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期末复习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02133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期末复习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心理学期末复习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心理学期末复习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心理学期末复习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心理学期末复习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期末复习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心理学期末复习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期末复习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期末复习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生亲身经历的成功和失败对他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

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们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会降低人们的自我效能感。

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首先,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建立适当的目标。

目标定得过高,学生经过艰苦的努力仍然达不到,那么他们就不会产生成功的体验;

反之,目标过低,即使达到了目标,也不会使学生产生能力感。

其次,要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有亲历成功的机会。

例如,鼓励学生自己办数学墙报,鼓励同学之间自己开展数学竞赛等。

(2)树立学习榜样

观察学习对于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

一个学生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同学解决了一道难题,会认为自己经过努力也可完成同样的任务,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

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树立好的榜样,好的榜样不一定指一个人,也可能指一件事。

教师要善于发现榜样,敏感地抓住,及时地指出,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榜样身上,让他们从榜样身上看到自己的潜能,增强自我效能感。

(3)设立短期、具体而富有挑战性的目标

研究表明目标应是短期的、具体的,下一次或下一周的要比6星期后或半学期的目标更能增强自我效能感及内在动机。

目标还要具有挑战性,即具有一定的难度。

(4)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不应当粗暴训斥,也不要包办代替,而要耐心启发、循循诱导。

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不应当讥讽,而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启发学生一起来寻找发生错误的原因并加以纠正。

对学生学习上的优点和点滴进步要善于发现、及时肯定、给予鼓励和表扬。

总之,宽松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有利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提高。

(5)培养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强化

自我强化是以自我奖赏的方式激励或维持自己达到某个标准的行为过程,它对调节人的行为很重要,是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又一关键。

进行自我强化首先需要建立自己的行为标准,然后根据设立的标准来评价、检查自己的行为及效果。

当达到自己的标准或目标时,个体就会体验到自己的能力,从而产生或增强自我效能感。

94.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1)内部动机的激发

①建立一个自主支持性的课堂

为了促进学生的自我决定,就要建立一个自主支持性的课堂,使用下面的教育行为,会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决定。

教师要理解、欣赏和尊重学生。

创造一个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的努力,鼓励学生充满兴趣和热情地进行学习。

教师要将学习气氛建构成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②培养学生的胜任力

教师怎样创造一个有利于胜任力培养,确保学生的胜任力体验的课堂气氛?

可提供最佳挑战。

只有面临最佳挑战时的成功,才能产生真正的成功和成就体验。

学生在面临中等难度的任务时,可能体验到成功与愉快,也可能体验到失败与沮丧。

中等难度的任务是学生经过努力可达到的任务。

同时,教师要创造一种对错误和失败的容忍,这种课堂的突出特点是人际信任和教师支持。

可以考虑忽视成绩和结果,创造更像游戏的氛围,鼓励而不是打击错误的出现。

③提高课堂中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中的学习兴趣,首先是使刺激产生变化,刺激变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性。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各种提高课堂中的学习兴趣的策略,不仅是为了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和警觉度,而且要促进学习以及智力的提高。

可采取变化刺激,通过用不定期的小组讨论、电影、客座教师授课、变化座位安排、实地考察、提问与回答、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形式,来改变常规的教学秩序。

另外,在课堂上设疑,可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困惑”,去思考要解决的问题,或得到真正的结论。

心理挣扎并不一定总是非常有趣,冲突、不确定性问题可能包含了情绪上的痛苦,但是,答案、解决、发现和回答问题在情绪上是令人愉快的。

(2)外部动机的激发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环境中进行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设置的学习气氛是影响他们学习积极性的重要的外在因素。

在课堂激发学生的动机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①组织各类竞赛活动

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在学习竞赛过程中,学生的成就动机更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学习和工作效率一般都有很大的提高。

②组织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在团体中,不同个体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只有当团体中所有的人都能达到目标时,个体才能达到目标获得成功。

若团体中有一个人不能达到目标,其他人也达不到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必定会与同伴形成积极的相互促进关系,寻求一种既有利于同伴成功又有利于自己成功的活动方式。

合作情境的另一明显特点是共同努力,学生之间存在着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他们共同努力,共享成功的奖励。

③正确运用奖励

要注意奖励的选择。

奖励物的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教师对学生的奖励要符合个体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进行奖励,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满足和获得奖励的乐趣,可以给那些总是落后的孩子们更多的信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未来的挑战。

④慎重使用惩罚

在惩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惩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努力去避免惩罚,而不是为了让学生体验惩罚。

首先,惩罚要及时,一旦发现违规,应尽可能迅速地开始惩罚工作。

教师在进行正式的惩罚之前有义务事先给予警告。

也就是说,必须首先让人们了解到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

其次,惩罚应具有一致性,也就是说,要求教师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个体。

如果教师对同一种违规行为时而给予惩罚,时而熟视无睹,教师就无法树立起真正的威信。

惩罚应该与特定的过错相联系,而不应与违规者的人格特征联系在一起;

也就是说,惩罚应该指向不良行为而不是学生自身。

⑤恰当使用表扬与批评

在教育环境中,更多情况下教师实施的强化措施是通过社会评价的方式来进行的,也就是说,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其他行为进行表扬和批评的方式来进行。

对学生的评价,一般来说,表扬应多于批评。

不过,如果用之不当,过分或过多的表扬会造成学生骄傲、忽视自己缺点的倾向,并可能导致学生将主要的学习目标置于脑后而片面地追求表扬,从而产生消极的结果。

批评当然不如表扬容易被学生接受,不过,适当的批评,尤其对成绩好的学生的批评也能取得一定的好效果。

当然,过分或过多的批评会造成学生对教师的厌恶、怀疑、憎恨等不良的后果。

在运用表扬与批评手段时,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条件:

学生受表扬与批评的历史状况;

学生本人对表扬与批评的重视程度;

师生之间关系融洽、互相尊重也对奖惩的效果有直接影响;

教师的评价一定要公正。

教师态度的不公正,往往是引起学生发生意义障碍的重要原因。

95.影响能力发展与差异的因素。

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这些因素既包括先天的遗传素质,又包括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实践活动和人格特征等。

(1)遗传素质;

(2)环境和教育;

(3)实践活动;

(4)人格特征。

96.什么是人格?

人格是指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通俗地说,人格就是让个人在不同情境中和不同时期都保持一贯的心理品质。

97.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

98.什么是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也称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信息加工方式。

99.什么是社会刻板印象?

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类人产生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容易产生认知偏差,导致人际交往中出现"

先入为主"

、“以偏概全”的错误,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认识和交往。

100.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

101.什么是从众?

从众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的行为或行为变化。

也就是说个人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观点,转变为采纳大多数人的看法。

102.什么是适应性障碍?

适应性障碍是一种以情绪障碍为主的主观痛苦体验或情绪紊乱状态,同时伴有适应不良行为或生理功能障碍。

103.什么是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由心理辅导者与来访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充分发挥个人潜能。

104.简述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1)宣传说服者特征。

宣传说服者的可信性和吸引力是影响人们态度转变的主要变量。

如:

很多保健品广告中经常采用“某某专家推荐”的说法。

(2)信息特征。

信息本身的内容和组织对于态度的转变也有重要影响。

首先容易诱发恐惧体验的信息会促进态度改变。

其次,信息的组织是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3)渠道特征。

宣传说服有许多渠道,其中包括个体间说服和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说服。

(4)信息接收者特征。

信息接收者特征包括信息接收者的智力水平、原有态度和认知需要等。

105.简述不同气质类型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1)四种典型气质类型在情绪和行为方式上,以及在智力活动方面具有不同特点和表现

①胆汁质:

直率、果断、热情、内心外露、心境变化剧烈、精力充沛、反应迅速、易激动。

②多血质:

活泼好动、敏捷乐观、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易变更、轻率、浮躁。

③粘液质:

安静、稳重、善于忍耐、脚踏实地、反应缓慢、情绪不外露、注意稳定但难于转移。

④抑郁质:

富于联想、善于觉察他人不易觉察的细节、情绪体验深刻、孤僻、胆小、多愁善感。

(2)作用:

①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

②气质类型不能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

③气质类型影响人的职业适应性。

106.简述性格的结构及其主要表现。

性格的结构包括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四个方面。

(1)性格的态度特征表现在:

①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特征。

②对学习、劳动和工作的态度特征。

③对自己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表现在:

①对行为目的明确程度的意志特征。

②对行为自觉控制的意志特征。

③在长期工作或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意志特征。

④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出的意志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表现在:

①强度特征。

②稳定性特征。

③持久性特征。

④主导心境。

(4)性格的理智特征表现在:

①在感知方面的差异。

②在思维方面的差异。

③在记忆方面的差异。

④在想象方面的差异。

107.简述自我概念的内容。

自我概念:

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行为特点、人格特征、社会角色、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诸多方面的看法和观念的总和。

(1)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

(2)现实自我和假定自我。

假定自我又分四类:

可达到的自我;

理想自我;

应该成为的自我;

不想成为的自我。

108.影响人际吸引因素有哪些?

亲密关系至少应该在哪几个方面与其他关系有所不同?

(1)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①相似性。

②熟悉与临近。

③外貌。

④人格品质。

(2)美国心理学研究者布瑞姆认为亲密关系至少应该在六个方面与其他关系有所不同,这就是了解、关心、信赖、互动、信任和承诺。

109.简述心理健康的意义和乐观的意义。

(1)心理健康的意义

①心理健康是人类整体健康的一部分。

②心理健康是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③心理健康是个体实现良好社会适应的前提和保障。

④心理健康是保障社会和谐安宁的重要条件。

(2)乐观的意义

①乐观有益于健康。

②乐观与成年时期良好的学业成绩、职业适应和家庭生活密切相关。

③乐观具有保护作用。

110.常见的心境障碍有哪几种?

发展性辅导包括哪些内容?

(1)常见的心境障碍包括:

躁狂发作、抑郁发作等。

(2)发展性辅导包括:

学习辅导、生活辅导、人格发展辅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111.试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个体神经系统的特性、体内的生化物质是人格形成的基础。

同时,身体外貌对人格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2)家庭环境因素

子女的人格特征与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言行和态度对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3)早期童年经验

人格发展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向健康人格发展,不幸的童年也会引发儿童不良人格的形成。

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溺爱也可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点,逆境也可以磨练出孩子坚强的性格。

(4)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是一种深刻影响社会成员人格的社会存在。

按社会文化的功能和其对社会成员影响力的差异,人们常将社会文化细分为社会主流文化、社会亚文化和社会生态文化三种。

三种文化在人格塑造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交互影响并促进人格的发展。

112.结合生活实际,论述友谊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友谊可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

友谊可以提高儿童自我价值感,并进一步促进儿童的自豪感、自尊感和自我接纳的发展。

(2)友谊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多的玩耍、交往和娱乐机会。

儿童的朋友越多,他们所拥有的交往和玩耍机会越多,从中体验到的快乐和兴趣也就越多,这些愉快体验能够促进儿童的心理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3)友谊可以为儿童双方提供参照榜样,为儿童提供获得基本的社会技能的机会。

当儿童表现出亲社会行为时,周围人的表扬、奖励以及冲突的有效解决都可以进一步强化儿童的积极行为。

(4)友谊可以为儿童提供社会支持和可靠的同盟。

当儿童遇到危险或外来攻击的时候,最有可能提供社会支持的是朋友。

朋友会以同盟军的身份站在儿童身边,成为其坚强的后盾。

当儿童感受到来自可靠同盟的支持时,会有更高程度的社会安全感。

11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开放、客观、肯定自己、悦纳自己、自信自尊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待人真诚,尊重宽容,坦诚相处,能沟通,拥有良好的关系

(3)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

(4)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去适应和改造现实。

勇于改变,灵活有弹性,合理评估现实,客观面对现实。

(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能满足合理的需要,情绪稳定、坦率、自然、乐观、有调适能力

(6)人格和谐完整。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乐观的人生态度,幽默感,有创造力。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心理健康的人具有与同年龄段大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

114.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增进幸福感的有效策略。

(1)建立带给自己归属感的亲密关系。

与和自己相似的、与熟人合作等都能够有效提升个人的幸福感。

(2)多接触带来积极情绪的自然环境。

人们在有植被、水等风景优美的地方会产生更多的积极情感,好的气候下人们报告的积极情感更多。

(3)从事能够展示自己胜任力的工作。

胜任知觉能够提高人的自我价值感,因此从事那些能够满足个人胜任需求的工作将有效提高幸福感。

(4)适度休闲。

适度休闲是增进幸福的有效策略。

(5)正确对待得与失。

正确对待得与失,即可长久保持快乐而宁静的生活状态。

115.在复习期间该如何掌握重点?

首先,领会教学大纲的要求;

其次,就是根据期末复习指导中的要求来掌握复习的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