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00795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C.硅在自然界中是以化合态存在的,所以C项也错;

答案应选D。

3.青石棉(cricidolite)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一种致癌物质,是《鹿特丹公约》中受限制的46种化学品之一,青石棉的化学式为:

Na2Fe5Si8O22(OH)2,青石棉用稀硝酸溶液处理时,还原产物只有N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青石棉是一种易燃品,且易溶于水

B.青石棉的化学组成用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

Na2O·

3FeO·

Fe2O3·

8SiO2·

H2O

C.1molNa2Fe5Si8O22(OH)2与足量的硝酸作用,至少需消耗8.5L2mol/LHNO3溶液

D.1molNa2Fe5Si8O22(OH)2与足量氢氟酸作用,至少需消耗7L2mol/LHF溶液

A.青石棉属于硅酸盐,不易燃,也不溶于水,A错误;

B.青石棉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和+3价两种,根据原子守恒和化合价不变的思想,化学组成用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

8SiO2·

H2O,B正确;

C.8.5L2mol·

L-1HNO3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为17mol,青石棉用稀硝酸溶液处理时,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硝酸被还原为一氧化氮,产物为NaNO3、Fe(NO3)3、NO、H2O、SiO2,1mol该物质能和18molHNO3反应,C错误;

D.7L2mol·

L-1HF溶液中HF的物质的量为14mol,1mol青石棉能与34mol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D错误。

4.习主席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强调“5G商用加速推出,凝结着新时代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制造芯片用到高纯硅,用SiHCl3与过量H2在1100~1200℃反应制备高纯硅的装置如下图所示(热源及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

SiHCl3遇水H2O强烈水解,在空气中易自燃。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B中的试剂是浓硫酸

B.实验时先打开装置C中分液漏斗的旋塞

C.装置C中的烧瓶需要加热,其目的是使滴入烧瓶中的SiHCl3气化

D.装置D不能采用普通玻璃管的原因是在反应温度下,普通玻璃管会软化

A.SiHCl3遇水H2O强烈水解,所以H2应干燥,故装置B中的试剂是浓硫酸,A正确;

B.SiHCl3在空气中易自燃,实验前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所以应先通H2,后打开装置C中分液漏斗的旋塞,B错误;

C.SiHCl3呈液态,需转化为蒸气进入石英管中与H2反应,所以装置C中的烧瓶需要加热,C正确;

D.制高纯硅时,温度在1100~1200℃,所以D不能采用普通玻璃管,D正确;

故选B。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整理实验室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标签破损,如图。

某同学根据中学化学知识,对该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如下预测和验证,其中错误的是(包括预测物质的化学式、检验需要的试剂、操作、现象及结论)

选项

预测物质的化学式

检验需要的试剂

操作、现象及结论

A

Na2SO4

稀盐酸、氯化钡溶液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若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是Na2SO4溶液

B

Na2CO3

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盐酸,如果产生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一定是Na2CO3溶液

C

Na2SO3

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品红溶液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盐酸,如果产生的无色气体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还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原溶液是Na2SO3溶液

D

Na2SiO3

过量稀盐酸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产生白色胶状沉淀,盐酸过量时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是Na2SiO3溶液

 

A.AB.BC.CD.D

A.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盐酸可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若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溶液是Na2SO4溶液,故A正确;

B.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盐酸,如果产生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无色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则溶液可能为Na2CO3溶液或Na2SO3溶液,故B错误;

C.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盐酸,如果产生的无色气体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还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气体为二氧化硫,则原溶液是Na2SO3溶液,故C正确;

D.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产生白色胶状沉淀,盐酸过量时沉淀不溶解,硅酸不溶于盐酸,则原溶液是Na2SiO3溶液,故D正确;

6.下列实验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A.氨水中滴加石蕊试液显蓝色

B.NO2通入水中,气体由红棕色逐渐转变为无色

C.向Fe2(SO4)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D.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有透明的凝胶形成

A.氨水中滴加石蕊试液显蓝色,是由于一水合氨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缘故,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NO2通入水中,气体由红棕色逐渐转变为无色,是由于反应生成NO和硝酸,N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向Fe2(SO4)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有透明的凝胶形成,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生成硅酸,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7.世界第一条大面积碲化镉薄膜“发电玻璃”生产线最近在成都投产,该材料是在玻璃表面镀一层碲化镉薄膜,光电转化率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普通玻璃含有二氧化硅B.该发电玻璃能将光能不完全转化为电能

C.碲化镉是一种有机化合物D.应用该光电转化技术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答案】C

A.玻璃成分为硅酸钠、硅酸钙、二氧化硅,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该发电玻璃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但是不能完全转化,存在能量损耗,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碲化镉不含碳元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不是有机化合物,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

D.应用该光电转化技术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甲、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实验来验证元素周期律。

(Ⅰ)甲同学在a、b、c三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mL水,再分别滴加几滴酚酞溶液,依次加入大小相近的锂、钠、钾块,观察现象。

①甲同学设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②反应最剧烈的烧杯是______(填字母);

③写出b烧杯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Ⅱ)乙同学设计了下图装置来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实验装置:

(2)实验步骤:

连接仪器、______、加药品后,打开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3)问题探究:

(已知酸性强弱:

亚硫酸>

碳酸)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装置E中足量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②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③试管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答案】验证锂、钠、钾的金属性强弱;

c2Na+2H2O=2Na++2OH¯

+H2↑检查装置气密性Cu+2H2SO4(浓)

CuSO4+2H2O+SO2↑除去CO2中混有的SO2盛有硅酸钠溶液的试管出现白色沉淀;

SO2+HCO3¯

=CO2+HSO3¯

乙同学设计实验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先用浓硫酸和铜在加热条件下制备二氧化硫气体,通入D试管与饱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混合气体通入试管E,除去混有的二氧化硫,剩余的二氧化碳通入试管F与硅酸钠溶液反应,会出现白色沉淀。

该实验需要改良的地方尾气处理装置,以及防干扰装置(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装置F,干扰实验结构,可以加一个球星干燥管,内盛放碱石灰)。

(Ⅰ)①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可得,甲同学设计的实验目的是:

验证锂、钠、钾的金属性强弱;

②金属性:

K>Na>Li,金属性越强,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故反应最剧烈的烧杯是c;

③b烧杯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Na+2H2O=2Na++2OH¯

+H2↑;

(Ⅱ)

(2)实验步骤:

有气体参与反应,先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加药品(先加固体,后加液体)后,打开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3)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u+2H2SO4(浓)

CuSO4+2H2O+SO2↑;

根据分析,高锰酸钾的作用是除去CO2中混有的SO2;

②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若碳酸可以制得硅酸,则可以证明碳酸强于硅酸,从而可以证明二者非金属性的强弱,故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

盛有硅酸钠溶液的试管出现白色沉淀;

③试管D用SO2与NaHCO3制备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SO2+HCO3¯

9.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1)缺铁性贫血患者应补充Fe2+,通常以硫酸亚铁的形式补充,而硫酸铁无这种药效。

当用硫酸亚铁制成药片时外表包有一层特殊的糖衣,这层糖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硅酸盐常可写成氧化物形式,钾长石(K2Al2Si6O16)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____________.

(3)漂粉精中有效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硅材料”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其中广泛应用的光导纤维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陶瓷、水泥和玻璃是常用的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其中生产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有_________,氢氧化钠溶液不能用玻璃塞的原因是(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6)向浑浊的水中加入明矾KAl(SO4)2•12H2O后,水可得到净化.写出明矾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往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直至Al3+恰好沉淀完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7)饮用水中的NO3-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3-的浓度,可以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NO3-还原为N2,其化学方程式为:

10Al+6NaNO3+4NaOH═10NaAlO2+3N2↑+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化学方程式上用单线桥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反应中若生成标况下3.36LN2,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答案】防止硫酸亚铁被氧化K2O·

Al2O3·

6SiO2Ca(ClO)2SiO2纯碱、石英、石灰石SiO2+2NaOH=Na2SiO3+H2OKAl(SO4)2=K++Al3++2SO42-2Al3++3Ba2++6OH-+3SO42-=2Al(OH)3↓+3BaSO4↓

1.5NA

(1)根据FeSO4不稳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的特征进行分析;

(2)根据酸盐写成氧化物形式的规律即活泼金属氧化物写到前边,以此类推完成;

(3)根据漂白粉的制取原理进行解答;

(4)根据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净水的原理分析解答;

(5)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进行解答。

(1)FeSO4易被氧化而变质,糖衣可起到保护FeSO4不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外表包有一层特殊的糖衣,故答案为:

保护FeSO4不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2)硅酸盐常可写成氧化物形式,钾长石(K2Al2Si6O16)写成氧化物的形式顺序为,活泼金属氧化物写到前边,以此类推即可以写成K2O·

6SiO2;

答案:

K2O·

6SiO2;

(3)氯气与Ca(OH)2反应生成CaCl2、Ca(ClO)2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其中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为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氯化钙无漂白作用,所以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因其有强氧化性而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有效成分的化学式为Ca(ClO)2;

Ca(ClO)2;

(4)光导纤维的成分为二氧化硅,其化学式为SiO2;

SiO2;

(5)陶瓷、水泥和玻璃是常用的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普通玻璃的制取是纯碱、石灰石分别在高温的条件下和石英反应,生成硅酸钠和硅酸钙、所以生产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纯碱、石英、石灰石;

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和SiO2反应,所以装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SiO2+2NaOH=Na2SiO3+H2O,Na2SiO3具有粘合性;

纯碱、石英、石灰石;

SiO2+2NaOH=Na2SiO3+H2O;

(6)明矾在水溶液中电离方程式为KAl(SO4)2=K++Al3++2SO42-,电离生成Al3+和SO42-,可以和Ba(OH)2反应,假设KAl(SO4)2为2mol,溶液中含有2molAl3+,4molSO42-,当2molAl3+恰好全部沉淀时,需要6molOH-,即加入3molBa(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3++3Ba2++6OH-+3SO42-=2Al(OH)3↓+3BaSO4↓;

故答案为:

KAl(SO4)2=K++Al3++2SO42-;

2Al3++3Ba2++6OH-+3SO42-=2Al(OH)3↓+3BaSO4↓

(7)①由10Al+6NaNO3+4NaOH═10NaAlO2+3N2↑+2H2O反应可知,Al失3个电子变成AlO2-,2NO3-得10个电子变成N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转移的电子总数为30个,所以电子转移总数为30e-,其方程式为:

②由10Al+6NaNO3+4NaOH═10NaAlO2+3N2↑+2H2O反应可知,若反应中生成标况下3.36LN2,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10NA=1.5NA;

1.5NA。

10.A、B、C、D、E五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非金属元素,他们能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若该元素用R表示,则A为R的氧化物,D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C和H2。

请回答:

(1)写出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

C_________;

E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4)H2CO3的酸性强于E的,请用离子方程式予以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SiO2Na2SiO3H2SiO3(或H4SiO4)SiO2+2C

Si+2CO↑Si+2OH-+H2O===SiO32-+2H2↑SiO32-+CO2+H2O===H2SiO3↓+HCO32-

或SiO32-+CO2+H2O===H2SiO3↓+CO32-(写成H4SiO4同样给分)

试题分析:

非金属单质R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Na2RO3)和氢气,则R为Si元素,由转化关系可知D为Si,A为SiO2,B为CaSiO3,C为Na2SiO3,E为H2SiO3,

(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SiO2,C为Na2SiO3,故答案为SiO2;

Na2SiO3;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C+SiO2

Si+2CO↑;

(3)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Si+2OH-+H2O=SiO32-+2H2↑;

(4)H2CO3的酸性强于H2SiO3的酸性,可在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如生成硅酸沉淀,可说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CO2+H2O=H2SiO3↓+CO32-。

考点:

以硅为载体考查了无机物的推断

11.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大量古代化学的研究成果。

回答下面问题:

(1)我国最原始的陶瓷约出现在距今12000年前,制作瓷器所用的原料是高岭士,其晶体化学式是Al4[Si4O10](OH)8,用氧化物表示其组成为______________。

(2)《本草纲目》中记载:

“(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

”反应原理为:

S+2KNO3+3C

K2S+N2↑+3CO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反应转移4mol电子时,被S氧化的C有____________mol。

(3)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新修本草》记载的药物有844种,其中有关“青矾”的描述为:

“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瑁璃…烧之赤色…。

”我国早期科技丛书《物理小适-金石类》记载有加热青矾时的景象:

“青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载木不盛。

”青矾就是绿矾(FeSO4·

7H2O)。

根据以上信息,写出“青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l2O3·

2SiO2·

2H2OS,KNO31/6或0.17或0.1672FeSO4·

7H2O

Fe2O3+SO3↑+SO2↑+14H2O

(1)化学式改写成相应的氧化物的形式,按照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SiO2•H2O的顺序来书写,并要遵守原子守恒来分析解答;

(2)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失电子做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做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反应中得电子数等于失电子数来分析计算;

(3)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瑁璃…烧之赤色,青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载木不盛。

”青矾就是绿矾( 

FeSO4•7H2O),说明分解生成了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氧化铁和水。

(1)铝的氧化物为Al2O3,硅的氧化物为SiO2,氢的氧化物为H2O,则根据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SiO2•H2O得顺序可知Al4[Si4O10](OH)8可改成:

2Al2O3•4SiO2•4H2O;

(2)S+2KNO3+3C

K2S+N2↑+3CO2↑,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0价降低为-2价,氮元素化合价+5价降低为0价,反应中做氧化剂的是S、KNO3,电子守恒计算,碳元素化合价0价升高为+4价,电子守恒分析电子转移总数12e-,其中硫得到电子2e-,氮元素得到电子10e-,电子转移总数12e-时,被硫氧化的碳0.5mol,反应转移4mol电子时,被S氧化的C有

mol=

mol;

FeSO4•7H2O),说明分解生成了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氧化铁和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FeSO4•7H2O

Fe2O3+SO3↑+SO2↑+14H2O。

12.高纯二氧化硅可用来制造光纤。

某蛇纹石的成分见下表:

通过下图流程可由蛇纹石制备较纯净的二氧化硅。

(1)蛇纹石中涉及的可溶性金属氧化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步骤①中涉及Si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渣A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步骤②中洗涤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进行步骤③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坩埚、泥三角、酒精灯、玻璃棒、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答案】Na2O、K2OSiO2+2OH-=SiO32-+H2OMgO和Fe2O3向漏斗中注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让水自然流下,重复操作2~3次H2SiO3

SiO2+H2O坩埚钳三脚架

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浸泡,二氧化硅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过滤得滤液A为硅酸钠溶液,MgO和Fe2O3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滤渣A为MgO和Fe2O3,氧化钠、氧化钾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

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生成硅酸沉淀,过滤、洗涤得滤渣B为硅酸,煅烧硅酸可得二氧化硅;

(1)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铁、氧化镁、二氧化硅中,氧化钠、氧化钾为可溶性金属氧化物;

(2)二氧化硅为酸性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

(3)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的氧化物为滤渣;

(4)加入盐酸后的沉淀为硅酸,选择洗涤过滤后的硅酸的方法;

(5)硅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硅和水;

依据灼烧固体操作选择合适的仪器。

(1)蛇纹石中含有的可溶性金属氧化物有Na2O、K2O,它们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

(2)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iO2+2OH-=SiO32-+H2O;

(3)氧化钠与氧化钾属于可溶性氧化物,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上述四种物质都能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氧化镁和氧化铁属于碱性氧化物且难溶于水,因此,滤渣A的成分有MgO和Fe2O3;

(4)步骤②生成沉淀的成分是硅酸,洗涤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