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之行观摩安徽省历史优质课大赛有感Word格式.docx
《马鞍山之行观摩安徽省历史优质课大赛有感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鞍山之行观摩安徽省历史优质课大赛有感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为一名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学校派我去观摩如此高规格的大赛,我感到十分荣幸,所以一开始就准备好好学习,力争不辱使命,争取有所得,真正地学些东西回来。
为期两天的观摩学习,我获益匪浅。
常言道: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得名师指点。
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在知识的象牙塔里穿梭了这么多年,我想我最需要的是阅历,是行万里路。
马鞍山便是我万里行程的第一步,而最为难得的是,在此过程中,我还结识了不少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历史学前辈。
远的不说,与我同行几位,都是安庆市区历史学科教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对我的影响,不可谓不深。
一路上耳濡目染,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教学成就,无不让我钦佩。
他们对于教材的解读,他们谈教研论文的写作,无不让我折服。
我们于26号抵达马鞍山。
此次比赛在27日上午正式开始,28日中午以前全部结束。
27日上午是简短的开幕式,之后立即进行说课比赛,27日下午和28日上午进行的是上课比赛。
说课和说课都是分为三个场地,三个场地同时进行比赛,每个场地内选手的课题相同,课题与选手的比赛顺序都是提前一天抽签决定的。
对于比赛流程的了解是我此行最基本的收获,也是非常有用的,因为一般的学科竞赛都采取这种形式,事先了解则可以避免手忙脚乱,如果将来自己或者同事去参加各个级别的比赛,这次比赛的流程是可以拿来作参考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熟悉了真正了解了学科竞赛的一般流程与规则,才能够发挥出比较好的水平,否则即便再充分的说课稿,上课稿都有可能被竞赛场地的突发状况所打乱。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
满打满算,截止到这次观摩之前,我从教也才一月有余,这一个月,是师生互相了解的阶段,有利也有弊,弊端主要表现为学生对教师的新鲜感开始下降,也基本了解了教师的脾性,所以一贯使用的教学方式学生感到乏味,从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开始逐渐失灵,我开始被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弄得焦头烂额,我要求学生提意见,为了彰显民主,我特意要求以匿名的形式,意见书收上来以后,我发现形势确实不容乐观,有几位同学表示历史课一点意思都没有,一点也不生动。
我不断寻求改进,不断尝试又不断失望,真是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
为什么我的课堂不够生动?
这是我一直反思的问题。
自我剖析,我认为这是一个理念的问题,作为年轻教师,我是背诵着新课改的要求去参加教师招聘考试的,可事实上,我的教学模式,还是照搬我的初高中历史老师,尤其是我毕业于农村的初高中,这一点更为严重。
从不看课标要求,只是照搬教材,照本宣科,偶尔补充一些材料,也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治标而不治本。
虽然熟知《礼记·
学记》中的那些个教学原则,可到了实际教学中,却统统作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我从不怀疑这句话的正确性,可在实际的操作中,这个度怎么把握呢?
甚至怎样的问题才是具有启发性的呢?
如何根据课标设计这些启发性的问题呢?
这对于我来说,都是极大的困惑。
我关注学生,希望他们能积极地参与到我为他们设计的课堂教学中来,但这之前我没有意识到这个设计是我强加给他们的,这个设计深深地打上了我思维的烙印,事实上对学生是一种无视,基本上还是一种自我讲授。
虽然认识到了这点,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究竟怎样才能统一起来呢?
这对于我来说,不折不扣地,还是个问题。
二、柳暗花明又“几”村
此次马鞍山之行,似乎部分地解决了我的困惑,我惊讶地发现,历史教学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自己真的是落伍了!
(一)教材的整合——别是一番新意在里头
这一个月以来,我只是按部就班地教学,从不轻易打乱教材各个子目之间的顺序,文字表述也鲜有改动,基本上是照搬教材。
诚然,教材这样的安排自然有它内在的逻辑理路,可是教师如果只是照本宣科,那还是免不了落一个“老学究”的称号,还是传统的教书匠,新课程强调教师要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研究者,强调教师要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发展的主体,我想对于教材的整合就是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
2011年10月21日石化一中的教研活动中,焦革新老师的新课改示范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将教材分为“新国新问题”、“新法新体制”、“新党新局面”三个主题进行解读,这几个“新”字,也让我的耳目为之一新。
而教材原来的三个子目分别是“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1787年宪法的颁布”、“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相比之下,我认为焦老师对于教材的整合使本课的脉络更加清晰,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整合教材的妙处所在。
而这次观摩省优质课大赛,我发现不少选手也采用了这种方法,从而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比如蚌埠十二中的宋家新老师所授《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一课即是如此。
此课是人教版必修三的第16课,教材原来的三个子目分别是“三民主义的提出”、“三民主义的实践”、“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宋老师却将其解读为三个主题:
“孙中山的1894”、“孙中山的1905”、“孙中山的1924”,选取三个标志性的年份并由此突出了孙中山一生思想的演变,同样使本课的脉络显得非常清晰。
虽然两位老师基于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对教材的解读和重新整合,或许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对教材重点内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上可能存在不足),但这仍不失为新课改的一种有益尝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学案导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坦白说,在这之前,我是不知道“学案”为何物的,但在这次观摩之后,我开始了解这种新的教学模式。
准确地说,是在听了安庆一中的参赛选手乔勇老师执教的《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课之后我才明白的。
作为安庆地区的“亲友团”成员,我全程观摩了乔勇老师执教的这一课,并与所有学生一样,获得了乔勇老师事先编好的学案一份。
“学案”就是教师根据课标要求事先设计好的学习方案,课前由教师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内容。
乔老师的学案主要包含两大部分,一是说明课标,二是探究活动,包括四个小活动,对于课本上介绍得比较仔细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作品和艺术特点,乔老师将其列表,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这样就避免了照本宣科,很快地完成了这一教学目标,为了使学生加深对这一时期作品中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乔老师又设计了第二个活动“亲近文学名著——薄伽丘《十日谈》”,师生共同研读了《十日谈》中的一个情景故事,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对于教会和教皇的腐朽和贪婪,乔老师设计了第三个活动“读故事谈感想”,学生轻松研读“卡诺莎觐见”和“兜售赎罪券”两个小故事,明白了教皇的腐朽,了解到宗教改革其实是要冲破教皇阻碍从而实现“与上帝直接对话”。
第四个活动则是对比中世纪神学思想,要求学生完成表格,理解人文主义内涵。
通过这四个活动,学生充分地享受着历史课堂的快乐,教师编写的学案起着引导的作用,教师自然也乐在其中。
学案导学的模式,符合新课改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要求,教师真正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如果教师能够精心设计体现课标要求的学案,学案导学不失为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模式。
(三)新课导入——最是夺人眼球
根据教育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第一印象的重要性自是毋庸置疑的,竞赛性质的新课导入更是如此。
这里先以宿州市第二中学的王晓杰老师执教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一课为例。
教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几月几号吗?
学生齐声回答:
10月27号
师:
好的,那你们知道在141年前的今天的德国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学生小声议论,教师微笑着展示课件“1870年10月27日,普法战争,14万法军向普鲁士投降”。
你们知道这一事件最终导致了什么吗?
教师多媒体打出本课标题,即导致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王晓杰老师这种层层递进的以“历史上的今天”为切入点导入本课,顿时将学生调动起来了,也吸引了评委和观摩教师的眼球。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生被调动起来了,整节课都非常地活跃,非常地配合,而在这次大赛的评分标准中,学生的参与度及课堂气氛的宽松度、融洽度是占35%的,这种评分标准同样体现的是新课改的要求,评课不仅是评价老师,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更要考察他们对于这位老师的认可度。
安庆一中的乔勇老师以此次活动承办地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的校门的图片导入(校门设计酷似汉字的“人”字),由以“人”为本,“人”文主义导入《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课,也给评委和观摩教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更显功底的是乔勇老师在本课结束时,又以一个“人”字,分析这一撇乃是指人的本质属性,这一捺是指人的自然属性,包括精神、理性等等,无论少了哪一部分人都不可能成为人,将“人”的问题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还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凸显了人文主义是指引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取得胜利的精神支撑,再一次升华了主题,首尾呼应,尽显大气磅礴!
各位参赛选手都充满自信,神采飞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尽显师者风范,这里尤其钦佩宿州二中的王晓杰老师,在视频播放《大国崛起》片段时出现电脑与投影仪分辨率不匹配,导致投影仪无法显示画面时仍然从容不迫,后来因故电脑自动重启,三番两次突发事件,但这位老师始终没有显示出一丝的慌乱,始终保持微笑,这是多么地难能可贵!
零零散散,笔触所至,皆是有感而发。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