幸福的成就。
第二个故事开头,我想问一个问题:
你有没有考虑过我们每天上校内上微薄,看到很多人分享各种励志、免俗、追求梦想的文章,但他们最后究竟做什么去了?
你可能以为他们马上回归现实去了。
但其实他们很多时候,是怀揣着那些道理,继续去做他们知道怎么做的事情。
这就有了第二个故事。
每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都像一台高速运行的电脑。
一代比一代运转地更快。
我们从懂事开始就有别人告诉我们要运行各种程序,上幼儿园,上小学,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工作,等等等。
我们停不下来。
关键是,我们很难运行自己想要运行的程序,因为过去二十年里面我们运行的所有程序都是别人编好以给我们的--我们自己不会编程序。
如果有一天,有一台电脑突然下了决心,要运行自己的程序,他就必须先停下来。
这时,他会看着周围所有的电脑依然在高速运行着,甚至嘲笑他怎么不动了,然后把他远远地甩在后面。
而他,需要慢慢地开始学习自己编程,这个过程很漫长,很痛苦,因为从来没有人教过他。
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只有少数人在运行自己的程序。
说这两个故事不是为了励志,而只是为了告诉大家如果今天或者明天你找到了人生目标,将会发生一些什么:
一、即使你内心已经明确地知道你想要什么,依然会有一些更为社会认同的东西来诱惑你,要永远记得坚持。
二、如果你坚持了,你一定会经历一个学习自己写程序的过程,这个过程会是痛苦并漫长的。
总有一天我们会愿意去面对这个过程。
好消息是,我们都还年轻。
所以不如趁着现在还有那些热情和勇气,去撞一撞那些墙,用最少的代价。
∙第三部:
过去一年里的个人故事,给所有十年来认识的、和喜欢听故事的朋友们
辞职前的故事
我从去年暑假结束,拿到回黑石的offer后,就开始了寻找自己人生目标的旅程。
2010年的九月到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