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005924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

(四)设备、器械、耗材不良事件:

使用中发生的不良事件(含差错等行为),无论患者知晓与否。

(五)环境不良事件:

是指医院的环境导致的或可能导致的不良事件。

(六)医院感染不良事件:

院内感染事件(含意外暴露)。

(七)服务态度与沟通不良事件:

是指在予患者服务或沟通时由于服务态度、语言不良或非患者因素导致不能及时就医就诊、或产生投诉。

各类的具体需要上报的事件见附件

3、不良事件分级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按照事件的严重程度可分为四级

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的永久性功能的丧失。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早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要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其中Ⅰ级事件(警告事件)和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是强制上报内容。

四、上报与管理

(一)主管机构

医院设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管理办公室作为主管机构,办公室设在全质办。

主任:

马兴合

副主任:

晋凤娜

成员:

张佩王要娜谷敏娟韩会英葛岩刘静乾赵建坤闫登明黄冠雄李景瑞张荣董喜明张凤娟

办公室职责:

1、制定工作制度和流程

2、按规定落实奖惩

3、汇总分析不良事件,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4、监管职能部门对不良事件的管理

(二)不良事件管理部门

按照我院的分类,下列部门为不良事件的管理部门:

医务科、护理部、感控办、门诊部、药剂科、设备科、总务科、保卫科、党办室。

管理部门职责:

各管理部门应有专人接待接收,接到后主动和上报科室联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整改,并督导落实,记录保存全部资料。

重大事件及时向部门领导汇报。

每月10日前对上月上报事件和处理结果向办公室(全质办)作出书面报告。

对于重大不良事件(一级事件和二级事件),相关职能部门要进行系统的根因分析,做出相应的措施,从医院管理、机制、流程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报告人:

科主任、护士长为责任报告人,全院职工为法定报告人

报告途径:

1、系统上报管理部门

2、紧急事件电话上报至管理部门

3、节假日紧急事件上报至总值班,总值班有权处理。

报告处理流程:

当发生不良事件后,当事人由不良事件上报系统上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记录时间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过程、采取的措施等内容。

一般不良事件要求在24-48小时内报告;

重大事件、情况紧急者应在处理的同时口头或电话上报职能科室,职能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调查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制定对策及整改措施,督促相关科室限期整改,及时消除不良事件的影响,尽量把医疗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事情处理后进行系统补报。

 

四、工作标准与奖惩

(一)每上报一件不良事件,奖励30元

(二)各科室不良事件上报将作为一项年终考核目标,是科主任和护士长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每百张床上报15件不良事件为完成基本任务。

不足十件者处罚科室考评分2分。

(三)鼓励自愿报告,对主动、及时上报本科室不良事件的人员和科室将根据不良事件的具体情况予以免责或减轻处罚。

(四)对主动及时上报本科室或其他科室的不良事件的非当事人,将工作记入上报人科室,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奖励100~500元。

(由主管部门提出,交全质办批准)

(五)发生不良事件不上报隐瞒或迟报的一旦查实处罚100元。

五、说明

本制度是上报管理制度,只限于上报和对上报事件的管理。

若该事件已经形成纠纷,则按照医院纠纷处理的相关规定执行。

附件:

七类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内容

附件:

一、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管理部门:

医务科、门诊部)

1、诊断、治疗、技术操作不当导致的损伤事件

2、麻醉事件:

麻醉方式、药品药量、麻醉过程中观察病情不及时等。

3、手术事件:

手术部位、器官,遗留物在病人体内,术式不当等

4、非预期事件:

非计划二次手术,非计划重返ICU等。

5、推诿事件:

如多发伤救治推诿,多部门协调不良

6、错误类:

①病人识别错误:

诊疗过程中病人或部位识别错误。

②标本错误、报告错误、③漏诊、误诊。

④用药错误等。

⑤检验、病理、放射等技术诊查过程中求是或弄错标本、拍错部位、漏报、错报、迟报等

7、输血事件:

输血反应,输血医嘱、备血、传送、血液输注等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8、血型错误

9、输血错误

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管理部门:

护理部)

1、褥疮、坠床、诊疗区跌倒

2、管路脱落、自拔、误拔。

3、患者意外烧烫伤

4、治疗液体外渗以及导致的静脉炎、局部坏死

5、错误类:

病人或部位识别错误。

②标本错误。

③执行医嘱错误④用药错误等。

三、药品不良事件(报告部门:

药剂科)

1、药物不良反应

3、药品过期失效。

4、液体性药品浑浊、包装破损。

①发错药。

②配液错误。

四、设备、器械、耗材不良事件(报告管理部门:

设备科)

1、计量设备不准

2、植入性的钢板、螺钉断裂、起搏器失常、补片排异等

3、设备器械调校不良,或结果失误或病人损伤。

五、环境不良事件(报告管理部门:

总务科、保卫科)

1、医院公共区间发生的意外伤害事件、医废泄露、放射泄露、危化品泄露,电梯故障导致的人员关闭及损伤等。

下水道井盖破损致使人员伤害,高空坠物损伤。

2、公共卫生间,楼道地面湿滑或杂物致使病人及家属跌倒。

3、消防隐患或火灾

4、意外大面积停电

5、食堂食物中毒

六、医院感染不良事件(报告管理部门:

感控办)

1、院内感染暴发

2、耗材不规范地复用。

3、消毒物品不达标,或不达标的消毒物品流入使用科室

4、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的意外暴露。

七、服务态度与沟通不良事件(报告部门:

党办室)

1、服务态度不良和患者及家属发生冲突

2、服务流程欠佳,导致患者不满。

3、沟通技巧欠佳导致患者转院、转科。

4、私自向其他非正当竞争医疗机构转送病人,致使病人发生损失。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