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01872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施工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绿色施工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绿色施工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绿色施工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绿色施工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色施工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绿色施工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施工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绿色施工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工程土建工程2标车站效果图

鹤立西路车站效果图

航头车站效果图

1.2、编制依据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

《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

《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

《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主要指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二号)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2.1、结构设计概况

结构类型

箱式混凝土结构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抗震设防裂度

7度

混凝土强度等级

素混凝土垫层

C20

端头井素填充

C30

底板

C35

中板

顶板

侧墙

C45

地连续墙

钢筋最小保护层

顶、底板

内侧35

内衬墙

外侧45

外侧35

顶、底板梁

中板梁

30

结构凤道

20

楼梯、站台

25

2.2、场地现状及地质、气象条件 

2.2.1、场地现状 

本工程施工区域,场地平坦,车站主体结构位于沪南公路下方,沿沪南公路两侧有市政自来水、下水管道,现场有业主提供临时用电、用水接驳口,场地周边道路也已成型,具备工程实施条件。

地形地貌

拟建场区位于汉口金银湖区环湖路与环湖中路之间,场区

内原为湖塘及菜地,现已推填整平。

场地地貌单元属长江冲积二级阶地。

场地稳定性

本工程场区内无全新世活动断裂存在;

同时根据区域地质构造资料,上海地区第四纪地层十分发育,上海地区内多属于软土地区,因此,场区地质构造、地壳稳定性良好。

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场地稳定性较好,属适宜建筑场地。

地下水类型

潜水分布于浅部土层中,补给来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入渗及地表水径流侧向补给,其排泄方式以蒸发消耗为主。

上海地区浅部土层中的潜水位埋深,一般离地表面0.3~1.5m,年平均地下水水位埋深0.5~0.7m。

勘察期间测得的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一般为1.20~2.50m,绝对标高为3.17~4.22m,平均静止水位标高为3.75m。

对本工程有影响的承压水分布于第⑦层粉性土、砂土层中。

根据上海地区的区域资料,承压水埋深一般在3~12m,低于潜水水位,并呈周期性变化。

根据实测资料显示,第⑦层承压水位的埋深为5.05~5.38m(相应标高约-0.22~0.11m)。

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拟建场地浅部地下水和地基土对混凝土具微腐蚀性,干湿交替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长期浸水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地下水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地下障碍物及管线

沪南公路、航圆路、航头路、鹤立西路均为已建道路,上述道路之下敷设有各种市政管线,工程建设前应先进行清障工作及管线迁改工作。

此外,北端沪南公路跨朱家港河道处设有朱家港桥,桥基础为桩基(方桩),应予以拔除,并对原桩位空洞填充浆液,使其既不形成渗流通道,也不会成为后续施工的障碍。

明浜

车站北端分布有朱家港明浜,呈东西走向,宽度为10~15m左右,浜底最大深度约为1.9~2.4m,最深处浜底绝对标高为0.38~0.89,淤泥厚度0.4~0.9m左右。

河道浜底淤泥含有大量灰黑色有机质及腐植物,呈流塑状态,土质极其软弱,有臭味。

车站场地平整

时,应采用围堰截水,清除浜底淤泥后,可用水泥土(水泥掺量8%的粘性土,不得填入建筑垃圾、石块等影响围护结构的施工材料)分层回填分层碾压至设计地下墙顶以上,每层不得大于20cm。

回填土压实度最低为90%(压实度以重型击实实验法为准),换填压实后,确保能进行地下连续墙导墙及成槽施工。

2.2.3、气象条件 

上海濒江临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呈现季风性、海洋性气候特征。

冬夏寒暑交替,四季分明,春秋较冬夏较长。

主要气候特征是:

春天暖和,夏季炎热、秋天凉爽,冬季阴冷;

全年雨量适中,年60%左右和雨量集中在5~9月的汛期,年平均降水量1119.1㎜,年蒸发量882.4㎜;

年平均日照1400h。

由于上海城区面积大、人口密集,使上海城市气候具有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

全年平均气温15.8℃,1月最冷平均为3.6℃,7月最热为27.8℃。

上海地区夏季空调运行约4个月(6~10月初),冬季运行约3个月(12~3月初)。

上海地区具有的夏长、冬短的特点,对地下换热器长时间工作可能会引起热平衡问题。

第二章绿色施工主要目标与指标情况

2.1绿色施工总体目标

2.1.1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上海市建设工程绿色施工样板工程;

2.1.2杜绝重大人身伤亡、机械设备和火灾事故;

2.1.3杜绝重大质量事故;

2.1.4杜绝发生群体传染病、食物中毒等责任事故;

2.1.5杜绝因“四节一环保”问题被政府管理部门处罚;

2.1.6杜绝违反国家有关“四节一环保”的法律法规而造成的严重社会影响;

2.1.7杜绝施工扰民造成的严重社会影响。

2.2项目部拟完成绿色施工主要指标情况

 

第三章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了贯彻国家建筑节能的政策,加强绿色施工的组织和管理,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领导小组。

3.1绿色施工组织机构图

组长:

张晓纲

副组长:

金清、张健超

组员:

范斌华、曾宪松、汪益君、康俊、徐伟杰、沈吉虹、黄琳、唐福昌、奚惠荣、富颖、徐志刚、胡建军、庄仁杰、官洪亮、王维

3.2岗位职责

3.2.1项目经理(张晓纲):

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

负责各分包单位之间的统筹与协调,全面落实绿色施工的管理工作,建立项目责任制,确定目标和指标,负责资源提供。

3.2.2项目技术负责人(范斌华):

依据绿色施工导则和标准编制绿色施工措施,制定项目绿色施工技术措施。

3.2.3绿色施工专管员(曾宪松):

组织相关人员按绿色施工责任要求进行实施,并进行自查讲评、落实改进措施;

组织编制施工预算和指标测算,按月工作量报表统计,进行施工预算与实耗量对比分析。

3.2.4材料主管(张健超):

对进场材料验收和数量核对,建立原材料进场和耗用台帐,逐月和分阶段统计消耗数量,以掌握材料消耗情况。

3.2.5BIM负责人(庄仁杰):

配合技术负责人,利用BIM技术,深化设计、施工方案,有明显的绿色施工效果。

3.2.6质量员(汪益君):

执行规范、规程和质量标准,动态跟踪施工质量,负责质量事故成本统计。

4.2.7安全员(奚惠荣):

确保安全文明施工,落实施工现场安全文明设施工具化、定型化、标准化的推广,做好环境保护。

5、绿色施工制度 

为确保绿色施工管理目标的顺利实施,制定如下的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防大气污染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噪声管理制度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管理制度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管理制度

节能与能源利用管理制度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管理制度

培训制度

批次评价制度

问题检查及整改制度

资料的整理与归档制度

施工现场谁污染管理制度等

3.3各单位绿色施工职责

3.3.1建设单位职责

3.3.1.1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提供建设绿色施工的相关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3.1.2在编制工程概算和招标文件时,建设建设单位应明确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的要求,并提供包括场地、环境、工期、资金等方面的保障;

3.3.1.3建设单位应会同建设工程参建各方接受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实施绿色施工的监督、检查工作;

3.3.1.4建设单位应组织协调建设工程各方的绿色施工管理工作。

3.3.2施工单位职责

3.3.2.1建设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应对施工现场的绿色施工负总责。

分包单位应服从总承包单位的绿色施工管理,并对所承包工程的绿色施工负责;

3.3.2.2、施工单位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负责人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绿色施工管理责任制度,定期开展自检、考核和评比工作;

3.3.2.3、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绿色施工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并确保绿色施工费用的有效使用;

3.3.2.4、施工单位应组织绿色施工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绿色施工意识;

3.3.2.5、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现场绿色施工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3.3.2.6、在施工现场的办公区和生活区应设置明显的有节水、节能、节电、节约材料等具体内容的警示标识,并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3.3.2.7、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各人员安全与健康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3.3.2.8、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资料,施工单位应统筹规划、合理组织一体化施工。

第五章环境保护评价保障措施

1、控制项保障措施

1)在施工入口九牌一图处,增加环保标牌;

2)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环境保护标识,具体包括:

钢筋车间、木工车间、临时道路、休息室、垃圾桶、洗车池等;

3)施工现场原为鱼塘、农田回填而成,根据现场实地勘察,未发现文物古迹和古树名木;

根据业主方要求,场地原东侧,规划办公和生活用地处,存在苗木需要保护,施工过程中,对临建场地中的苗木,进行了移植,对临建场地周边苗木,采取围墙防护的措施,避免对苗木造成危害;

为保证环境的绿色,规划中,除必要的道路、生活场地进行硬化外,其余部分均种植草皮,栽种了苗木;

最大限度的保障的环境不被破坏,具体布置详见临建布置方案。

4)在现场食堂醒目位置悬挂卫生许可证和炊事员有效健康证明。

2、一般项保障措施

2.1、资源保护

1)根据地勘报告和本工程特点,工程施工中主要为上层滞水和地表水,并没开挖到地下含水层,不会对地下水造成破坏,为对地表水进行回收和再利用,现场在临时道路两边修葺排水沟,并间断的修葺积水井,对地表水进行回收、沉淀和再利用,回收水源主要用于结构混凝土养护、地表降尘等;

2)食堂设置隔油池,洗车槽设置沉淀池、厕所化粪池等,并确保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

对于有毒有害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应密封保存,使用完后应及时回收并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2.2、人员健康

1)合理利用业主方给定的生活、办公临建布置场地,对临建布置进行优化,生活区和办公区分开设置,在不对施工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应尽量远离施工作业区,具体布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生活区和办公区有专人负责打扫,生活区由劳务队伍负责,办公区由专职保洁员负责;

项目每周对生活和办公区的文明施工状态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坚决要求现场整改;

生活区设置锅炉,供应生活用热水,设置饮水机,提供饮用水,具体布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严格按《体力劳动强度等级》GB3869-1997制定作息制度,上午:

7:

30-11:

30下午:

1:

30-5:

30。

4)从事有毒有害有刺激性气味和强光强噪音施工人员已按照相关要求配置防护器具。

5)室内装修阶段采取临时通风设施。

6)施工现场钢筋车间、木工车间、休息室、塔吊深基坑等均设置安全标志,施工现场地处郊区,无高大建筑物,满足通风等要求,灰土拌合移到场外的弃土场,保证施工现场正常施工,同时也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健康。

7)厕所、卫生设施、排水沟等阴暗潮湿地带定期清理、消毒,达到卫生、文明要求。

8)食堂各类器具定期清洁,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操作规范,工作人员上岗需要持有健康证。

2.3、扬尘控制

1)施工现场建立洒水清扫制度,配置洒水设备,定期进行洒水清扫作业,并安排专人负责。

2)施工现场裸露地面定期进行洒水清扫作业,集中堆放的土方应进行初步压实,必要时需用塑料布覆盖。

3)土方车辆选用待用遮盖的运土车辆进行作业,或者对作业车辆采取塑料布覆盖措施,对现场施工道路采取每天定时洒水降尘的措施。

4)现场进出口设洗车槽,配备洗车设备并设置沉淀池,对出场车辆进行冲洗。

5)易飞扬和细颗粒建筑材料应集中封闭堆放,余料及时回收,做好现场整齐工作。

未回填灰土采取彩条布遮盖的方式,避免因暴晒起风产生扬尘。

6)木工车间等易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应采取木板遮挡、抑尘等措施。

土方回填等应采取遮盖措施;

7)本工程为工业厂房,无拆除爆破作业。

8)高空垃圾清运采用物料提升机运输,禁止下抛等危险作业。

9)现场拌合所使用的散装水泥、预拌砂浆应集中堆放并采用塑料布等覆盖物覆盖,达到防尘的要求。

2.4、废气排放控制

1)定期对进出场车辆及机械设备废气排放进行检查,确保符合国家年检要求。

2)临建区食堂采用液化气或者现场废弃模板木方作为燃料。

3)定期对电焊烟气排放进行检测,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4)施工现场安排保安进行24小时巡逻,严禁在现场燃烧废弃物,违者将按相关规定处理。

2.5、建筑垃圾处理

1)建筑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堆放,安排专用车辆定期将垃圾运出施工现场。

2)生活区后勤负责人应注意废电池、废墨盒等有害废弃物的回收且不应和其他东西混放。

3)生活区负责人应不放过任何一个有毒有害废弃物,并应分类准备,做到分类率100%。

4)生活区垃圾要进行分类,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并定期安排专用车辆进行清运。

5)现场增加建筑垃圾的使用率;

破旧的桩头钢筋进行回收再利用,桩头混凝土块用于临时道路、车间等的铺设;

6)碎石及现场土方将用作地基和路基的回填材料,具体请见土方回填方案。

2.6、污水排放

1)现场主干道、钢筋车间和木工车间等堆放材料场地周围均设排水沟,具体请见排水沟平面图。

2)工程污水和试验室养护用水经过检测合格后方能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生活区厕所设置化粪池,并应定期清理,达到环境相关要求。

4)生活区食堂设置隔油池,并定期清理,做到卫生、干净。

5)雨水、污水分流排放,详细请见分流平面图。

2.7、光污染

1)夜间一般不应进行焊接作业,如需工作,应采取模板等材料进行挡光,减少光污染。

2)施工现场照明灯具均配置相应灯罩,防止强光外泄。

2.8、噪音控制

1)施工现场挖机、碾压机、泵车等均采用先进机械、低噪音设备,机械定期进行保养维护。

2)施工现场周围无住宅区,噪音较大的机械采取降低噪音措施。

3)混凝土输送泵、电锯房等均设有吸音降噪屏等降噪措施。

4)夜间一般不进行施工作业,如需工作时,应对施工噪音采取措施,并定时进行检测。

5)施工现场塔吊在进行作业时均需通过对讲机进行传达指令。

2.9、设置围挡

整个施工区域内外围均设置连续的、密闭的、有效的围墙,降低各类污染。

2.10、土方利用

土方回填时,前期开挖的土方经过处理后哦作为土方回填的主要材料。

3、优选

1施工现场采用移动隔声屏,降低陈本。

2由于场地面积大,现场设置移动环保厕所,并定期进行清运、消毒,做好卫生工作。

3现场在每台塔吊处设置噪音监测点,并安排专人进行动态监测,确保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4施工现场设置医务室,完善人员健康应急预案,并安排专门医生,做好健康工作。

5施工现场如遇雨水,均集中在基坑处,并安排专人进行排水工作。

6施工现场安排专人定期洒水,做好降尘工作。

7施工现场垃圾应分类集中堆放,并采取相应措施,回收利用,利用率至少在一半以上。

8工程中污水采用去泥沙、除油污、分解有机物、沉淀过滤、酸碱中和等处理方式,达标后方可进行排放。

第六章、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保障措施

1)施工用主材中:

钢材主要采至武钢、鄂钢;

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为就近的商混站提供;

2)定期对中大型机械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满足正常工作需要;

2.1、材料选择

1)施工中采用的材料应确保绿色、环保,并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2)临建设施采用彩钢板搭设,为可拆迁、重复利用材料。

3)施工现场混凝土浇注时按照试验方案掺加粉煤灰、矿渣、外加剂等材料,降低水泥用量。

2.2、材料节约

1)本工程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搭设,经过对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的细化,在满足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增加立杆间距和水平杆步距;

合理优化施工流程,增加材料的流转次数,减少材料一次性投入量;

2)合理优化施工流程,增加材料的流转次数,减少材料一次性投入量;

采用定型钢模替代传统的木模板,减少模板的投入量;

3)材料采用大型卡车进行运输,利用塔吊进行吊放,塔吊操作规范,降低损耗率。

合理布置车间和堆场,减少材料的场内转运量;

4)施工工长应提前做好对班组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照方案进行下料,禁止浪费;

对模板、钢管等材料,提前进行配模。

优化钢筋配料和钢构件下料方案。

钢筋及钢结构制作前应对下料单及样品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批量下料,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减少自行加工浪费现象。

5)施工过程中,对砌体、石材贴面等,首先对材料布置进行排版,减少材料损耗量。

6)工程技术要充分做好对四新技术的运用,降低材料消耗,降低陈本。

7)模板和脚手架施工方案中应合理安排施工流水,模板、脚手架的周转计划,充分利用,提高周转率。

2.3、资源再生利用

1)合理利用建筑余料,对施工中造成的建筑预料充分应用,具体包括:

用混凝土预料制作预制构件,钢筋余料制作养护保护笼,钢管余料用于临边,洞口边等的安全防护,模板木方余料用于洞口等的封堵;

2)用混凝土预料制作预制构件,钢筋余料制作养护保护笼,钢管余料用于临边,洞口边等的安全防护,模板木方余料用于洞口等的封堵。

3)临建区为业主方指定区域,临近环湖中路,且本区域施工中能够持续性使用。

4)临建区办公用纸应分类使用,并摆放整齐,定期进行废纸回收,做好环保工作。

纸张应双面使用。

1编制施工管理策划,明确材料计划、周转材料计划等,确保合理使用材料。

2大型的网架结构采取现场加工安装的方式进行施工,各种施工预埋件采取工厂式的制作方式,现场直接进行预埋。

3本工程建筑高度23.6m,不适宜采用自动提升、顶升模架等平台;

4施工现场模板、木方、塔吊设备等包装物及时进行回收,编制回收记录,做好现场环保工作。

5现场根据要求建议业主方使用预拌砂浆。

6工程大部分为高支模结构,施工中待混凝土结构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才能拆除支撑结构。

7现场临建、安全设施均按中建总公司标准化图册进行施工,既能满足规范要求,同样还能满足临建设施等的周转循环利用。

第七章、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保障措施

1、控制保障措施

1商务部门在签订分包或劳务合同时,应将节水指标纳入合同条款,节约水源。

2安排专人定期对用水计量进行考核,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2、一般保障措施

2.1、节约用水

1)各项用水指标参照《湖北省用水定额》。

2)编制施工现场给排水管线图,保证供水、排水系统合理使用。

详见临水施工方案;

3)施工现场办公区、办公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器具,配置率确保达到100%。

4)施工用水及生活用水分开计量,单独设表。

5)优先采用中水养护,可以采取收集地下室、坑槽中经检验满足施工要求的水进行养护、冲洗用水。

现场做到,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

6)详见混凝土施工方案。

7)注意观察管网、用水器具,防止渗漏,造成浪费。

2.2、水资源利用

1)根据工程特点,深基坑施工并为涉及到本区域存水层,基坑的降排水主要为地表水和降雨,在基坑上边缘和下边缘修建排水沟和蓄水此,既能保证基坑的安全,同样能收集地表水,用于混凝土的养护等。

2)主要出入口设置洗车槽和沉淀池,沉淀池的水经过沉淀后可循环使用。

1根据本工程地理位置,南部景观水体对降水进行储存,以便混凝土养护、路面洒水、绿化及器具清洗使用。

2施工现场设有集水井,用于储存雨水,循环利用。

3现场安排充分利用雨水进行喷洒路面,绿化浇灌,达到环保要求。

4生活、生产污水经处理后能够重复使用的现场重复使用,或者经处理完毕后达到要求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5定期对现场集水井、坑中存水进行检测,合格后再使用。

第八章、节能及能源利用评价指标保障措施

1制订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

尽量使用电动工具,且能耗达到国家节能标准的产品。

2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使用工况良好的电器设备,并经常保养,避免因设备老化增加损耗。

3禁止使用国家、行业、地方政府明令淘汰的施工设备和机具。

2、一般保障措施

2.1、临时用电设施

1)设备采购时应优先选择节能型、带有环保表示的设备。

2)建立临时用电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进行考核,用电设置合理,达到节能要求。

3)现场照明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

定。

2.2、机械设备

1)机械设备采购时应选择耗能低、效率高的设备,在保障工作的同时,降低资源消耗。

2)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

3)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

4)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2.3、临时设施

1)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布置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临建布置采用南北向设置,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

在外墙窗处设遮阳设施,减少夏天空调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

2)临时施工用房应采用热工性能达标的符合墙体和屋面板,顶棚采用吊顶。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