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11#层424盘区设计说明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00345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6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区11#层424盘区设计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矿区11#层424盘区设计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矿区11#层424盘区设计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矿区11#层424盘区设计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矿区11#层424盘区设计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区11#层424盘区设计说明书Word下载.docx

《矿区11#层424盘区设计说明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区11#层424盘区设计说明书Word下载.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区11#层424盘区设计说明书Word下载.docx

方案Ⅱ

优点

1、不影响14#层422盘区开拓。

2、掘巷工程量较小(1450m)。

1、南井主扇停转,便于通风管理。

2、南井区作为大井的一个盘区管理,通风系统简单。

3、需要整修的巷道较小(共计1100m)。

缺点

1、南井为负压通风,大井为正压通风,通风系统不合理,管理困难。

2、当一个井发生通风事故,造成风机停转,必将影响另一井通风系统,不利于矿井管理。

3、需要整修的巷道较长(共计4800m)。

1、需要掘巷工程量较大(共计2900m)。

因此,从安全高效生产角度考虑选择方案Ⅱ。

第一章盘区概况及地质特征说明书

第一节盘区概况

一、位置、范围及四邻关系、储量

大斗沟矿位于大同煤田向斜中段的东南翼,属同煤集团口泉矿区,地理位置居大同市西南,直距21Km,现在行政区属大同市南郊区口泉乡、高山乡。

盘区开采水平为1200水平,盘区煤田东至11#层416辅盘区边界,南至碾子沟旧村,西至燕子山井田边界,北至段家小村及段家小村变电站。

盘区走向长2100m,倾向长1000m,工业储量400.9万吨;

可采储量293.7万吨。

二、可采煤层垂深、水系及井上下对照关系

11#层424盘区地面标高1280~1372.1m,地表垂高200~300m。

水系有十里河、马脊梁沟均距本井田较远,地表水一般不会补给井下,区内沟谷发育,地表植被稀少,有利于大气降水的排泄,只有一小部分沿裂隙流入上覆煤层采空区,采空区积水是井下涌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当遇到塌陷裂隙与采空区积水勾通后,对井下采煤可能造成一定危害。

地面北部有段家小村变电站及高峰煤矿和段家小村,南部有碾子沟旧村,东北部有五九煤矿工业广场,“大马”公路穿越,区内无村庄。

11#层424盘区位于大斗沟矿井田西部,井田范围内为平缓的丘陵地形,洪水冲刷切割剧烈,东北向沟谷发育,切割深度一般在10—20m。

全区地形为东南高,北部低,最高处在东部边界,标高1372.1m,最低点位于井田中部冲沟内,标高1280m,相对高差98m,地面大部分为耕地及幼树,无地层出露。

第二节地质特征

一、地质构造

1、地层年代:

盘区所采煤层属侏罗系大同组(J2D)11#层,煤层厚度2.2~4.06m,平均2.96m。

2、煤层赋存情况:

11#层424盘区南部、南西部及北部煤层较薄,厚度在2.2~2.29m之间,厚度较稳定,靠近煤层顶部有一层夹石厚0.15~0.20m,在盘区南东部煤层较厚,厚度在3.04~4.06m之间,煤层倾角1~3°

3、断层:

根据高峰小窑井下实测,靠近北部揭露一条走向60°

,倾向150°

,落差为3.5m的正断层,由于煤层为2.0m左右,对工作面掘进影响较大。

在掘进过程中,工作面还可能遇到一些落差较小的断层。

4、火成岩:

盘区北西部边界发育一南东向玄武岩墙,宽5~20m。

二、煤层与煤质

1、煤层顶底板岩性和层间距

老顶:

中粗砂岩含石英、长石、云母,黑色,致密坚硬,厚度12.93~23.44m。

直接顶:

灰色细砂岩含粉砂岩,节理发育,性脆,厚度3.34~8.71m。

伪顶:

局部有伪顶为粉砂岩,层理发育,易垮落,厚度0~0.68m。

直接底:

粉细砂岩互层,性脆含煤线。

2、盘区煤层煤质属2#弱粘结煤。

煤质表

灰份(%)

水份(%)

挥发(%)

含硫(%)

含磷(%)

热量(卡)

11#煤

15

8.5

35

1.5

0.05

5900

三、瓦斯、煤尘

瓦斯绝对涌出量1.17m3/min,相对涌出量7.01m3/t。

煤尘有爆炸危险,爆炸指数为30~32%;

有自燃发火现象,最短自燃发火期为六个月。

四、水文地质

1、含水层、隔水层发育情况

距本区北部6.5km有十里河,距本区西2.5km处有马脊梁沟,煤田内部呈低山丘陵,沟谷发育,相对高差200~300m,井田中部低四周高。

本区大气降水,平均降水量约420mm,风化壳含水层在沟谷低洼地段富水性较好,层间裂隙含水层含水性极弱。

2、含水层的突水性补给关系及通道与地表水的联系

区内沉积岩厚达数百米,岩石胶结致密,裂隙少,且纵横方向上连通性差,影响含水层相互间的水力联系,加之降水量少,又无常年性地表径流及大型地表水体,因此地下水补给来源贫乏。

煤田内部,大范围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煤层开采后塌陷裂隙沟通了各含水层的水力联系,也是地表水的良好通道。

3、断层导水性

断层与裂隙可导通各含水层的水力联系。

4、最大及正常涌水量及邻近小窑积水情况

根据11#层南井区开采情况分析,本区最大涌水量0.14m3/min,正常涌水量0.08m3/min。

目前本区内北部小窑积水量不大,盘区掘进前加强排放。

五、盘区地质勘探程度及存在问题

1、勘探程度

区内有地质钻孔6个。

井下从11#层~14-3#层施工部分地质孔,对14#煤层赋存情况,顶、底板岩性基本控制。

2、存在问题

矿小窑科2004年至2006年间曾六次间断性对邻近高峰小窑井下现场实测,目前所掌握的小窑井下资料不够精细,不能反映全部实际情况。

因该小窑曾在2002年井下着火,可能有有害气体存在,掘进时加强探巷。

第二章盘区准备

第一节盘区范围及储量

一、盘区几何尺寸、面积及盘区边界依据

南井区走向长2100m,倾向长1000m,面积2.17km2。

南井南东部(原南井402盘区)与大井14#层422盘区相邻,该区82409、82411工作面70万吨煤可通过14#层422盘区82201、82203布置暗斜井上到11#层直接开采。

二、盘区工业储量及可采储量

盘区工业储量400.9万吨,可采储量293.7万吨,其中综采可采出煤量248万吨。

第二节盘区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一、工作制度

盘区内布置1个综采工作面,2个掘进队,1个技措队。

采掘工作面均采用四·

六制工作制度,一个检修班、三个生产班。

二、年设计生产能力及依据

盘区采用一个综采队进行工作面开采,工作面长118m~140m平均120m,采高平均为2.2米,按圆班9刀煤计,年生产320天(搬家天数为30天)计算。

A=L×

L1×

T

=120×

(0.6×

9)×

2.2×

1.3×

0.95×

320

=56万吨/年

式中:

A——年生产能力;

L——工作面长度;

L1——日推进度;

H——采高;

r——煤层容重;

c——回采率;

T——年生产天数。

两个手工及两个机掘队组为开采准备,掘进煤量按回采煤量的15%计算,年掘进产量8万吨,盘区设计生产能力64万吨/年。

三、服务年限

T=Z/A×

K

T——服务年限;

Z——可采储量;

A——年生产能力;

K——生产备用系数,取1.4。

盘区综采设备,年产按设计能力70万吨/年

T=Z/(A×

K)=293.7/(64×

1.1)=4.2

本设计盘区共计服务年限4.2年。

第三节盘区巷道布置

一、主要巷道布置方案

盘区巷道从大井14#层422盘区掘14#层422辅巷(运煤兼进风)至南井1016运输巷处,巷道属半煤岩巷,长度1450m,断面3.2×

3m2,再与1016运输巷立交处施工做一个溜煤眼,并构回风系统巷;

掘14#层422-1辅巷(运料兼进风)与南井11#层1016运输大巷通过暗斜井贯通,巷道属半煤岩巷,长度1450m,断面3.2×

3.0m2。

二、盘区巷道及煤层开采布置形式

1、盘区巷道布置、断面

14#层422辅巷在与1016运输巷立交处施工做一个溜煤眼,过南井1016运输巷后继续向前掘进140m,然后沿14#层平行于南井1016大巷掘进通过暗斜井上11#层,掘进11#层424辅巷,过火成岩墙后拐弯平行火成岩墙掘11#层424巷至矿界保护煤柱。

14#层422-1辅巷与南井11#层1016运输大巷通过小斜井贯通,清理1016运输巷,过火成岩墙后拐弯平行火成岩墙掘11#层424-1巷至矿界保护煤柱。

从溜煤眼附近清理1016回风巷,过火成岩墙后拐弯平行火成岩墙掘11#层424-2巷至矿界保护煤柱。

11#层424巷断面3.2×

3m2,424-1巷断面3.2×

3.0m2,424-2巷断面3.2×

2、工作面顺槽巷道布置

工作面采用双巷布置,一条为运料巷兼回风巷,断面3.2×

3.0m2,另一条为机轨合一巷兼进风巷,断面4.2×

3m2,工作面切眼断面6.0×

三、车场形式及装车点位置、盘区溜煤眼及装载峒室

14#层422-1辅巷每隔300米左右选择顶板完整、底板平缓处作一平车场,在与南井11#层1016运输大巷联通暗斜井上部变坡前、下部落平后各作一平车场。

盘区溜煤眼位于14#层422辅巷与南井1016运输大巷立交处,溜煤眼直径3m,垂深14m,可存煤70t。

在溜煤眼下部做一装载峒室,安装K4给煤机一台给煤机,上14#层422辅巷皮带机到14#层422盘区皮带。

四、盘区内煤矸运输和辅助运输、通风及排水

工作面采出的煤通过盘区皮带机到溜煤眼到14#层422辅巷皮带机,上14#层422盘区皮带机,然后并入422盘区运输系统。

在14#层422-1辅巷及11#层424-1巷内增设多部JD-25型绞车,材料暗斜井增设28KW双速回柱绞车提升物料。

掘进工作面使用局扇通风,回采工作面全风压独立通风系统。

在11#层424盘区铺设4吋与原南井1016大巷4吋水管碰接,将水排至南井主井底水仓,利用南井原有排水系统进行排水。

五、巷道断面尺寸及支护形式

1、巷道断面尺寸

根据煤厚选择采煤设备以确定巷道规格。

该区煤层厚度为2.0~3.6m,可采用我矿现有zzs6000/17/37型液压支架及配套综采设备进行开采。

巷道规格为:

工作面机轨合一巷4.2×

3m2,回风运料巷3.2×

3.0m2,切眼6.0×

2、支护形式

(1)按悬吊作用理论计算锚杆参数:

①锚杆长度计算

L=KH+L1+L2

L——锚杆长度,m;

K——安全系数,取K=2;

H——冒落拱高度,m;

L1——锚杆深入稳固岩层深度,取0.4m;

L2——锚杆外露长度,取0.1m。

H=

B——巷道掘进宽度,取4.2m;

f——岩石坚固性系数,取f=3。

=0.7m

L=2×

0.7+0.4+0.1=1.9m

②锚杆支护排间距计算

a=

a——锚杆支护排、间距,m;

Q——设计锚固力,68.6KN;

r——被悬吊岩石密度,砂岩取25KN/m3。

=1.4m

(2)按组合梁理论计算锚杆参数

L=L1+L2+L3

L——锚杆长度m;

L1——锚杆在巷道中的外露长度,一般取0.1m;

L2——锚杆有效长度m;

L3——锚杆锚固段长度,一般取0.9m;

L2≥0.5B(K1q/δT)1/2

式中:

L2——锚杆有效长度m;

K1——抗拉安全系数取3~5;

q——组合梁上所受的均布载荷取2.8KN/m2

B——巷道开拓宽度,取4.2m;

δT——岩石抗拉强度取50MPa

则:

L2≥0.5B(K1q/δT)1/2≥0.5×

4.2(3×

2.8/50)1/2≥0.86M

L=L1+L2+L3=0.1+0.86+0.9=1.86M

②锚杆间距排距计算,间排距相等,设为a

a≤0.0458d(L2T/K2qB)1/2

a——锚杆间排距m;

d——锚杆杆体直径㎜;

T——杆体材料抗剪强度,取120MPa;

K2——顶板抗剪安全系数,取3~6

q——组合梁上所受的均布载荷取2.8KN/m2

a≤0.0458d(L2T/K2qB)1/2

≤0.0458×

22×

(0.086×

120/6×

2.8×

4.2)1/2

≤1.22m;

通过以上计算,选用∮22×

2200锚杆,孔距0.8M,间距0.9M。

当顶板结构不稳定或遇断层及破碎带等地质构造,采用架设工字钢棚进行加强支护,棚距0.8米。

六、采掘比及掘进率

盘区巷道工程量表

巷道类别

单位

按巷道岩性分

合计

岩巷

半煤岩

煤巷

准备量

盘区巷

——

2900

2300

5200

过断斜井

200

其他硐室

50

100

回采巷道量

19500

小计

250

21850

25000

11#424盘区设计总工程量21000米,设计布置4个综采工作面,计算出煤量248万吨。

掘进率=设计总工程量/采出煤量

=25000/248

=100.8(m/万t)

七、移交生产时巷道工程量及其工期

移交生产时14#层422辅与422-1辅巷道已构成,溜煤眼及系统巷均已形成。

1016运输巷及1016回风巷整修完毕,并且11#层82401面圈出。

1016运输巷及1016回风巷整修完毕,共计整修巷道1100m。

移交生产所需巷道工程量表

3400

5750

8900

第四节采煤方法

一、矿井现有盘区采煤方法简介

我矿现有两个综采队,主要开采14#层416盘区,14#层422盘区为准备盘区。

两个综采队全部为综合机械化开采,有四个机掘队为其圈面。

二、采煤方法选择、顺槽巷道布置几何尺寸和回采工艺、回采率

选择采煤方法:

第一,根据煤层厚度;

第二,根据顶板岩性冒落难易程度;

第三,能够适应机械化开采,提高劳动效率。

根据本区煤层厚度为2.0~3.6m,煤层赋存稳定,地质构造简单,工作面选择单一走向长壁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法。

首采11#层82401工作面,走向长度1400m,倾向长度118m。

其中机轨合一顺槽断面4.2×

3m2,回风顺槽断面3.2×

3.0m2,切眼断面6.0×

回采工艺:

工作面采用采煤机割煤,液压支架支护顶板,刮板输送机运煤。

根据11#层开采情况一般顶板可以自行垮落,如不垮落超过规定时采用人工强制放顶,使顶板充分垮落。

采煤机采用双向割煤,往返一次割两刀。

采煤机进刀方式采用两端头斜切进刀,移架工作按采煤机前进方向依次顺序进行,移溜滞后移架6~15m,溜子弯曲段长度不小于15m,移过的溜子必须保持平、稳、直。

回采率:

工作面回采率93.5%,盘区回采率84.6%。

三、工作面设备选型

采煤机:

MG300/700-WD型

液压支架:

ZZS-6000/17/37型

刮板输送机:

SGZ830/630型

转载机:

SZB764/132型

破碎机:

PCM-110型

胶带输送机:

SSJ-1000/200型

移动变电站:

KBSGZY-1000型

乳化液泵:

WRB-200/31.5型

四、巷道工程量

本设计盘区共布置工作面4个综采工作面,总巷道工程量为21000米。

首采面设计为11#层82401工作面,盘区开采采用后退式开采。

五、劳动组织作业方式和循环数、推进度及工作面支护与顶板管理

本区实行专业工种追机制,正规循环作业,生产班每班三个循环,每日9个循环,推进5.4米。

工作面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液压支架支护顶板。

工作面顶板压力估算:

P=k×

R

k—顶板压力估算一般取采高的4~8倍,按取8倍计算;

M—采高,平均采高按2.2m;

R—顶板岩石平均容重,2.6(t/m3)。

得:

P=8×

2.6×

9.8=448(KN/m2)

每个支架的支护强度:

6000

P′=—————=743(KN/m2)

1.5×

5.38

6000——ZZS6000型液压支架工作阻力;

1.5——液压支架支护宽度;

5.38——液压支架最大控顶距。

通过计算,液压支架支护强度大于工作面顶板压力估算,满足支护需要。

工作面开采后,采空区顶板采用如下方法进行管理:

第一,工作面初次放顶,即当工作面推进超过25m,古塘悬板仍不垮落,采用人工强制放顶;

第二,步距放顶,随着工作面推进当古塘悬板面积超过5×

10m2,同样采用人工强制放顶;

第三,工作面按三区五线制布置矿压仪表进行连续观测工作。

第三章通风与安全

第一节通风

一、通风方式和通风系统的选择

南井区划归大矿11#层424盘区进行开采,由大井主扇负责向11#层424盘区的供风。

通风系统是从大井的14#层422盘区向南井11#层1016运输巷补掘两条进风巷道,南井现有的1016运输巷、1016回风巷及主、副两斜井作为回风巷,并停止南井主扇,使大井与南井通风系统合并,通风方法为压入式。

矿井的通风方式为混合式。

二、风量计算与分配:

1、11#层424盘区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布置综采工作面一个、备采面一个、机掘工作面两个,风量分配计算如下:

(1)综采工作面一个910m3/min

(2)备采工作面一个460m3/min

(3)机掘工作面两个460*2m3/min

(4)变电所1个100m3/min

(5)11#1016尾巷200m3/min

(6)11#1016溜煤眼尾巷150m3/min

附:

1、综采工作面配风计算:

①按气象条件确定需要风量:

Q采=Q基本×

K采高×

K采面长×

K温=607×

1.5×

1.0×

1.0=910m3/min

Q采——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

Q基本——不同采煤方式工作面所需的基本风量,m3/min

Q基本=工作面平均控顶距×

工作面实际采高×

70%×

适宜风速(不小于1m/s)

=(4.52+5.12)/2×

3.0×

0.7×

60=607m3/min

K采高——回采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2.5~5.0m取1.5)

K采面长——回采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80~150m取1.0)

K温——回采工作面温度调整系数,(<20°

C取1.0)

②按回采工作面回风流中CH4的浓度不超过1%的要求计算:

Q采=100×

q采×

KCH4=100×

0.31×

2.5=77.5m3/min

Q采——回采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

q采——回采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的平均绝对涌出量,取0.58m3/min(11#80117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07年鉴定为0.31m3/min)

KCH4——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通风系数。

(正常生产时连续观测1个月,瓦斯最大绝对涌出量和瓦斯平均绝对涌出量比值取2.5)。

③按工作面温度选择适宜的风速进行计算:

Q采=60×

V采×

S采

V采——采煤工作面风速,m/s

S采——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断面积,m2。

S采=60×

4.82×

0.7=607m3/min

④按回采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计算需要风量:

每人供风≮4m3/minQ采=4×

N=4×

40=160m3/min

N——工作面最多人数

⑤按风速进行验算:

60×

0.25×

S采<Q采=910<

S采,Q采=910符合风速要求

S采——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断面积,m2。

⑥确定综采工作面需风量为:

Q采=910m3/min

2、备用工作面配风计算

备用工作面亦应满足瓦斯、二氧化碳、气温等规定计算的风量,且最少不得低于采煤工作面实际需风量的50%,

Q备≥1/2×

Q采=1/2×

910=455m3/min

3、掘进工作面配风计算:

①、按照瓦斯涌出量计算

Q掘=100×

k掘×

q瓦m3/min

q瓦——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绝对涌出量,取相临11#50412掘进巷瓦斯绝对涌出量0.22m3/min。

K掘——瓦其斯涌出不均衡通风系数,取2.5。

2.5×

0.22=55m3/min

②、按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