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五上第三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苏教版语文五上第三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五上第三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指导书写
“楚”上下结构,上面是“林”,下面是“”。
“戳”书写时注意左宽右窄。
第一、四笔都是“横折”,不是“横折钩”。
四、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抄写生字词语(习字册)。
思考与修订
教学本课用2课时此教案为2课时
精读课文,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抓住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比喻义。
一、复习生字词填字成词。
自相()盾画龙点()
()()充数张口()舌
二、精读《自相矛盾》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
2、请学生朗读“夸口”的语气。
要求读得语气很夸张,把那种当众吆喝、自卖自夸的语气形象地读出来。
3、结合插图,以替换词语和句子的方式来理解、感悟“张口结舌”。
也有学生是以替换词语的方式来进行的,他们会分别将“目瞪口呆”、“慌慌张张”、“哑口无言”、“吞吞吐吐”等词语放进原句来理解!
这样,那个楚国人狼狈不堪的情景也充分表现出来了!
“自相矛盾”这一寓意也就水落石出了!
4、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
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三、精读《滥竿充数》
1、请同学们查查字典,看看“滥”、“竽”、“充”、“数”这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滥”就是不加选择,“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充”指冒充,“数”就是数目)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
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理解句子: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竿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
出示三个句子: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①比较这三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
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
②朗读句子:
“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的样子,居然得到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③这句话要读出什么语气?
(要读出南郭先生装模作样的语气)
3、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
出示句子:
“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指名用“不要……而要……”造句。
(2)后来南郭先生为什么又逃走了?
(3)的结果怎样?
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
(l)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子的?
(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所以人们觉得怎样?
(人们觉得奇怪、可惜)
(2)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
(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
(应游客的一再要求)
(3)“点睛”的结果怎样?
(点睛后天气突变,龙腾空飞去)此刻人们的态度又怎样?
(惊叹不已)
(4)读这则故事时要读出什么语气?
(要读出人们由奇怪到怀疑最后惊叹的语气)
五、分类布置作业:
(一)基础题:
1、朗读课文。
2、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9推敲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8个生字。
绿线中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
师述:
夜深人静,月光皎洁。
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
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4、简介贾岛: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
(2)师述:
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
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
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3)卡片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
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5、揭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板书课题,齐读。
6、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
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二、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皎洁 幽居 即兴 妥帖 吟哦 簇拥
斟酌 宽恕 莽撞 推敲 犹豫不决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前鼻音、
后鼻音。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和尚 恰当 差人 李凝
3、认读生字词或新词(映示):
皎洁 妥帖 朝愈 簇拥 宽恕 门闩 莽撞
避让 响亮 沉睡 推敲 家境贫寒 夜深人静
4、指导读好长句子。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五、指导书写生字。
皎、骑、僧:
左窄右宽;
斟、酌:
左右基本等宽,“斟”左高右低。
尚、妥:
上小下大。
贾:
上宽下窄。
愈:
上大下小。
唐:
第三笔要有足够的伸展。
六、作业: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2、用“即使……也……”造句。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
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一、复习检查。
1、听写下列词语:
皎洁 推敲 斟酌 妥帖
2、填空:
二、导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
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
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
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
映示并指导朗读这句话。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
(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
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5、理解重点句:
映示:
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指导读好这句话。
6、出卡片出示重点词语:
夜深人静 月光皎洁
(1)学生展开想象,再看投影,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
(2)指导朗读。
7、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
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8、小结:
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
这是故事的发生。
板书:
发生 深夜访友 以诗相赠
三、第三自然段
图上画了谁?
他正在干什么?
2、指名读课文,思考:
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
做的?
(分别用“--”和“ ”画出有关的句子)
3、学生交流。
4、“妥帖”是什么意思?
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
(恰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
(合适 适宜 适当等)
给“或许”找个近义词。
5、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
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
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
学生试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6、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7、小结:
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
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四、第四至六自然段
1、默读思考:
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
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
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4、总结:
贾岛不知学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
故事进入了高潮。
板书:
高潮 冲闯仪仗 请求宽恕
五、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
这主要写了什么?
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
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
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映示:
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
为什么?
6、映示韩愈说的话。
(2)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3)映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是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的?
(引导学生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法)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
这是故事的结局。
板书:
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六、第八自然段
1、过渡:
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
什么叫“推敲”呢?
2、齐读第八自然段。
七、指导讲故事。
1、师:
要想讲好这个,先得反课文读熟了。
下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那样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学生练读课文。
2、结合板书提示讲述顺序。
3、生练讲:
(1)各自练讲。
(2)分小小组练讲。
(3)各组推派代表讲。
(4)评选“故事大王”。
八、指导造句。
1、映示原句。
2、学生练读,说说上半句讲了什么,下半句又讲了什么。
3、练习:
把句子补充完整:
1)使明天下雨,你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也能自觉遵守纪律。
3)试,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应该骄傲。
4、学生交流口头造句,师生评点。
九、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2、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3、写出近义词。
妥帖( )推敲( )或许( )吟哦( )
4、用“即使……也……”造句。
大街上的行人在笑什么?
那你觉得可笑吗?
10嫦娥奔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绿线中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
掌握多音字“济”,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读通课文;
理清段落。
一、赏“月”吟诗,引入新课。
投影富于色彩感的《月之图》。
在中秋的夜晚,看着一轮圆圆的月亮从水面升起,作为一个受过中华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心中此时会不由冒出许多的诗句来,比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比如……(让生去补)
学生齐读课题,解题:
奔,奔向。
“奔”是个多音字。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任务:
(1)读要过关(正确地读,流利地读)
(2)自学好生字新词(会读、会写、理解),常规:
比较组词、课后描红。
2、自学情况交流。
(1)认读生字词。
远古昆仑山后羿逢蒙嫦娥
翻箱倒柜洒满银辉焦急树影婆娑企盼
(2)指名开火车朗读课文,不足处及时指导练习。
(3)讨论课文哪些自然段的意思接近,归为一段。
讨论交流后总结。
第一段(第1、2自然段):
讲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九个太阳。
第二段(第3—6自然段):
讲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苦,吃下仙药,飞到月亮上去了。
第三段(第7、8自然段):
讲人们想念嫦娥,企盼团圆。
再让学生试着用简练的语言给三段分别列一个小标题,交流后板书: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想念嫦娥。
(4)看词语串讲课文。
师:
列小标题,我们是把课文读短了,这是本领;
读完课文,头脑中留下了印象,这时能用自己的语言将头脑的印象生动地讲出来,这也是本领。
这节课先来个简单的,请你用上黑板上的词语将这个故事讲出来。
试试吧。
同桌共练→指名讲述
三、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弟弟妹妹听;
2、采记“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有关中秋、月亮的传说。
3、抄写生字词语
2、感受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精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一、从图引入
1、今天我们继续读美丽的民间故事——(读题)《嫦娥奔月》。
提起“嫦娥奔月”,我们头脑里就会出现一幅画。
什么样的画?
2、(课件出示)看,引说:
蓝蓝的——天,圆圆的——月,衣带飘飘的——嫦娥。
感觉怎样?
(美)
3、课文中有一段话具体描写了嫦娥奔月的这幅画面,能找到吗?
4、读一读。
读文字有什么感觉?
(同样“美”,板书)(激发)向往美的同学一定争着读;
心中拥有美的同学一定渴望读)
5、老师读,不同,我们来对照读一下,到底有什么差别。
)
飘飘悠悠——飘悠(更轻更柔、有一种飘荡的美感)
碧蓝碧蓝——碧蓝(喜爱的情感在里面)
二、揣摩人心
1、这段文字抽出来读我们感觉很美,现在请同学们将这段文字送回文章里去,把课文整体读一读,留意一下,当你再一次读到这段文字时,你还认为嫦娥奔月仅是画面的美吗?
2、学生轻声读课文。
3、人更美:
心地的善良。
能具体说说吗?
先默读,把一些支持你想法的语句用
线画下来。
学生读画后:
同学们一定把自己的认识化为了智慧的波浪线了,我们来交流。
先从总体上把握。
体会在两点上:
一是接济贫苦的乡亲们。
二是不让坏人逢蒙害人,不顾一切吞下仙药。
什么是“接济”呢,你能想象嫦娥是怎样接济贫苦的乡亲们的吗?
例:
村东的王二家没米下炊了,孩子们围锅台饿得直哭,嫦娥知道了,就……
村西的李三家又添了一口,孩子是生了,却一块布来包裹,嫦娥知道了,就立即……这种给以物质上的具体援助,就叫——“接济”
(2)第二件事情是关键,这件事是因一个人而生,那个人就是——逢蒙。
那是一个奸诈贪婪的小人。
“奸诈”(虚伪骗人)体现在哪儿?
“贪婪”呢?
(“把仙药交出来!
”)面对逢蒙的威逼,嫦娥是怎么做的?
读。
“周旋”,什么叫“周旋”呢?
请同学演练情景。
朗读引导:
多善良的嫦娥啊,谁来将第5自然段来读一篇,再现那个惊心动魄的场面。
4、(接着学生),嫦娥吃了仙药,突然身体就变轻了,飘飘悠悠飞了起来……
(读文字)
5、现在我们感觉这段文字美,是不是又多了一个理由,那是——因为嫦娥的心美。
6、嫦娥的心是美的,但嫦娥此刻的内心你能体会到吗?
你愿意成为的嫦娥的知音吗?
请你用一个词语描述嫦娥此刻的心情。
7、如果当嫦娥身体轻起来,飞出了自己精心收拾的那个温馨的家,飞离了自己曾经与乡亲生活过的村庄,越飞越高,心中涌起的最强烈的情感应当是什么?
这幅图有个细节是不是改一改更适当呢?
(出示修改后的图)——我们是不是也把这段文字改一改。
(泪眼朦胧,不时回转头来遥望大地。
三、升华情感
1、嫦娥深爱她的丈夫,她的丈夫呢?
你从课文里哪些细节得知的?
读7小节,我不想听你说,我想听你读。
(放音乐)
2、后羿对嫦娥的情感,。
“嫦娥!
嫦娥!
”这是课文中后羿唯一对嫦娥说的话,其实,后羿的心中有多少话要对嫦娥说啊。
但万语千言,一切均浓缩在这连声的呼唤声中,全体男生读。
四、引疑探究
其实,《嫦娥奔月》有许多版本,李商隐曾经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指名学生讲偷药的故事。
讨论:
你喜欢哪个故事?
(纯洁的月亮,纯洁的嫦娥——美)
师:
我也喜欢,但课文的故事里,我也发现了问题(指导自相矛盾处),我曾经跟大家讲过,编故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圆其说,怎样才能把这个故事编得更完美呢,这个任务交给同学们课后完成。
11读书莫放“拦路虎”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学会阅读方法,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教学本课用1课时此教案为1课时
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让他们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一、谈话,导入。
在学习中,如果你遇到了拦路虎,那该怎么办呢?
二、点拨自学课文。
阅读课文,借助各自然段的中心句或重点句理解课文。
1、学生带着任务读课。
2、学生分组学习。
小组多种形式学习:
3、讨论、交流,读课文。
三、汇报自学情况,抓住重点,指导读懂。
1、什么叫“拦路虎”?
2、面对“拦路虎”绕着走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
3、你是如何消灭读书时的拦路虎的?
抓住重点句,理解全文。
使学生懂得,读书遇到“拦路虎”不能绕着走,应该迎难而上,勇于战胜它。
4、如何查字典?
a、要有耐心;
b、要有恒心。
五、总结延伸。
1、熟读积累:
采用多种形式练读全文。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反复朗读。
采用打擂台、师生比试、小组比赛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交流读你喜爱的段落;
齐读全文。
2、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受。
12伊索寓言
选一两个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
两条绿线内的4个只识不写。
3、知道这三则寓言的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教学本课用3课时此教案为1课时
2、学会本课生字。
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
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
一、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
1、同学们都很喜欢看寓言故事,那你们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
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2、简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
二、引入课题,初读寓言。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伊索的寓言,课文共有三个故事。
我们首先来学习《狐狸和葡萄》。
(板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提出初读要求:
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读通读顺句子。
3、汇报初读情况。
学生说说自己对寓言内容的理解。
提醒学生注意“狐狸”在一起连读时,“狸”读轻声,“谗”读翘舌音,“酸”读平舌音。
三、细读课文,领会寓意。
1、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2、自读每自然段。
思考:
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
师生交流。
3、小组合作讨论:
狐狸能想到哪些方法去够葡萄?
(馋得直流口水 想尽各种办法自己先找出来读一读。
4、“白费劲”说明了什么?
你能想象出此时狐狸的神情吗?
5、自读第二段。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费劲”、
“无望”的情况下,仍然对葡萄恋恋不舍?
6、同学们吃过成熟的葡萄吗?
是什么滋味?
狐狸为什么说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默读第三自然段。
从上面的故事你能知道“无能为力”是什么意思吗?
你怎么理解这段话?
提示寓意对照前面的故事或生活中的事例把你所读懂的道理
讲给同学听听。
四、积累迁移,指导写字。
狸、葡、萄、馋、酸
12伊索寓言
两条绿线内的4个只识不