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第一课》第13章讲稿Word文档格式.docx
《《教师第一课》第13章讲稿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第一课》第13章讲稿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思想、民主思想、人类伦理价值是当前时代的主要教育内容。
三、生命叙事的体裁与风格
1、一个人的生命叙事是从身边或书本上的成长范本中开始的。
2、因为叙事元语言存在着丰富性,生命又各有际遇,于是生命在叙写自己的故事过程中还会呈现出不同的文体及风格。
3、不同的生命叙事,形成了不同的叙事风格。
4、新教育实验认为教师的生命叙事应该是一首诗或者一幕精致的戏剧。
教师职业是生命叙事中的主体部分,我们应该让这叙事的每一年、每一学期、每个学期、每个星期、每一天都开出一朵花来。
四、职业认同:
重建信任
1、传道、授业、解惑,用人类文化知识和价值体系来塑造人类灵魂,是教师一生意义所在。
2、教师对美好浪漫的职业憧憬,相信自己能最大限度使学生得到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信念会被现实的复杂性与残酷性所粉碎。
3、要成为一个本真意义上的教师,必须重建对学生的信任,相信学生的潜力;
对自我的信任,天生我材必有用。
4、教师要对生命的根本信任,对自己职业的最终体认与认同,坚信自己所从事的这一职业。
五、危机与机遇:
迎接挑战
1、对教师职业有三种境界:
把教师做职业,把教师做事业,把教师做志业。
2、对待教师职业生涯里的危机、意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和处理方法。
3、教师对危机与意外的回避,是对自己发展的回避,根本上讲是对我们存在本身的回避。
若以积极的姿态直面问题,调动原有经验和吸纳新的经验去应对,其结果可能是大相径庭的。
4、教师的职业生涯时时处于危机之中,时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需要更大的勇气、更强烈的责任感,迎接这些挑战,主动寻求和拥抱问题,向自己的极限不断冲刺。
六、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
1、新教育实验逐步摸索出一条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模式。
2、教师专业阅读的根本任务就是构造一个合宜的大脑,关键是回到对根本暑假的研读中来。
通过阅读恢复教师原初思想的能力、重新面对根本问题、从根本问题出发思考当下问题的能力。
3、新教育实验认为,一个人的专业写作史就是他的教育史,新教育的专业写作有以下特点:
强调理解与反思,反对表现主义;
强调与实践相关联;
强调客观呈现,反对追求修辞;
主张师生共写随笔;
注重案例研究。
4、新教育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共同体必须建立在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基础上,教师的专业发展共同体需要引领和榜样。
七、生命叙事的诗、思、史
1、生命叙事就是诗与思交织出一个完整的使,教师的职业史就是一个诗与思交织的过程。
2、浪漫——精确——综合不是一种机械的阶段划分,而是职业史中不可逃遁的内在发展结构或节奏。
一个完美的生命史既是诗与思这两股生命之绳的永恒纠缠,也是一个浪漫——精确——综合的不断循环过程。
八、像孔子一样做教师
1、孔子的学习是知行合一的学习,开创了终身学习和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实用主义传统。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
2、孔子的生命有着更多思想原创性,生命更经常呈现出本质的乐。
3、我们相信孔子会赞同生命需要保持一种诗与思的状态中,正真的叙事说到底是内在的精神叙事。
这个叙事在向世人宣告道不远人、非道弘人、人能弘道的内在超越道路,也在穿越时空告诉我们生命短暂,时光匆匆,在犹豫彷徨之际,岁月正大踏步的走向终点。
九、结语
1、成为理性主义者,成为一个知行合一的理想追求者,这几乎是一个教师的宿命。
2、新教育专业发展项目对理想教师的概述:
以孔子为榜样,为人生典范,重新体认以儒家精神为主体的依然有着生命力极超越意义的思想传统。
。
3、新实验把教师职业思考逼到一种非此即彼的信仰抉择之中,就是为了重申教师职业的崇高天命,让每位新教育教师对这个问题进行自己追问和解答。
4、以常丽华为代表的一群年轻的新教育人,已经开始自觉地以孔子为职业生涯的榜样,成为我们民族元语言的守护者和传播者。
《教师第一课》第二章阅读教育大师专题培训
本章向大家推荐了9位人类历史上一流的思想家和教育大师,走进他们的人生,阅读他们的著作,能让我们的眼睛更加明亮、心里更加明白、头脑更加清醒,从而让自己成为一个拥有思想和独立思考精神的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一、孔子:
中国第一位“校长”的教育奠基
孔子(前551---前479)是中国最早、最有影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他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巨大影响。
集孔子大成的《论语》,是中国人的“圣经”,它融入了每位中国人的血液,至今生生不息,奔腾流淌。
第一是“有教无类”的平民教育观。
第二,孔子办教育,德育第一位。
第三,孔子主张的诗教。
第四,孔子的启发式教育理论也是中华乃至人类教育史上的宝贵财富。
二、柏拉图《理想国》:
西方教育思想的家园
柏拉图(前427---前347),古希腊味道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他写下了他所有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理想国》。
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有人对教育进行系统的理论阐述。
教育为国家服务。
注重理性教育。
重视体验教育。
三、现代教育之父-------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1592---1670)是世界上第一个倡导全民教育的伟大的教育理想主义者。
《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关于教育改革的鸿篇巨著,是他全部教育思想的精华所在。
第一,以上帝论证教育的目的。
第二,以自然类比学校教育。
四、卢梭《爱弥儿》:
近代教育思想史上的丰碑
卢梭于1712年6月28日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庭。
《爱弥儿》的核心观点是:
人可以通过教育达到完善的境地。
第一卷论述0—1岁的婴儿期教育;
第二卷论述人生的第二时期,即从学步到12岁以前的教育,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往往有人为地使之早熟的危险;
第三卷少年期,好奇心的培养。
第四卷论述约15岁开始的少年向青年过渡期的教育。
第五卷侧重论述女子教育问题。
五、国民教育之父-------裴斯泰洛齐
裴斯泰洛齐(1746—1827),人道主义思想和博爱精神有着很大的影响。
《林哈德和葛笃德》一书是他在孤儿院时办学思想与经验的一个系统总结。
该书尖锐批评了当时等级制度下的国民教育,呼吁教育要成为所有人的财富,主张学校要成为社会发展的有力杠杆,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与能力。
作为实现这一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他提出了教育要与手工业、农业相结合这一著名的思想。
六、杜威: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西方教育家
杜威(1859—1952)头上的冠冕很多。
有20实际最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伦理学家、社会政治活动家、实用主义大师。
还有:
美国的良心、美国民主的代言人、美国人民的良师益友。
杜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实用主义哲学。
第一,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第二,学校即社会。
第三,课程应该以儿童为中心。
第四,知行合一,“从做中学”。
七、蒙台梭利:
上帝派来的天使
1870年8月31日,蒙台梭利生于意大利安科纳地区的西亚拉瓦莱市。
蒙氏教育以广博的医学、生物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精神学和病理学等知识为基础,在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幼儿教育理论。
八、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陶行知(1891—1946),1891年出生于安徽的一个劲商破产的农民家庭。
陶行知“生活教育”以及“教学做合一”的理论。
九、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人类精神的高地。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培养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大写的“人”
《教师第一课》第三章可或缺的心理学知识专题培训
心理学是人际学,关系学,生活学,它一直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
一、作为教师,需要知道的心理学理论。
(一)、积极心理学
(二)、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1、依恋及其形成
依恋是一种社会性情感联结,一般被定义为婴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感情关系。
依恋形成的主要阶段是6个月到3岁,是婴儿与成人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2、依恋的类型
安全型、淡漠型、缠人型、混乱型。
3、早期安全依恋对儿童发展的积极意义
(1)、影响儿童探索欲和能力的发展;
(2)、影响儿童性格的发展;
(3)、影响儿童情结的发展;
(4)、影响儿童的人际交往模式。
(三)、艾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1、信任对不信任(0-1.5岁);
2、自主对自我怀疑(1.5-3岁);
3、主动对内疚(3-6岁);
4、勤奋对自卑(6-12岁);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6、亲密对疏离(18-25岁);
7、再生力对停滞(25-65岁);
8、自我实现与失望(65岁以上)。
(四)、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从低至高: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五)、情绪ABC理论
1、绝对化的要求;
2、过分概括化;
3、糟糕至极。
二、心理效应中的育人秘诀
(一)、教育教学中的心理效应
1、皮格马利翁效应;
2、暗示效应;
3、蝴蝶效应;
4、刺猬效应;
5、情绪效应;
6、手表定律;
7、三明治效应;
8、超限效应;
9、犯错误效应;
10、费斯诺效应。
(二)、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1、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2、登门槛效应;
3、南风效应;
4、扇贝效应;
5、从众效应;
6、木桶效应;
7、霍桑效应;
8、月曜效应;
9、马太效应;
10、特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