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002884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7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教育”: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一)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

  A.妈妈教孩子洗衣服 

  B.初生婴儿吸奶

  C.成人学开汽车 

  D.木匠教徒弟手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B项“初生婴儿吸奶”是本能行为,不是有目的的,故不选。

  

(二)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的永恒性

  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

  2.教育的阶级性

  3.教育的历史性

  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也会不同。

  

(一)教育者

  

(二)受教育者

  (三)教育影响

  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全部信息。

主要包括:

教育内容,教育措施。

  

(一)神话起源说

  

(二)生物起源论

  (三)心理起源论

  (四)劳动起源说

  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观点:

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

  代表人物:

【法】利托尔诺、【英】沛西?

能。

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

【美】孟禄。

  生物起源和心理起源这两种学说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教育的起源,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科学的教育起源观点。

劳动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

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苏联】米丁斯基、【苏联】凯洛夫。

  

(一)原始形态的教育

  教育没有独立的形态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无专门人员从事教育

  教育目的:

生产和生活

  教育无阶级性

  

(二)古代教育

  1.奴隶社会的教育

  

(1)中国

  夏:

我国是历史上最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

  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西周以后:

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

  “国学”与“乡学”

  “六艺”教育(以礼乐为中心)(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学科课程的雏形

  春秋战国时期:

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

  

(2)欧洲

  斯巴达教育:

重视军人和武士的培养。

  雅典教育:

雅典教育重视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才,教育内容包括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体操等。

  2.封建社会的教育

  汉代武帝以后,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

  在欧洲封建社会,出现两种教育体系——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教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教士和僧侣,又称僧侣封建主教育。

教育内容是“七艺”:

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而且各科都贯穿神学。

  骑士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封建骑士,又称世俗封建主教育。

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

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3.近代教育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教育的世俗化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一)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

  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孟子?

滕文公上》说: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据推测,校、序、庠都是当时的小学。

西周时期,周天子建立了小学,这种小学设在官府。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办私学形成了一种风气,其中,又以孔子办的私学规模为最大。

此后,各朝代不但有官办的小学,也有私办的小学。

  

(二)我国近现代的小学教育

  1.近代小学教育的开端

  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近代小学的开端。

  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2.清末的小学教育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

规定设初等小学堂,入学对象为7岁儿童,修业年限为5年。

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

  3.中华民国的小学教育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初等小学校招收6岁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4年。

  1919年,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招收6岁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6年,前4年为初级,后2年为高级,这一学制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

义务教育年限为4年,但各地方视实际情况适当延长。

  (三)建国以后的小学教育

  1.普及小学教育

  从1986年开始推行九年义务教育。

  2.学制改革试验

  建国以后,我国便对小学原来的六年制(4-2制)的学制进行压缩,开始五年一贯制的试行与推广,以后又形成了五年制与六年制并存的局面。

  3.教学改革试验

  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二)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三)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四)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考点突破

  A.到电影院看电影

  B.幼蜂学筑巢

  C.师傅带徒弟

  D.课外活动学做航空模型

『答案解析』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故B项幼蜂学筑巢不属于教育现象。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指的是( )。

  A.广义的教育现象 

  B.狭义的教育现象 

  C.既是广义的教育现象又是狭义的教育现象 

  D.教育的作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狭义对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

而“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一种广义的教育。

  我国最早出现“教育”一词的古籍是( )。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孟子·

尽心上》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孟子在《孟子·

尽心上》中说: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教育一词。

  狭义的教育一般是指( )。

  A.学校教育

  B.思想道德教育

  C.社会教育

  D.家庭教育

『答案解析』狭义教育专指学校教育。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 )。

  A.教育具有社会性 

  B.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C.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措施 

  D.教育内容

『答案解析』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是( )。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现代教育

『答案解析』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只要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

”说明教育具有( )。

  A.历史性

  B.继承性

  C.永恒性

  D.相对独立性

『答案解析』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说明教育具有永恒性。

  教育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A.孟禄 

  B.恩格斯 

  C.勒图尔诺 

  D.沛西·

『答案解析』孟禄是教育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CD对应的是生物起源,B是劳动起源。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B.华生 

  C.沛西·

能 

  D.马克思

『答案解析』A是心理起源;

B华生是行为主义,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D马克思是劳动起源。

  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 )。

  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答案解析』生物起源论者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基础,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

  根据历史记载,古代中国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于( )。

  A.夏

  B.商

  C.周

  D.春秋战国

『答案解析』我国学校形态最早出现在夏代。

  我国的学校最早产生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解析』夏代是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夏是奴隶社会时期。

故选B

  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内容是( )。

  A.“六艺"

  B.“七艺” 

  C.《四书》《五经》

  D.《论语》

『答案解析』六艺是西周时期的教育内容,西周属于奴隶社会时期;

B是国外的;

C是我国封建时期,不是奴隶时期。

宋代才把儒家经典浓缩成《四书》、《五经》;

D是《四书》的一部分。

  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

  A.“六艺” 

  C.“四书”“五经” 

『答案解析』A是奴隶社会,B是国外的,D是奴隶社会时期的著作,属于“四书”。

故选C

  在中国古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该现象产生的历史时期( )。

  A.宋代以后

  B.春秋战国 

  C.明清时代

  D.隋唐时代

『答案解析』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

  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而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社会是( )。

  A.原始社会

  C.封建社会

『答案解析』原始社会生产力贫乏,教育是与生活密切联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生存和生活。

  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不包括( )。

  A.四书

  B.文法

  C.修辞

  D.辩证法

『答案解析』BCD是三艺的内容。

“四书”是我国封建时期的教育内容,不是古希腊的。

故选A。

  在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

  A.艺术教育

  B.军事体操教育 

  C.读写算的教育

  D.文化知识教育

『答案解析』古代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军人和武士,注重军事体操教育。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就是描述和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中国

  

(1)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

  ①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

  ——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哲学命题,强调后天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②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观点

  ——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

  ③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观点

  ——孔子致力于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④孔子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的观点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朱熹提出)。

  ——启发诱导的原则。

孔子在《论语·

述而》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的人。

  ——学思结合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谦虚笃实的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学记》

  我国的《学记》(收入《礼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它大约出现在战国末年,是儒家思孟学派撰写的。

  ①教育的作用

  《学记》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十六个字: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

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而“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揭示了教育的个体功能。

  ②教学原则

  ——教学相长原则。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预时孙(xù

n)摩原则——“禁于未发谓之预,当其可谓之时,不陵节而施谓之孙,相观而善谓之摩。

此四者,教之所由也”。

这包括四条原则:

预防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集体教育原则。

  ——长善救失原则。

  ——启发诱导原则。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课内外结合的原则。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2.西方

  

(1)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

  “产婆术”。

后人将这种方法概括为四个部分,即讽刺、“助产术”、归纳、定义。

  

(2)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99)

  创办了一所学园,名字叫“Academy”(阿卡德米),它是希腊的第一所高等学府,也是欧洲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

  (3)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点主要体现在他的《政治学》中。

  ①灵魂说:

认为灵魂分为植物的(生物性)、动物的(感觉和欲望方面)、理性的(认识与思维)。

  ②教育目的:

不仅为国家培养人才,还要使年轻一代和谐发展。

  ③实施体、德、智三育。

  ④教育的年龄分期理论,教育要与人的发展相适应。

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4)昆体良(公元35—96)

  昆体良是古罗马的著名教育家,教学法大师。

他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其代表作《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雄辩术原理》),也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论著。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建立

  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年)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确立下来,并与其他学科并列。

  1.夸美纽斯(1592—1670)

  《大教学论》(1632年出版),此书被认为是独立教育学形成的标志,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1)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2)他第一次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

  (3)提出“泛智”教育思想

  2.洛克(1632—1704)

  

(1)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

  

(2)提出“绅士教育思想”。

  3.卢梭(1712—1778)

  

(1)主张自然主义教育

  

(2)把儿童的发展和教育分为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期和青春期四个阶段,主张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育。

  4.赫尔巴特(1776—1841)

  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他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独立教育学的诞生。

  

(1)建立教育学理论的两大理论基础:

伦理学和心理学。

  

(2)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3)教育性教学原则。

  (4)提出了四段教学法。

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5)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形成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

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5.杜威(1859—1952)

  

(1)论教育的本质。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

  

(2)论教育目的

  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不断地生长下去。

教育的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

  (3)论课程与教学

  活动课程

  (4)提出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5)提出了儿童中心论

  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新三中心:

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诞生

  1.苏联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和主要思想

  马卡连柯核心教育思想是集体主义教育。

  2.我国教育家及主要思想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四)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著有《教育目标分类学》、《学生学习的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分册》等著作,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

  德国教育家瓦·

根舍因的《范例教学原理》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

  【考点突破】

  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答案解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主要说明学习和思考不能偏废,要兼顾。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出自以下哪位思想家?

( )。

  A.朱熹 

  B.孟子

  C.孔子 

  D.荀子

『答案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出自孔子,他是第一位采用启发式教学的人。

  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

  A.《学记》 

  B.《礼记》

  C.《史记》 

  D.《左传》

『答案解析』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学记》。

  揭示教育规律是教育学的( )。

  A.研究范围 

  B.研究对象 

  C.研究任务 

  D.研究课题

『答案解析』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故揭示教育规律是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学记》提出: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 )的关系。

  A.宗教 

  B.经济 

  C.生产力 

  D.政治

『答案解析』“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政治家把教育作为统治大

  众的工具,具有政治的性质。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于中国古代的( )。

  A.《论语》 

  C.《学记》 

  D.《孟子》

『答案解析』“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学记》,是一种启发式思想。

  一般认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

  A.卢梭的《爱弥儿》 

  B.斯宾塞的《教育论》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答案解析』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诞生。

  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甚至摆脱社会影响的法国教育家是( )。

  A.裴斯泰洛奇 

  B.洛克 

  C.卢梭 

  D.杜威

『答案解析』A是瑞士人,B是英国人,D是美国人。

故选C。

  法国卢梭(1712—1778)主要的教育观点是宣扬自然主义教育理想,作品是( )。

  A.《理想国》 

  B.《政治学》

  C.《教育漫话》 

  D.《爱弥尔》

『答案解析』卢梭作品是《爱弥儿》。

A是柏拉图作品,B是亚里士多德作品,C是洛克学生总结其日记形成的作品。

  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在做中学”观点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赫尔巴特 

『答案解析』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在做中学”。

  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福禄贝尔 

  D.裴斯泰洛齐

『答案解析』赫尔巴特提出了教育学的伦理学基础,主张教学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外,还要体现教育性,即教会学生做人道理。

  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洛克

『答案解析』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在近代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的教育家是( )。

  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夸美纽斯

『答案解析』提出“泛智教育”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主张“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

  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 )。

  A.《大教学论》 

  B.《论演说家的培养》

  C.《普通教育学》 

  D.《民本主义与教育》

『答案解析』近代最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