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交通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实习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精选交通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实习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交通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实习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巩固和深化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使之尽可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通过实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的能力。
本次实习要求学生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于野外工作之中,对的常规工作方法、步骤,野外工作的基本技能,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等,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
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二、实习时间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
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
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本课程讲授及考试结束后第十五周(12月7日-12月11日)进行野外集中实习,时间一周。
三、本次实习任务
1.认识区常见的矿物和岩石,注意观察岩层的产状,学会区别三大类岩石;
2.认识地层剖面,了解地层划分对比的方法和依据;
3.认识实习区的地质构造,学会判识方法;
4.认识实习区的各种内外动力地质现象;
5.编写地质实习报告书。
四、实习基本要求
1.实习期间严格听从实习队长的要求和安排。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几天野外实习中结合所学知识,识别沉积岩和岩浆岩,识别简单的构造现象,能对一般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2.对实习中所见到的各种现象要现场做好原始记录。
3.每天结束实习后,要及时总结,做好实习日记(需上交)。
4.实习结束后,按要求认真编写实习报告。
五、人员组成
交通工程系07级交通工程专业88人.
六、实习地区简介
本次实习地点为xx省地区。
xx市xx中西部,位于xx、xx、xx之间(见图---1)。
市境东西长56公里,南北长35.5公里,总面积1220平方公里,辖6乡6镇1个工业园区。
xx市的地形为东高西低,向东开口的盆地。
该市区位于盆地中北部,海拔约380米,盆地北侧为xx山脉。
至东向西由xx、xx、xx、xx等山岭组成。
xx海拔1584米,xx海拔1512米。
群峰秃立,山势险峻,相对高差大于1000米,属高中山地形;
盆地南侧为箕山、伏牛山。
箕山海拔1064米,蜿蜒起伏于颍河之南,属中山地形。
伏牛山海拔627米,呈东西横亘于箕山之北,属低山地形;
盆地内部为丘陵和平原。
xx为黄河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水岭,箕山为颍河与汝河的分水岭。
本区属温暖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最高40℃,最低-8℃,年降水量为614-765毫米。
年蒸发量平均为1259毫米。
十一月中旬降雪,次年二月融化。
第二章实习地区地层概况
这个地区发育的比较齐全,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皆有出露。
由老至新分诉如下:
(一)太古界xx群
出露于xx市及其以北等地,为本地区最古老的岩层,自上而下分为三组岩层。
1、石碑河组:
主要为灰绿、灰黄色黑云斜长变粒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等,厚度大约256米岩石遭受强烈的混合岩化,其中变闪长岩年龄值为29.86—30.6亿年。
原岩为基性火山岩夹中酸性火山岩及少量的沉积岩。
2、郭家窑组:
主要为黄褐、暗绿色角闪片岩、斜长角闪片岩夹斜长角闪片麻岩变粒岩等,上部夹杂少量的云英片麻岩。
厚度857米,原岩为基性火山岩和少量中酸性火山岩及沉积岩。
3、老杨沟组:
底部为不稳定的长石石英岩,下部为云英片岩等,岩石厚度630米,本组岩石以片麻岩为主,未见混合岩化现象,具斜层理及各种片岩构成的韵律层,含大量云母等粘土质矿物。
原岩为浅海碎屑岩。
(二)元古界
1、下元古界xx群:
分布于玉寨山、xx、xx一带,自上而下分为罗汉洞组、xx、届坡山组、花峪组。
(1)罗汉洞组:
与下伏太古界xx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下段为灰白色巨厚含粗粒石英岩、含长石石英岩等,厚155米。
中段为白色厚——巨厚层中细粒石石英岩,呈不对称波痕发育,厚391米。
(2)xx组:
含一、二、三段。
一段为灰白、浅黄色娟云石英岩片岩、石英岩与千枚岩交互层。
上部有白云质大理岩薄层或透境体。
二段为青灰、灰白色千枚岩,顶部有白云质大理岩透镜体。
厚304米。
三段为紫杂色绿泥娟云片岩、娟英片岩夹赤铁石英岩。
底部为一层厚层中粗粒石英岩,上部是一层厚8—10米的假象赤铁矿层封式铁矿。
本段厚310米。
(3)届坡山组:
下部为灰白的厚状粗粒石英岩夹致密石英岩,底部岩层发育呈波痕或泥裂状。
中部为灰白色夹紫红色条带状石英岩。
上部为中厚层状粗粒石英岩夹紫红色赤铁石英岩及千枚状绢英片岩。
厚395米。
(4)花峪组:
底部为紫红色铁质千枚岩和角砾状千枚岩,靠上有一层含磷千枚岩。
下部为灰黄色厚层状白云岩和泥质白云岩。
偶夹千枚岩。
中部为灰质、灰白色千枚岩。
底有一层含磷千枚岩。
上部为灰白色中层状石英岩。
厚194米。
2、中元古界五佛山群
不整合覆于xx群或xx群上,自下而上由何家寨组、骆驼畔组、葡萄峪组、xx组组成,本区缺少底部兵马沟组。
何家寨组为中薄层状灰岩、泥质灰岩、硅质灰岩、白云质灰岩与黄绿、紫红色页岩夹细砂岩及粉砂岩。
中上部为叠层石灰岩。
骆驼畔组为紫红、灰黄色石英砂岩夹砂质页岩。
底部为粗粒或细砾岩。
葡萄峪组为灰黄、黄绿、紫红色页岩、砂质页岩夹泥质灰岩。
xx组为紫红色底砾岩和灰紫色含砾石英岩、肉红色石英砂岩夹层间砾岩痕、泥裂和交错层理发育。
厚度变化较大。
向东南均变薄。
本群总厚度大于1000米。
3、上元古界震旦系罗圈组
主要分布在林区临汝罗圈、偃师上徐马等地,实习区南部送表马窑一带有零星出露。
与下伏五指山群石英砂岩成不整合接触,厚30-60米,下部为灰黄色胶结冰碛砾石。
砾石分为石英岩、石英砂岩、灰岩、石英斑岩、花岗岩及各种变质岩。
上部为含冰碛砾石的紫红色泥砂质页岩。
(2)(三)古生界
本区古生界地层有寒武、奥陶、石炭及二叠系。
1、寒武系
(1)寒武系下统:
自下而上依次为馒头组、朱砂洞组和关口组。
a、馒头组:
厚30—100米。
为紫红、黄绿色泥质灰岩与砾质页岩互层或夹层。
b、朱砂洞组:
厚65—97米,下部为紫红色泥砂质灰岩、泥灰岩组成;
上部为青灰、深灰色厚层状泥质灰岩、豹皮状灰岩、白云质灰岩组成。
顶部白云质灰岩含灰色结核。
c、关口组:
厚23—134米,由南向北变薄,与下伏元古界地层呈起覆不整合接触。
本区底部为底部砾岩,南部相变为含磷砂岩。
其上为波痕、泥裂发育的石英砂岩。
(2)寒武系中统:
自下而上依次为张夏组、徐庄组及毛庄组。
a、张夏组:
厚49—218米。
以灰、深灰色厚及巨厚层状的状灰岩、白云质灰岩为主。
间夹豆状、竹叶状灰岩。
b、徐庄组:
厚54—144米。
底部为海绿石细砂岩;
下、中部为深灰色中厚层状具泥质条带的白云质灰岩与黄绿色砂质页岩,呈夹层或互层状;
上部为中薄层状泥质条带灰岩。
c、毛庄组:
厚92—150米。
以紫红色砂质页岩为主,夹薄层层面含白云母碎片的粉砂岩,顶部夹泥质灰岩。
(3)寒武系上统:
自下而上依次为崮山组、长山组、及凤山组。
a、崮山组:
厚36—277米,为灰、深灰色厚层—巨厚层状白云岩、状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
顶部为黄色薄层泥岩或泥质白云岩。
b、长山组:
厚46-120米,为灰、深灰色厚层状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及含硅质团块或条带的白云岩、白云灰质岩。
2.奥陶系
该系缺失上统及下统。
中统马家沟组:
分布于北部与偃师、巩县交界的边邻地区及东部告城至密县、禹县一带,与下伏寒武系呈平行不正和接触。
下部以灰黄色页岩、泥灰岩为主,底部有砂砾岩,厚30米。
中上部为深灰色致密状灰岩、豹皮状及角砾状灰岩,厚93米。
该层含有丰富的牙形石。
3.石炭系
这里仅有中统本溪组及上统太原组。
(1)本溪组:
与下伏奥陶系或寒武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厚2—16米。
下部为紫红、灰白、灰黄色含铁铝土页岩,底部夹透镜状或鸡窝毒药赤铁矿层;
中上部为灰、灰绿色鲕状铝土质泥岩夹砂纸泥岩及铝土矿层。
(2)太原组:
厚51—105米,由灰岩、砂岩、泥岩及煤层组成。
顶部以黑灰色硅质泥岩或燧石层与上覆山西组分界,本组灰岩富含蜓科、腕足类、珊瑚、海百合及苔藓虫化石。
泥岩中含鳞木、楔叶等化石。
4.二叠系
二叠系与下伏石炭系整合接触。
分为二叠系下统和二叠系上统。
a、二叠系下统:
其下部为山西组,上部为下石盒子组。
其中山西组厚70—109米,主要由灰、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砂岩及煤层组成,本组大古砂岩产硅化木化石,粉砂岩,砂质泥岩中含丰富的植物叶部化石。
而下石盒子组主要由灰、黄灰色中粒长石石英砂岩、粒砂岩夹灰黄、青灰色砂质页岩、紫斑泥岩及煤层组成。
b、二叠系上统:
自下而上依次为上石盒子组、xx组及土门组。
其中上石盒子组由浅灰、黄灰、绿灰色砂岩、砂质泥岩、紫斑泥岩、深灰色泥岩及煤层组成,xx组底部为肉红色含砾砂岩或透镜状砾岩、下部为浅灰、褐黄色厚层、巨厚层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上部为褐黄、黄绿色中细粒泥质砂岩夹砂质泥岩及泥岩,土门组由紫红、黄绿色钙质粉砂岩、钙质页岩夹砂岩及透镜状砂质灰岩组成。
(四)中生界
本区仅有三叠系,与下伏二叠系整合接触。
1、三叠系下统圈门群:
由红灰、紫红色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沙质泥岩及泥岩组成
厚550米。
底部为紫色巨厚层状石英砂岩(金斗山砂岩):
下部以砂岩为主,夹粉砂岩、沙质泥岩及泥岩。
上部以粉砂岩、沙质泥岩及泥岩为主。
夹砂岩。
中上部夹数层钙质粉砂岩及粒状泥灰岩。
顶部粉砂岩产大量痕迹化石(浅水生物潜穴)。
2、三叠系中统二马营群:
灰黄、灰绿色厚层状长石石英砂岩紫红色钙质粉砂岩、沙质泥岩互层,厚320米。
3、三叠系上统延长群:
下部为土黄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质岩夹紫红色沙质泥岩;
上部为土黄、灰绿色粉砂质与紫红、黄绿色沙质泥岩互层,厚大于300米。
(五)新生界
下第三系、上第三系及第四系与下伏地层均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1、下第三系陈寨沟组:
由褐红色、砾石砂岩、泥岩夹透镜状泥灰岩组成,泥岩层面偶有薄膜状石膏,底部为砂砾岩,砾石磨圆度及分选性极差,钙质胶结,含泥质杂基,本组厚185—436米。
2、上第三系xx组:
为褐黄、褐红、灰白等色泥岩与泥灰岩互层夹砂砾岩透镜体,砂砾岩呈半固结状态。
厚12—83米。
3、第四系
为褐红色亚粘土、黄土、亚砂土、砾卵石等冲积、洪积、坡积及残积物,厚12—55米。
第三章岩石矿物类型
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一)岩浆岩
由岩浆冷凝而形成的岩石称为岩浆岩。
以冷凝成岩浆岩的环境不同,将岩浆岩分为三大类;
(1)深成岩:
岩浆侵入地壳某深处(约距地表3km)冷凝而成的岩石,由于岩浆压力和温度较高,温度降低缓慢,组成的岩石结晶较好。
(2)浅成岩:
岩浆沿地壳裂隙上升距地表较浅处冷凝而成的岩石。
由于岩浆压力小,温度降低较快,组成岩石的矿物结晶较细小。
(3)喷出岩(火山岩):
岩浆沿地表裂隙一直上升喷出地表,这种活动叫火山喷发,对地表产生的一切影响叫火山作用,形成的岩石叫喷出岩。
本区岩浆岩按形成年代可分为:
1、太古代岩浆岩:
由基性到中酸性岩石均有发育,多呈小岩株或岩脉产出,侵入太古代xx层地层中,岩石均已变质,片理发育。
常见的有变闪长岩、辉石角闪岩、变辉绿岩、花岗伟晶岩。
(1)变闪长岩
为深成侵入岩,具变余辉长结构、含长结构、块状结构,主要有保持辉石假象的纤闪石和钠黝帘石、板状斜长石及少量次生矿物黑云母、绿泥石、绿帘石、石英等矿物组成,结构致密,强度高具有较高的韧性和抗风化能力。
原岩可能为灰长岩。
(2)辉石角闪岩
为深成侵入岩,深灰色,块状结构,主要矿物成分为普通角闪石(65——70%)、辉石(20——25),次要矿物有长石、黑云母、石英等。
(3)变辉绿岩
为浅成侵入岩,呈脉状侵入片麻岩或老岩浆岩内,岩体常有扭曲、错断现象,多已变质成斜长角闪岩或角闪片岩。
(见图--2)
(4)花岗伟晶岩
为深成侵入岩,多呈肉红色、灰色或无色。
呈脉状侵入郭家窑组地层中,矿物成分主要为钙、钠长岩、条纹长石、石英和白云母。
其次有黑云母及微量的电气石、磷灰石、绿帘石、磁铁矿,可见白云母扭折现象和石英块体被压扁,呈平行排列,说明岩石已遭受变质。
1、早元古代晚期侵入岩
(1)石秤花岗岩(花云母钾长花岗岩)
岩石呈肉红色,风化后呈灰白、灰黄色,中心相主要矿物成分有钾长石(50—55%)、石英(35—40%),次要矿物有更长石,黑云母(2—8%)、花岗结构,块状结构。
定名为黑云母、钾长花岗岩,有中心向边缘相过度,岩石颜色有淡红变为灰白,矿物成分上黑云母、钾长石、石英减少,角闪石、斜长石增多。
岩石结构由中粗粒变为中粒,具似板状结构、块状或斑点状构造。
(见图--3)
(2)白家寨花岗岩
分布于本区西北部,摩天寨花岗岩又称积善花岗岩,分布于南部,二者一为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均属小型岩株,时代同属石秤花岗岩。
(3)灰绿岩
多呈岩墙、岩脉侵入xx群、xx群及石秤花岗岩中,以近东西走向为主。
岩性有三种:
灰绿石(具灰绿结构,不含斜长石斑晶),灰绿岩(具板状结构,斑晶为斜长石)及玻璃基灰绿岩,块状构造或动向构造。
岩石呈暗绿或灰绿,矿物成分为普通角闪石、灰绿石、绿泥石组合或斜长石、阳起石、黑云母、绿泥石组合。
可见本区花岗岩分布广泛,但由于形成年代过早,逐渐发生变化。
闪长岩也有较广泛的分布。
(二)沉积岩
沉积岩是由松散的堆积物经长期压密、胶结、重结晶等复杂的地质过程而形成的。
本区常见的沉积岩如下:
1、碎屑岩类:
主要由碎屑物质组成的岩石,砾岩、砂砾岩、砂岩、粉砂岩等。
2、粘土岩类:
主要由粘土矿物及其它矿物的粘土颗粒组成的岩石,泥岩、页岩、硅质泥岩、沙质泥岩、炭质泥岩、钙质泥岩等。
3、化石岩和生物化石岩类:
只要有煤岩、铝质岩、铁质岩及碳酸盐岩——致密状灰岩、鲕状灰岩、豆状灰岩、豹皮灰岩、竹叶状灰岩、砾状灰岩、含碎石结核灰岩、沙质灰岩、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生物灰岩、泥灰岩、白云岩。
(三)变质岩
变质岩主要由原来的矿物在地壳中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成分的加入的影响,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后形成的新的岩石。
变质岩不仅具有自身特点,还兼有岩浆岩,变质岩的某些特点。
本区的变质岩主要有:
1.浅变质岩:
主要有绢云片岩、绿泥片岩、绢英片岩、石英岩、变质砂砾岩等。
常见的特征编制矿物有绢云母、绿泥石、石英等,具变余、变晶结构,块状或片状构造。
2.中深变质岩:
主要有黑云片岩、二云片岩、云英片岩、黑云斜长片麻岩、二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麻岩、角闪片岩、斜长角闪岩等。
特征矿物主要有黑云母、白云母、石榴石、角闪石、透辉石、微斜长石等,具变晶结构,片状、片麻岩、眼球状或条纹状构造。
3.混合岩:
仅见于太古代xx石牌河组和郭家窑组地层中,主要有注入混合岩及混合片麻岩两类。
(1)注入混合岩:
以贯入作用为主,伴有轻微交代作用,混合程度低。
形成各种注入混合岩及注入交代混合岩。
原岩(基体成分变化不大,脉体多为伟晶质,其次为长英质和石英质。
脉体与基体界限一般较清楚,系岩片理或裂隙贯入,形成常为条带状、网状、眼球状、其次有肠状、树枝状等。
具鳞片花岗变晶结构,条带状、眼球状构造。
交代作用主要表现为黑云母的析铁和退色作用(白云母化)及斜长石绢云母化。
(2)混合片麻岩:
以渗透交代为主,伴有贯入作用。
混合程度较高。
形成云母类混合片麻岩、角闪石混合片麻岩和角闪石混合岩。
中粗粒鳞片花岗变晶结构,片麻状、斑杂状、雾迷状、块状构造。
强烈的交代作用是脉体与基体的界限模糊不清,呈雾迷状。
脉体以长英质为主,斜长石绢云母化,黑云母白云母化普遍。
第四章地质构造
本区地质作用活跃,先后经历了几次地质构造运动。
1.嵩阳运动
是本区太古代末期发生的一次造山运动。
它使xx群底层产生以近东西向为主的褶皱、断裂、和中高级变质,造成xx群与xx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
(见图--4)
2.中岳运动
是发生于早元古代末的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
它使xx群地层发生近南北向的紧密同斜线状之褶皱、断裂和低级变质,并且破坏好改造了xx群的构造面貌。
运动晚期伴随有大型的岩浆侵入活动。
xx大复背斜和xx大复向斜就形成于这一时期,倒转背、向斜的轴面向西倾斜,向东倒转,轴面倾角大小不一。
他们由一系列斜歪、倒转、平卧,乃至翻卷的褶曲组成。
在东西宽约40公里范围内,大约有90个大褶曲,组成40个复式褶皱,
3.少林运动、怀远运动及塔康运动
本区震旦纪晚期的少林运动、早、中奥陶世之间的怀远运动及中奥陶世以后的塔康运动均属差异上升性质。
少林运动的差异上升是南部基底断块翘起,导致五佛山群发生由南各北的重力滑动和褶皱、断裂,并使寒武系与五佛山群的接触关系多样化。
在发生滑动的地区表现为角度不整合,在非滑动地区为平行不整合或超覆不整合。
加里东构造旋回的怀远运动的塔康运动的差异上升亦表现为南高北低。
造成本区南部缺失寒武系长山级、凤山级和奥陶系地层,怀远运动使本区北部的中奥陶系下马家沟组与寒武系呈假整合接触。
塔康运动则使中石炭系本溪组假整合覆于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北部)或寒武系上统崮山组(南部)之上。
4、印支——燕山运动
三叠纪至第三纪之间的地壳运动,是本区显生宙以来最重要的造山运动。
它奠定了本区地台盖层的基本构造格架。
使盖层发生东西向宽缓的褶皱和剧烈的断裂活动,造成下第三系与下伏老地层之间的角度不整合。
印支——燕山构造期形成的褶皱多为宽缓的背向斜,主要有xx大背斜、颖阳——石道向斜和箕山背斜。
xx大背斜轴部位于玉寨山、xx、xx一带,是本区盖层的主体构造,轴向近东西全长90余公里,向西延伸至xx地区,向东倾伏,没入华北平原之下。
背斜核部由xx群、xx群及石秤花岗岩组成,翼部由五佛山群和古生界组成,北翼地层出露较完整,岩层北倾,倾角15-20度;
南翼因受君召——太后庙断裂破坏和第三系复盖,出露不全,岩层南倾,倾角20-40度。
颖阳——石道向斜位于颖阳、石道、东金店一带,槽部由二叠系、三叠系组成,并有大片新生界掩盖,北翼即xx大背斜之南翼,受断裂影响,地层残缺不全。
南翼由五佛山群及古生界组成。
箕山背斜位于本区南部,呈东西向延伸,长约40公里,核部为前震旦系地层,北翼与颖阳——石道向斜相接,南翼被断层切割,零星出露寒武、石炭、二叠系地层,与xx大背斜特征基本相似。
(见图--5)
印支——燕山期形成的断裂以高角度正断层为主,逆断层次之,断裂主要有近东西向、北西向和北东向三组,它们将本区切割成各种形状的断块,控制了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分布范围及排列方向,构成现代地貌单元的天然边界,其中近东西向的断裂形成较早,与印支——燕山期褶皱有成因上的联系,形成嵩箕地区掀斜断块构造的基本轮廓,北西、北东向的断裂发育较晚,对褶皱有较明显的破坏和改造作用。
近东西向的断裂以君召——太后庙断裂为代表,断裂线呈北东东方向,大体与xx大背斜轴向平行,延伸50公里,断面倾向南南东,倾角30-70度,上盘地层各段不一,由寒武系至二叠系变化不定,下盘为xx群片麻岩、xx群石英岩及石秤花岗岩,断裂面光滑平直,高出地面,表面常有铁质薄膜。
断裂带附近岩层有强烈硅化现象。
沿破碎带有大断片或巨大角砾,部分角砾被磨圆成小球粒。
断裂为兼有剪性的张性正断层,该断裂是xx地区地质构造的一个重要分界线。
从其控制了五佛山群沉积的南界和断裂北侧奥陶系的发育,南侧不甚发育或完全未沉积,以及大金店——告城第三纪沉积盆地的北界受其严格控制等情况分析,断裂活动可能自早元古代晚期开台,在其后的各个阶段又多次复活。
北西向断裂以唐窑——中岳庙断裂和xx断裂为代表,前者长约30公里,后者长约50公里,两者互相平行,总体走向均为北西315度,断面倾向北东(局部相反),倾角65-80度,断裂破碎带最宽达250米,切割了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及中生界地层,将xx大背斜斜截为三段,背斜中段和东段分别向北西方向错移2公里和3公里,两断裂的北东盘老地层均逆冲到南西盘较新地层之上,故均为高角度压剪性逆断层,根据细小断层角砾大多被磨圆,并且被平直光滑的断裂面切割,而断裂面又被多组节理切割破坏,以及角砾表面有多组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